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的消极影响
内容提要:儿童电视广告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颖 ,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在色彩斑斓的画面背后,给学前儿童带来美的感受,同时对学前儿童也产生消极影响。本文从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身心发展,消费观念等消极影响进行分析,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儿童电视广告 、学前儿童、消极影响
儿童电视广告,就是指在电视媒体上反复播放的,推广对象是面向儿童宣传或者是宣传与儿童有关和有儿童参加演出的商品推销及服务等的这类广告,这些广告的内容看则新颖,儿童对其极易产生依赖性,久而久之,儿童在接收了新事物之后,随之而来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一件新产品的诞生,没过多久,又有另外相同的,也许图画不一样,也许品质更高级了些等等,一阵一阵的翻新,会使儿童产生困惑,甚至潜移默化地受到错误诱导。学前儿童是家长们的手中宝,也成了广告商们想要”攻击”的弱式群体,在五花八门的广告中,或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实物展示,或以隐含间接的方式对儿童介绍各种各样的商品。面对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如此巨大的、充满了诱惑的视觉冲击,在对于分辨力较弱的儿童来说,其思想言行务必受到儿童电视广告的影响与诱导。儿童电视广告的翻新速度,除了具有娱乐、丰富知识和审美教育功能之外,还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作用,如此永无休止地下去,一定会物极必反!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一代代成年人主宰的世界,有时候,儿童往往最容易被忽视,但往往就是这样一个最被忽视的人群。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追求利益往往是商家们第一考虑因素,而忽略了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的消极影响,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
美国著名学者米歇尔·麦克金尼斯说:“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烂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学前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必须减少那些高卡路里、低营养食品的摄入,比如像快餐、含高糖的饮料。” 儿童电视广告的种类繁多,其内容更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电视的食品广告最能吸引孩子,并且这些食品多为高脂、高糖或高盐食品。比如,大大泡泡糖、比巴卜泡泡糖、旺仔QQ糖、棒棒糖、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不管是零食还是快餐,都是广告中的“明星”。但就是这些广告“明星”,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饮食习惯。还有一些奶制品、饮料、初乳素、儿童免疫胶囊等等广告,这些广告过分的夸大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智商,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使学前儿童误入其中。广告中的食品通常被冠以“营养食
品”、“健康食品”等用语。影响儿童对不同食品和不同饮食方式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儿童饮食行为的形成,大量的食品广告影响着儿童对食物的选择。而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饮食行为的最大危害在于,儿童时期是饮食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时期形成的饮食习惯很容易持续到成年,在垃圾食品电视广告充斥荧屏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不仅会增加儿童时期肥胖的发生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性,还将会导致许多儿童的不良后果. 比如,膨化食品,吃了以后遇到液体会膨胀,容易使人产生饱肚感,从而影响儿童的正常饮食。变的不想吃饭,只吃零食,时间长了,儿童就会营养不良,脸色蜡黄,缺钙等现象。儿童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时期,他们应该有着良好规律的饮食起居习惯,不贪食、不挑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二、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八条规定,“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儿童心理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进程,具有自然的属性,而儿童电视广告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自然发展规律,形成了一种“入侵”现象。比如,孩子在看动画片中,就插入广告,随着广告的播出,不少孩子随声附和:“我喝、我喝,我喝旺仔牛奶等等”。孩子们对广告的熟悉让人意外,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很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这种情况不能不令人担忧。由于儿童身心不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对广告辨别能力弱,这使他们特别容易受到不良广告的伤害。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嫉妒。学前儿童有好东西不知道分给家人和朋友, 只知道独占。