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第3期 2007年9月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PhysicalEducationInstituteofShanxiNormalUniversityVol.22No.3Sept.2007
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 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冯 健
(广东海洋大学体育系,广东湛江524088)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我国农村体育设施现状与加强建设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对策和建议,以利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发展,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关键词: 农村;体育设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中图分类号:G8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根本问题。没有农民的富裕,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提高。,高,,农村的体育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设施作为
。不久前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提出“加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设施基础工程”。这是中国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举措,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相对于城市体育设施还非常落后。2 我国农村体育设施现状
所以加强农村体育运动设施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广
是当前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
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
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最近提出来的,上世纪
50年代就曾用过这一提法。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4年
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作用。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体育场地85万多个,其中仅有8.18%分布在乡
(镇)村。现阶段我国农村无论是人均体育场地,还是经常参
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即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出现过这一提法。这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有很大不同,着重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概念。要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当中所涵盖的乡风文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等方面的内容正是体现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以及全民精神文明素质的加强和提高。全民健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内容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设,德、智、体、美教
加体育活动人数以及组织化程度,与城市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从体育场地设施来看,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场地设施的这一分
(陈布结果导致“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占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
至立,2004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讲话),很多学校的场地平时通常都不对外开放,仅限于学校自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有的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棋牌室等,也仅限于本单位职工及家属使用,绝大多数都不对外开放。由此算来,真正供农民群众使用的体育场地少之又少。私人所有经营性的乒乓球台、桌球(台球)近几年来经济效益不佳,数量不断萎缩。在农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最主要的困难,是缺少场地器材
,
收稿日期:2007203226
作者简介:冯健(1972—),男,广东湛江人,广东海洋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社会体育学的研究。
・22・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9月
(4)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
紧随着缺少资金排在第二位,这些客观事实印证了人们理论上的共识,即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匮乏严重影响了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据了解,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基层配置的体育健身器材,绝大部分市县只为乡镇一级提供配置一套健身器材,村几乎没有。目前政府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体育资源配置是优先为城市,为农村提供配套的体育设施,未能使乡村与城市协调发展。
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推动作用。
4.2 筹备奥运和“十一五”规划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机
遇,改革创新是掀起群众体育新高潮的巨大动力
在群体工作中要继续抓住“场地、组织、活动”三个环节,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基本原则,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体系,抓住历史机遇,努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1)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与加强我国农村体育
3 加强我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过去,在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观念之下,农民存在“体育无用”的看法不足为怪。因此,我国在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改革开放20多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整体上有了很大变化。迈向“新农村”,不仅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还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健身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如何加强我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也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抓住体育场地建设这一基础环节,强化政府对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农村的体育发展,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设施建设两者相互相成,不可分割。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期的身体锻炼。只有加,才能。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与加强我国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调能实现既定目标。
(2)体育运动是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
4 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工作,才
4.1 ,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
涵,必须充分认识体育运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体育运动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农村必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一起抓,两者不可缺,两者都要硬。体育运动的内容是一种软件,而体育运动设施是一种硬件,要搞好体育运动,必须加强体育运动设施建设。体育设施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发展我国体育设施建设,必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体育场馆建设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科技成果、重视体育建筑工艺设计;尽快完善我国体育设施标准化的制度、管理和实施工作;以文化的力量推动我国体育建筑设施的创新和持续快速发展,从而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3)要搞好体育运动,加强体育运动设施建设,必须了解
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2)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
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力向上。
(3)体育运动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
当今体育运动设施现状。改善农村面貌不仅要提高经济也要改善其他方面,加强农村体育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农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文明村镇”和是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农村建设必须注重文化的发展,与体育建设相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
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文明户”活动,引导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也
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逐步在我国农村建设一批与当地
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团结、友谊、进步”。
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增加对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实
第3期 冯健: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
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23・
实际相适应的体育设施。这项工作即将列入国家“十一五”很多农村地区摆脱了贫困,农民逐渐过上了富裕生活,但是规划工程项目之中,为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紧密结合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体育设施和农民体育活动实际,认真研究农村体育工作和农民体育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强烈政治责任感把这项惠及9亿农民的体育工作抓好、抓实、抓到位,为广大农民谋福利。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方面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体育和健身的观念相对滞后,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农民在享有社会资源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保障广大农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政府需要负担为农村提供更多的保障。体育事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众多,积极发展农村体育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重大意义。而增加对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增加体育设施数量,提高质量,这一基本原则相信也是目前建设农村体育事业应遵循的。以文化的力量推动我国体育设施的创新和可持续快速发展,从而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方面,然而文化方面也是绝不可忽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在农村建起更多有质量的学校,使人民能在知识方面得到充实外,身体素质也要有所培养,而要做到这点,单纯的理论并不足够,这就需要在各地建设体育运动设施,使之能得到普及。普及体育运动设施,不仅能加强农村人口的健康素质,也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提高我国在各项国际化体育竞赛中的竞争力。
(6)挖掘、盘活现有体育设施,努力解决群众体育场地设
参考文献:
[1]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
究[M].北京:328~350.
