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孔子 和其弟子的互动看孔子的
● ◆・④黪 顾静 ( 江 苏 省 张 家 港 市 港 区 小 学 )
自古 以来 ,在老 师逝世 后 弟子 为老师 记 录言行 的不 多见 , 诚 ,而非矫情做 作 ,方能让人感激信服.
记得公 正 、客 观 、平实 、深入 、传神 ,为后人信 服的 ,更 是不
孔子收弟子 ,没什么要求 , “ 自行束惰 以上 ,吾未尝无诲
易. 两千 多年来 ,似乎只有孔子获 此殊 荣. 是 什么让作为一个平 焉.” ( ( ( 论语 ・ 述而》 ) 然而真是送上十条 干肉吗?在古代 ,束 凡 的布衣 的孔 子 ,成 了众弟子 眼中 的圣 人 ,甚而 直到今天 ,依 惰 只是很微 薄 的见 面礼 ,可见孔 子注 重 的不 是 师生 间的利益 , 然受到人们极高 的推崇 ? 及其弟子 间师生 的互 动 ,希望从 中窥探一 、二.
而是弟子是否 自愿学习 ,故用上 了 “ 自行”二字. 孔子 之前 只有
子弟.孔子却 什么也不要求 ,连学费有也不重视 ,只要 你愿 意学
带着 这个疑惑 ,笔者重新 翻开 《 论语》,把 目光投向了孔子 官学 ,而 自孔子起方 有私学 . 上官学要讲条件 ,首先必须是 贵族 《 沦语 ・ 述而》 称 :“ 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 而安 .”
象 ,仁 民爱物 ,使弟子乐 于亲近 ;“ 厉 ”则是 指夫子对于事情严 于受教 . 泛爱于大众 ,克 己以修人 ,是谓仁者无敌也.
他就愿 意教 ,他 的条件 等于无条 件 . 有 教无类 ,真正做 到一个 孔 子是一个 平 民教育 家 ,他并没 有什 么等级 森严 的思 想 , 待学生毫无 门第 之见.正如其一个学 生仲 弓,他 的父 亲是 贱 民, 对于弟子 中之弱者 ,孔子更 是赋予 了其较多 的赞扬 和鼓励. 有人对孑 L 子说 :冉雍 仁德 ,但 口才不好.孔子说 :如果谈经论道 仁 ,只凭 口才又有什 么用 呢?又如颜渊 ,家境贫穷 ,但生而好
的一位 :“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 但 爱不 是姑 息 , “ 爱 之 ,能勿劳 乎 ?忠 焉 ,能 勿诲 乎 ? ”
“ 温 而厉 ” ,“ 温 ”正是 指夫 子平 时呈现在外 的 中正 和平气 “ 诲人不倦 ”的仁者.
正 的态度 ,不卑 不亢 ,不偏不 倚 ,择其 善者而从 之 ,使弟 子乐 是把每一个人当成 与他一样 的人看待.以人为本 ,从爱 出发 ,对 “ 威 而不 猛”,“ 威 ”则是其崇 高的德行 ,以之待人处事 ,不 但孔子说其 子 “ 可使 南面” ( 《 论语 ・ 雍也》 ) ,做 一个 大官. 卑不 亢 ,使弟 子仰望膜 拜 , 自叹弗如 ,威 由心生 ;然而夫
子从
坦率 ,是谓教者无私也 . 心 ,方能坦然处之 ,怡然 自得 . 是谓智者无虑也. 所得 ,也是对孔子人格 的一种轮廓式描述. 教 、之智这三个方面来细细品味孔子人性的光辉 ,人格的魅力 .