如广告中的孩子紧紧抱着自己喜欢的食品或物品, 生怕别人来分享。 (2) 霸道。如广告中孩子扮演小皇帝。(3) 任性。如广告中孩子为了向家长索要食品, 坐在地上耍赖、哭闹、来回踹腿。 (4) 贪吃、贪财。广告总喜欢将儿童表现为贪吃贪喝贪财的形象。(5) 逃避现实。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 有的广告利用食品、饮料等引诱孩子们逃避现实: 你吃下这个, 或喝下那个, 你就没有烦恼了。( 6) 成人化。有广告将儿童作成人化描述。不顾儿童的身心发育状况,设置一些暧昧的画面和文字,使情歌与恋爱式的亲密行为和语言过早地在儿童世界中流行,也难怪现在的学前儿童会过早的成熟,越来越快地接受本应几年后才应该领悟到的事情,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活动道德规范》第十三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在广告创意中使用妇女和儿童形象应当正确恰当,„„,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培养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儿童电视广告是一门视听兼容的综合艺术:生动形象的图像、绚丽缤纷的色彩、朗朗上口的广告词、经典的对白解说、美妙悦耳的音乐和突出的效果,再加上精确的剪辑和巧妙的特技,从而构成了儿童电视广告独特的魅力。这些儿童电视广告正好符合儿童好奇心强的性格特征,所以一般学前儿童都喜欢观看儿童电视广告。由于儿童电视广告具有极强影响力,人们普遍地注意到了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的种种影响,儿童阶段是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开始形成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如今刺激消费的儿童电视广告非常容易导致儿童错误的道德认知选择与判断,形成了该不该满足其物质需求来衡量父母或其他成员的好坏的道德评判标准。这是非常不好的社会现象,这种消极的影响作用会通过儿童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皇帝意
识”,“公主意识”,霸气十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当儿童先开始用反复要求,继而用最后通牒对父母软缠硬磨不断展开攻势时,儿童已成为施压专家。因为如今大多数父母都会满足自己的孩子欲望。一些电视广告通过广告词教给儿童如何这样做,比如:“向你妈妈要„„”或“你爸爸妈妈不知道,你得告诉他们去买„„”等等。这样的说辞虽然有效,但对父母和儿童双方均造成不适当的压力。具我了解,父母拒绝孩子的购物要求,从而引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和争论,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别人的想法,狂妄自大的原因了。由此还会引发一些反社会的、反叛行为。所以,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切不可忽小失大,传统的道德行为是培养孩子具有尊老爱幼、团结互让、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等美好品质。而儿童电视广告中经常出现这些成人世界庸俗的东西,比如:儿童电视动画广告中反复出现的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送礼就送脑白金”等,这些低俗的送礼意识,不经意地就传到儿童耳朵里。时间久了,就真的形成了不正当的道德行为。
四、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消费观念的影响
儿童电视广告直接向儿童灌输“物质至上”拜物主义观念。儿童电视广告的层出不穷往往是建立在其利益上,如何吸引小孩,如何诱导小孩去需要他们的产品而忽视了我国的传统美德。广告极力地宣传,将商品所有好的信息介绍给消费者,并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但是由于儿童思考能力有欠缺,辨别能力还不完善,所以一些儿童电视广告中把自己的产品过度夸大,过度去渲染,使儿童单一地认为一定是最好的,就想去得到它。通常,儿童在选择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的一些生活用品。如:吃的,用的,玩的,甚至是穿的,购买的时候都会选择在电视上做过的广告的品牌。比如:服装广告,爱朵儿、酷酷衣、贝贝依依、沐浴童、ABC等等童装品牌,独具匠心的设计师们将国际潮流时尚与童趣活动的主调有机结合,过分的崇尚品牌时尚,让学前儿童从小产生高额消费观念。玩具商们更是花样百出,推陈出新,利用卡通片集来推广玩具产品,引发了变形金刚、巴比娃娃、圣斗士、米奇老鼠等热潮,逐见传媒巨大的影响力,使孩子不得不想要买。如此一来,儿童从小就养成了买品牌、用品牌、奢侈浪费,非品牌不买的不良习惯。现在的年轻父母对小孩总是有求必应,这些儿童电视广告向儿童传达的是刺激他们购买欲望的信息。儿童是社会一份子,当然亦是消费者之一,他们的消费观念,一般是来自大众媒介及商店推销活动,这种盲目消费,跟踪消费就一步步影响了孩子,把物质消费看作是获得快乐和满足的惟一途径。这种炫耀攀比不良现象与我们所宣扬的消费观念产生极大的反差。
五、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消极影响的解决方法
(一)社会的关注
为了亿万孩子的明天,为了我们伟大祖国未来的综合国力,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每一个家长都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当今,孩子们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渠道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懵懂无知的孩子没有对传媒内容的理性辨别能力,比如,(一)同音别字广告:(1)药品广告,“刻”不容缓;(2)眼镜广告,一“明”惊人;(3)网吧广告,一“网”情深;(4)钢琴广告,“琴”有独钟;(5)礼品广告,“礼”所当然等等。这些错误的广告词将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二)肢体语言