[2] 陈至力.,].,-[].,2006-03-16(1).
[].体育场地设施与大众体育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
施不足的问题。持,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根,在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统有18481个,只占全国总数的
212%;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总数的65.6%,其他
报,1997(1):8~11.
[5] 懂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01~06.
[6] 马成亮,郝建峰.山西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
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2):42~43.
[7] 肖丰,李萍,等.河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调查与
体育场地为各社会单位拥有。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绝大部分体育场地在学校和其他社会单位。因此,必须以改革的思路拓宽视野,加强社会单位所拥有的体育场地对群众开放的政策研究和措施的制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学校等体育场地设施向群众开放工作。
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2):39~42.
[8] 杨晓生,杨昧生.对我国群众体育场地设施投资现状的探讨
[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5~17.
[9] 刘鹏.抓住历史机遇,努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Z].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2006.
[10] 郑旭东.对科学发展观下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及和谐社会协
5 结束语
体育运动是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一起抓,两者不可缺。没有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就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没有农民的参与,全民健身就不能称为全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调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6(1):7~9.
[11] 顾渊彦,李明.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
学出版社,2001.1~5.
[12] 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
~11.
TheAnalysisofNewRuralAreaIntensionofSocialismResearchEnrichtoStrengtheningOurCountryRuralareaPhysicalCultureInstallationConstructions
FENGJian
(PhysicalEducationDepartment,GuangdongOcean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524088,China)
Abstract: Usingthedocumentmateriallaw,andstrengthenstheanalysisofconstructionimportanceresearchtonewruralareain2tensionofsocialism,ourcountryruralareaphysicalcultureinstallationpresentsituations,andputsforwardstrengtheningourcoun2tryruralareaphysicalcultureinstallationconstructionsenrichcountermeasureandthesuggestionofnewruralareaintensionofso2cialism,andtopromoteruralareaphysicalculturecauseandtwocivilizedconstructiondevelopments,andalsoraisephysiqueandthelifeofthepeasantqualityonthisfoundation,thustherichsocialismintensionofnewruralarea.Keywords: theruralarea;thephysicalcultureinstallation;socialism;thenewruralarea;intension
第22卷第3期 2007年9月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PhysicalEducationInstituteofShanxiNormalUniversityVol.22No.3Sept.2007
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 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冯 健
(广东海洋大学体育系,广东湛江524088)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我国农村体育设施现状与加强建设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对策和建议,以利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发展,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关键词: 农村;体育设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中图分类号:G8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根本问题。没有农民的富裕,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提高。,高,,农村的体育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设施作为
。不久前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提出“加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设施基础工程”。这是中国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举措,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相对于城市体育设施还非常落后。2 我国农村体育设施现状
所以加强农村体育运动设施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广
是当前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
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
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最近提出来的,上世纪
50年代就曾用过这一提法。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4年
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作用。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体育场地85万多个,其中仅有8.18%分布在乡
(镇)村。现阶段我国农村无论是人均体育场地,还是经常参
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即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出现过这一提法。这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有很大不同,着重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概念。要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当中所涵盖的乡风文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等方面的内容正是体现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以及全民精神文明素质的加强和提高。全民健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内容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设,德、智、体、美教
加体育活动人数以及组织化程度,与城市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从体育场地设施来看,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场地设施的这一分
(陈布结果导致“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占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
至立,2004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讲话),很多学校的场地平时通常都不对外开放,仅限于学校自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有的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棋牌室等,也仅限于本单位职工及家属使用,绝大多数都不对外开放。由此算来,真正供农民群众使用的体育场地少之又少。私人所有经营性的乒乓球台、桌球(台球)近几年来经济效益不佳,数量不断萎缩。在农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最主要的困难,是缺少场地器材
,
收稿日期:2007203226
作者简介:冯健(1972—),男,广东湛江人,广东海洋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社会体育学的研究。
・22・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9月
(4)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
紧随着缺少资金排在第二位,这些客观事实印证了人们理论上的共识,即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匮乏严重影响了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据了解,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基层配置的体育健身器材,绝大部分市县只为乡镇一级提供配置一套健身器材,村几乎没有。目前政府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体育资源配置是优先为城市,为农村提供配套的体育设施,未能使乡村与城市协调发展。
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推动作用。
4.2 筹备奥运和“十一五”规划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机
遇,改革创新是掀起群众体育新高潮的巨大动力
在群体工作中要继续抓住“场地、组织、活动”三个环节,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基本原则,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体系,抓住历史机遇,努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1)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与加强我国农村体育
