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空间-尺度辩证法在分析地理问题时的应用
上图是某中学地理教师在讲授气温日较差比较时所画,试图比较四地气温日较差的大小顺序,总结出A >B >D >C 的规律,下面就我根据空间-尺度辩证法对此问题的思考作阐述。
在大学期间,作者就关于自然地理分异规律中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关系做过论述,第一位的是太阳的平行光源照射到地球的球形表面,形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然后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分异形成的海陆梯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其次是由于陆地上的海拔高度以及坡度坡向等引起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后是由于地表组成物质、排水条件等局地性影响因素引起的隐域性分布规律。可见,地球形状作为广义上说的地形,也参与了纬度地带性的形成过程,而不同纬度由于热量上的差异,分子动能大小不同,水分的交换与循环强度呈现纬度地带性分异,以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海陆梯度地带性也受纬度地带性的影响。
以上图四个地点的气温日较差大小的比较为例,仅从理论上分析四点的气温日较差大小,说明空间-尺度辩证法在分析中学地理问题时的具体运用,以下仅是理论上的分析,但仍可以中国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图作大致的验证。
第一步,行星尺度,地球表面热量的总来源是太阳光的照射,忽略局地的天气因素不考虑,唯一的影响因素就是地球的天文因素了,即昼长和太阳高度角,因此可以说B 地受两侧地形阻挡而“昼长”最短,一日之中气温的升高幅度有限,气温日较差应较其他三地为小。
第二步,圈层尺度,岩石圈表面是影响大气圈底层热量变化的最直接热源,加之地表粗糙程度对气流运动的影响,高空气体交换更方便和频繁,因此整体上的宏观规律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而日较差减小,故C 地的气温日较差应较其他三者为小。
至于B 地和C 地哪个气温日较差更小,需要结合具体的实地情况或给予一定的其他因素作限制条件,仅从无比例尺的上述示意图上恐无法作较为精准的判断。如B 地的地形
足够
狭窄,日间升温幅度极小,则B 地气温日较差略小于C 地;若C 地海拔足够高,以致几乎相当于同纬度同海拔高度大气层的平均情况,则可认为它受地表的影响十分微弱而气温日较差很小了。
以上第一步分析的是影响整个地球情况的宇宙-行星因素,第二步是在整个地球系统中,分析影响大气圈的下垫面因素;这两步已经从垂直方向上分析了影响大气圈的两个外界条件,这也符合地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一般分析步骤,也是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我们善于从研究对象所处的位置和环境条件入手分析它,当年达尔文研究物种演化规律时由于实验分析技术不够也是从生物生存环境条件的地质演化顺序分析的物种进化顺序的。
第三步,圈层内部影响因素,外界热量来源条件分析清楚后,大气内部影响温度变化的就剩下气体的热容量和气流的运动情况了,鉴于气流的运动情况比较复杂,这里暂不考虑,只分析热容量问题。影响热容量的因素主要是空气的多少和空气中水分的多少,接收同样的热量,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空气的温度变化越大,就如同用同样的火力烧水一样,水越少热的越快;但有的同志会将气温升降的快慢与日较差的大小混淆起来,这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变化速度问题,一个是变化极端幅度问题,不可混为一谈;水分的多少对日较差的影响在此不必赘述。以上两因素也可以按大气对阳光照到地面的削弱作用和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来理解,空气稀薄,对阳光的削弱和夜间的逆辐射都较弱,致使高原地面的日夜温差较大,空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加强了空气对阳光的削弱和逆辐射的能力。两个主要在地理空间上的反映出的规律就是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平原大,内地气温日较差比沿海大。因此,上图中D 地气温日较差较A 地为小。
四地综合比较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仍比较困难,从以上理论的分析可以近似地得出:A >D >C ,A >D >B ,至于B 、C 之间的大小比较,已如上述,需掌握更多地资料才能做出精确判断。
附图:刘明光《中国自然地理图集》第三版,中国地图出版社,39页。
赵贺男
2017年9月2日
欢迎批评指正
