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施工加密控制网作业指导书

施工加密控制网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铁路兰新第二双线施工加密控制网作业。 2作业准备: 2.1熟悉资料与点位

首先熟悉设计院所提供的控制网CP Ⅰ、CP Ⅱ和高程控制网BS Ⅱ的基础数据资料。并结合施工现场熟悉点位、进行复核工作,确定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步加密点的补设工作。 2.2采用的测量仪器:

双频GPS 测量仪器,标称精度不低于5mm+1ppm。可采用Trimble 、Topcon 、Leica 等仪器,国产GPS 仪器不宜使用。

须在检定有效期内。同步观测的接收机数量不应少于3台,一般在复测时须配备4台以上。

DS1级及以上等级的水准仪,配套铟瓦水准尺。建议使用电子水准仪提高效率和精度。 2.3人员配备要求:

测量人员持证上岗,负责人应由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上岗。 3技术要求

⑴《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⑵《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铁道部

⑶《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铁道部

⑷《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

47号)

⑸《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B 12897- 200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⑹《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⑺《全球定位系统(GPS )铁路测量规范》TB 10054—97,铁道部

4测量程序及工艺流程 4.1平面控制网加密测量

4.1.1平面控制网CPⅠ、CPⅡ 的复测

平面控制网CP Ⅰ、CP Ⅱ的复测,由设计院负责完成。 4.1.2 平面控制网的加密布设

根据CP Ⅰ、CP Ⅱ的位置并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在路基左右两侧或桥梁固定支座端布设CP Ⅱ加密点,其点间距为800m~1000m的点作为四等导线的基点和基边,然后在桥梁中心线上和路基坡顶或距坡脚100cm 处适当的位置布设四等导线点,导线点的间距为300~400m,并埋设不锈钢标石,采用红油漆编号标识。

4.1.3各级平面控制网布设要求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表3.2.1各级平面控制网布设要求

4.1.4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和精度指标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GPS 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表3.2.2—1的规定

表3.2.2—1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

⑵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2—2的规定:

表3.2.2—2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4.1.5各级GPS 测量的主要精度和技术指标应符合《全球定位系GPS 铁 路测量规程》和表3.2.3的规定。

表3.2.3各级GPS 测量的技术指标

4.1.6 平面控制网CPⅡ加密点的测量:采用GPS 定位系统测量,其观测的方法采用静态测量,GPS 测量作业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表3.2.4各级GPS 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4.2

4.2.1各级控制点的可重复性测量精度和相邻点位的相对精度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注:重复性测量精度:控制点两次定位坐标差的中误差或补设、增设控制点时

4.2.2 导线测量技术与精度要求

导线测量应闭合于线路控制网CP Ⅱ,并按表3.3.1中CP Ⅱ的主要技术要求,应采用标称精度:测角精度不低于2″、测距精度不低于2mm+2ppm的全站仪。

4.2.3 导线测量观测水平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导线测量观测水平角技术要求

4.2.4 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毫米。距离应往返各观测2个测回,并加气象改正。各项限差应满足表3.3.3的要求。

表3.3.3 距离测量技术要求

4.2.5 导线测量等级和测角精度,应符合表3.3.4的规定。

表3.3.4导线测量等级和测角精度要求

4.3 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 4.3.1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高程控制网BS Ⅱ水准点的复测应按二等水准的各项技术和精度指标的要求实施。

4.3.2高程制网加密水准点的布设与测量

⑴高程控制网加密水准点的布设:根据高程控制网BS Ⅱ的位置,在线路上按间距600m ~700m 加密布设,桥梁段落将点选择在桥梁固定支座端防撞墙顶面,路基段落将点选择在护坡顶或坡脚处牢固的位置埋设不锈钢标石,并采用红油漆编号标识。

⑵高程控制网加密水准点与联测:在桥梁段落加密水准点采用智能型全站仪,其测角精度不低于1″、测距精度不低于2mm+2ppm的仪器、采用三角高程测量辅助法,将地面BS Ⅱ水准点的高程引设到桥梁上,其布设高程辅助点距桥梁边沿应小于150m ,视线的俯角应不大于20度(天顶角不大于110度),如示意图1所示。高程测量的辅助点应采用精密水准仪与BS Ⅱ联测,引设到桥梁上的BS Ⅱ-N 与 BS Ⅱ-M 水准点、应按相应的技术和精度要求进行联测。

示意图1三角高程测量辅助法

BS

Ⅱ 测站 BS Ⅱ加密点 CP CP Ⅲ 高程控制点BS Ⅱ

高程辅助点1 高程辅助点2

⑶各等级水准测量精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各等级水准测量精度(mm )

各等级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各等级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⑷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应计算每条水准路线测段往返测的高差不符值,按下式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 Δ。

M Δ=([ΔΔ/L]/4n)1/2

式中 Δ—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 );n —测段数。 4.4加密点测量程序:

⑴熟悉设计院提供的数据资料及现场点位 ⑵根据现场地形和结构物的位置进行选点工作 ⑶选点后进行加密点的埋设工作 ⑷进行加密点的联测工作 ⑸内业数据质量控制和成果分析 ⑹上报监理、业主审批 5施工要求要求