一
未 因此 持才而傲 ,独断 专行 ,反 而诚信 为首 ,平 等相待 ,随和 如仲弓 ,为人厚 道 ,不善言辞 ,而 当时 的社会崇尚 口才之 术.当 “ 恭而安 ” ,因有 “ 修 己以敬 ” ,才有 宽阔的胸 襟 ,富足的 内 只凭 口才而无实际的内容 ,那么 ,会惹人反感的. 不知道什 么是
以上正是弟 子对孔 子平 时性 情 、仪 态 、生活 等方面 的观察 学 ,是孔子 最为钟爱 的学生 ,也 是在 《 沦语》 中得 到褒奖最 多
下 面笔者就 其与弟 子间 的一 些生活侧 面 ,从 孔子之仁 、之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 ( 《 沦语 ・ 雍 )
温 而 厉 — — 仁 者 无敌
、
( 《 沦语 ・ 宪问》 )此句孔 子论述 的虽为君王 之道 ,但其 对待学生
颜 渊虽是孔 子非 常欣 赏的学 生 ,但 孔子 也指 出 :“ 回 ( 颜
《 沦语 ・ 述 而》 称 :“ 子钓 而不纲 ,弋不 射宿 .”孔子钓 鱼 , 上 ,也的确 如此 . 温而厉 ,爱亦是严爱.
但不用 网;射猎 时不射归巢栖息 的鸟. 弟子们用九个字便把夫子
“ 仁 ”的精神表 现出来 . “ 仁” ,不 单是 为人 ,也 及 于动物 的存 渊)也非助我者也 ,于吾 言无所不悦 .” ( 《 论语 ・ 先进》 )孔子
在 ,是 “ 仁 民爱物 ”的博 爱思想 .正如 夫子所说 “ 泛 爱众 而亲 含蓄批评 了颜 回缺乏怀 疑的精神 ,此 中可 以看出 ,孔 子看一个 仁” ( 《 沦语 ・ 学而》 ).仁 的根本 ,决不是简 单地说说怎 么 “ 爱 人是深 刻的 ,不 因 自己欣赏而去 回护他. 人” ,关 键在 于行 “ 仁” ,即行善 .此善应 是 出于 内心 ,出于真
・—
同样孔 子亦不会 因观点不 同就对学生存 有偏见 .
进的原则.研究型课程超越 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 ,它按
总之 ,信 息技术作 为认知工具 的课程整 合 ,无疑将是 信息
照学生认 知水平 的不 同 ,将 社会 生活 中学 生感兴趣 的问题 ,以 时代中 占主导地位 的课程学 习方式 ,必将成 为 2 1 世纪学校教育
主题活 动的形 式来完成 . 学生 通过探索 性 、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 , 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 ,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 、信息 将多个 学科 的知识 、学 问性 知识 和体 验性 知识 、课 内与课 外 、 化的大背景下 ,倡导和探 索信息技 术和课程整 合 的教学
,对于 学校与社会 有机地 结合在一 起 ,最 大限度地 促进身心 和谐统一 发 展学 生的 “ 信息素养” ,培养 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
地发展.
着十分 重要 的现实意义.
[ 2 0 1 3 年 第1 2 期 ] 甚 硅 教 言 论播 21
如子路 ,孑 L 子 曾说 :“ 由 ( 仲 由,即子路) 也 ,千乘 之国 ,
所 以当有人 诋毁孔 子时 ,子 贡 日:无 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
可使其治赋也.”又说 ,“ 由也果 ,于从政乎何有” ,“ 片言可以 也.他人 之贤者 ,丘陵也 ,犹可逾也 ;仲尼 ,日月也 ,无得 而逾
折狱者 ,其 由也欤 ” !可见 ,尽管孔子有 时对 子路 有所不满 ,认 焉.人虽 欲 自绝 ,其何伤 于 日月乎 ?多见其 不知量也 .” ( 《 论 为子路 鲁莽冲动 ,动不动要 敲打敲打 这个 老顽童 式弟子 ,但 对 语 ・ 颜 渊》 )后 来颜 回赞 美孑 L 子 对他教 育 的 恩德 时 ,用 的也 是
子 路 的从 政 才 干 还 是 颇 为欣 赏 ,充 分 肯 定 的. 二 、威 而 不 猛— — 教 者 无 私
“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 .