3 加强我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过去,在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观念之下,农民存在“体育无用”的看法不足为怪。因此,我国在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改革开放20多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整体上有了很大变化。迈向“新农村”,不仅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还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健身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如何加强我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也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抓住体育场地建设这一基础环节,强化政府对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农村的体育发展,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设施建设两者相互相成,不可分割。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期的身体锻炼。只有加,才能。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与加强我国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调能实现既定目标。
(2)体育运动是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
4 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工作,才
4.1 ,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
涵,必须充分认识体育运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体育运动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农村必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一起抓,两者不可缺,两者都要硬。体育运动的内容是一种软件,而体育运动设施是一种硬件,要搞好体育运动,必须加强体育运动设施建设。体育设施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发展我国体育设施建设,必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体育场馆建设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科技成果、重视体育建筑工艺设计;尽快完善我国体育设施标准化的制度、管理和实施工作;以文化的力量推动我国体育建筑设施的创新和持续快速发展,从而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3)要搞好体育运动,加强体育运动设施建设,必须了解
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2)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
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力向上。
(3)体育运动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
当今体育运动设施现状。改善农村面貌不仅要提高经济也要改善其他方面,加强农村体育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农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文明村镇”和是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农村建设必须注重文化的发展,与体育建设相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
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文明户”活动,引导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也
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逐步在我国农村建设一批与当地
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团结、友谊、进步”。
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增加对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实
第3期 冯健: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
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23・
实际相适应的体育设施。这项工作即将列入国家“十一五”很多农村地区摆脱了贫困,农民逐渐过上了富裕生活,但是规划工程项目之中,为大力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紧密结合我国不同地区农村体育设施和农民体育活动实际,认真研究农村体育工作和农民体育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强烈政治责任感把这项惠及9亿农民的体育工作抓好、抓实、抓到位,为广大农民谋福利。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方面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体育和健身的观念相对滞后,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农民在享有社会资源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保障广大农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政府需要负担为农村提供更多的保障。体育事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众多,积极发展农村体育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重大意义。而增加对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增加体育设施数量,提高质量,这一基本原则相信也是目前建设农村体育事业应遵循的。以文化的力量推动我国体育设施的创新和可持续快速发展,从而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
方面,然而文化方面也是绝不可忽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在农村建起更多有质量的学校,使人民能在知识方面得到充实外,身体素质也要有所培养,而要做到这点,单纯的理论并不足够,这就需要在各地建设体育运动设施,使之能得到普及。普及体育运动设施,不仅能加强农村人口的健康素质,也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提高我国在各项国际化体育竞赛中的竞争力。
(6)挖掘、盘活现有体育设施,努力解决群众体育场地设
参考文献:
[1]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
究[M].北京:328~350.
[2] 陈至力.,].,-[].,2006-03-16(1).
[].体育场地设施与大众体育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
施不足的问题。持,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根,在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统有18481个,只占全国总数的
212%;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总数的65.6%,其他
报,1997(1):8~11.
[5] 懂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01~06.
[6] 马成亮,郝建峰.山西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
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2):42~43.
[7] 肖丰,李萍,等.河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调查与
体育场地为各社会单位拥有。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绝大部分体育场地在学校和其他社会单位。因此,必须以改革的思路拓宽视野,加强社会单位所拥有的体育场地对群众开放的政策研究和措施的制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学校等体育场地设施向群众开放工作。
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2):39~42.
[8] 杨晓生,杨昧生.对我国群众体育场地设施投资现状的探讨
[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5~17.
[9] 刘鹏.抓住历史机遇,努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Z].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2006.
[10] 郑旭东.对科学发展观下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及和谐社会协
5 结束语
体育运动是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一起抓,两者不可缺。没有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就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没有农民的参与,全民健身就不能称为全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调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6(1):7~9.
[11] 顾渊彦,李明.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
学出版社,2001.1~5.
[12] 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
~11.
TheAnalysisofNewRuralAreaIntensionofSocialismResearchEnrichtoStrengtheningOurCountryRuralareaPhysicalCultureInstallationConstructions
FENGJian
(PhysicalEducationDepartment,GuangdongOcean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524088,China)
Abstract: Usingthedocumentmateriallaw,andstrengthenstheanalysisofconstructionimportanceresearchtonewruralareain2tensionofsocialism,ourcountryruralareaphysicalcultureinstallationpresentsituations,andputsforwardstrengtheningourcoun2tryruralareaphysicalcultureinstallationconstructionsenrichcountermeasureandthesuggestionofnewruralareaintensionofso2cialism,andtopromoteruralareaphysicalculturecauseandtwocivilizedconstructiondevelopments,andalsoraisephysiqueandthelifeofthepeasantqualityonthisfoundation,thustherichsocialismintensionofnewruralarea.Keywords: theruralarea;thephysicalcultureinstallation;socialism;thenewruralarea;in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