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机制及其失灵论文

论市场机制及其失灵

【摘 要】市场和政府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机制。因为存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失效和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使市场失灵成为可能。而市场失灵又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但现实中的干预不当又会导致政府失灵。合理的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应是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二元机制的最优组合,从而接近“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市场调节;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失灵

一、市场经济由市场调节

市场经济是一种由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市场在全社会经济中起这最基础的调节作用。所谓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控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分配资源和协调供求关系,是一种经济运行调节方式和手段。

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市场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功能。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西方微观经济学运用所谓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即完全竟争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下,可以导致整个经济达到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即任何一组完全竞争状态的均衡价格,都能够自动配置资源,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一定律是对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证明,即强调市场的有效性。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甚至说根本无法找到完全竞争市场,所以说,仅仅凭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不可能将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这就存在着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而有效地配置资源。可以说,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的结果。因为市场上必然会存在垄断,必然会存在外部性,必然会存在公共物品和信息的不对称,所以市场失灵是现实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的。

下面从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方面介绍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前提是自由的、充分的竞争,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竞争是不完全的,存在着垄断问题。它表现为市场上出现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供应商、甚至是独家垄断的局面,垄断厂商通过操纵物价,牟取暴利,使市场均衡作用失灵。市场本身就有一个悖论:所谓市场的良好状态是竞争状态,不管是完全竞争的理想状态,还是垄断竞争这种市场状态,只有保持竞争,市场机制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可是,对于规模经济敏感的部门,市场竞争有一种趋势——生产经营规模越大,效益越高。这种趋势导致积聚和集中,导致垄断,从而抑制竞争。可以说,市场竞争本身具有走向垄断的趋势,尤其是在规模经济意义显著的行业,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垄断反过来又抑制竞争,抑制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妨碍经济效率的提高。

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外部性中,某一商品

的有益或有害影响,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出来,这种定价制度的缺陷,会使经济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佳状态。外部性使得价格扭曲,信息传递失真,造成经济效率损失。具有外部经济的商品的生产可能不足,而具有外部不经济性质的商品的生产可能过多,从而破坏了市场经济中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即使整个经济师完全竞争的,也不能使得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佳状态。

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在消费和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或劳务。公共物品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个特点,对市场达到最高经济效率构成了严重障碍。首先,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将导致“搭便车”问题的出现。其次,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会给市场机制带来另一种困扰。

信息会影响人们的预期,进而影响他们的选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体系就不能有效率的运行,从而造成市场失灵。市场上通常实行的是按质论价。但是这并不适用于所以情况,在有些情况下,价高质次的状况仍然存在,因此买家和卖家对商品的信息并不完全对称,这样就给市场的有效运转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市场失灵表现在多个方面上,它会导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外部负效应问题、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失业以及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等的后果。

三、政府干预市场经济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得出结论,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因而必须借助凌驾于市

场之上的力量——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补市场失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单纯地发挥作用。现代制度经济学家g.霍奇逊认为,一个纯粹的市场体系是行不通的,“一个市场系统必定渗透着国家的规章条例和干预”,“干预”本质上一定是制度性的,市场通过一张“制度网”发挥作用,这些制度不可避免地与国家和政府纠缠在一起。

1936年12月凯恩斯了在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说道,政府不应只是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而应该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出了国家应该积极的干预经济。现实也正是如此,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虽然我们说哪里有市场失灵,哪里就有政府潜在的作用。但是政府的干预一定有效吗?

用政府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显然是十分有力的。但是,政府调控资源也可能去导致政府失灵。萨缪尔森在其著作中曾这样表述过,“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

四、政府干预存在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一般认为,导致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

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政府在制定、实施有关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时,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导致了失效。(3)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在制定实施经济政策中,政府未能有效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决策,中央政府未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行为,或者政府未能有效协调各个部门关系,以致出现政策执行偏差。(4)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政治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五、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二元机制的最优组合

通过以上我们知道,并非市场运行中出现的一切问题政府都有能力解决,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其结果会导致“政府失灵”。用“失灵的政府” 去干预“失灵的市场”,必然是雪上加霜,使失灵的市场进一步失灵。但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又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因此,政府不干预、干预乏力或者干预过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认为,理想的政府干预的范围应该是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之间。