孔子不 是把 1 9己的意志强 加于学 生身上 ,从 《 论语》 中我 孔子 在学 生面前从 不 盛气 凌人 .学 生在 他 面前是 “ 放松 ” 们看到 ,弟子们是 自觉 自愿地 在践行孔子 的政治 主张. “ 子张问 的,他们总是愿意把 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展现在孔子面前 . 孔子去 行 ( 怎 样 做 到 哪 里 都 能 行 得 通) ” ,孔 子 告 诉 了 他 , “ 子 张书诸
见南子 ,子路 很不高兴 .身 为弟子 ,竟然管 起 了老师交友 上 的 绅 ( 写在腰 中的带子上) ”. 颜渊 、仲弓问孔 子怎样做一个 “ ” 事 ,这似乎有些过分了 ,但孔子不仅没有责怪他 ,反 而发誓 说 : 人 ,孔 子告诉 他们 后 ,他们都 说 : “ 虽 不 敏 ,请 事 斯语 矣 .” “ 予所否者 ,天厌之 !天厌之 ! ” ( ( 论语 ・ 雍也》 )这语言 ,这神 ( 《 沦语 ・ 颜渊》 )弟子们都愿 意主动地 去践行他 的主张 ,应该是 态 ,哪里还像 师生 ,分 明就是朋友 的争执 !有时候 ,弟子们甚 “ 亲其师 ,信其道”的缘 故吧 ! 至在孔子 面前大发脾气.孔子 “ 在陈绝粮 ,从者病 ,莫能兴 ,子 三、恭而安——智者无虑 路愠见 日 :‘ 君子 亦有穷乎? ” ’面对愠 怒的子路 ,孔子 怎样 呢 ? 子贡问孔子 :“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 ? ”子日 :“ 可也 . 他只是心平气和地说 :“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也 . ” ( 《 沦语 ・ 卫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 《 沦语 ・ 学而》 ) 灵 )孔子 已经把最真诚 的感情给予 了学生 ,他 和学 生之间无 子贡说 贫穷 的人 不谄媚 ,富有 的人 不欺人 ,怎么样 呢?孔 话不谈 ,即使在批评 弟子 时 ,却也是注重方法 ,威而不猛. 子答道 ,这样可 以啊 ,一个人 如果做 到苦 中有乐 ,富贵 而又知 《 沦语 ・ 颜渊》 载樊 迟问 “ 修 慝” ,孔子 回答 说 : “ 攻其恶 , 无攻人之恶 ,非修 慝与? ”要把过错 和犯 过错 的人分开 ,可以指 礼才是非常必要的. 责过错的危害 ,但不要指责对方有这种过错 . 孑 L 子还说 :“ 饭疏 食 ,饮 水 ,曲肱 而枕之 ,乐 亦在 其 中矣.
( 《 沦语 ・ 述 而》 )这种淡泊 明志 、 再 如司马 牛 “ 多言 而躁” ,话 说不到 点子上 .司马 牛问仁 , 不义而 富且贵 ,于我若浮云.” 孔子说 :“ 仁者 ,其言也 刃 .”意思是说 ,仁 的要求是 要把话说 宁静 自得的精神支 持 了孔 子 ,使他 能在各种厄难 中站住脚 ,努
到点上.针对司马牛多愁 善感 ,孔子说 :“ 君子不忧 不惧 .” 处都是弹琴唱歌声 ,认为子游是大材小用了. “ 夫子莞尔而笑 ” , 批评 道 :“ 割鸡焉用牛刀? ” ( 《 沦语 ・ 阳货》 ) 力 追求着 自己的人 生境界 , “ 发愤忘 食 ,乐 以忘忧 ,不知老之
( ( ( 论语 ・ 述 而》 ). 有 一次 ,孔子 到 了他的弟子子游 担任长 官的武城 ,听到到 将 至” 正因为对 事情 看得 比较开 ,所以 当在 陈 、蔡被 围时 ,子 路
已经不耐烦 了 ,而孑 L 子却可 以 “ 讲诵弦歌不绝”. 游说列 国时 ,
孔子 听到子路谈 自己治理 国家 的思路 不对时 ,也没有板 起 路人 形容 孔子 为 “ 丧 家之 狗 ” ,孑 L 子欣 然 叹 日 “ 然 乎哉 !然 乎
脸来指责 ,而是 “ 哂之 ” , ( 《论语 ・ 先进》 )用一笑来 表明 自己 哉 ! ”面对郑人 的揶揄 ,孔 子不但没有 生气 ,而且还非 常高兴 ,
的不赞同.
