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优质教学设计

篇一:高效课堂优秀教案比赛之《鲸》蒋冬梅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鲸》高效课堂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2.初步认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会认“吨、敞、哺、滤、矮”5个生字,会写“吨、敞、哺、滤、肺、喷、潜、矮、判”9个字,掌握“宽敞、哺乳动物、又矮又粗、判断、胎生”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课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 感受鲸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检测导入:

2. 拼读生字:

鲸 获 肢 滤 吨 肺 胎

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生字组词,说说学习生字中要注意的问题。

二、 导学探究

1. 自由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中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课文的哪些地方写了鲸的大?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三、 交流释疑

1.小组代表汇报

2.点拨:

a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b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3.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 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4.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 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5.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四、巩固检测

本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鲸非常______,是--_____,有_____类以及它的_____,使用了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五、拓展阅读

课下收集更多有关鲸的资料,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复述课文主要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

二、导学探究:

过渡语:课文是从四个方面介绍鲸的,这些让我对鲸有了新的认识,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如,列举数字,“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课文还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我想找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出示导学题:

1.鲸是不是鱼类?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联系上下文,你还从哪看出鲸

是哺乳动物?

2.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文章中介绍了鲸的哪些生活习性?

3.须鲸和齿鲸在吃食、呼吸上有什么不同?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

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

4. 三、交流释疑:

1.小组代表汇报。

2.归纳总结鲸的特点与采用的说明方法。

3.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我要把下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有无加线的词语,句子意思的不同之处,我还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a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b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c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四、巩固检测:

1.说说鲸的进化过程:

2.判断对错,在对的句子后面打“”。错的句子后面打“”。

(1)鲸用鳃呼吸。( )

(3)鲸是胎生的,幼鲸吃母鲸的奶长大。( )

3. 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体型大的特点?

五、拓展延伸

篇二:《鲸》教学设计

9、鲸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第一段,认识感悟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特点和好处。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

2.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鲸的图片、声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画面激趣,导入新课

生:鲸

师:(板书:鲸)

2、看了刚才的画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把你看到的鲸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到的图文资料,在小组中合作学习,交流,然后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汇报。

4、(根据学生的汇报和对鲸产生了兴趣,师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许多知识,对鲸也很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课文,看一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哪些知识,是怎样介绍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注意以下要求:

1.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学生轮读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一)分读段落,感受特点

师:下面我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同时请大家想一想,各段写了鲸的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学生轮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引导、归纳,学生发言。(教师引导:通常把动物吃饭,睡觉等日常活动以及它们的生长过程等称作“生活习性”)。

(师板书:四部分:1、特别大、2、哺乳动物、3、种类、4至7、生活习性:吃食、用肺呼吸、睡觉、生长、)

3、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你是从课文哪里感受到的呢?

(二)品读重点段,体会写法

1.默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鲸很大呢?把相关语句画一画,还可以写一些批注。

2.集中交流。(课件出示文段)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引导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从具体的语句中初步感悟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师顺势点拨要点。

(1)“——”画出的几处词句中列举的数字,让我们感到更加真实可信。(板书:列数字)

(2)“~~~”画出的语句中所举的真实的例子,更增加了说明的力量。(板书:举例子)

(3)用象、大肥猪等熟悉的事物来和鲸作比较,突出了鲸很“大”,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板书:作比较)

3.品读课文,感受鲸之“大”。

(1)指名学生读课文,然后相互评价。

(2)教师范读,指导提高。

四、自读自悟,感悟升华

师:请大家再来读读其他段落,看看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鲸的这些特点的,你们对哪段内容最感兴趣,就反复读一读,然后组成学习小组,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画图等)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

师:下面我们来集体交流,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注意听,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发言的小组提出来。

(集体交流,感悟升华,学习表达,教师顺势点拨要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会课文内容。

2.学习表达。

(1)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是怎样运用的。

3.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

(1)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2)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3)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引导学生说一说:有或没有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师相机进行生字“肺”的书写指导。

五、拓展延伸,学习表达

师:这篇文章写得特别生动,大家再来认真读读全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生动、具体地描写出鲸的特点的,并感受课文表达方面的特点) 篇三:鲸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2、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做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知识

2、鲸的形体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在介绍鲸的形体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一些有关鲸的资料

2、教学挂图

3、小黑板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挂图

2、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请大家借助资料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总,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总资料,做好汇报准备。)

3、学生将本组汇总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过渡: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的许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章,看一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哪些知识,是怎样介绍的。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巡视,检查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随机询问学生对思考题的看法。

交流读书成果

师:同学们刚刚读完了课文,谁能说说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哪些知识?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中体现?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大 (1)

鲸 进化过程(2)

种类(3)

生活习性(4-7) )

