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荀鹤[小松](毛笔字练习)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鉴赏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是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谢 ,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踪迹 。《小松》前两 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描写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没在“深草里”。

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往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 ”,一字千钧,不 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 、勇敢的精神,形象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变大。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生长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预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

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生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毫无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别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慨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视为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 ”(《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贫困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获得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鉴赏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是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谢 ,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踪迹 。《小松》前两 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描写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没在“深草里”。

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往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 ”,一字千钧,不 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 、勇敢的精神,形象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变大。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生长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预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

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生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毫无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别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慨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视为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 ”(《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贫困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获得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相关文章

  • 09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系列之划分类别
  • 诗歌鉴赏系列之划分类别(二)--托物言志诗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掌握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 2.熟练运用托物言志诗的解题步骤. 重点:掌握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 难点: 熟练运用托物言志诗的解题步骤. 一.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 第一步: ...查看


  • 一年级口语交际课[该怎么做]
  • 案例 一年级口语交际课<该怎么做> 铁岭市银州区第十六小学李莉莉 (有改动) 一.概述 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 七.教材中有两幅情境图:一是孩子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二是孩子对爸爸说了实 ...查看


  • 数学俱乐部
  • 数学俱乐部 (第三期) 主编:江承杏 主办单位:平小六年(2)班 副主编:林鹏聪 周千翔 张耀明 陈婧 李捷 谢丹静 何 晓 林松春 郑文华 刊首寄语 如果数学知识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杯水,那么数学童话就是水中漂浮的茶叶.在数学童话里, ...查看


  • 做时间的小主人
  • [主题背景] 进入高年级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自主愿望逐渐增加,他们希望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务.因此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自控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有助于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本活动旨在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宝贵,强化其珍惜时间 ...查看


  • 一下语文园地七
  • 语文园地七(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课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按偏旁归类识字和部件组合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自主认识"饼.饮.饺.猪.狼"五个生字. 3 ...查看


  • 鉴赏诗歌形象教案设计
  • 鉴赏诗歌形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形象的含义: 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技巧: 3.诗歌形象鉴赏练习 [教学重点]1. 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 2. 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查看


  • 幼儿绕口令
  • 按时绿, 按时住, 按时透春绿, 按时透春住. 粗出气种谷,出气粗喂猪. 粗出气种的谷,谷穗长得长又粗. 出气粗喂的猪,身子长得胖乎乎. 出气粗的胖乎乎的大肥猪, 偷吃了粗出气又长又粗的品种谷. 粗出气用锄打出气粗胖乎乎的大肥猪, 出气粗家 ...查看


  • 毛笔字基础教程(入门自学)
  • 灶坪小学 毛笔字教程 四年2班 2015年春 ( 一 ) 一. 激发兴趣(以教师作品及书法家的作品为例) 二. 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示范)要求:五指执笔法(按.压. 钩.顶.抵).头正.身挺.脚平等 三. 练习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纠正指导) ...查看


  • 毛笔字基础知识2015
  • 毛笔字基础 ( 一 ) 一. 激发兴趣(以教师作品及书法家的作品为例) 二. 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示范)要求:五指执笔法(按.压. 钩.顶.抵).头正.身挺.脚平等 三. 练习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纠正指导) 四. 讲解"一&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