广告,过分夸张扩大,极易误导儿童产生不正确的看法。这些广告对儿童的影响不可忽视,商家在做广告之前应多为儿童着想,不能误导孩子,广告商们能给小朋友一个正确引导的屏幕,特别是在儿童频道播送儿童电视广告片,一定要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切忌有过激的言行,还儿童一个纯净的五彩世界。然而,政府法令的颁布起到的仅仅是种督促作用,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儿童着想,为祖国的未来着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为儿童打造出纯净的电视荧屏。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儿童节目中的商业广告一定还会有新的限制,制定出更为完善的行业规范。 因此,减少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的消极影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在全社会的积极努力下,尽量减少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使其健康成长,为祖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而努力。
(二)家长的引导
家长要能够正确引导孩子看儿童电视广告,帮助孩子学习正确知识、价值判断与消费观念。第一,保持正确姿势和注意控制看电视时间,约半小时休息一下,可减少孩子得近视的机会。第二,在内容上应选择适合的儿童电视广告节目让孩子观看,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广告。与孩子一同观看广告时,可以从聊天中了解孩子想法,适时纠正孩子的观念,进而对孩子在人、事、物的判断方面,做正确引导。第三,启发孩子的想法。父母应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在自己了解的范围内,尽量给予正确的回答,千万不要有搪塞、敷衍的态度。除此之外,发现孩子受儿童电视广告影响而有不当行为时,父母应适时给予督导,引导孩子的正确道德行为和消费观念。
由上可见,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成长的消极影响是不可回避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儿童远离那些不良的电视广告呢?家庭、社会、商家、政府都应该担当起保障儿童道德健康发展的共同责任,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童年,更加愉悦的生活环境,更加理想的思想教育, 立法者则应建立完善有关
儿童电视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还给儿童一个更为健康的生存环境
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陈红梅,电视广告中儿童形象的泛用与危害[J]。学术研究。2007年(5)
刑艳玲,电视广告与儿童心理绥化师专学报2002年(3)
吕蓉广告法规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阮卫,儿童广告的误区(J)江汗大学学报,2001年(1)
乔均,广告与儿童世界广告人面对的共同责任(J)、中国广告,2002年(1) ,让祖国的花朵
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的消极影响
内容提要:儿童电视广告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颖 ,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在色彩斑斓的画面背后,给学前儿童带来美的感受,同时对学前儿童也产生消极影响。本文从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身心发展,消费观念等消极影响进行分析,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儿童电视广告 、学前儿童、消极影响
儿童电视广告,就是指在电视媒体上反复播放的,推广对象是面向儿童宣传或者是宣传与儿童有关和有儿童参加演出的商品推销及服务等的这类广告,这些广告的内容看则新颖,儿童对其极易产生依赖性,久而久之,儿童在接收了新事物之后,随之而来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一件新产品的诞生,没过多久,又有另外相同的,也许图画不一样,也许品质更高级了些等等,一阵一阵的翻新,会使儿童产生困惑,甚至潜移默化地受到错误诱导。学前儿童是家长们的手中宝,也成了广告商们想要”攻击”的弱式群体,在五花八门的广告中,或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实物展示,或以隐含间接的方式对儿童介绍各种各样的商品。面对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如此巨大的、充满了诱惑的视觉冲击,在对于分辨力较弱的儿童来说,其思想言行务必受到儿童电视广告的影响与诱导。儿童电视广告的翻新速度,除了具有娱乐、丰富知识和审美教育功能之外,还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作用,如此永无休止地下去,一定会物极必反!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一代代成年人主宰的世界,有时候,儿童往往最容易被忽视,但往往就是这样一个最被忽视的人群。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追求利益往往是商家们第一考虑因素,而忽略了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的消极影响,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