理想的政府与市场应该是都可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帕

累托最优”的,但社会是复杂的。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没有市场的政府和没有政府的市场都是无法想像的。离开了市场,现代社会将难以持续健康地发展;离开了政府,市场正常运作的制度前提也将无法保障。

总结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实行和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既要破除市场万能论,也要破除政府万能论。现代市场经济既不是绝对地只由市场调节,也不是绝对地只选择政府干预,而是在不同程度上把二者相结合。合理的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应是努力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二元机制的最优组合,既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具有的效率优势,又充分发挥政府对经济运行具有的调节优势,做到在克服和矫正市场失灵的同时,更要防止和纠补政府失灵。 参考文献:

[1]崔友平,姜绍华,刘广如.政治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8.

[2]张志勇.广义资本与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董长瑞.西方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郭羽诞.西方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英]g.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出版社,1963.

[7]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二版)[m].商务印书馆,1992.

论市场机制及其失灵

【摘 要】市场和政府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机制。因为存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失效和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使市场失灵成为可能。而市场失灵又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但现实中的干预不当又会导致政府失灵。合理的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应是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二元机制的最优组合,从而接近“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市场调节;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失灵

一、市场经济由市场调节

市场经济是一种由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市场在全社会经济中起这最基础的调节作用。所谓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控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分配资源和协调供求关系,是一种经济运行调节方式和手段。

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市场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功能。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西方微观经济学运用所谓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即完全竟争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下,可以导致整个经济达到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即任何一组完全竞争状态的均衡价格,都能够自动配置资源,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一定律是对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证明,即强调市场的有效性。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甚至说根本无法找到完全竞争市场,所以说,仅仅凭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不可能将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这就存在着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而有效地配置资源。可以说,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的结果。因为市场上必然会存在垄断,必然会存在外部性,必然会存在公共物品和信息的不对称,所以市场失灵是现实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的。

下面从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方面介绍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前提是自由的、充分的竞争,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竞争是不完全的,存在着垄断问题。它表现为市场上出现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供应商、甚至是独家垄断的局面,垄断厂商通过操纵物价,牟取暴利,使市场均衡作用失灵。市场本身就有一个悖论:所谓市场的良好状态是竞争状态,不管是完全竞争的理想状态,还是垄断竞争这种市场状态,只有保持竞争,市场机制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可是,对于规模经济敏感的部门,市场竞争有一种趋势——生产经营规模越大,效益越高。这种趋势导致积聚和集中,导致垄断,从而抑制竞争。可以说,市场竞争本身具有走向垄断的趋势,尤其是在规模经济意义显著的行业,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垄断反过来又抑制竞争,抑制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妨碍经济效率的提高。

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外部性中,某一商品

的有益或有害影响,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出来,这种定价制度的缺陷,会使经济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佳状态。外部性使得价格扭曲,信息传递失真,造成经济效率损失。具有外部经济的商品的生产可能不足,而具有外部不经济性质的商品的生产可能过多,从而破坏了市场经济中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即使整个经济师完全竞争的,也不能使得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佳状态。

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在消费和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或劳务。公共物品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个特点,对市场达到最高经济效率构成了严重障碍。首先,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将导致“搭便车”问题的出现。其次,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会给市场机制带来另一种困扰。

信息会影响人们的预期,进而影响他们的选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体系就不能有效率的运行,从而造成市场失灵。市场上通常实行的是按质论价。但是这并不适用于所以情况,在有些情况下,价高质次的状况仍然存在,因此买家和卖家对商品的信息并不完全对称,这样就给市场的有效运转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市场失灵表现在多个方面上,它会导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外部负效应问题、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失业以及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等的后果。

三、政府干预市场经济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得出结论,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因而必须借助凌驾于市

场之上的力量——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补市场失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单纯地发挥作用。现代制度经济学家g.霍奇逊认为,一个纯粹的市场体系是行不通的,“一个市场系统必定渗透着国家的规章条例和干预”,“干预”本质上一定是制度性的,市场通过一张“制度网”发挥作用,这些制度不可避免地与国家和政府纠缠在一起。

1936年12月凯恩斯了在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说道,政府不应只是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而应该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出了国家应该积极的干预经济。现实也正是如此,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虽然我们说哪里有市场失灵,哪里就有政府潜在的作用。但是政府的干预一定有效吗?