内业计算应采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严密平差软件,并且能将输入的数据自动组网进行平差计算;平差计算应采用与设计相同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其测量成果应经验算确认无误后,出具书面成果

报告,并且经测量主管工程师确认签字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6 劳动组织

精测队组成人员:高级工程师1人,测量专业工程师3名,测量专业技术人员10名。 7材料要求

所有仪器使用前都必须经专业机构检校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8设备机具配置

测量设备配备表

另配充电手电12套,对讲机12台。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质量标准

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应符合测量专业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9.2 控制要点

9.2.1使用的仪器精度及性能指标及鉴定情况是否满足测规要求,尽量使用高精度自动仪器进行进行自动搜索,以及数显水准仪,减少人为观测误差。

9.2.2观测环境变化的不定性,如空气、温度、大气折光等,地球曲率也是产生误差的原因之一。将全站仪视线长度控制在50m-100m 之间,有效地削弱大气折光等外界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且避免高温、大风、雨天等恶劣天气下进行测量作业工作。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全体队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安全规则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并采取措施,以消除或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使测量作业在安全、有序、受控的状态下进行,以实现安全目标。 10.2 环保要求

制定环境保护计划,严格规范测量作业管理,测量作业前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为当地居民创造和保持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由办公室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与当地有关部门经常联系,测量作业不得损坏用地范围外的耕地、树木、果林及水电设施,禁止散排造成环境污染。

施工加密控制网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铁路兰新第二双线施工加密控制网作业。 2作业准备: 2.1熟悉资料与点位

首先熟悉设计院所提供的控制网CP Ⅰ、CP Ⅱ和高程控制网BS Ⅱ的基础数据资料。并结合施工现场熟悉点位、进行复核工作,确定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步加密点的补设工作。 2.2采用的测量仪器:

双频GPS 测量仪器,标称精度不低于5mm+1ppm。可采用Trimble 、Topcon 、Leica 等仪器,国产GPS 仪器不宜使用。

须在检定有效期内。同步观测的接收机数量不应少于3台,一般在复测时须配备4台以上。

DS1级及以上等级的水准仪,配套铟瓦水准尺。建议使用电子水准仪提高效率和精度。 2.3人员配备要求:

测量人员持证上岗,负责人应由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上岗。 3技术要求

⑴《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⑵《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铁道部

⑶《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铁道部

⑷《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

47号)

⑸《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B 12897- 200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⑹《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⑺《全球定位系统(GPS )铁路测量规范》TB 10054—97,铁道部

4测量程序及工艺流程 4.1平面控制网加密测量

4.1.1平面控制网CPⅠ、CPⅡ 的复测

平面控制网CP Ⅰ、CP Ⅱ的复测,由设计院负责完成。 4.1.2 平面控制网的加密布设

根据CP Ⅰ、CP Ⅱ的位置并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在路基左右两侧或桥梁固定支座端布设CP Ⅱ加密点,其点间距为800m~1000m的点作为四等导线的基点和基边,然后在桥梁中心线上和路基坡顶或距坡脚100cm 处适当的位置布设四等导线点,导线点的间距为300~400m,并埋设不锈钢标石,采用红油漆编号标识。

4.1.3各级平面控制网布设要求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表3.2.1各级平面控制网布设要求

4.1.4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和精度指标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GPS 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表3.2.2—1的规定

表3.2.2—1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

⑵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2—2的规定:

表3.2.2—2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4.1.5各级GPS 测量的主要精度和技术指标应符合《全球定位系GPS 铁 路测量规程》和表3.2.3的规定。

表3.2.3各级GPS 测量的技术指标

4.1.6 平面控制网CPⅡ加密点的测量:采用GPS 定位系统测量,其观测的方法采用静态测量,GPS 测量作业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表3.2.4各级GPS 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4.2

4.2.1各级控制点的可重复性测量精度和相邻点位的相对精度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注:重复性测量精度:控制点两次定位坐标差的中误差或补设、增设控制点时

4.2.2 导线测量技术与精度要求

导线测量应闭合于线路控制网CP Ⅱ,并按表3.3.1中CP Ⅱ的主要技术要求,应采用标称精度:测角精度不低于2″、测距精度不低于2mm+2ppm的全站仪。

4.2.3 导线测量观测水平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导线测量观测水平角技术要求

4.2.4 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毫米。距离应往返各观测2个测回,并加气象改正。各项限差应满足表3.3.3的要求。

表3.3.3 距离测量技术要求

4.2.5 导线测量等级和测角精度,应符合表3.3.4的规定。

表3.3.4导线测量等级和测角精度要求

4.3 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 4.3.1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高程控制网BS Ⅱ水准点的复测应按二等水准的各项技术和精度指标的要求实施。

4.3.2高程制网加密水准点的布设与测量

⑴高程控制网加密水准点的布设:根据高程控制网BS Ⅱ的位置,在线路上按间距600m ~700m 加密布设,桥梁段落将点选择在桥梁固定支座端防撞墙顶面,路基段落将点选择在护坡顶或坡脚处牢固的位置埋设不锈钢标石,并采用红油漆编号标识。

