艺术设计与民俗生活及民俗观念
王天岚1,2
(1.巢湖学院,安徽巢湖
摘
238000;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62)
要:民俗物质生活与民俗传统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于设计艺术而言,民俗文化
不仅能提供具体的形式因素方面的借鉴,还能从观念层面上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研究民间物质生活以及民俗行为和民俗观念,有助于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活动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系统,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成果彰显民族文化的特征,有利于推动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
关键词:艺术设计;民俗生活;民俗观念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47(2010)03-0079-01
民俗,是不同人类群体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形成、扩散及演变。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影响人们行为、语
传承和积累文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
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今天,对民俗的研究日趋深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给许多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启发。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为人造物的艺术”,也是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它的形成、发展、演变,必然受到社
作为体现人类生活方式的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民俗,
重要因素,对艺术设计理念的产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民俗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既可以从设计学的角度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还能够对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民间物质生活是艺术设计创作的源泉
的民族样式,在设计接受者、欣赏者心理上会产生了民族亲切感,对外民族来说也是新颖的风格式样。
民间的日常用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创作的借鉴对象,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这些民间用品虽然主要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但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进行美化加工,也寄寓了人们的精神愿望。这些与现代设计的手段与理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现代设计不仅应注重对民俗实物方面的“物理性”借鉴,还应追根溯源,了解其中的精神含义或民俗内涵,并以此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从而产生“化学变化”,形成新的内容和形式。
二、民俗行为与民俗观念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人类的设计行为,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那一刻就已
经开始。实际上,在设计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前,民俗就从各个
民间美术方面影响着人类的设计活动。以民间美术品为例,
品应该是广义的艺术设计,它不仅包含了衣、食、住、行、用等各个物质方面的实体造物,也包含了以精神享乐为主体的实
民间建筑、饮食花样、交通工具、家体造物。前者有民俗服装、
具、器皿、编织物等等,后者则有民俗画、剪纸、民间版画、年画等等。我们看到,这些民间美术品中,无一不包含着丰富的
它们才呈现出引人入胜的千民俗文化因素。也正因为如此,
姿百态。
这些民间美术品虽然有许多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了原本的实用意义,但其中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审美元素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就建筑而言,远古初民穴处巢居从而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建筑方式和风格,这必然为现代设计在反映类似内容或表达粗犷形式方面提供有效借鉴。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国的民俗建筑样式更加丰富多样,像北京的四合院民居、东北的火炕民居、林区的“木刻楞”、南方的“吊脚楼”、云南的“一颗星”等等,都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和民间风俗的影响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这些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例如,在室内陈设设计方面,坐具可以采用条凳、春凳为形;承具以炕桌、条桌为样;卧具则有榻和睡篮;屏具则有座屏或围屏。这些历久弥新
收稿日期:2010-05-16
