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湾中心小学
体育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3)
体育(与健康) 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对于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全面落实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推动我校体育学科向纵深方向发展,以达到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在总结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特制订我校体育学科三年发展规划。
一、课程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 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 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 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师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把学生
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 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现状分析
1、师资队伍。体育教研组现有专职体育老师2人,其中1人为兼课老师。目前,我校有11个教学班,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4节/周,三至六年级开设体育课3节/周。
2、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在抓好业余体育竞赛工作的同时,认真贯彻了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学校每年举行1次校田径运动会和每学期举行二项体育比赛,全面落实学生大课间活动、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
3、科研水平。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研组始终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重点,教研组先后对“全身心参与学习”、体育课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自创新能力等诸领域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和总结。
目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1)现有的专职体育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不强。
(2)教育教学的理念虽有了转变,但对问题的反思和重构的能力还不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不多。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距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要求还存在差距。
(5)学校田径队的成绩还不是很理想,每年学校开展的运动会学生参与率不高;
(6)体育教研组老师相互交流、探讨、协作的机会不多。
(7)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8)体育器材的配备与合格学校《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
三、发展目标
(一) 课程实施
1、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 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人生态度。
2、水平目标
(1)水平一(一、二年级)
①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
②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常用方法。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③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和运球等;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④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指出坐、立、行时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的区别;说出处于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时的感受;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
⑤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学习实际生活中的移动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等动作;随同集体完成各种必要的操练,如队列练习、广播操等;在游戏或基本运动中进行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的练习;在投掷或球类游戏中进行各种挥动、抛掷、转体的练习;从事发展柔韧性的各种动力性练习。
⑥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知道主要食物(如蔬菜、瓜果等)的营养价值;知道参加体育活动应该补充适当的营养素;知道进行体育活动时必须注意的营养卫生常识。
⑦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心理感受,如紧张、兴奋等;体验体育活动中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
⑧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比较并尝试说出与他人一起活动和独自活动的区别;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不妨碍他人参加游戏或运动。
(2)水平二(三、四年级)
①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
②根据科学锻炼原理制订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运用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个人锻炼计划;
③说出所做简单运动动作的术语。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说出所做身体各部位简单动作的术语,如转头、侧平举、体侧屈、踢腿等;说出所做简单的全身动作的术语, 如蹲起、踏步、滚动、跳跃等。
④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舞蹈或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⑤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不按规则运动和游戏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知道水、冰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避免危险的方法。
⑥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⑦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如各种跳跃游戏和跳绳等)发展跳跃能力;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⑧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⑨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体验并说出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动任务。
(3)水平三(五、六年级)
①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②知道如何制订运动处方。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如何为自己制订运动处方;知道如何为他人制订运动处方;为他人(如家人和同伴等)制订运动处方。
③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如投篮等;知道体操动作术语,如前滚翻等;知道武术动作术语,如马步冲拳等;知道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术语,如舞蹈中的跑跳步等;知道田径动作术语,如起跑等;
④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初步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⑤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了解安全的运动方法,如穿着合适的服装运动、跳跃时用正确的姿势着地、摔倒时的自我保护方法等;正确应对运动中遇到的粗暴行为和危险。
⑥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生活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体操、舞蹈或韵律活动等项目的学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他人的指导下运用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身体姿势。
⑦发展速度和平衡能力。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利用器械做跨越、钻过和绕过一定障碍的练习;从事各种迎面穿梭接力跑的练习;练习各种平衡动作;进行各种有节奏的练习。
⑧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注意合理的营养;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习惯,如早睡早起、安排好学习与休息的时间等;
⑨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了解不良情绪对体育活动的影响;了解体育活动对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了解体育活动对产生良好情绪的作用。
⑩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身心障碍者。
(二)教师发展
现有的体育专职教师,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一方面加强对兼职体育教师、班主任以及其他学科教师体育常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将跟据学校具体情况,加强体育师资的建设,逐步实现体育教师专职化。并以教师主动发展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2—3年的
努力,所有体育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上均得到全面提升。
(三)群体工作与业余竞赛
继续抓好各训练队的训练工作,组织参加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体育竞赛。认真总结分析当前学校运动队的现状,加强管理。通过2--3年的努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让全体学生都能参加运动会。
(四)体育信息技术