因为 “ 丧 家之狗 ”正道 出了孔 子奔波列 国的辛酸 ,孔子 可以借
语・ 公 冶 长》 第 七章 :子 日 : “ 道不 行 ,乘桴 浮于 此 以解嘲 ,也表明孑 L 子不怨天尤人 的达观态度.因此 ,孔子 “ 有
如
海 ,从我者其 由与? ”子路 闻之喜 .子日 : “ 由也好 勇过 我 ,无 终身之乐 ,无 一 日之忧” ,这是智者 的略带伤感的幽默 ;有人 召 所 取 材 .” 孑 L 子 ,子 欲往 ,弟子阻之 ,孔子说 :“ 吾岂匏瓜也哉 ,焉能系 而 孑 L 子想批评子路
“ 好 勇” ,先把 “ 好 勇”当做优 点来 说 ,使 不食 ! ”这是老 者的固执 ;子 贡 曰:“ 有美玉于斯 ,韫 柜而藏诸? 子路很高兴 ,为 自己拥有这个优 点而 自豪 . 这时指 出这个优点如 求善 贾而沽诸 ? ”子 日 : “ 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 者也.”这 果过分 了 ,就不好 ,就可以使子路很 自愿地接受.
是 孩 子 般 的坦 诚 .
又如在批评 子路不分 对象 只是 一味地宣 讲时 ,孔 子先赞美 子路拥有别人不具 备的 自信.孔子说 :“ 衣 敝蕴 袍与衣狐貉者 立 而不耻者 ,其 由也与 ! ( 穿着破 衣服 而给 穿华贵 衣服的人讲 说
孔子的仁者胸襟和忧道言行 ,成就了孔子人格的非凡魅力.
以上仅 是撮取 几方面谈 了孔子 的人 格魅力 ,我们看 到了一 个性格 丰富 的 、有声有色 的孔子 .诚如太 史公 所说 :“ 有
而不 自 卑 的人 ,是子路啊 ! ) ” ( 《 论语 ・ 子罕》 ) 然后才 指责 说
“ 他们 听不进 ,就不必浪费 口舌 ! , ' 孔子 这种先赞 美后批评 的方法 ,效 果是显著 的 ,不但 没有
之:‘ 高 山仰止 ,景行行 止.’余读 孔 氏书 ,想见其 为人.…… 孔子 布衣 ,传 十余 世 ,学者 宗之 ,中国言 《 六 艺》 者 ,折 中于
” 使脾气暴躁的子路反感 ,而且 自觉地接受 ,终 日奉行. “ 子路终 夫子 ,可谓至圣矣 ! 孔 子不仅仅是 一位 “ 良师” ,他确实 是一位伟 大的教育 家 , 身诵 之.”使 孔子不 得不重新 来矫 正他这 种行 为— —“ 是道也 ,
何 足以臧 ? ” ( 《 论语 ・ 子罕》 ) 由此我们不得感叹 :孔 子真不愧 是伟 大的教育家 !
对其 爱 戴 1
这伟 大岂是 “ 高明”一词可 以评判 的?他 的 “ 为师之道” ,不论
是过去 、现在 ,还是将来 ,必将永远闪耀 着璀璨 的光芒 . 倘若 我
为呢 !