美国著名学者米歇尔·麦克金尼斯说:“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烂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学前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必须减少那些高卡路里、低营养食品的摄入,比如像快餐、含高糖的饮料。” 儿童电视广告的种类繁多,其内容更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电视的食品广告最能吸引孩子,并且这些食品多为高脂、高糖或高盐食品。比如,大大泡泡糖、比巴卜泡泡糖、旺仔QQ糖、棒棒糖、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不管是零食还是快餐,都是广告中的“明星”。但就是这些广告“明星”,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饮食习惯。还有一些奶制品、饮料、初乳素、儿童免疫胶囊等等广告,这些广告过分的夸大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智商,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使学前儿童误入其中。广告中的食品通常被冠以“营养食
品”、“健康食品”等用语。影响儿童对不同食品和不同饮食方式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儿童饮食行为的形成,大量的食品广告影响着儿童对食物的选择。而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饮食行为的最大危害在于,儿童时期是饮食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时期形成的饮食习惯很容易持续到成年,在垃圾食品电视广告充斥荧屏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不仅会增加儿童时期肥胖的发生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性,还将会导致许多儿童的不良后果. 比如,膨化食品,吃了以后遇到液体会膨胀,容易使人产生饱肚感,从而影响儿童的正常饮食。变的不想吃饭,只吃零食,时间长了,儿童就会营养不良,脸色蜡黄,缺钙等现象。儿童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时期,他们应该有着良好规律的饮食起居习惯,不贪食、不挑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二、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八条规定,“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儿童心理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进程,具有自然的属性,而儿童电视广告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自然发展规律,形成了一种“入侵”现象。比如,孩子在看动画片中,就插入广告,随着广告的播出,不少孩子随声附和:“我喝、我喝,我喝旺仔牛奶等等”。孩子们对广告的熟悉让人意外,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很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这种情况不能不令人担忧。由于儿童身心不成熟,缺乏社会阅历,对广告辨别能力弱,这使他们特别容易受到不良广告的伤害。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嫉妒。学前儿童有好东西不知道分给家人和朋友, 只知道独占。如广告中的孩子紧紧抱着自己喜欢的食品或物品, 生怕别人来分享。 (2) 霸道。如广告中孩子扮演小皇帝。(3) 任性。如广告中孩子为了向家长索要食品, 坐在地上耍赖、哭闹、来回踹腿。 (4) 贪吃、贪财。广告总喜欢将儿童表现为贪吃贪喝贪财的形象。(5) 逃避现实。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 有的广告利用食品、饮料等引诱孩子们逃避现实: 你吃下这个, 或喝下那个, 你就没有烦恼了。( 6) 成人化。有广告将儿童作成人化描述。不顾儿童的身心发育状况,设置一些暧昧的画面和文字,使情歌与恋爱式的亲密行为和语言过早地在儿童世界中流行,也难怪现在的学前儿童会过早的成熟,越来越快地接受本应几年后才应该领悟到的事情,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活动道德规范》第十三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在广告创意中使用妇女和儿童形象应当正确恰当,„„,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培养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儿童电视广告是一门视听兼容的综合艺术:生动形象的图像、绚丽缤纷的色彩、朗朗上口的广告词、经典的对白解说、美妙悦耳的音乐和突出的效果,再加上精确的剪辑和巧妙的特技,从而构成了儿童电视广告独特的魅力。这些儿童电视广告正好符合儿童好奇心强的性格特征,所以一般学前儿童都喜欢观看儿童电视广告。由于儿童电视广告具有极强影响力,人们普遍地注意到了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的种种影响,儿童阶段是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开始形成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如今刺激消费的儿童电视广告非常容易导致儿童错误的道德认知选择与判断,形成了该不该满足其物质需求来衡量父母或其他成员的好坏的道德评判标准。这是非常不好的社会现象,这种消极的影响作用会通过儿童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皇帝意
识”,“公主意识”,霸气十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当儿童先开始用反复要求,继而用最后通牒对父母软缠硬磨不断展开攻势时,儿童已成为施压专家。因为如今大多数父母都会满足自己的孩子欲望。一些电视广告通过广告词教给儿童如何这样做,比如:“向你妈妈要„„”或“你爸爸妈妈不知道,你得告诉他们去买„„”等等。这样的说辞虽然有效,但对父母和儿童双方均造成不适当的压力。具我了解,父母拒绝孩子的购物要求,从而引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和争论,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别人的想法,狂妄自大的原因了。由此还会引发一些反社会的、反叛行为。所以,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切不可忽小失大,传统的道德行为是培养孩子具有尊老爱幼、团结互让、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等美好品质。而儿童电视广告中经常出现这些成人世界庸俗的东西,比如:儿童电视动画广告中反复出现的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送礼就送脑白金”等,这些低俗的送礼意识,不经意地就传到儿童耳朵里。时间久了,就真的形成了不正当的道德行为。
