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上网,共创和谐”网络征文活动的总结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积极响应梧州市开展“e网平安—共建文明和谐网络”活动的号召,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我院开展了“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 。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发动阶段:(2010年3月至4月)
1、学校成立了
2、制订了创建活动方案。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3、进行了大力宣传。
①4月20日,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创建活动的宣传动员大会,由院长作动员报告,宣读了《梧州学院文明健康上网倡议书》,强调此项活动的意义及要求,由副院长传达了《“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②活动中利用橱窗、黑板报等向全体师生宣传了开展“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在师生中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文明上网、文明用网”的氛围。使很多同学明白了如何正确使用电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③《致同学们的一封信》告诉同学们该如何上网、如何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抵制网络上一些虚假、反动、消极的内容对自己精神上的侵蚀,保持平常心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避免沉迷于网络,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④利用信息技术课以及其它课余时间向师生宣传了国家有关计算机联网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使师生能熟练利用网络查阅、学习、熟悉互联网相关法规;满足了师生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使互联网真正发挥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诚信”上网,大力开展以“e网平安——文明上网”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互联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网络平台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进行抵制法轮功、禁毒、交通安全、预防青少年犯罪等方面的教育,加强网络自律教育,增强网络文明道德观念; 积极开展校园网站建设、应用活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合理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二、学习提高阶段(2010年5月至7月)
1.制定各种规章制度
学院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了我院校园网建设、应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将有关法律法规上传到校园网并张贴在微机室墙上,供全体师生查阅、学习,
以便认真贯彻执行。
2.组织培训。
(1)组织了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学校利用每周五开校会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了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通过上网学习、集体学习、组内学习等形式进行。教师利用上课时间对学生进行了“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的教育,提倡学生文明上网。使全体师生明确创建“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的重大意义及具体要求,做到了全校师生,人人皆知。
(2)组织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学校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对教师进行全员集中培训,主要由微机教师和骨干教师承担培训任务,进行了病毒防范、文明上网等内容的培训。
3、进行了网站备案活动,下载了“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等标志。
4、学校开设
5、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网络建设、应用、管理等各项活动,认真做好城域网、校园网的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管理、维护等工作,保障系统和数据安全。
三、 整改提高迎检阶段(2010年9月至10月)
(1)自查。学校将对照“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标准,逐项进行自查。做到分工到人,各负其则。
(2)整改。在自查的过程中,对达不到标准的项目逐项进行整改。力争达到《标准》。申请参加“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评选。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未配备网络防病毒软件,只安装了单机版病毒防护软件,不能实时查、杀、防范网内计算机病毒。
2、未开展以校园网为平台的“电子校务”建设。
“文明上网,共创和谐”网络征文活动的总结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积极响应梧州市开展“e网平安—共建文明和谐网络”活动的号召,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我院开展了“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 。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发动阶段:(2010年3月至4月)
1、学校成立了
2、制订了创建活动方案。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3、进行了大力宣传。
①4月20日,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创建活动的宣传动员大会,由院长作动员报告,宣读了《梧州学院文明健康上网倡议书》,强调此项活动的意义及要求,由副院长传达了《“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②活动中利用橱窗、黑板报等向全体师生宣传了开展“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在师生中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文明上网、文明用网”的氛围。使很多同学明白了如何正确使用电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③《致同学们的一封信》告诉同学们该如何上网、如何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抵制网络上一些虚假、反动、消极的内容对自己精神上的侵蚀,保持平常心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避免沉迷于网络,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④利用信息技术课以及其它课余时间向师生宣传了国家有关计算机联网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使师生能熟练利用网络查阅、学习、熟悉互联网相关法规;满足了师生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使互联网真正发挥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诚信”上网,大力开展以“e网平安——文明上网”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互联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网络平台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进行抵制法轮功、禁毒、交通安全、预防青少年犯罪等方面的教育,加强网络自律教育,增强网络文明道德观念; 积极开展校园网站建设、应用活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合理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二、学习提高阶段(2010年5月至7月)
1.制定各种规章制度
学院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了我院校园网建设、应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将有关法律法规上传到校园网并张贴在微机室墙上,供全体师生查阅、学习,
以便认真贯彻执行。
2.组织培训。
(1)组织了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学校利用每周五开校会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了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通过上网学习、集体学习、组内学习等形式进行。教师利用上课时间对学生进行了“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的教育,提倡学生文明上网。使全体师生明确创建“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的重大意义及具体要求,做到了全校师生,人人皆知。
(2)组织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学校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对教师进行全员集中培训,主要由微机教师和骨干教师承担培训任务,进行了病毒防范、文明上网等内容的培训。
3、进行了网站备案活动,下载了“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等标志。
4、学校开设
5、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网络建设、应用、管理等各项活动,认真做好城域网、校园网的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管理、维护等工作,保障系统和数据安全。
三、 整改提高迎检阶段(2010年9月至10月)
(1)自查。学校将对照“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标准,逐项进行自查。做到分工到人,各负其则。
(2)整改。在自查的过程中,对达不到标准的项目逐项进行整改。力争达到《标准》。申请参加“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评选。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未配备网络防病毒软件,只安装了单机版病毒防护软件,不能实时查、杀、防范网内计算机病毒。
2、未开展以校园网为平台的“电子校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