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知识点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
1、 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2、主要组织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3、企业经营者的目标:
销售收入的最大化或者市场份额最大化。
二、企业形成的理论(科斯定理)(多选)
1、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单选)
2、企业的本质:
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单选)
3、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单选)
交易费用:(多选)
(1)交易费用: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2)交易费用:
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真题:(2015年)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B. 企业是市场机制的补充物
C. 签订、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就是全部的交易成本
D. 企业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真题:(2015年)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形成的理论。科斯讣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所以选项AB 错误。所谓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交易费用包括两类,一类交易费用是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另一类交易费用是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所以选项C 错误。
知识点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一)生产及相关概念
1、产出:有形的物质+无形的服务
2、生产要素:
(1)劳动: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土地:土地本身及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3)资本: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
(4)企业家才能:经营管理企业的各种能力。
3、生产要素分类
(1)可变投入:变动资产
(2)不变投入:固定资产
注意:短期生产要素可分为长期和短期,长期生产企业的各项要素都是可变的。
(二)生产函数
1、含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不产品的产出量之间关系。
2、表达式:Q=f(X1,X2„..Xn)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1、短期生产函数:Q=f=(L,K)
2、生产变量:
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TP/L
边际产量:MP=△TP/△L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4、产量曲线特征(多选)
5、曲线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
(1)总产量曲线不边际产量曲线之间位置对应关系(零点对应顶点)(单选)
(2)边际产量曲线不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单选)
【单选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边际产量()
A .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等于平均产量
【答案】 C
(四)规模报酬(规模收益)
1、含义:企业内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即生产规模变化引起产量变化之间关系。
2、规模报酬三类(单选)
(1)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
(2)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
(3)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
3、规模报酬规律:
(1)企业规模小:规模报酬递增;
(2)企业适度规模:规模报酬不变;
(2)企业规模大:规模报酬递减。
知识点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一)成本的含义
【例题·单选题】
经济利润也称为( )。
A. 超额利润 B.正常利润 C.会计利润 D.隐成本
【答案】 A
【例题】 (2010)企业使用自有的资金应计算利息,从成本角度看,这种利息属于((2010) )。
A .固定成本 B.显成本
C .隐成本 D.会计成本
【答案】 C
【例题】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
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 )。
A. 最高收入 B.最低收入
C. 平均收入 D.超额收入
【答案】 A
(二)成本函数
1、短期成本函数:C= b+f(q )
2、长期成本函数: C= f(q )
(三)短期成本函数
TC=TFC+TVC
ATC=TC/Q
AFC=TFC/Q
AVC=TVC/Q
MC=△TC/△Q(单选)
【例题】当企业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000元、 1200元、 800元和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元、 1200元、 900元和700元,则边际成本是( )
A.0元 B.150元 C.100元 D.300元
【答案】 C
(四)短期成本曲线
知识点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五)短期成本曲线特征(口诀“三三一)(多选)
(六)各成本曲线关系(多选)
注意: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边际量和平均量相交于平均量的极小值。
(七)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1、主要因素包括:劳动、资本等要素的价格
2、关系:要素价格提高成本增加(正比);生产率提高成本下降(反比)。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总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B. 平均可变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C. 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D. 平均固定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E. 无论上升或下降,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边际成本曲线
【答案】 ABC
【例题·单选题】当平均成本AC 达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VC =FC
B.MC =AC
C.P =AVC
D.P =MC
【答案】 B
【例题·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MC>AC时,AC 下降
B MC
C MC=AC时,AC 下降
D MC=AC时,AC 达到最高点
【答案】 B
真题:(2015年)关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具有U 形特征
B. 当边际成本不平均总成本相等时,平均总成本曲线位于最低点
C. 平均总成本曲线比边际成本曲线更早到达最低点
D.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总是高于边际成本曲线
真题:(2015年)【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短期成本曲线。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边际成本曲线先降低后增加,选项AD 错误。当边际成本不平均总成本相等时,平均总成本曲线位于最低点,选项B 正确。平均总成本曲线比边际成本曲线更晚到达最低点,选项C 错误。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知识点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