用政府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显然是十分有力的。但是,政府调控资源也可能去导致政府失灵。萨缪尔森在其著作中曾这样表述过,“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

四、政府干预存在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一般认为,导致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

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政府在制定、实施有关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时,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导致了失效。(3)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在制定实施经济政策中,政府未能有效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决策,中央政府未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行为,或者政府未能有效协调各个部门关系,以致出现政策执行偏差。(4)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政治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五、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二元机制的最优组合

通过以上我们知道,并非市场运行中出现的一切问题政府都有能力解决,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其结果会导致“政府失灵”。用“失灵的政府” 去干预“失灵的市场”,必然是雪上加霜,使失灵的市场进一步失灵。但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又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因此,政府不干预、干预乏力或者干预过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认为,理想的政府干预的范围应该是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之间。

理想的政府与市场应该是都可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帕

累托最优”的,但社会是复杂的。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没有市场的政府和没有政府的市场都是无法想像的。离开了市场,现代社会将难以持续健康地发展;离开了政府,市场正常运作的制度前提也将无法保障。

总结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实行和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既要破除市场万能论,也要破除政府万能论。现代市场经济既不是绝对地只由市场调节,也不是绝对地只选择政府干预,而是在不同程度上把二者相结合。合理的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应是努力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二元机制的最优组合,既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具有的效率优势,又充分发挥政府对经济运行具有的调节优势,做到在克服和矫正市场失灵的同时,更要防止和纠补政府失灵。 参考文献:

[1]崔友平,姜绍华,刘广如.政治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8.

[2]张志勇.广义资本与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董长瑞.西方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郭羽诞.西方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英]g.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出版社,1963.

[7]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二版)[m].商务印书馆,1992.


相关文章

  • 论房地产市场失灵时政府的干预手段
  • 毋鳓t纷琵&箍蛾静●g强锰经瓣业 3.经济适用房的保障对象一中低收入 家庭如何界定,在我国现行的收入信用体制下 显得模糊不清,为供应对象的失控埋下了诸多 隐患,催生了高收入者搭便车购买经济适用房 的怪现象,使得经济适用房背离了保障之 ...查看


  •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开题
  •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10 级财政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 题目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对比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都将引致实体经济秩序紊乱,但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对 经济体可能造成的影响, 影 ...查看


  • 房地产市场结构及价格行为的研究毕业论文及开题报告范文格式
  • 房地产市场结构及价格行为的研究毕业论文及开题报 告范文格式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发展中国家房地产投资及其相关服务两项所创造的价值约占GNP ...查看


  • 论股票市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局限性及其定位
  • 第2卷第1期 2008年3月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ofGuangzhouCityPolytechnic V01.2N0.1Mar.2008 论股票市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局限性及其定位 曾宝华目直1一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财政金 ...查看


  • 再论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的关系--从兰州市牛肉拉面限价令谈起
  • 第24卷第18期 2008年9月 甘肃科技 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 V01.24No.182008 却. 再论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的关系 --从兰州市牛肉拉面限价令谈起 宋爱军 (兰州商学院成教学院,甘肃兰州730 ...查看


  • 逆向选择风险与农村信贷市场失灵no
  • 2009年第4期经济经纬 ECONOMICSURVEYNo.42009 逆向选择风险与农村信贷市场失灵 张建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威海264209) 摘要:由逆向选择导致的农村信贷市场失灵和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 ...查看


  • 经济法的地位
  • 廊坊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 姓名:彭建营 年级:10级 专业:金融保险 学号:[1**********] 论文题目:经济法的地位 论文题目:经济法的地位 摘要:主要论述经济法的地位,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法的地位 经济法的地位 经济法的 ...查看


  • 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 演化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作者:Nelson 来源: 时间:2007-6-9 [字体:大 中 小][双击滚屏]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时,也是市场经济开始在英国出现,以及技术进步开始加速的时期.自此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快速地 ...查看


  • 中国知识写作网免费论文:财经财税毕业论文(34)
  • 财税毕业论文-更多文档来源:(写作保过关--中国知识写作网)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十五"计划中结构调整的重点.而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其对收入.支出结构的安排,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