传统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行为,是
民族传统观念的外化,它不仅使各成员产生共识性,认同感,
道德观念及政治观念,增强群体的凝聚而且还可以强化信仰、
力。对这些民俗行为的认知和理解,往往会使我们的设计更为贴近人们的生活,从而得到接受者的认同。
以饮食民俗为例。中国饮食习俗很多,南北殊风,东西异趣。各地形成日常口味和菜系,如京菜、川菜、粤菜、鲁菜、苏菜、湘菜等等。在与之相关的设计操作过程中必须对这些日常食俗有所了解,才能对症下药,有目的地延伸不同的情感爱好。比如在为京菜馆设计室内装潢时,不宜将四川风格的陈设列入其内,否则不易为人接受从而导致设计的失败。此外在设计
包装、宣传册的时候也应遵循以上原则,使产品的食品容器、
符号特征与功能特征相吻合。
许多民俗行为都具有象征意义,如蝙蝠的形象代表“福”,鹿表示“禄”,鱼表示“年年有余”等等。这些对设计艺术都很有
异同、性质启发。艺术设计不仅应该注意的各种民俗的来历、
以及象征意义,更应当注意它们的表达方式。注意约定俗成的象征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民俗行为象征性意义的运用以及表达方式的借鉴,有利于我们建立起表现民族性、地域性的象征符号系统。
民俗观念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它通过历史的延续而逐渐积淀,并且历史越久远,民俗观念的惯性越大。这种惯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民俗心理,其二是民俗信仰。
在中国人文化心理形成的过程中,民俗心理占有举足轻
正确地认识这种地位,重的地位。因此,(下转第83页)
作者简介:王天岚(1974-),女,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艺术系讲师,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
三种以内。
三、媒体设计
教学网站要体现教学功能,需要运用较多的媒体元素来充实网站的学习资源。每一种媒体元素都有自身独特的功能,不同特点的学习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媒体或选择其中某几种媒体组合来表现:
适于表1.文字。文字在传达信息上具有清晰准确的特点,
达具有抽象的复杂逻辑关系的内容,是其他视觉元素无法取
读取文字获取信息的速度代的。然而文字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相对较慢,视觉感受枯燥,所以应恰当的处理文字元素,尽量
(1)字体:字体的设计、选用是版面使整个版面文字清晰悦目。
构成的基础。在教学网站文字设计中,选择两到三种字体为最佳。否则,会显得繁杂凌乱,而影响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2)字号:网站设计中选用大号字会产生视觉上强烈的冲击,而小号字则造成视觉上连续的吸引。标题和正文文字大小的比率叫做跳跃率,跳跃率高,则版面生动活泼;跳跃率低,则显得整
清秀。体、
图像的引入美化了网站页面,使网页2.图形、图像。图形、
在纯文本基础上变得更有趣味。它的视觉冲击力明显大于文字,并且能具体直接地把所需传达的信息高素质、高境界地表
客观的教学内容适合用文字来表达,而情现出来。一般而言,
绪性、主观性、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意念,则适合用图形、图像的方式表达。在使用图形、图像时要注意:(1)整体风格统一;(2)
)传达上要有简洁明了的易图像要明晰,有强烈的视觉性;(3
懂性;(4)突出重点,合理安排组合各类图像,使整个页面充满层次和美感。
音乐和音效,可用于传递知识信3.音频。音频包括解说、
但需慎重,切忌无视息,还可用于增强效果。音频设计虽简单,
教学需求而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添加,画蛇添足,反而干扰学生的学习。
又4.动画。动画既可作为学习资源来模拟展示教学过程,
可用来美化页面,增加浏览页面的情趣。处理动画时,应当注
)动态与静态部分要有密切关系,搭配和谐;(2)动态变化意:(1
(上接第79页)有助于艺术设计对民族性心理做出客观的
不能过多,否则反而会削弱动态效果,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教学5.视频。教学网站的一些教学内容要使用视频,
资料视频、个案示范录像等,随着流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教学视频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四、导航设计
用户在进入网站时,找不到相应的节点,则称之为迷航。由于超级链接的出现,网站的组织结构更加丰富,学生可以在各种主题之间自由跳转,从而打破了以前接收信息的线性方式,为避免学生在漫游时出现迷航现象,设计教学网站时必须进行导航的设计。
教学网站中常见的导航方式有分层导航、地图、跳转、查找、在线帮助等。导航栏有横向的、纵向的,还有动态的,网站内容较多时,可以细分为主导航栏,次导航栏等,主导航栏主要用来划分知识的整体模块,次导航栏主要是各个模块具体
不同角度的链接,帮助学内容的链接。导航还需提供足够的、
生在网页的各个部分之间跳转,每页都有一个返回主页的链接,如果页面是按层次结构组织的,通常还有一个返回上级页
[3]
有了导航设计学生才不至于在教学网站中面的链接。总之,
产生迷航的现象。
教学网站的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要立足教学内容的信息传达,符合学生较为普遍的思维习惯与审美习惯,做到视知觉的形态与教学内容的传达相吻合;只有教育性与审美性高度统一的教学网站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情愉快,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全身心的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方新普,陆峰,孟梅林.视觉流程设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
版社,2004.
[2]张晓瑷.浅谈教学网站的界面设计和色彩搭配[J].农业网络信
息,2008,(10):92-94.
[3]周玲.网站的可用性界面设计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8,(6):159.