如此悉 心的教 导 ,循循善 诱 ,怎能 不使其 弟 子对其 尊敬 , 们 能认真学 习孔 子的思想 ,定会获 益匪浅 、受用终 生 ,何乐 不
2 2 某 硅 教 育 论 插[ 2 0 1 3 年 第1 2 期
● ●◇
从孔子 和其弟子的互动看孔子的
● ◆・④黪 顾静 ( 江 苏 省 张 家 港 市 港 区 小 学 )
自古 以来 ,在老 师逝世 后 弟子 为老师 记 录言行 的不 多见 , 诚 ,而非矫情做 作 ,方能让人感激信服.
记得公 正 、客 观 、平实 、深入 、传神 ,为后人信 服的 ,更 是不
孔子收弟子 ,没什么要求 , “ 自行束惰 以上 ,吾未尝无诲
易. 两千 多年来 ,似乎只有孔子获 此殊 荣. 是 什么让作为一个平 焉.” ( ( ( 论语 ・ 述而》 ) 然而真是送上十条 干肉吗?在古代 ,束 凡 的布衣 的孔 子 ,成 了众弟子 眼中 的圣 人 ,甚而 直到今天 ,依 惰 只是很微 薄 的见 面礼 ,可见孔 子注 重 的不 是 师生 间的利益 , 然受到人们极高 的推崇 ? 及其弟子 间师生 的互 动 ,希望从 中窥探一 、二.
而是弟子是否 自愿学习 ,故用上 了 “ 自行”二字. 孔子 之前 只有
子弟.孔子却 什么也不要求 ,连学费有也不重视 ,只要 你愿 意学
带着 这个疑惑 ,笔者重新 翻开 《 论语》,把 目光投向了孔子 官学 ,而 自孔子起方 有私学 . 上官学要讲条件 ,首先必须是 贵族 《 沦语 ・ 述而》 称 :“ 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 而安 .”
象 ,仁 民爱物 ,使弟子乐 于亲近 ;“ 厉 ”则是 指夫子对于事情严 于受教 . 泛爱于大众 ,克 己以修人 ,是谓仁者无敌也.
他就愿 意教 ,他 的条件 等于无条 件 . 有 教无类 ,真正做 到一个 孔 子是一个 平 民教育 家 ,他并没 有什 么等级 森严 的思 想 , 待学生毫无 门第 之见.正如其一个学 生仲 弓,他 的父 亲是 贱 民, 对于弟子 中之弱者 ,孔子更 是赋予 了其较多 的赞扬 和鼓励. 有人对孑 L 子说 :冉雍 仁德 ,但 口才不好.孔子说 :如果谈经论道 仁 ,只凭 口才又有什 么用 呢?又如颜渊 ,家境贫穷 ,但生而好
的一位 :“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 但 爱不 是姑 息 , “ 爱 之 ,能勿劳 乎 ?忠 焉 ,能 勿诲 乎 ? ”
“ 温 而厉 ” ,“ 温 ”正是 指夫 子平 时呈现在外 的 中正 和平气 “ 诲人不倦 ”的仁者.
正 的态度 ,不卑 不亢 ,不偏不 倚 ,择其 善者而从 之 ,使弟 子乐 是把每一个人当成 与他一样 的人看待.以人为本 ,从爱 出发 ,对 “ 威 而不 猛”,“ 威 ”则是其崇 高的德行 ,以之待人处事 ,不 但孔子说其 子 “ 可使 南面” ( 《 论语 ・ 雍也》 ) ,做 一个 大官. 卑不 亢 ,使弟 子仰望膜 拜 , 自叹弗如 ,威 由心生 ;然而夫
子从
坦率 ,是谓教者无私也 . 心 ,方能坦然处之 ,怡然 自得 . 是谓智者无虑也. 所得 ,也是对孔子人格 的一种轮廓式描述. 教 、之智这三个方面来细细品味孔子人性的光辉 ,人格的魅力 .
