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学2010年初三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人教版

竹林中学2010年初三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5题)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3分)( ) ..

A.唱和(hâ) 连亘(gân) 狡黠(xiá) 广袤无垠(yíng) ....

B.挑衅(xìn) 狩猎(shîu) 苑囿(yǒu) 恪尽职守(kâ) ....

C.荫庇(yīn) 阴霾(mái) 贮立(zhù) 怒不可遏(â) ....

D.沉湎(miǎn) 干瘪(biě) 煞白(shà) 惟妙惟肖(xiào) ....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是(3分 )( ) ..

A. 专家的指点让他的工作如虎添翼,蒸蒸日上的势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

B.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镇里。 ..

C. 我心里暗想,把这本书不读完就不睡觉。 .

D. 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

式美。

3.选出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3分)( ) ..

①原因何在?恐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②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③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④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吟咏描绘。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4.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 ..

A.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指的是:《三国演义》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B.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C.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D.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5. 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A.见往事耳 / 胡不见我于王 ..

B. 闻寡人之耳者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C.或以钱币乞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D.又何间焉 / 时时而间进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6—18题)

二、填空题(15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2) ,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 。(《论语》)

(5)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6) ,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7)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8)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9)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11) ,鉄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12)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 , 。

(13)《陋室铭》中,写陋室主人有高雅脱俗的情趣,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 。

三、阅读题(27分)

(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6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8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7 .翻译句子:(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 《湖心亭看雪》和《与朱元思书》两文表达的情趣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二)议论文阅读(10分)

阅读《失败是个未知数》回答9——12题。

①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②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进分数段,比赛取不上名次„„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 ③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栽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

④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却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这岔道口岔出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再接再厉的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

⑤十九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见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自己从前的对手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威灵顿将军的故事,不正好说明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结果这个道理吗?

⑥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失败是一个未知数。当我们在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0、文章讲述了威灵顿将军的故事,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的道理是什么?(2分)

11、第一句“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改为“你一定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好吗?为什么? (3分)

12、中考将至,面对人生道路的第一个岔道口,努力拼搏的你也许因理想达成而尝到成功带来的甜美与幸福,也许因理想未能实现而第一次体味到人生的痛苦与残酷,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中考的认识。(3分) ....

(三)文学作品阅读(14分)

阅读《写给秋天》,回答13——17题。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零的神韵。

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起,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萧萧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寞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导引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寂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伤落寂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是曾如此有力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终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

你说: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祥,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深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记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南方出版社《时文选粹》第四辑)

13、文章开头就以“你”称呼秋天,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他把秋天当成了人生中的什么角色来写的?(2分)

14、“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你智慧的低语。”作者悟到秋的“智慧”是什么?(3分)

15、结合全文内容,理解“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都将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一句在文中的含义。(3分)

16、作者抓住秋天里触动自己心灵的特殊“神韵”,集中笔墨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种种感悟,揭示出生存的哲理。试根据文中相关语句,回答:作者从秋天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3分)

17、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一季、用至少两种以上的修辞描写你所钟爱的季节 (3分)

句子:

四、作文能力考查(40分)

18.命题作文:目送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

竹林中学2010年初三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5题)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3分)( ) ..

A.唱和(hâ) 连亘(gân) 狡黠(xiá) 广袤无垠(yíng) ....

B.挑衅(xìn) 狩猎(shîu) 苑囿(yǒu) 恪尽职守(kâ) ....

C.荫庇(yīn) 阴霾(mái) 贮立(zhù) 怒不可遏(â) ....

D.沉湎(miǎn) 干瘪(biě) 煞白(shà) 惟妙惟肖(xiào) ....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是(3分 )( ) ..

A. 专家的指点让他的工作如虎添翼,蒸蒸日上的势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

B.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镇里。 ..

C. 我心里暗想,把这本书不读完就不睡觉。 .

D. 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

式美。

3.选出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3分)( ) ..

①原因何在?恐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②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③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④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吟咏描绘。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4.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 ..