评价,从而设计出真正合于中国民众使用的造物。
中国传统民俗心理有两个重要特征,首先是“唯圣”心理,“大一统”心理。虽然这两点特征不能完全从正面为艺其次是
术设计提供借鉴,但至少在设计思维过程中可以对这些心理进行改良或引导,使其为设计所用,为民众所用。例如,在处理大一统心理与设计的关系时,人们可以引入整合观,对设计的造型及表达意图加以归纳和总结,整理出最具代表意义的形象与接受者或欣赏者进行信息沟通,从而产生某种民族心理上的共鸣。
民俗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这对艺术设计来说也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民俗信仰的内容极其丰富,种类也繁多,但总的说来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
首先是信仰对象。中国人的民俗信仰对象有着非常明显
并的特点,一是祖先崇拜,二是泛神观念。祖先崇拜由来已久,
且盛行不衰。由此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泛神观则是人们将对灵魂的信仰延伸到万物,从而形成万物有灵的思
由泛神崇拜而产生了诸如门神、宅神、井神、十二想。在民间,
生肖神等具体的物化形象。这些形象均可为艺术设计所用,从
而体现民俗信仰的延续性。此外,设计师可以模拟民俗信仰的观念创造新的作品,这是现代创作手法与传统观念结合的方法之一。
其次是信仰的方式。民俗信仰往往通过“预知”来表现,这是一种根据自然现象或人的行为表现而作出的推测,通过推测,民众力图防患于未然,对厄运灾害回避或防范,在心理上
与艺术得到慰藉。这种由自己营造的情境而产生的心理暗示,
设计的心理功能颇有相通之处。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慰藉功能表现的格外重要。因此,艺术设计也可运用所谓的“预知”手法表达作品,营造特定氛围,或通过作品制造良性心理暗示,慰藉受众。
综上所述,民俗物质生活与民俗传统观念都是根植于社
“糟粕”的一面,但其精会生活最深层的东西,它们固然有较为
华部分仍然是我们不可放弃的宝库。对于艺术设计这种直接服务于人的艺术形式来说,传统的民俗物质生活和民俗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指导意义。艺术设计应当深入研究和广泛借鉴民俗文化,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最合理的表达方式去创造,加快艺术设计民族化的步伐。
艺术设计与民俗生活及民俗观念
王天岚1,2
(1.巢湖学院,安徽巢湖
摘
238000;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62)
要:民俗物质生活与民俗传统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于设计艺术而言,民俗文化
不仅能提供具体的形式因素方面的借鉴,还能从观念层面上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研究民间物质生活以及民俗行为和民俗观念,有助于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活动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系统,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成果彰显民族文化的特征,有利于推动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
关键词:艺术设计;民俗生活;民俗观念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47(2010)03-0079-01
民俗,是不同人类群体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形成、扩散及演变。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影响人们行为、语
传承和积累文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
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今天,对民俗的研究日趋深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给许多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启发。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为人造物的艺术”,也是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它的形成、发展、演变,必然受到社
作为体现人类生活方式的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民俗,
重要因素,对艺术设计理念的产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民俗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既可以从设计学的角度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还能够对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民间物质生活是艺术设计创作的源泉
的民族样式,在设计接受者、欣赏者心理上会产生了民族亲切感,对外民族来说也是新颖的风格式样。
