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制度化: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点

公众参与制度化: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点

发布时间:2014-07-10 09:56 作者:胡仙芝字号:大 中 小 点击:加载中 创新社会治理,意味着要创新社会治理主体、社会治理理念、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机制以及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等。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化全方位的创新。为此,多元主体、民主协商、合作共治、法治保障是完善科学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的新特征。在社会治理新语境背景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目标发展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格局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的概念的提出给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政治意义。社会治理意味着公众参与体系需要更快地完善,对现实中的公众参与渠道和路径提出了旺盛的需求,对制度化组织化的参与提出了现代政治意义的规范,对公众参与的制度和途径提出了迫切的期待。在社会治理工作格局中,公众参与既是一种重要的维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中主要的环节,也是目前最为薄弱和最需要加强的环节,因此成为一个需要格外关心的风险点和创新点。

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一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缺乏制度规范。社会现实中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持,公众很难获得充分的参与社会治理的权限,实践环节仍然缺乏实效性。二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性不足。表现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不畅通;公众参与程序不规范,不明确;公众参与的代表遴选不科学;公众参与代表的意见对决策过程的影响缺乏刚性制约,结果不透明。三是参与社会治理的公众主体意识能力不足。一方面,多数公民对参与社会治理过程的权力和义务缺乏了解,同时对哪些渠道可以参与、哪些渠道不能参与也缺乏认识。另一方面,许多公民对政府的信息缺乏了解渠道或对了解渠道认识不足。此外,现有的经济条件限制了公众参与能力的培养。四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公民参与社会组织的程度有限,导致了制度化不足。五是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导致非制度化参与。群众往往会采取群体的“非制度性参与”,甚至选择更为激烈的诉求方式。如“厦门PX事件”,就是通过市民“集体散步”表达抗议的方式,迫使政府改变了在厦门岛内建化工厂的决策。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不是无组织、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参与。必要的制

度通道和社会组织是公众有序参与的必备条件。政府与公众应当是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共同承担起社会治理的责任。这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管理社会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公民与政府的相互信任,限制政府公共权力的无限扩张,维护和实现公民的政治权益。主要途径有:一是完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规范。二是培育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能力。三是着力提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化水平。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研究员)

公众参与制度化: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点

发布时间:2014-07-10 09:56 作者:胡仙芝字号:大 中 小 点击:加载中 创新社会治理,意味着要创新社会治理主体、社会治理理念、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机制以及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等。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化全方位的创新。为此,多元主体、民主协商、合作共治、法治保障是完善科学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的新特征。在社会治理新语境背景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目标发展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格局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的概念的提出给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政治意义。社会治理意味着公众参与体系需要更快地完善,对现实中的公众参与渠道和路径提出了旺盛的需求,对制度化组织化的参与提出了现代政治意义的规范,对公众参与的制度和途径提出了迫切的期待。在社会治理工作格局中,公众参与既是一种重要的维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中主要的环节,也是目前最为薄弱和最需要加强的环节,因此成为一个需要格外关心的风险点和创新点。

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一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缺乏制度规范。社会现实中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持,公众很难获得充分的参与社会治理的权限,实践环节仍然缺乏实效性。二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性不足。表现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不畅通;公众参与程序不规范,不明确;公众参与的代表遴选不科学;公众参与代表的意见对决策过程的影响缺乏刚性制约,结果不透明。三是参与社会治理的公众主体意识能力不足。一方面,多数公民对参与社会治理过程的权力和义务缺乏了解,同时对哪些渠道可以参与、哪些渠道不能参与也缺乏认识。另一方面,许多公民对政府的信息缺乏了解渠道或对了解渠道认识不足。此外,现有的经济条件限制了公众参与能力的培养。四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公民参与社会组织的程度有限,导致了制度化不足。五是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导致非制度化参与。群众往往会采取群体的“非制度性参与”,甚至选择更为激烈的诉求方式。如“厦门PX事件”,就是通过市民“集体散步”表达抗议的方式,迫使政府改变了在厦门岛内建化工厂的决策。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不是无组织、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参与。必要的制

度通道和社会组织是公众有序参与的必备条件。政府与公众应当是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共同承担起社会治理的责任。这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管理社会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公民与政府的相互信任,限制政府公共权力的无限扩张,维护和实现公民的政治权益。主要途径有:一是完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规范。二是培育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能力。三是着力提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化水平。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研究员)


相关文章

  • 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构建
  • 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构建 作者:王万华 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05期 摘要:公众参与是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构建重大行政决策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需要反思为何公众参与在实践中逐渐陷入无用论的困境,其路 ...查看


  • 创新社区教育治理体系略论
  • 作者:陈乃林 职教论坛 2014年11期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4)15-0050-04 治理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渊源和理论支柱,也是一个政治学概念.治理体制和 ...查看


  •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 [摘 要]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我们党长期社会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创新的升华,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创新社会治理,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促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充分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建设:有利于推 ...查看


  • 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及实现条件
  • 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及实现条件 [摘要]我国的公共行政模式,正经历由单向管理模式向参与治理模式的创新转变:社会治理主体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社会治理的手段由平面化向网络化转变,社会治理的目的由工具化向价值化转变.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生态下,构建这一 ...查看


  • 创新性推动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 在全球生态环境形势日趋严峻与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在国内生态文明意识逐步觉醒与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繁重的现实条件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q ...查看


  • 2014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报告_王益民
  • DOI:10.16582/j.cnki.dzzw.2014.12.001 2 电子政务 E-GOVERNMENT 2014年第12期(总第144期) 研究报告 2014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调查报告 王益民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查看


  • 坚决打赢环境治理硬仗丨"展望十三五 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系列报道③
  • "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核心目标,为绿色发展绘就了蓝图.下一步,就是要真抓实干,把一系列部署落到实处. 在"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第七场报告会上,环境 ...查看


  • 2017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 2017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2017年是xx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迈向应用发展新阶段的关键一年.全市信用工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改革.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新作为的新要求 ...查看


  • 2015年南海区民政工作思路
  • 凝心聚力,实现民政工作质的突破 --2015年南海区民政工作思路 2015年,是一个充满变数.充满挑战的年度. 我们面临的经济环境充满变数.2015年,经济发展放缓迹象明显,中央政府已经出台多项措施文件刺激经济,这必然会影响政府财政政策投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