过渡:有关鲸的这四方面知识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点?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重点去了解一下鲸到底有多大?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过渡,自由读。

师:鲸很大很大,但如果只是单纯地说大,我们还是不能准确地感觉到鲸到底有多大。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并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

2、交流汇报成果

3、教师小黑板出示: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最大的有()万公斤,最小的也有()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公斤重的鲸,有()米长,舌头就有()头大肥猪重。()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

读一读填后的句子,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认识鲸的特点及各种说明方法

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体会出:“列举数字说明”,准确地说明了鲸的体重、身长。“比较说明”,以熟悉的事物比不熟悉的事物,以象作比较,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相比较,说明鲸形体之大。“举例说明”,用“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的事例,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鲸整个形体之大。(教师相机板书)6、教师小结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就会使读者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所说明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指导朗读,读出鲸非常大的特点。

四、回顾课文,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有关鲸的一些知识,而且懂得了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去介绍一些事物可以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也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试着写一段话,用上学过的一种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9、鲸

大 (1)重 长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鲸 进化过程(2)

种类(3)

生活习性(4-7)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鲸》。(板书课题)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使我们对陌生的鲸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现在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哪几方面知识?(板书: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

2、 在这四部分知识当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切入)

(二)强化训练,体现“双主”

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段:鲸的形体(自由读)

1、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谁能准确地概括出鲸的形体特点?(大)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特点呢?请同学们把它们画下来体会体会,然后我们再互相交流。

2、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用微机演示课件1(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的重量做比较、用一个人站在鲸的嘴里、四个人围着桌子看书与鲸的嘴做比较)引导学生体会“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 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段:鲸的进化(指名读)

1、 (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把它画下来。

2、 能不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那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和后面内容的关系呢?(理解中心句与后面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本段内容复述一下?

3、 想不想看看鲸是怎样进化的?【教师用微机演示课件2(鲸的进化过程)】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表示“鲸的进化时间漫长”的词语,并把它们画下来,再互相交流一下。

4、 趣味游戏:通过“鲸的自述”体会鲸的特点。

第三段:鲸的种类(齐读)

1、 由“鲸的自述”自然过渡到本段内容。

2、 学生齐读第三段。体会鲸的种类的主要特征。

第四段:鲸的生活习性(默读)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段,思考课后习题2(微机出示)并画出有关语句。

2、 现在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表,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分小组讨论填表——鲸的生活习性)填完表格后,教师将一组学生所填表格用实物投影出示,共同订正补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须鲸的进食过程,教师用微机演示课件3(动画——须鲸的进食)】

3、 同学们填得挺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画面,判断这两头鲸哪头是须鲸,哪头是齿鲸,并说明理由。【教师用微机演示课件4(动画——鲸的呼吸)】

4、 【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教具摆出 鲸睡觉时的样子,体会鲸睡觉的特点。】请同学们想一想,鲸为什么要这样睡觉呢?

(三) 总结学习情况并引导质疑。

同学们学得确实不错,那么,哪位同学愿意谈谈,学习本课后你都有了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

(四)拓展思维,延伸课外。

1、老师知道,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在课下曾查找了许多资料,获得了很多课外知识,现在谁愿意把你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听?

2、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不仅了解了鲸,而且还学到了作者说明事物 的方法,更可贵的是,大家还亲自动手查找了许多课外资料,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篇一:高效课堂优秀教案比赛之《鲸》蒋冬梅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鲸》高效课堂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2.初步认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会认“吨、敞、哺、滤、矮”5个生字,会写“吨、敞、哺、滤、肺、喷、潜、矮、判”9个字,掌握“宽敞、哺乳动物、又矮又粗、判断、胎生”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课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 感受鲸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检测导入:

2. 拼读生字:

鲸 获 肢 滤 吨 肺 胎

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生字组词,说说学习生字中要注意的问题。

二、 导学探究

1. 自由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中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课文的哪些地方写了鲸的大?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三、 交流释疑

1.小组代表汇报

2.点拨:

a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b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3.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 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4.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 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5.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四、巩固检测

本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鲸非常______,是--_____,有_____类以及它的_____,使用了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五、拓展阅读

课下收集更多有关鲸的资料,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复述课文主要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

二、导学探究:

过渡语:课文是从四个方面介绍鲸的,这些让我对鲸有了新的认识,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如,列举数字,“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课文还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我想找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出示导学题:

1.鲸是不是鱼类?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联系上下文,你还从哪看出鲸

是哺乳动物?

2.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文章中介绍了鲸的哪些生活习性?

