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形势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毕业生逐年增长,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就业矛盾也日益突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更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本文主要就当前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大学生;就业
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体制进行了大改革,中专升高职,专科升本科,校园面积成倍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连续7年大规模的提增这一系列举措,结束了以往高考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素质跨出了飞跃性的一步。但随着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难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200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45万,其中高职院校为61万;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是2002年的约3.9倍。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更将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加52万。
然而,更为严峻的是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非常明显。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至今未有转机迹象,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3]专家估计,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金融危机将持续5年左右,中国制造业和贸易业在未来几年将面临更严峻考验。从中国经济内部来讲,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年的持续高增长,也存在周期性调整的压力,受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中国的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是多年来在第三季度持续增长用工需求的情况下第一次出现下滑,而且这种影响还在进一步加剧。这种两相背离的局面也已在2009春节后的一些大学生招聘会上得到充分反映。节后的人才市场一开门,就迎来了蜂拥而至的大学生。在很多地方,许多大学生对工资的要求已低于家庭保姆的工资水平,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学生就业确是遇到了寒冷而漫长的严冬。
一、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待大学生就业
当今社会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过剩与短缺同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转变,走的是一条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而迅速扩张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这种高增长积累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一种
以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为依托、以“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时期,尤其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更需要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加速向技术密集型和科技创新型转变。然而我们的高校适应市场的能力还很弱,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特别是人才的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对接尤其难以把握,以致人才市场的专业供求偏差加大,专业结构失衡尤为突出。
专业结构矛盾凸显,决定了不同专业就业率差异明显。据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2008—2009年工学类专业的就业率占据了绝对的优势。2007年就业率位于前60位的专业大都是工程类专业或应用型强的现代新兴专业。据河南省一人才网站发布的求职信息情况显示,包括郑州在内,2009年河南省内IT、教育培训、金融、机械、电子、传媒、建筑、医药、服装、化工等10个行业成了广大毕业生求职的热门方向。教育培训行业已从往年的相对冷落行业,成了2009年求职的第二热门行业。不过,该人力资源网站人士表示,从毕业生的求职信息看,不少毕业生在求职时有些想当然或看得太片面了,因为他们青睐的求职行业,却不一定就是就业率高的行业。在这10个热门行业中排在最后一位的“机械”行业,却在求职热门名列第四;而就业率名列榜首的建筑行业,似乎并不太引起求职者的热情,只列求职热门的第七。
[4]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更加理智,注重实用,已经逐渐由“唯学历是用”转为“唯能力是用”,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也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嬗变。一方面,企业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不再追求高学历,职位供给向低学历者倾斜。从人才市场的学历供求结构可见,本科以下的职位供求比最低,以致近几年本科生就业率在逐年降低,而专科生就业率却逐年上升。另一方面,为不断开拓市场,企业的择人标准抬高,希望招聘的人才既是技能型的,又是创新型和复合型的,以适应市场的多变。然而,眼下许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单一,离企业期望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这就造成人才供需能力结构矛盾加大,过剩与短缺同时存在。一边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边是企业招聘不到所需要人才,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力与企业要求的偏差,反映了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
二、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看待就业
毕业生就业能力、自我定位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就业能力包括工作能力、求职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社会对大学生应有的就业力有着一定的期望要求,大学生只有符合相应的要求,才有可能在就业市场求得一席之地,也才有可能事业顺达。实际中,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就是因为自身的就业力不够
所致。有的毕业生学习成绩差,专业技能薄弱,也不具备英语、计算机等应用能力,必然不受用人单位欢迎,我有一个会计专业毕业的朋友,她虽已拿到了上岗证,但只有理论知识,会计凭证都不会做,更不要说承担企业的财务工作,其他方面既缺乏社会经验,也不太会打字。而现在对一般的中小企业而言,本身的会计业务量不会太大,所以对用人的要求就是一专多能,既会会计出纳工作,又能兼任文秘或内部管理,两者之间的差距甚大。有些毕业生心理素质较差,严重自卑,依赖性强,意志脆弱,不能直面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在求职面试、适应企业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等方面都会面临困难。特别是“80后”,在家里父母包办一切,从小娇生惯养,连就职应聘也需由人陪着去,他们十分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
与此同时,毕业生职业定位与求职观念不合理。不少学生对就业过于理想化,期望值过高,与社会实际形成较大反差,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在追求理想化单位屡遭失败的同时又错失了一些本是合适的就业机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还有些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择业时随波逐流,无法把握自己,结果漂移不定,难以自主决断,往往坐失许多良机。另外,就业观念不合理也会影响毕业生正常就业。在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和浮躁心态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了偏差,功利思想比较严重,择业时一味追求较发达的地区和收入高、福利好、工作稳定的单位,人为造成人才资源不均衡,同时也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
三、面对大学生就业我有以下思考:
困难是一种挑战,同时困难也是机遇,是锻炼人、促进人成长的良机。在这场金融危机的洗礼下,有些企业倒下了,而有些在与风浪搏击中迅速成长。[2]其实,人才市场中的“优胜劣汰”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努力完善自我,加强自身技能,及时“充电”,很难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面对这样的冲击,选择继续深造,避开就业低谷的大学生应该有所增加。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另一方面,假如选择就业,则需要调整期望值,转变观念,多元化就业。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及学生自身的积极配合。
(一):政府重视、社会各方配合,最大限度地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随着国家为扩大内需而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各地纷纷推出合当地的经济刺激计划。刺激经济,也是刺激就业。各省及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些具体措施。如河南省举行的“万企千场”大学生就业招聘会 ,组织省内外大中
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中央驻豫单位、省属企业、市属企业及扩大内需投资开工建设项目单位、职业中介机构等1万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为高校毕业生提供1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以及 “千企百校岗位对接”活动 等等的措施,都很有力的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
(二):高校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高校既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和全程职业发展教育,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又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预警机制,制定应对预案;同时要积极建立与用人单位的供需关系,拓展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只有通过多方面努力,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帮助大学生有效规避就业困难。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校要把促进毕业生就业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目标中,要以主动适应市场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将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学科建设等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将教学改革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结合起来,搭建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平台。尤其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毕业实习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将学生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使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同时成为毕业生择业、用人单位考核录用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改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这是有效规避大学生就业困难最根本的途径。
2、进一步加大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建设,通过加强教育系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使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一是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水平,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既抓好集体授课,又着力增强就业个性化指导,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二是要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相对稳定、校院(系)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这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既包括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又包括日常就业工作
人员。高等学校要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和工作人员从事就业工作,加大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重视院系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努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指导能力和实践水平,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相对稳定、校院(系)结合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三):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
[1 ]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处于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中,一方面是家长的期望值很高;另一方面,许多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高,因而在择业过程中出现挑挑拣拣、不肯从基层做起,不愿意离开大城市,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因此观念的转变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学生及家庭要转变观念,树立积极就业思想,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念。一些毕业生就业的选择更多取决于家长,因为家长是投资者,他们希望投资能收到更大的回报。导致一些毕业生自己愿意去西部或基层就业,但家长不同意。二是学校要转变培养人才观念,根据市场培养人才。三是社会、政府行政部门和企业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合理流动的运行机制和配置机制。
其次,要准确定位。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只要有单位接收,就应该先就业,融入社会,脚踏实地地锻炼自己;终身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到西部地区、到农村、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去,树立城乡一体,务工务农都是就业的新观念。结合目前的就业形势,这应是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是解决就业矛盾的根本措施。
再次,毕业生要走出心理误区,提高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在必要的时候,毕业生应该借助专业的心理辅导员,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模式。科学总结和了解相关专业的就业标准,正确认识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外在形象和素养,客观评价自己,做好从蓝领、灰领干起的心理准备。在影响大学生求职的诸多因素中,职业道德是大学生最为轻视的。这不仅会影响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最终将决定个人的职业高度。清华同方的总经理钱明光说:我们选人首先看品德,表现在是否有奋斗精神,是否能融于集体。所以,个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对一个人走向社会是相当重要的。
四、小结
最后,希望大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优化知识结构和智能素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依靠自己的实力和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尚国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河南人民出版社
[2]邱维涛:《我,19岁的总经理》[N].北京:知识出版社,2002,12