民间的日常用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创作的借鉴对象,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这些民间用品虽然主要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但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进行美化加工,也寄寓了人们的精神愿望。这些与现代设计的手段与理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现代设计不仅应注重对民俗实物方面的“物理性”借鉴,还应追根溯源,了解其中的精神含义或民俗内涵,并以此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从而产生“化学变化”,形成新的内容和形式。
二、民俗行为与民俗观念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人类的设计行为,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那一刻就已
经开始。实际上,在设计学成为一门学科之前,民俗就从各个
民间美术方面影响着人类的设计活动。以民间美术品为例,
品应该是广义的艺术设计,它不仅包含了衣、食、住、行、用等各个物质方面的实体造物,也包含了以精神享乐为主体的实
民间建筑、饮食花样、交通工具、家体造物。前者有民俗服装、
具、器皿、编织物等等,后者则有民俗画、剪纸、民间版画、年画等等。我们看到,这些民间美术品中,无一不包含着丰富的
它们才呈现出引人入胜的千民俗文化因素。也正因为如此,
姿百态。
这些民间美术品虽然有许多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了原本的实用意义,但其中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审美元素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就建筑而言,远古初民穴处巢居从而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建筑方式和风格,这必然为现代设计在反映类似内容或表达粗犷形式方面提供有效借鉴。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国的民俗建筑样式更加丰富多样,像北京的四合院民居、东北的火炕民居、林区的“木刻楞”、南方的“吊脚楼”、云南的“一颗星”等等,都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和民间风俗的影响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这些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例如,在室内陈设设计方面,坐具可以采用条凳、春凳为形;承具以炕桌、条桌为样;卧具则有榻和睡篮;屏具则有座屏或围屏。这些历久弥新
收稿日期:2010-05-16
传统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行为,是
民族传统观念的外化,它不仅使各成员产生共识性,认同感,
道德观念及政治观念,增强群体的凝聚而且还可以强化信仰、
力。对这些民俗行为的认知和理解,往往会使我们的设计更为贴近人们的生活,从而得到接受者的认同。
以饮食民俗为例。中国饮食习俗很多,南北殊风,东西异趣。各地形成日常口味和菜系,如京菜、川菜、粤菜、鲁菜、苏菜、湘菜等等。在与之相关的设计操作过程中必须对这些日常食俗有所了解,才能对症下药,有目的地延伸不同的情感爱好。比如在为京菜馆设计室内装潢时,不宜将四川风格的陈设列入其内,否则不易为人接受从而导致设计的失败。此外在设计
包装、宣传册的时候也应遵循以上原则,使产品的食品容器、
符号特征与功能特征相吻合。
许多民俗行为都具有象征意义,如蝙蝠的形象代表“福”,鹿表示“禄”,鱼表示“年年有余”等等。这些对设计艺术都很有
异同、性质启发。艺术设计不仅应该注意的各种民俗的来历、
以及象征意义,更应当注意它们的表达方式。注意约定俗成的象征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民俗行为象征性意义的运用以及表达方式的借鉴,有利于我们建立起表现民族性、地域性的象征符号系统。
民俗观念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它通过历史的延续而逐渐积淀,并且历史越久远,民俗观念的惯性越大。这种惯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民俗心理,其二是民俗信仰。
在中国人文化心理形成的过程中,民俗心理占有举足轻
正确地认识这种地位,重的地位。因此,(下转第83页)
作者简介:王天岚(1974-),女,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艺术系讲师,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
三种以内。
三、媒体设计
教学网站要体现教学功能,需要运用较多的媒体元素来充实网站的学习资源。每一种媒体元素都有自身独特的功能,不同特点的学习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媒体或选择其中某几种媒体组合来表现:
适于表1.文字。文字在传达信息上具有清晰准确的特点,
达具有抽象的复杂逻辑关系的内容,是其他视觉元素无法取
读取文字获取信息的速度代的。然而文字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相对较慢,视觉感受枯燥,所以应恰当的处理文字元素,尽量
(1)字体:字体的设计、选用是版面使整个版面文字清晰悦目。
构成的基础。在教学网站文字设计中,选择两到三种字体为最佳。否则,会显得繁杂凌乱,而影响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2)字号:网站设计中选用大号字会产生视觉上强烈的冲击,而小号字则造成视觉上连续的吸引。标题和正文文字大小的比率叫做跳跃率,跳跃率高,则版面生动活泼;跳跃率低,则显得整
清秀。体、
图像的引入美化了网站页面,使网页2.图形、图像。图形、