3.须鲸和齿鲸在吃食、呼吸上有什么不同?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

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

4. 三、交流释疑:

1.小组代表汇报。

2.归纳总结鲸的特点与采用的说明方法。

3.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我要把下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有无加线的词语,句子意思的不同之处,我还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a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b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c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四、巩固检测:

1.说说鲸的进化过程:

2.判断对错,在对的句子后面打“”。错的句子后面打“”。

(1)鲸用鳃呼吸。( )

(3)鲸是胎生的,幼鲸吃母鲸的奶长大。( )

3. 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体型大的特点?

五、拓展延伸

篇二:《鲸》教学设计

9、鲸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第一段,认识感悟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特点和好处。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

2.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鲸的图片、声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画面激趣,导入新课

生:鲸

师:(板书:鲸)

2、看了刚才的画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把你看到的鲸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到的图文资料,在小组中合作学习,交流,然后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汇报。

4、(根据学生的汇报和对鲸产生了兴趣,师导入新课)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许多知识,对鲸也很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课文,看一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哪些知识,是怎样介绍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注意以下要求:

1.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学生轮读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一)分读段落,感受特点

师:下面我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同时请大家想一想,各段写了鲸的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学生轮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引导、归纳,学生发言。(教师引导:通常把动物吃饭,睡觉等日常活动以及它们的生长过程等称作“生活习性”)。

(师板书:四部分:1、特别大、2、哺乳动物、3、种类、4至7、生活习性:吃食、用肺呼吸、睡觉、生长、)

3、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你是从课文哪里感受到的呢?

(二)品读重点段,体会写法

1.默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鲸很大呢?把相关语句画一画,还可以写一些批注。

2.集中交流。(课件出示文段)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引导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从具体的语句中初步感悟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师顺势点拨要点。

(1)“——”画出的几处词句中列举的数字,让我们感到更加真实可信。(板书:列数字)

(2)“~~~”画出的语句中所举的真实的例子,更增加了说明的力量。(板书:举例子)

(3)用象、大肥猪等熟悉的事物来和鲸作比较,突出了鲸很“大”,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板书:作比较)

3.品读课文,感受鲸之“大”。

(1)指名学生读课文,然后相互评价。

(2)教师范读,指导提高。

四、自读自悟,感悟升华

师:请大家再来读读其他段落,看看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鲸的这些特点的,你们对哪段内容最感兴趣,就反复读一读,然后组成学习小组,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画图等)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

师:下面我们来集体交流,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注意听,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发言的小组提出来。

(集体交流,感悟升华,学习表达,教师顺势点拨要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会课文内容。

2.学习表达。

(1)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是怎样运用的。

3.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

(1)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2)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3)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引导学生说一说:有或没有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师相机进行生字“肺”的书写指导。

五、拓展延伸,学习表达

师:这篇文章写得特别生动,大家再来认真读读全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生动、具体地描写出鲸的特点的,并感受课文表达方面的特点) 篇三:鲸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2、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做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知识

2、鲸的形体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在介绍鲸的形体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一些有关鲸的资料

2、教学挂图

3、小黑板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挂图

2、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请大家借助资料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总,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总资料,做好汇报准备。)

3、学生将本组汇总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过渡: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的许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章,看一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哪些知识,是怎样介绍的。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巡视,检查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随机询问学生对思考题的看法。

交流读书成果

师:同学们刚刚读完了课文,谁能说说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哪些知识?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中体现?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大 (1)

鲸 进化过程(2)

种类(3)

生活习性(4-7) )

过渡:有关鲸的这四方面知识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点?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重点去了解一下鲸到底有多大?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过渡,自由读。

师:鲸很大很大,但如果只是单纯地说大,我们还是不能准确地感觉到鲸到底有多大。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并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

2、交流汇报成果

3、教师小黑板出示: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最大的有()万公斤,最小的也有()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公斤重的鲸,有()米长,舌头就有()头大肥猪重。()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

读一读填后的句子,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认识鲸的特点及各种说明方法

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体会出:“列举数字说明”,准确地说明了鲸的体重、身长。“比较说明”,以熟悉的事物比不熟悉的事物,以象作比较,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相比较,说明鲸形体之大。“举例说明”,用“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的事例,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鲸整个形体之大。(教师相机板书)6、教师小结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就会使读者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所说明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指导朗读,读出鲸非常大的特点。

四、回顾课文,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有关鲸的一些知识,而且懂得了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去介绍一些事物可以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也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试着写一段话,用上学过的一种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9、鲸

大 (1)重 长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鲸 进化过程(2)

种类(3)

生活习性(4-7)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鲸》。(板书课题)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使我们对陌生的鲸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现在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哪几方面知识?(板书: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

2、 在这四部分知识当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切入)

(二)强化训练,体现“双主”

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段:鲸的形体(自由读)

1、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谁能准确地概括出鲸的形体特点?(大)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特点呢?请同学们把它们画下来体会体会,然后我们再互相交流。

2、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用微机演示课件1(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的重量做比较、用一个人站在鲸的嘴里、四个人围着桌子看书与鲸的嘴做比较)引导学生体会“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 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段:鲸的进化(指名读)

1、 (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把它画下来。

2、 能不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那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和后面内容的关系呢?(理解中心句与后面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本段内容复述一下?