[3]杰弗里斯.金融危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李广龙主编∶《现代企业》,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形势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毕业生逐年增长,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就业矛盾也日益突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更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本文主要就当前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大学生;就业
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体制进行了大改革,中专升高职,专科升本科,校园面积成倍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连续7年大规模的提增这一系列举措,结束了以往高考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素质跨出了飞跃性的一步。但随着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难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200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45万,其中高职院校为61万;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是2002年的约3.9倍。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更将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加52万。
然而,更为严峻的是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非常明显。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至今未有转机迹象,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3]专家估计,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金融危机将持续5年左右,中国制造业和贸易业在未来几年将面临更严峻考验。从中国经济内部来讲,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年的持续高增长,也存在周期性调整的压力,受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中国的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是多年来在第三季度持续增长用工需求的情况下第一次出现下滑,而且这种影响还在进一步加剧。这种两相背离的局面也已在2009春节后的一些大学生招聘会上得到充分反映。节后的人才市场一开门,就迎来了蜂拥而至的大学生。在很多地方,许多大学生对工资的要求已低于家庭保姆的工资水平,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学生就业确是遇到了寒冷而漫长的严冬。
一、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待大学生就业
当今社会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过剩与短缺同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转变,走的是一条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而迅速扩张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这种高增长积累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一种
以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为依托、以“高耗能、高污染”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时期,尤其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更需要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加速向技术密集型和科技创新型转变。然而我们的高校适应市场的能力还很弱,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特别是人才的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对接尤其难以把握,以致人才市场的专业供求偏差加大,专业结构失衡尤为突出。
专业结构矛盾凸显,决定了不同专业就业率差异明显。据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2008—2009年工学类专业的就业率占据了绝对的优势。2007年就业率位于前60位的专业大都是工程类专业或应用型强的现代新兴专业。据河南省一人才网站发布的求职信息情况显示,包括郑州在内,2009年河南省内IT、教育培训、金融、机械、电子、传媒、建筑、医药、服装、化工等10个行业成了广大毕业生求职的热门方向。教育培训行业已从往年的相对冷落行业,成了2009年求职的第二热门行业。不过,该人力资源网站人士表示,从毕业生的求职信息看,不少毕业生在求职时有些想当然或看得太片面了,因为他们青睐的求职行业,却不一定就是就业率高的行业。在这10个热门行业中排在最后一位的“机械”行业,却在求职热门名列第四;而就业率名列榜首的建筑行业,似乎并不太引起求职者的热情,只列求职热门的第七。
[4]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更加理智,注重实用,已经逐渐由“唯学历是用”转为“唯能力是用”,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也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嬗变。一方面,企业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不再追求高学历,职位供给向低学历者倾斜。从人才市场的学历供求结构可见,本科以下的职位供求比最低,以致近几年本科生就业率在逐年降低,而专科生就业率却逐年上升。另一方面,为不断开拓市场,企业的择人标准抬高,希望招聘的人才既是技能型的,又是创新型和复合型的,以适应市场的多变。然而,眼下许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单一,离企业期望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这就造成人才供需能力结构矛盾加大,过剩与短缺同时存在。一边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边是企业招聘不到所需要人才,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力与企业要求的偏差,反映了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
二、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看待就业
毕业生就业能力、自我定位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就业能力包括工作能力、求职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社会对大学生应有的就业力有着一定的期望要求,大学生只有符合相应的要求,才有可能在就业市场求得一席之地,也才有可能事业顺达。实际中,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就是因为自身的就业力不够
所致。有的毕业生学习成绩差,专业技能薄弱,也不具备英语、计算机等应用能力,必然不受用人单位欢迎,我有一个会计专业毕业的朋友,她虽已拿到了上岗证,但只有理论知识,会计凭证都不会做,更不要说承担企业的财务工作,其他方面既缺乏社会经验,也不太会打字。而现在对一般的中小企业而言,本身的会计业务量不会太大,所以对用人的要求就是一专多能,既会会计出纳工作,又能兼任文秘或内部管理,两者之间的差距甚大。有些毕业生心理素质较差,严重自卑,依赖性强,意志脆弱,不能直面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在求职面试、适应企业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等方面都会面临困难。特别是“80后”,在家里父母包办一切,从小娇生惯养,连就职应聘也需由人陪着去,他们十分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
与此同时,毕业生职业定位与求职观念不合理。不少学生对就业过于理想化,期望值过高,与社会实际形成较大反差,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在追求理想化单位屡遭失败的同时又错失了一些本是合适的就业机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还有些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择业时随波逐流,无法把握自己,结果漂移不定,难以自主决断,往往坐失许多良机。另外,就业观念不合理也会影响毕业生正常就业。在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和浮躁心态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了偏差,功利思想比较严重,择业时一味追求较发达的地区和收入高、福利好、工作稳定的单位,人为造成人才资源不均衡,同时也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
三、面对大学生就业我有以下思考:
困难是一种挑战,同时困难也是机遇,是锻炼人、促进人成长的良机。在这场金融危机的洗礼下,有些企业倒下了,而有些在与风浪搏击中迅速成长。[2]其实,人才市场中的“优胜劣汰”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努力完善自我,加强自身技能,及时“充电”,很难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面对这样的冲击,选择继续深造,避开就业低谷的大学生应该有所增加。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另一方面,假如选择就业,则需要调整期望值,转变观念,多元化就业。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及学生自身的积极配合。
(一):政府重视、社会各方配合,最大限度地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随着国家为扩大内需而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各地纷纷推出合当地的经济刺激计划。刺激经济,也是刺激就业。各省及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些具体措施。如河南省举行的“万企千场”大学生就业招聘会 ,组织省内外大中
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中央驻豫单位、省属企业、市属企业及扩大内需投资开工建设项目单位、职业中介机构等1万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为高校毕业生提供1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以及 “千企百校岗位对接”活动 等等的措施,都很有力的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
(二):高校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高校既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和全程职业发展教育,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又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预警机制,制定应对预案;同时要积极建立与用人单位的供需关系,拓展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只有通过多方面努力,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帮助大学生有效规避就业困难。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校要把促进毕业生就业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目标中,要以主动适应市场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将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学科建设等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将教学改革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结合起来,搭建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平台。尤其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毕业实习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将学生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使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同时成为毕业生择业、用人单位考核录用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改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这是有效规避大学生就业困难最根本的途径。
2、进一步加大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建设,通过加强教育系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使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一是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水平,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既抓好集体授课,又着力增强就业个性化指导,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二是要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相对稳定、校院(系)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这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既包括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又包括日常就业工作
人员。高等学校要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和工作人员从事就业工作,加大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重视院系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努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指导能力和实践水平,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相对稳定、校院(系)结合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三):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
[1 ]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处于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中,一方面是家长的期望值很高;另一方面,许多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高,因而在择业过程中出现挑挑拣拣、不肯从基层做起,不愿意离开大城市,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因此观念的转变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学生及家庭要转变观念,树立积极就业思想,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念。一些毕业生就业的选择更多取决于家长,因为家长是投资者,他们希望投资能收到更大的回报。导致一些毕业生自己愿意去西部或基层就业,但家长不同意。二是学校要转变培养人才观念,根据市场培养人才。三是社会、政府行政部门和企业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合理流动的运行机制和配置机制。
其次,要准确定位。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只要有单位接收,就应该先就业,融入社会,脚踏实地地锻炼自己;终身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到西部地区、到农村、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去,树立城乡一体,务工务农都是就业的新观念。结合目前的就业形势,这应是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是解决就业矛盾的根本措施。
再次,毕业生要走出心理误区,提高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在必要的时候,毕业生应该借助专业的心理辅导员,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模式。科学总结和了解相关专业的就业标准,正确认识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外在形象和素养,客观评价自己,做好从蓝领、灰领干起的心理准备。在影响大学生求职的诸多因素中,职业道德是大学生最为轻视的。这不仅会影响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最终将决定个人的职业高度。清华同方的总经理钱明光说:我们选人首先看品德,表现在是否有奋斗精神,是否能融于集体。所以,个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对一个人走向社会是相当重要的。
四、小结
最后,希望大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优化知识结构和智能素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依靠自己的实力和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尚国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河南人民出版社
[2]邱维涛:《我,19岁的总经理》[N].北京:知识出版社,2002,12
[3]杰弗里斯.金融危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李广龙主编∶《现代企业》,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