1、 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2、主要组织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3、企业经营者的目标:
销售收入的最大化或者市场份额最大化。
二、企业形成的理论(科斯定理)(多选)
1、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单选)
2、企业的本质:
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单选)
3、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单选)
交易费用:(多选)
(1)交易费用: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2)交易费用:
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真题:(2015年)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B. 企业是市场机制的补充物
C. 签订、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就是全部的交易成本
D. 企业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真题:(2015年)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形成的理论。科斯讣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所以选项AB 错误。所谓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交易费用包括两类,一类交易费用是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另一类交易费用是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所以选项C 错误。
知识点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一)生产及相关概念
1、产出:有形的物质+无形的服务
2、生产要素:
(1)劳动: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土地:土地本身及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3)资本: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
(4)企业家才能:经营管理企业的各种能力。
3、生产要素分类
(1)可变投入:变动资产
(2)不变投入:固定资产
注意:短期生产要素可分为长期和短期,长期生产企业的各项要素都是可变的。
(二)生产函数
1、含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不产品的产出量之间关系。
2、表达式:Q=f(X1,X2„..Xn)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1、短期生产函数:Q=f=(L,K)
2、生产变量:
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TP/L
边际产量:MP=△TP/△L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4、产量曲线特征(多选)
5、曲线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
(1)总产量曲线不边际产量曲线之间位置对应关系(零点对应顶点)(单选)
(2)边际产量曲线不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单选)
【单选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边际产量()
A .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等于平均产量
【答案】 C
(四)规模报酬(规模收益)
1、含义:企业内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即生产规模变化引起产量变化之间关系。
2、规模报酬三类(单选)
(1)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
(2)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
(3)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
3、规模报酬规律:
(1)企业规模小:规模报酬递增;
(2)企业适度规模:规模报酬不变;
(2)企业规模大:规模报酬递减。
知识点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一)成本的含义
【例题·单选题】
经济利润也称为( )。
A. 超额利润 B.正常利润 C.会计利润 D.隐成本
【答案】 A
【例题】 (2010)企业使用自有的资金应计算利息,从成本角度看,这种利息属于((2010) )。
A .固定成本 B.显成本
C .隐成本 D.会计成本
【答案】 C
【例题】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
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 )。
A. 最高收入 B.最低收入
C. 平均收入 D.超额收入
【答案】 A
(二)成本函数
1、短期成本函数:C= b+f(q )
2、长期成本函数: C= f(q )
(三)短期成本函数
TC=TFC+TVC
ATC=TC/Q
AFC=TFC/Q
AVC=TVC/Q
MC=△TC/△Q(单选)
【例题】当企业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000元、 1200元、 800元和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元、 1200元、 900元和700元,则边际成本是( )
A.0元 B.150元 C.100元 D.300元
【答案】 C
(四)短期成本曲线
知识点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五)短期成本曲线特征(口诀“三三一)(多选)
(六)各成本曲线关系(多选)
注意: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边际量和平均量相交于平均量的极小值。
(七)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1、主要因素包括:劳动、资本等要素的价格
2、关系:要素价格提高成本增加(正比);生产率提高成本下降(反比)。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总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B. 平均可变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C. 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D. 平均固定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E. 无论上升或下降,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边际成本曲线
【答案】 ABC
【例题·单选题】当平均成本AC 达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VC =FC
B.MC =AC
C.P =AVC
D.P =MC
【答案】 B
【例题·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MC>AC时,AC 下降
B MC
C MC=AC时,AC 下降
D MC=AC时,AC 达到最高点
【答案】 B
真题:(2015年)关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具有U 形特征
B. 当边际成本不平均总成本相等时,平均总成本曲线位于最低点
C. 平均总成本曲线比边际成本曲线更早到达最低点
D.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总是高于边际成本曲线
真题:(2015年)【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短期成本曲线。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边际成本曲线先降低后增加,选项AD 错误。当边际成本不平均总成本相等时,平均总成本曲线位于最低点,选项B 正确。平均总成本曲线比边际成本曲线更晚到达最低点,选项C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