3、 想不想看看鲸是怎样进化的?【教师用微机演示课件2(鲸的进化过程)】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表示“鲸的进化时间漫长”的词语,并把它们画下来,再互相交流一下。

4、 趣味游戏:通过“鲸的自述”体会鲸的特点。

第三段:鲸的种类(齐读)

1、 由“鲸的自述”自然过渡到本段内容。

2、 学生齐读第三段。体会鲸的种类的主要特征。

第四段:鲸的生活习性(默读)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段,思考课后习题2(微机出示)并画出有关语句。

2、 现在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表,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分小组讨论填表——鲸的生活习性)填完表格后,教师将一组学生所填表格用实物投影出示,共同订正补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须鲸的进食过程,教师用微机演示课件3(动画——须鲸的进食)】

3、 同学们填得挺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画面,判断这两头鲸哪头是须鲸,哪头是齿鲸,并说明理由。【教师用微机演示课件4(动画——鲸的呼吸)】

4、 【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教具摆出 鲸睡觉时的样子,体会鲸睡觉的特点。】请同学们想一想,鲸为什么要这样睡觉呢?

(三) 总结学习情况并引导质疑。

同学们学得确实不错,那么,哪位同学愿意谈谈,学习本课后你都有了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

(四)拓展思维,延伸课外。

1、老师知道,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在课下曾查找了许多资料,获得了很多课外知识,现在谁愿意把你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听?

2、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不仅了解了鲸,而且还学到了作者说明事物 的方法,更可贵的是,大家还亲自动手查找了许多课外资料,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相关文章

  • 优质课评选方案(讨论稿)
  • 优质课评选方案(讨论稿) 为鼓励广大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极投入教学改革.探索教学规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院实际,学院决定开展"优质课"教师评选活动. 一.评选目的 通过优质课的评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育 ...查看


  • 小学优质课评比方案
  • 小学优质课评比方案 1.小质课评比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我校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推选出我校中青年教学能手参加学区优质课评比.根据学校工作要点,努力实施品牌战略,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学校 ...查看


  • 重庆江南职业学校专业优质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 重庆江南职业学校专业优质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专业优质课程是指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夯实学生的专业核心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打造专业核心能力的主干课程.专业优质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精粹和升华,是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能力 ...查看


  • 优质课评选活动方案
  • 2012-2013第二学期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快适应新课改.新教法的步伐,深入研究在新形势下学科领域内如何具体落实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我校 ...查看


  • 幼儿园课件大全
  • 幼儿园课堂教学专用实例(大.中.小班) A\优质示范课(大\中\小班)视频类 一.绘本 1.小班绘本优质课展示<谁咬了我的大饼> 2.中班绘本活动优质课展示<一步一步走啊走> 3.大班绘本阅读优质课展示<母鸡萝 ...查看


  • 幼儿园体操音乐
  • 环境布置+招生+家长会+体操+舞蹈+教师培训 [本套资料是集幼儿园早操律动,韵律操,实用幼儿舞蹈,幼师舞蹈,招生,管理,教学,环境布置为一体的需要的实用资料,新学期必不可少. A .幼儿园环境创设:图片类 1.幼儿园半立体墙式; 2.50多 ...查看


  • 高中英语优质课设计要点
  • 高中英语优质课设计要点 高中英语优质课设计要点 [摘要]英语优质课比赛常被视为教学大餐,虽说有不切实际的地方,但对平时的英语教学确实也起到不小的引领作用.本文从剖析优质课这一角度,探讨高质量英语课堂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环境 ...查看


  • 开展文明优质服务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 庙下镇第二初级中学 开展文明优质服务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提高住宿生饮食住宿服务质量,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三优一满意"文明优质服务活动.为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 ...查看


  • 对优质幼儿园课程文化配置的思考
  • 对优质幼儿园课程文化配置的思考 来源:www.51lw.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5-28 [择要]幼儿园课程文化是幼儿园的精神内核,是优质幼儿园配置的灵魂.构建园本课程文化,统整幼儿园课程文化资源,作育幼儿园课程文化的向导者与 ...查看


  • 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视频]*
  • 酷641:43郭莉_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全国第七届小学数... 优酷30:56全国小学数学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课堂实录[评课100... 土豆38:28<神奇的莫比乌斯带>福建-许洋-全国第十届深化小... 优酷41:2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