⑵高程控制网加密水准点与联测:在桥梁段落加密水准点采用智能型全站仪,其测角精度不低于1″、测距精度不低于2mm+2ppm的仪器、采用三角高程测量辅助法,将地面BS Ⅱ水准点的高程引设到桥梁上,其布设高程辅助点距桥梁边沿应小于150m ,视线的俯角应不大于20度(天顶角不大于110度),如示意图1所示。高程测量的辅助点应采用精密水准仪与BS Ⅱ联测,引设到桥梁上的BS Ⅱ-N 与 BS Ⅱ-M 水准点、应按相应的技术和精度要求进行联测。

示意图1三角高程测量辅助法

BS

Ⅱ 测站 BS Ⅱ加密点 CP CP Ⅲ 高程控制点BS Ⅱ

高程辅助点1 高程辅助点2

⑶各等级水准测量精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各等级水准测量精度(mm )

各等级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各等级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⑷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应计算每条水准路线测段往返测的高差不符值,按下式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 Δ。

M Δ=([ΔΔ/L]/4n)1/2

式中 Δ—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 );n —测段数。 4.4加密点测量程序:

⑴熟悉设计院提供的数据资料及现场点位 ⑵根据现场地形和结构物的位置进行选点工作 ⑶选点后进行加密点的埋设工作 ⑷进行加密点的联测工作 ⑸内业数据质量控制和成果分析 ⑹上报监理、业主审批 5施工要求要求

内业计算应采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严密平差软件,并且能将输入的数据自动组网进行平差计算;平差计算应采用与设计相同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其测量成果应经验算确认无误后,出具书面成果

报告,并且经测量主管工程师确认签字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6 劳动组织

精测队组成人员:高级工程师1人,测量专业工程师3名,测量专业技术人员10名。 7材料要求

所有仪器使用前都必须经专业机构检校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8设备机具配置

测量设备配备表

另配充电手电12套,对讲机12台。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质量标准

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应符合测量专业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9.2 控制要点

9.2.1使用的仪器精度及性能指标及鉴定情况是否满足测规要求,尽量使用高精度自动仪器进行进行自动搜索,以及数显水准仪,减少人为观测误差。

9.2.2观测环境变化的不定性,如空气、温度、大气折光等,地球曲率也是产生误差的原因之一。将全站仪视线长度控制在50m-100m 之间,有效地削弱大气折光等外界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且避免高温、大风、雨天等恶劣天气下进行测量作业工作。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全体队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安全规则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并采取措施,以消除或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使测量作业在安全、有序、受控的状态下进行,以实现安全目标。 10.2 环保要求

制定环境保护计划,严格规范测量作业管理,测量作业前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为当地居民创造和保持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由办公室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与当地有关部门经常联系,测量作业不得损坏用地范围外的耕地、树木、果林及水电设施,禁止散排造成环境污染。


相关文章

  • 碎石桩作业指导书
  • 新建沪汉蓉通道合武铁路 站前工程第Ⅰ标段 (DK0+000~DK106+200段) 文件编号:HW-ZDS-04 发放编号: 受 控: A / 0 版 本: 编 制: 复 核: 审 批: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合武铁路Ⅰ标工程指挥部 二零零 ...查看


  • 沪昆铁路CPIII作业指导书
  • 沪昆工管[2013]22号 关于印发<沪昆客专贵州段CP Ⅲ控制网 测量作业指导书>的通知 沪昆客专贵州段各施工.监理单位: 按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管理相关要求,为切实加强沪昆 客专贵州段精密控制测量管理,做好无砟轨道CP Ⅲ ...查看


  • 测量队年度工作总结
  • 篇一:2012年度测量队-工作总结 2012年度测量工作总结 中铁**局集团**铁路一项目部 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2012年度测量工作总结 中铁**局集团**公司**项目部测量队2012年在项目部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主要完成了工程控制 ...查看


  • 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 路基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路基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路基区段里程.平面位置.高程进行放线核对, ...查看


  • 跨海大桥海上施工测量方案
  • 海上施工测量方案 1. 施工测量坐标系统 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跨海大桥统一的独立的施工平面坐标系(54工程65m 高程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施工测量过程中应按照大桥测控中心提供的坐标转换公式,将各设 ...查看


  • 石家庄新客站地下预留地铁测量方案
  • 石家庄新客站地下预留工程C标段 施工测量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二年十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 ...查看


  •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 目 录 1工程概况 ....................................................... 2 2主要测量工作内容 .......................................... ...查看


  • 控制测量复测报告
  • 目录 1.设计桩点情况...................................................... 2 2.加密复测技术依据.......................................... ...查看


  • 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
  • 鼓楼站中区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讨论稿) 一.工程概况 鼓楼站车站采用12m站台双层双跨单柱岛式车站.车站总长度为281.8m,设计站台中心位置顶板覆土厚度约2.8m,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为800mm厚地下连续墙,受交通影响,主体车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