一
未 因此 持才而傲 ,独断 专行 ,反 而诚信 为首 ,平 等相待 ,随和 如仲弓 ,为人厚 道 ,不善言辞 ,而 当时 的社会崇尚 口才之 术.当 “ 恭而安 ” ,因有 “ 修 己以敬 ” ,才有 宽阔的胸 襟 ,富足的 内 只凭 口才而无实际的内容 ,那么 ,会惹人反感的. 不知道什 么是
以上正是弟 子对孔 子平 时性 情 、仪 态 、生活 等方面 的观察 学 ,是孔子 最为钟爱 的学生 ,也 是在 《 沦语》 中得 到褒奖最 多
下 面笔者就 其与弟 子间 的一 些生活侧 面 ,从 孔子之仁 、之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 ( 《 沦语 ・ 雍 )
温 而 厉 — — 仁 者 无敌
、
( 《 沦语 ・ 宪问》 )此句孔 子论述 的虽为君王 之道 ,但其 对待学生
颜 渊虽是孔 子非 常欣 赏的学 生 ,但 孔子 也指 出 :“ 回 ( 颜
《 沦语 ・ 述 而》 称 :“ 子钓 而不纲 ,弋不 射宿 .”孔子钓 鱼 , 上 ,也的确 如此 . 温而厉 ,爱亦是严爱.
但不用 网;射猎 时不射归巢栖息 的鸟. 弟子们用九个字便把夫子
“ 仁 ”的精神表 现出来 . “ 仁” ,不 单是 为人 ,也 及 于动物 的存 渊)也非助我者也 ,于吾 言无所不悦 .” ( 《 论语 ・ 先进》 )孔子
在 ,是 “ 仁 民爱物 ”的博 爱思想 .正如 夫子所说 “ 泛 爱众 而亲 含蓄批评 了颜 回缺乏怀 疑的精神 ,此 中可 以看出 ,孔 子看一个 仁” ( 《 沦语 ・ 学而》 ).仁 的根本 ,决不是简 单地说说怎 么 “ 爱 人是深 刻的 ,不 因 自己欣赏而去 回护他. 人” ,关 键在 于行 “ 仁” ,即行善 .此善应 是 出于 内心 ,出于真
・—
同样孔 子亦不会 因观点不 同就对学生存 有偏见 .
进的原则.研究型课程超越 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 ,它按
总之 ,信 息技术作 为认知工具 的课程整 合 ,无疑将是 信息
照学生认 知水平 的不 同 ,将 社会 生活 中学 生感兴趣 的问题 ,以 时代中 占主导地位 的课程学 习方式 ,必将成 为 2 1 世纪学校教育
主题活 动的形 式来完成 . 学生 通过探索 性 、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 , 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 ,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 、信息 将多个 学科 的知识 、学 问性 知识 和体 验性 知识 、课 内与课 外 、 化的大背景下 ,倡导和探 索信息技 术和课程整 合 的教学
,对于 学校与社会 有机地 结合在一 起 ,最 大限度地 促进身心 和谐统一 发 展学 生的 “ 信息素养” ,培养 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
地发展.
着十分 重要 的现实意义.
[ 2 0 1 3 年 第1 2 期 ] 甚 硅 教 言 论播 21
如子路 ,孑 L 子 曾说 :“ 由 ( 仲 由,即子路) 也 ,千乘 之国 ,
所 以当有人 诋毁孔 子时 ,子 贡 日:无 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
可使其治赋也.”又说 ,“ 由也果 ,于从政乎何有” ,“ 片言可以 也.他人 之贤者 ,丘陵也 ,犹可逾也 ;仲尼 ,日月也 ,无得 而逾
折狱者 ,其 由也欤 ” !可见 ,尽管孔子有 时对 子路 有所不满 ,认 焉.人虽 欲 自绝 ,其何伤 于 日月乎 ?多见其 不知量也 .” ( 《 论 为子路 鲁莽冲动 ,动不动要 敲打敲打 这个 老顽童 式弟子 ,但 对 语 ・ 颜 渊》 )后 来颜 回赞 美孑 L 子 对他教 育 的 恩德 时 ,用 的也 是
子 路 的从 政 才 干 还 是 颇 为欣 赏 ,充 分 肯 定 的. 二 、威 而 不 猛— — 教 者 无 私
“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 .