集体学习体育类的媒体制作知识,和网络运用教学技术,更好的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服务。
(五)体育器材的配备
根据合格学校《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逐步完善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并规范管理。
四、推进措施
把学校的整体发展放在首位,体育组的发展与学校其它教研组发展同步。在工作中,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理解支持。
1、体育课教学的结构
(1)水平一学段以“情境激趣式”为主
重点是激发兴趣、指导学法、培养习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因而趣味性是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首先予以考虑的因素。对技术性和竞技性较强的项目,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简化规则、改进方法、改变场地、器材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这主要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情境激趣式”阶段主题目标是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
(2)水平二学段以“竞争合作式”为主
重点是分层次教学与分类指导,培养生主体参与竞争合作的能力。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应表现在确立主题与选择教学内容时都要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通过师生间的诱导、引导、指导,主动参与竞争,激励了学生的进取心,营造合作氛围,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平等受益。“竞争合作式”主题目标是帮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3)水平三学段以“自主探究式”为主
重点是进一步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保证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效果。教师组织某一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多通过设疑、讨论、质疑、交流等一
系列活动,让学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技能的拓展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并引起探索、追求,获得新知的心理愿望和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式”主题目标是帮助学生从“学会学习”向“探究学习”拓展。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各水平学段的设计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它是在水平目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建构的教学结构,有时根据教学实际,可以互相渗透,互相包容(供参考)。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学生体育课成绩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分、等级评定的方法进行。体育课总分100分,其中体育课出勤及课堂表现占20%;体育基础常识(多种方式测试)占20%;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占30%;运动技能、技巧占30%。一二年级不测试体育基础常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运动技能、技巧两项各加10%分值。等级评定,85--100分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不及格”。“三好学生”评选体育成绩应达“优秀”,85分以上。
4、加强体育教学常规管理
严格课堂教学常规,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
5、加强运动队的管理
各项运动队训练分工到人,明确职责,并对运动队取得的成绩进行客观的评估,作为组内对每位教练员的考核。组织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节、冬季三项体育锻炼活动,开发和推广“集体体育竞赛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运动会。
6、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体育教研组的教师,特别是与兼职体育教师之间加强交流、探讨,每单元进行集体备课一次,每位教师每学期开设一堂专题性公开课,并进行评课与交流。
五、阶段计划
一年内开一堂具有创新意义、并反映教材特点的体育课,力求达到手段上出新、教学方法上有创意,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二年内力争在学校行政的支持下,在竞赛活动中,田径方面加以科学的训练和指导,精心为运动员创设条件。球类方面继承发展传统优势项目,争取参加的每一次学区运动都能取得前二名。其他方面根据我们的现有场地设施条件和能力,课外文体活动也将不断改进更新,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初步形成我校的特色。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重视锻炼和培养年轻教师,促进有基础、有发展势头的教师成为优秀教师。
三年内培养青年教师基本形成教学特色,追求教学上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在县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杨家湾中心小学
体育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3)
体育(与健康) 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对于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全面落实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推动我校体育学科向纵深方向发展,以达到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在总结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特制订我校体育学科三年发展规划。
一、课程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 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 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 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师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把学生
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 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现状分析
1、师资队伍。体育教研组现有专职体育老师2人,其中1人为兼课老师。目前,我校有11个教学班,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4节/周,三至六年级开设体育课3节/周。
2、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在抓好业余体育竞赛工作的同时,认真贯彻了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学校每年举行1次校田径运动会和每学期举行二项体育比赛,全面落实学生大课间活动、体质健康测试等工作。
3、科研水平。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研组始终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重点,教研组先后对“全身心参与学习”、体育课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自创新能力等诸领域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和总结。
目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1)现有的专职体育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不强。
(2)教育教学的理念虽有了转变,但对问题的反思和重构的能力还不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不多。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距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要求还存在差距。
(5)学校田径队的成绩还不是很理想,每年学校开展的运动会学生参与率不高;
(6)体育教研组老师相互交流、探讨、协作的机会不多。
(7)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8)体育器材的配备与合格学校《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
三、发展目标
(一) 课程实施
1、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 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人生态度。
2、水平目标
(1)水平一(一、二年级)
①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
②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常用方法。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③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和运球等;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④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指出坐、立、行时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的区别;说出处于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时的感受;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
⑤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学习实际生活中的移动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等动作;随同集体完成各种必要的操练,如队列练习、广播操等;在游戏或基本运动中进行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的练习;在投掷或球类游戏中进行各种挥动、抛掷、转体的练习;从事发展柔韧性的各种动力性练习。
⑥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知道主要食物(如蔬菜、瓜果等)的营养价值;知道参加体育活动应该补充适当的营养素;知道进行体育活动时必须注意的营养卫生常识。
⑦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心理感受,如紧张、兴奋等;体验体育活动中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