在纯文本基础上变得更有趣味。它的视觉冲击力明显大于文字,并且能具体直接地把所需传达的信息高素质、高境界地表
客观的教学内容适合用文字来表达,而情现出来。一般而言,
绪性、主观性、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意念,则适合用图形、图像的方式表达。在使用图形、图像时要注意:(1)整体风格统一;(2)
)传达上要有简洁明了的易图像要明晰,有强烈的视觉性;(3
懂性;(4)突出重点,合理安排组合各类图像,使整个页面充满层次和美感。
音乐和音效,可用于传递知识信3.音频。音频包括解说、
但需慎重,切忌无视息,还可用于增强效果。音频设计虽简单,
教学需求而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添加,画蛇添足,反而干扰学生的学习。
又4.动画。动画既可作为学习资源来模拟展示教学过程,
可用来美化页面,增加浏览页面的情趣。处理动画时,应当注
)动态与静态部分要有密切关系,搭配和谐;(2)动态变化意:(1
(上接第79页)有助于艺术设计对民族性心理做出客观的
不能过多,否则反而会削弱动态效果,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教学5.视频。教学网站的一些教学内容要使用视频,
资料视频、个案示范录像等,随着流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教学视频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四、导航设计
用户在进入网站时,找不到相应的节点,则称之为迷航。由于超级链接的出现,网站的组织结构更加丰富,学生可以在各种主题之间自由跳转,从而打破了以前接收信息的线性方式,为避免学生在漫游时出现迷航现象,设计教学网站时必须进行导航的设计。
教学网站中常见的导航方式有分层导航、地图、跳转、查找、在线帮助等。导航栏有横向的、纵向的,还有动态的,网站内容较多时,可以细分为主导航栏,次导航栏等,主导航栏主要用来划分知识的整体模块,次导航栏主要是各个模块具体
不同角度的链接,帮助学内容的链接。导航还需提供足够的、
生在网页的各个部分之间跳转,每页都有一个返回主页的链接,如果页面是按层次结构组织的,通常还有一个返回上级页
[3]
有了导航设计学生才不至于在教学网站中面的链接。总之,
产生迷航的现象。
教学网站的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要立足教学内容的信息传达,符合学生较为普遍的思维习惯与审美习惯,做到视知觉的形态与教学内容的传达相吻合;只有教育性与审美性高度统一的教学网站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情愉快,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全身心的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方新普,陆峰,孟梅林.视觉流程设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
版社,2004.
[2]张晓瑷.浅谈教学网站的界面设计和色彩搭配[J].农业网络信
息,2008,(10):92-94.
[3]周玲.网站的可用性界面设计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8,(6):159.
评价,从而设计出真正合于中国民众使用的造物。
中国传统民俗心理有两个重要特征,首先是“唯圣”心理,“大一统”心理。虽然这两点特征不能完全从正面为艺其次是
术设计提供借鉴,但至少在设计思维过程中可以对这些心理进行改良或引导,使其为设计所用,为民众所用。例如,在处理大一统心理与设计的关系时,人们可以引入整合观,对设计的造型及表达意图加以归纳和总结,整理出最具代表意义的形象与接受者或欣赏者进行信息沟通,从而产生某种民族心理上的共鸣。
民俗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这对艺术设计来说也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民俗信仰的内容极其丰富,种类也繁多,但总的说来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
首先是信仰对象。中国人的民俗信仰对象有着非常明显
并的特点,一是祖先崇拜,二是泛神观念。祖先崇拜由来已久,
且盛行不衰。由此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泛神观则是人们将对灵魂的信仰延伸到万物,从而形成万物有灵的思
由泛神崇拜而产生了诸如门神、宅神、井神、十二想。在民间,
生肖神等具体的物化形象。这些形象均可为艺术设计所用,从
而体现民俗信仰的延续性。此外,设计师可以模拟民俗信仰的观念创造新的作品,这是现代创作手法与传统观念结合的方法之一。
其次是信仰的方式。民俗信仰往往通过“预知”来表现,这是一种根据自然现象或人的行为表现而作出的推测,通过推测,民众力图防患于未然,对厄运灾害回避或防范,在心理上
与艺术得到慰藉。这种由自己营造的情境而产生的心理暗示,
设计的心理功能颇有相通之处。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慰藉功能表现的格外重要。因此,艺术设计也可运用所谓的“预知”手法表达作品,营造特定氛围,或通过作品制造良性心理暗示,慰藉受众。
综上所述,民俗物质生活与民俗传统观念都是根植于社
“糟粕”的一面,但其精会生活最深层的东西,它们固然有较为
华部分仍然是我们不可放弃的宝库。对于艺术设计这种直接服务于人的艺术形式来说,传统的民俗物质生活和民俗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指导意义。艺术设计应当深入研究和广泛借鉴民俗文化,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最合理的表达方式去创造,加快艺术设计民族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