孔子不 是把 1 9己的意志强 加于学 生身上 ,从 《 论语》 中我 孔子 在学 生面前从 不 盛气 凌人 .学 生在 他 面前是 “ 放松 ” 们看到 ,弟子们是 自觉 自愿地 在践行孔子 的政治 主张. “ 子张问 的,他们总是愿意把 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展现在孔子面前 . 孔子去 行 ( 怎 样 做 到 哪 里 都 能 行 得 通) ” ,孔 子 告 诉 了 他 , “ 子 张书诸
见南子 ,子路 很不高兴 .身 为弟子 ,竟然管 起 了老师交友 上 的 绅 ( 写在腰 中的带子上) ”. 颜渊 、仲弓问孔 子怎样做一个 “ ” 事 ,这似乎有些过分了 ,但孔子不仅没有责怪他 ,反 而发誓 说 : 人 ,孔 子告诉 他们 后 ,他们都 说 : “ 虽 不 敏 ,请 事 斯语 矣 .” “ 予所否者 ,天厌之 !天厌之 ! ” ( ( 论语 ・ 雍也》 )这语言 ,这神 ( 《 沦语 ・ 颜渊》 )弟子们都愿 意主动地 去践行他 的主张 ,应该是 态 ,哪里还像 师生 ,分 明就是朋友 的争执 !有时候 ,弟子们甚 “ 亲其师 ,信其道”的缘 故吧 ! 至在孔子 面前大发脾气.孔子 “ 在陈绝粮 ,从者病 ,莫能兴 ,子 三、恭而安——智者无虑 路愠见 日 :‘ 君子 亦有穷乎? ” ’面对愠 怒的子路 ,孔子 怎样 呢 ? 子贡问孔子 :“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 ? ”子日 :“ 可也 . 他只是心平气和地说 :“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也 . ” ( 《 沦语 ・ 卫
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 《 沦语 ・ 学而》 ) 灵 )孔子 已经把最真诚 的感情给予 了学生 ,他 和学 生之间无 子贡说 贫穷 的人 不谄媚 ,富有 的人 不欺人 ,怎么样 呢?孔 话不谈 ,即使在批评 弟子 时 ,却也是注重方法 ,威而不猛. 子答道 ,这样可 以啊 ,一个人 如果做 到苦 中有乐 ,富贵 而又知 《 沦语 ・ 颜渊》 载樊 迟问 “ 修 慝” ,孔子 回答 说 : “ 攻其恶 , 无攻人之恶 ,非修 慝与? ”要把过错 和犯 过错 的人分开 ,可以指 礼才是非常必要的. 责过错的危害 ,但不要指责对方有这种过错 . 孑 L 子还说 :“ 饭疏 食 ,饮 水 ,曲肱 而枕之 ,乐 亦在 其 中矣.
( 《 沦语 ・ 述 而》 )这种淡泊 明志 、 再 如司马 牛 “ 多言 而躁” ,话 说不到 点子上 .司马 牛问仁 , 不义而 富且贵 ,于我若浮云.” 孔子说 :“ 仁者 ,其言也 刃 .”意思是说 ,仁 的要求是 要把话说 宁静 自得的精神支 持 了孔 子 ,使他 能在各种厄难 中站住脚 ,努
到点上.针对司马牛多愁 善感 ,孔子说 :“ 君子不忧 不惧 .” 处都是弹琴唱歌声 ,认为子游是大材小用了. “ 夫子莞尔而笑 ” , 批评 道 :“ 割鸡焉用牛刀? ” ( 《 沦语 ・ 阳货》 ) 力 追求着 自己的人 生境界 , “ 发愤忘 食 ,乐 以忘忧 ,不知老之
( ( ( 论语 ・ 述 而》 ). 有 一次 ,孔子 到 了他的弟子子游 担任长 官的武城 ,听到到 将 至” 正因为对 事情 看得 比较开 ,所以 当在 陈 、蔡被 围时 ,子 路
已经不耐烦 了 ,而孑 L 子却可 以 “ 讲诵弦歌不绝”. 游说列 国时 ,
孔子 听到子路谈 自己治理 国家 的思路 不对时 ,也没有板 起 路人 形容 孔子 为 “ 丧 家之 狗 ” ,孑 L 子欣 然 叹 日 “ 然 乎哉 !然 乎
脸来指责 ,而是 “ 哂之 ” , ( 《论语 ・ 先进》 )用一笑来 表明 自己 哉 ! ”面对郑人 的揶揄 ,孔 子不但没有 生气 ,而且还非 常高兴 ,
的不赞同.