A.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指的是:《三国演义》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B.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C.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D.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5. 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A.见往事耳 / 胡不见我于王 ..

B. 闻寡人之耳者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C.或以钱币乞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D.又何间焉 / 时时而间进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6—18题)

二、填空题(15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2) ,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 。(《论语》)

(5)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6) ,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7)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8)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9)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11) ,鉄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12)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 , 。

(13)《陋室铭》中,写陋室主人有高雅脱俗的情趣,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 。

三、阅读题(27分)

(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6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8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7 .翻译句子:(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 《湖心亭看雪》和《与朱元思书》两文表达的情趣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二)议论文阅读(10分)

阅读《失败是个未知数》回答9——12题。

①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②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进分数段,比赛取不上名次„„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 ③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栽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

④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却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这岔道口岔出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再接再厉的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

⑤十九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见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自己从前的对手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威灵顿将军的故事,不正好说明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结果这个道理吗?

⑥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失败是一个未知数。当我们在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0、文章讲述了威灵顿将军的故事,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的道理是什么?(2分)

11、第一句“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改为“你一定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好吗?为什么? (3分)

12、中考将至,面对人生道路的第一个岔道口,努力拼搏的你也许因理想达成而尝到成功带来的甜美与幸福,也许因理想未能实现而第一次体味到人生的痛苦与残酷,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中考的认识。(3分) ....

(三)文学作品阅读(14分)

阅读《写给秋天》,回答13——17题。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零的神韵。

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起,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萧萧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寞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导引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寂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伤落寂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是曾如此有力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终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

你说: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祥,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深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记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南方出版社《时文选粹》第四辑)

13、文章开头就以“你”称呼秋天,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他把秋天当成了人生中的什么角色来写的?(2分)

14、“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你智慧的低语。”作者悟到秋的“智慧”是什么?(3分)

15、结合全文内容,理解“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都将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一句在文中的含义。(3分)

16、作者抓住秋天里触动自己心灵的特殊“神韵”,集中笔墨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种种感悟,揭示出生存的哲理。试根据文中相关语句,回答:作者从秋天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3分)

17、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一季、用至少两种以上的修辞描写你所钟爱的季节 (3分)

句子:

四、作文能力考查(40分)

18.命题作文:目送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


相关文章

  • 广州各区期末试卷(初中)
  • 初一试题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 http://bbs.eduu.com/thread-1780967-1-1.html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语文)http://bbs.eduu.com/thread-17 ...查看


  • 西安市中小学情况分析
  • 西安市中小学情况分析 一. 西安1对1行业市场概述 1.西安市共有:新城.碑林.莲湖.灞桥. 未央.雁塔.阎良.临潼.长安9个区和蓝田.户县.高陵.周至4个县.其中以城六区为一区域(新城.碑林.莲湖.灞桥. 未央.雁塔).中小学课外辅导以五 ...查看


  • 蜡炬成灰泪未干三尺讲台育桃李
  • 夏飞原是安徽省利辛县巩店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现在利辛县教育局督导室工作.他在农村任教的27年中,始终热爱学生,能从思想.学业.身体.心理诸方面关心学生成长.他严格要求自己,废寝忘食地工作,刻苦钻研,做到"四能"--能研( ...查看


  •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实施方案2014
  • 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 实 施 方 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和<关于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的指 ...查看


  • 市翠屏区教育局
  • 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 关于中学2010─2011学年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目标检测的通知 各中学: 我区将于2011年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分阶段进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6月17日和6月27--30日将对全区中学七.八年级进行部分学科结业检测和学期教 ...查看


  • Acqeavt语文教师考试题库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00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doc 题库 09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西安教育现状
  • 西安教育现状 一.学制: 西安的中小学主要实行"六三三"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很多学校都是完全中学,即初.高中齐全,一般初高中教学质量相近. 二.学校类型: 1.按办学性质分:公立.民办.企办.企办转制等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倜傥.tǎng 花圃.pǔ 迸.出bìng 镇.静zhèn B.环谒.yè 哺.育bǔ 惩.罚chéng 险峻.jùn C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