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西传统音乐的看法
《中西弦乐艺术欣赏》随笔
陈旭 3100103399
在中西方两种传统音乐之间,我更喜欢中国传统古典音乐。中西方传统音乐的区别,也反映了中西方之间思想,文化的区别。西方音乐就像结构严谨的论文,中国传统音乐则像诗意的散文。
西方思维方式是严谨、刻板的,这反映在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西方人能为地心说和日心说指正烧死布鲁诺,也可以为了天主教和新教之争而进行三十年战争,还会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争而发动冷战。但这种思维方式也有优势,比如比较容易建立严谨、系统的科学体系,为科技发展和技术革命创造条件;喜欢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容易滋生各种内幕、腐败等。
所以西方古典音乐的乐曲形式相对来说是结构严谨,布局清晰的,乐曲往往有各种乐章等体裁的规定。而演奏方式同样如此,西方传统音乐演奏时,对乐队编制和乐队布置往往有严格要求。这方面的代表就是交响乐。相对来说,中国古典音乐就要随意的多,乐曲往往没有这样严格的结构限制,演奏者也没有这样严格的编制要求。
西方这样严谨的音乐形式,虽然很复杂、精密,但对我来说,就觉得隔靴捎痒,画蛇添足。比如西方的交响曲,很多大名鼎鼎,但我欣赏过以后,却觉得难以领会其深意。这种严格的体裁限制,使得音乐像一部深奥的学术论文,难以有种感性的认知。连音乐的名字也那么严肃而缺乏情调。比如什么《降E 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让我觉得高深莫测,不知道具体想表达什么主题和思想。
相对来说,中国传统音乐就像中国文化一样,变幻莫测,自由自在,没有严格限制。就像诗歌是一样率性而为,而且往往主题鲜明,看名字就常常一目了然。比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中国传统音乐,就像是诗一样,结构灵活,个性鲜明,浪漫主义的情调扑面而来,令你直接受到音乐主题和情绪的洗礼,心情随着作曲家的指挥而跌宕起伏。比如我最喜欢的音乐——《梅花三弄》、《流水》等。当我听到这些曲调,就仿佛化身凌霜斗雪的腊梅傲岸不逊,或者置身青山绿水之中聆听泉水叮咚。内中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总的来说,中西方传统音乐比较,中国传统音乐可以看成浪漫主义、自由主义;西方传统音乐可以看作现实主义、古典主义。而我更欣赏浪漫的中国传统音乐。
我对中西传统音乐的看法
《中西弦乐艺术欣赏》随笔
陈旭 3100103399
在中西方两种传统音乐之间,我更喜欢中国传统古典音乐。中西方传统音乐的区别,也反映了中西方之间思想,文化的区别。西方音乐就像结构严谨的论文,中国传统音乐则像诗意的散文。
西方思维方式是严谨、刻板的,这反映在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西方人能为地心说和日心说指正烧死布鲁诺,也可以为了天主教和新教之争而进行三十年战争,还会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争而发动冷战。但这种思维方式也有优势,比如比较容易建立严谨、系统的科学体系,为科技发展和技术革命创造条件;喜欢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容易滋生各种内幕、腐败等。
所以西方古典音乐的乐曲形式相对来说是结构严谨,布局清晰的,乐曲往往有各种乐章等体裁的规定。而演奏方式同样如此,西方传统音乐演奏时,对乐队编制和乐队布置往往有严格要求。这方面的代表就是交响乐。相对来说,中国古典音乐就要随意的多,乐曲往往没有这样严格的结构限制,演奏者也没有这样严格的编制要求。
西方这样严谨的音乐形式,虽然很复杂、精密,但对我来说,就觉得隔靴捎痒,画蛇添足。比如西方的交响曲,很多大名鼎鼎,但我欣赏过以后,却觉得难以领会其深意。这种严格的体裁限制,使得音乐像一部深奥的学术论文,难以有种感性的认知。连音乐的名字也那么严肃而缺乏情调。比如什么《降E 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让我觉得高深莫测,不知道具体想表达什么主题和思想。
相对来说,中国传统音乐就像中国文化一样,变幻莫测,自由自在,没有严格限制。就像诗歌是一样率性而为,而且往往主题鲜明,看名字就常常一目了然。比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中国传统音乐,就像是诗一样,结构灵活,个性鲜明,浪漫主义的情调扑面而来,令你直接受到音乐主题和情绪的洗礼,心情随着作曲家的指挥而跌宕起伏。比如我最喜欢的音乐——《梅花三弄》、《流水》等。当我听到这些曲调,就仿佛化身凌霜斗雪的腊梅傲岸不逊,或者置身青山绿水之中聆听泉水叮咚。内中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总的来说,中西方传统音乐比较,中国传统音乐可以看成浪漫主义、自由主义;西方传统音乐可以看作现实主义、古典主义。而我更欣赏浪漫的中国传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