因为 “ 丧 家之狗 ”正道 出了孔 子奔波列 国的辛酸 ,孔子 可以借
语・ 公 冶 长》 第 七章 :子 日 : “ 道不 行 ,乘桴 浮于 此 以解嘲 ,也表明孑 L 子不怨天尤人 的达观态度.因此 ,孔子 “ 有
如
海 ,从我者其 由与? ”子路 闻之喜 .子日 : “ 由也好 勇过 我 ,无 终身之乐 ,无 一 日之忧” ,这是智者 的略带伤感的幽默 ;有人 召 所 取 材 .” 孑 L 子 ,子 欲往 ,弟子阻之 ,孔子说 :“ 吾岂匏瓜也哉 ,焉能系 而 孑 L 子想批评子路
“ 好 勇” ,先把 “ 好 勇”当做优 点来 说 ,使 不食 ! ”这是老 者的固执 ;子 贡 曰:“ 有美玉于斯 ,韫 柜而藏诸? 子路很高兴 ,为 自己拥有这个优 点而 自豪 . 这时指 出这个优点如 求善 贾而沽诸 ? ”子 日 : “ 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 者也.”这 果过分 了 ,就不好 ,就可以使子路很 自愿地接受.
是 孩 子 般 的坦 诚 .
又如在批评 子路不分 对象 只是 一味地宣 讲时 ,孔 子先赞美 子路拥有别人不具 备的 自信.孔子说 :“ 衣 敝蕴 袍与衣狐貉者 立 而不耻者 ,其 由也与 ! ( 穿着破 衣服 而给 穿华贵 衣服的人讲 说
孔子的仁者胸襟和忧道言行 ,成就了孔子人格的非凡魅力.
以上仅 是撮取 几方面谈 了孔子 的人 格魅力 ,我们看 到了一 个性格 丰富 的 、有声有色 的孔子 .诚如太 史公 所说 :“ 有
而不 自 卑 的人 ,是子路啊 ! ) ” ( 《 论语 ・ 子罕》 ) 然后才 指责 说
“ 他们 听不进 ,就不必浪费 口舌 ! , ' 孔子 这种先赞 美后批评 的方法 ,效 果是显著 的 ,不但 没有
之:‘ 高 山仰止 ,景行行 止.’余读 孔 氏书 ,想见其 为人.…… 孔子 布衣 ,传 十余 世 ,学者 宗之 ,中国言 《 六 艺》 者 ,折 中于
” 使脾气暴躁的子路反感 ,而且 自觉地接受 ,终 日奉行. “ 子路终 夫子 ,可谓至圣矣 ! 孔 子不仅仅是 一位 “ 良师” ,他确实 是一位伟 大的教育 家 , 身诵 之.”使 孔子不 得不重新 来矫 正他这 种行 为— —“ 是道也 ,
何 足以臧 ? ” ( 《 论语 ・ 子罕》 ) 由此我们不得感叹 :孔 子真不愧 是伟 大的教育家 !
对其 爱 戴 1
这伟 大岂是 “ 高明”一词可 以评判 的?他 的 “ 为师之道” ,不论
是过去 、现在 ,还是将来 ,必将永远闪耀 着璀璨 的光芒 . 倘若 我
为呢 !
如此悉 心的教 导 ,循循善 诱 ,怎能 不使其 弟 子对其 尊敬 , 们 能认真学 习孔 子的思想 ,定会获 益匪浅 、受用终 生 ,何乐 不
2 2 某 硅 教 育 论 插[ 2 0 1 3 年 第1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