四、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消费观念的影响
儿童电视广告直接向儿童灌输“物质至上”拜物主义观念。儿童电视广告的层出不穷往往是建立在其利益上,如何吸引小孩,如何诱导小孩去需要他们的产品而忽视了我国的传统美德。广告极力地宣传,将商品所有好的信息介绍给消费者,并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但是由于儿童思考能力有欠缺,辨别能力还不完善,所以一些儿童电视广告中把自己的产品过度夸大,过度去渲染,使儿童单一地认为一定是最好的,就想去得到它。通常,儿童在选择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的一些生活用品。如:吃的,用的,玩的,甚至是穿的,购买的时候都会选择在电视上做过的广告的品牌。比如:服装广告,爱朵儿、酷酷衣、贝贝依依、沐浴童、ABC等等童装品牌,独具匠心的设计师们将国际潮流时尚与童趣活动的主调有机结合,过分的崇尚品牌时尚,让学前儿童从小产生高额消费观念。玩具商们更是花样百出,推陈出新,利用卡通片集来推广玩具产品,引发了变形金刚、巴比娃娃、圣斗士、米奇老鼠等热潮,逐见传媒巨大的影响力,使孩子不得不想要买。如此一来,儿童从小就养成了买品牌、用品牌、奢侈浪费,非品牌不买的不良习惯。现在的年轻父母对小孩总是有求必应,这些儿童电视广告向儿童传达的是刺激他们购买欲望的信息。儿童是社会一份子,当然亦是消费者之一,他们的消费观念,一般是来自大众媒介及商店推销活动,这种盲目消费,跟踪消费就一步步影响了孩子,把物质消费看作是获得快乐和满足的惟一途径。这种炫耀攀比不良现象与我们所宣扬的消费观念产生极大的反差。
五、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消极影响的解决方法
(一)社会的关注
为了亿万孩子的明天,为了我们伟大祖国未来的综合国力,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每一个家长都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当今,孩子们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渠道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懵懂无知的孩子没有对传媒内容的理性辨别能力,比如,(一)同音别字广告:(1)药品广告,“刻”不容缓;(2)眼镜广告,一“明”惊人;(3)网吧广告,一“网”情深;(4)钢琴广告,“琴”有独钟;(5)礼品广告,“礼”所当然等等。这些错误的广告词将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二)肢体语言
广告,过分夸张扩大,极易误导儿童产生不正确的看法。这些广告对儿童的影响不可忽视,商家在做广告之前应多为儿童着想,不能误导孩子,广告商们能给小朋友一个正确引导的屏幕,特别是在儿童频道播送儿童电视广告片,一定要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切忌有过激的言行,还儿童一个纯净的五彩世界。然而,政府法令的颁布起到的仅仅是种督促作用,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儿童着想,为祖国的未来着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为儿童打造出纯净的电视荧屏。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儿童节目中的商业广告一定还会有新的限制,制定出更为完善的行业规范。 因此,减少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的消极影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在全社会的积极努力下,尽量减少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使其健康成长,为祖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而努力。
(二)家长的引导
家长要能够正确引导孩子看儿童电视广告,帮助孩子学习正确知识、价值判断与消费观念。第一,保持正确姿势和注意控制看电视时间,约半小时休息一下,可减少孩子得近视的机会。第二,在内容上应选择适合的儿童电视广告节目让孩子观看,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广告。与孩子一同观看广告时,可以从聊天中了解孩子想法,适时纠正孩子的观念,进而对孩子在人、事、物的判断方面,做正确引导。第三,启发孩子的想法。父母应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在自己了解的范围内,尽量给予正确的回答,千万不要有搪塞、敷衍的态度。除此之外,发现孩子受儿童电视广告影响而有不当行为时,父母应适时给予督导,引导孩子的正确道德行为和消费观念。
由上可见,儿童电视广告对学前儿童成长的消极影响是不可回避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儿童远离那些不良的电视广告呢?家庭、社会、商家、政府都应该担当起保障儿童道德健康发展的共同责任,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童年,更加愉悦的生活环境,更加理想的思想教育, 立法者则应建立完善有关
儿童电视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还给儿童一个更为健康的生存环境
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陈红梅,电视广告中儿童形象的泛用与危害[J]。学术研究。2007年(5)
刑艳玲,电视广告与儿童心理绥化师专学报2002年(3)
吕蓉广告法规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阮卫,儿童广告的误区(J)江汗大学学报,2001年(1)
乔均,广告与儿童世界广告人面对的共同责任(J)、中国广告,2002年(1) ,让祖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