谈空间-尺度辩证法在分析地理问题时的应用
上图是某中学地理教师在讲授气温日较差比较时所画,试图比较四地气温日较差的大小顺序,总结出A >B >D >C 的规律,下面就我根据空间-尺度辩证法对此问题的思考作阐述。
在大学期间,作者就关于自然地理分异规律中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关系做过论述,第一位的是太阳的平行光源照射到地球的球形表面,形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然后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分异形成的海陆梯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其次是由于陆地上的海拔高度以及坡度坡向等引起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后是由于地表组成物质、排水条件等局地性影响因素引起的隐域性分布规律。可见,地球形状作为广义上说的地形,也参与了纬度地带性的形成过程,而不同纬度由于热量上的差异,分子动能大小不同,水分的交换与循环强度呈现纬度地带性分异,以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海陆梯度地带性也受纬度地带性的影响。
以上图四个地点的气温日较差大小的比较为例,仅从理论上分析四点的气温日较差大小,说明空间-尺度辩证法在分析中学地理问题时的具体运用,以下仅是理论上的分析,但仍可以中国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图作大致的验证。
第一步,行星尺度,地球表面热量的总来源是太阳光的照射,忽略局地的天气因素不考虑,唯一的影响因素就是地球的天文因素了,即昼长和太阳高度角,因此可以说B 地受两侧地形阻挡而“昼长”最短,一日之中气温的升高幅度有限,气温日较差应较其他三地为小。
第二步,圈层尺度,岩石圈表面是影响大气圈底层热量变化的最直接热源,加之地表粗糙程度对气流运动的影响,高空气体交换更方便和频繁,因此整体上的宏观规律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而日较差减小,故C 地的气温日较差应较其他三者为小。
至于B 地和C 地哪个气温日较差更小,需要结合具体的实地情况或给予一定的其他因素作限制条件,仅从无比例尺的上述示意图上恐无法作较为精准的判断。如B 地的地形
足够
狭窄,日间升温幅度极小,则B 地气温日较差略小于C 地;若C 地海拔足够高,以致几乎相当于同纬度同海拔高度大气层的平均情况,则可认为它受地表的影响十分微弱而气温日较差很小了。
以上第一步分析的是影响整个地球情况的宇宙-行星因素,第二步是在整个地球系统中,分析影响大气圈的下垫面因素;这两步已经从垂直方向上分析了影响大气圈的两个外界条件,这也符合地理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一般分析步骤,也是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我们善于从研究对象所处的位置和环境条件入手分析它,当年达尔文研究物种演化规律时由于实验分析技术不够也是从生物生存环境条件的地质演化顺序分析的物种进化顺序的。
第三步,圈层内部影响因素,外界热量来源条件分析清楚后,大气内部影响温度变化的就剩下气体的热容量和气流的运动情况了,鉴于气流的运动情况比较复杂,这里暂不考虑,只分析热容量问题。影响热容量的因素主要是空气的多少和空气中水分的多少,接收同样的热量,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空气的温度变化越大,就如同用同样的火力烧水一样,水越少热的越快;但有的同志会将气温升降的快慢与日较差的大小混淆起来,这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变化速度问题,一个是变化极端幅度问题,不可混为一谈;水分的多少对日较差的影响在此不必赘述。以上两因素也可以按大气对阳光照到地面的削弱作用和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来理解,空气稀薄,对阳光的削弱和夜间的逆辐射都较弱,致使高原地面的日夜温差较大,空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加强了空气对阳光的削弱和逆辐射的能力。两个主要在地理空间上的反映出的规律就是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平原大,内地气温日较差比沿海大。因此,上图中D 地气温日较差较A 地为小。
四地综合比较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仍比较困难,从以上理论的分析可以近似地得出:A >D >C ,A >D >B ,至于B 、C 之间的大小比较,已如上述,需掌握更多地资料才能做出精确判断。
附图:刘明光《中国自然地理图集》第三版,中国地图出版社,39页。
赵贺男
2017年9月2日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