⑧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比较并尝试说出与他人一起活动和独自活动的区别;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不妨碍他人参加游戏或运动。
(2)水平二(三、四年级)
①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
②根据科学锻炼原理制订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运用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个人锻炼计划;
③说出所做简单运动动作的术语。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说出所做身体各部位简单动作的术语,如转头、侧平举、体侧屈、踢腿等;说出所做简单的全身动作的术语, 如蹲起、踏步、滚动、跳跃等。
④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舞蹈或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⑤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不按规则运动和游戏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知道水、冰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避免危险的方法。
⑥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⑦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如各种跳跃游戏和跳绳等)发展跳跃能力;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⑧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⑨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体验并说出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动任务。
(3)水平三(五、六年级)
①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②知道如何制订运动处方。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如何为自己制订运动处方;知道如何为他人制订运动处方;为他人(如家人和同伴等)制订运动处方。
③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如投篮等;知道体操动作术语,如前滚翻等;知道武术动作术语,如马步冲拳等;知道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术语,如舞蹈中的跑跳步等;知道田径动作术语,如起跑等;
④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初步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⑤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了解安全的运动方法,如穿着合适的服装运动、跳跃时用正确的姿势着地、摔倒时的自我保护方法等;正确应对运动中遇到的粗暴行为和危险。
⑥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生活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体操、舞蹈或韵律活动等项目的学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他人的指导下运用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身体姿势。
⑦发展速度和平衡能力。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利用器械做跨越、钻过和绕过一定障碍的练习;从事各种迎面穿梭接力跑的练习;练习各种平衡动作;进行各种有节奏的练习。
⑧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注意合理的营养;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习惯,如早睡早起、安排好学习与休息的时间等;
⑨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了解不良情绪对体育活动的影响;了解体育活动对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了解体育活动对产生良好情绪的作用。
⑩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与关爱。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身心障碍者。
(二)教师发展
现有的体育专职教师,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一方面加强对兼职体育教师、班主任以及其他学科教师体育常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将跟据学校具体情况,加强体育师资的建设,逐步实现体育教师专职化。并以教师主动发展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2—3年的
努力,所有体育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上均得到全面提升。
(三)群体工作与业余竞赛
继续抓好各训练队的训练工作,组织参加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体育竞赛。认真总结分析当前学校运动队的现状,加强管理。通过2--3年的努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让全体学生都能参加运动会。
(四)体育信息技术
集体学习体育类的媒体制作知识,和网络运用教学技术,更好的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服务。
(五)体育器材的配备
根据合格学校《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逐步完善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并规范管理。
四、推进措施
把学校的整体发展放在首位,体育组的发展与学校其它教研组发展同步。在工作中,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理解支持。
1、体育课教学的结构
(1)水平一学段以“情境激趣式”为主
重点是激发兴趣、指导学法、培养习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因而趣味性是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首先予以考虑的因素。对技术性和竞技性较强的项目,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简化规则、改进方法、改变场地、器材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这主要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情境激趣式”阶段主题目标是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
(2)水平二学段以“竞争合作式”为主
重点是分层次教学与分类指导,培养生主体参与竞争合作的能力。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应表现在确立主题与选择教学内容时都要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通过师生间的诱导、引导、指导,主动参与竞争,激励了学生的进取心,营造合作氛围,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平等受益。“竞争合作式”主题目标是帮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3)水平三学段以“自主探究式”为主
重点是进一步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保证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效果。教师组织某一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多通过设疑、讨论、质疑、交流等一
系列活动,让学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技能的拓展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并引起探索、追求,获得新知的心理愿望和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式”主题目标是帮助学生从“学会学习”向“探究学习”拓展。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各水平学段的设计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它是在水平目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建构的教学结构,有时根据教学实际,可以互相渗透,互相包容(供参考)。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学生体育课成绩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分、等级评定的方法进行。体育课总分100分,其中体育课出勤及课堂表现占20%;体育基础常识(多种方式测试)占20%;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占30%;运动技能、技巧占30%。一二年级不测试体育基础常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运动技能、技巧两项各加10%分值。等级评定,85--100分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不及格”。“三好学生”评选体育成绩应达“优秀”,85分以上。
4、加强体育教学常规管理
严格课堂教学常规,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
5、加强运动队的管理
各项运动队训练分工到人,明确职责,并对运动队取得的成绩进行客观的评估,作为组内对每位教练员的考核。组织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节、冬季三项体育锻炼活动,开发和推广“集体体育竞赛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运动会。
6、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体育教研组的教师,特别是与兼职体育教师之间加强交流、探讨,每单元进行集体备课一次,每位教师每学期开设一堂专题性公开课,并进行评课与交流。
五、阶段计划
一年内开一堂具有创新意义、并反映教材特点的体育课,力求达到手段上出新、教学方法上有创意,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二年内力争在学校行政的支持下,在竞赛活动中,田径方面加以科学的训练和指导,精心为运动员创设条件。球类方面继承发展传统优势项目,争取参加的每一次学区运动都能取得前二名。其他方面根据我们的现有场地设施条件和能力,课外文体活动也将不断改进更新,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初步形成我校的特色。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重视锻炼和培养年轻教师,促进有基础、有发展势头的教师成为优秀教师。
三年内培养青年教师基本形成教学特色,追求教学上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在县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