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学》核心骨干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简介
金融统计学按照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现状和特点,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我国金融中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了翔实的分析和研究。主要阐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统计、有价证券的价值分析、通货膨胀的统计、外债监测统计指标体系、证券价格指数体系、证券投资组合研究及其实证分析、金融高频数据及其实证分析、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方法等。
二、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随着金融统计学的发展及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金融统计学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优化金融统计学课程的建设思路与目标,具体有以下几点:
1. 建设思路
(1)提高师资水平:教师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保证。在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方面,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师资培养模式,一方面引进国内名校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也注重对本校教师的专业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
(2)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 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课堂教学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金融统计学”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均以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锻炼为出发点, 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按照教学计划, 学生在完成了“金融统计学”及其他相关课程的理论部分的学习后, 该课程的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金融统计学的金融模拟实践,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需要重新阅读和理解金融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运用已学的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作出决策。
2. 建设目标
力争近年内把《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建设成为“一支有好带头人且有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一套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一套科学的考核办法”的华北理工大学一流的精品课程。
第一步,编写高水平教辅资料。首先编制革新的教学大纲,加强精品教材建设。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应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目前条件已经成熟,课程组正在组织编写适合本地区金融学专业及相关财经专业教学的全国性统编教材。其次,在编制高水平教材的基础上,课程组集体备课,统一编制教学计划、授课教案等。最后,全面提升多媒体电化
手段教学,制作高水平教学课件。
第二步,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首先与银行、证券公司和期货交易所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分期分批地组织学生参观和调研,实现专业能力的深度锻炼和培养。其次,推行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比如,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定期聘请从事金融或则统计专业富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讲座和座谈,让学生了解最新的金融统计的业务知识,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采用案例教学或课堂论文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步,提高课程组成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支持和鼓励教师攻读学位,委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外出访问、进修,通过多种途径使本课程组教师职称、学历有大幅提高。奖励教师积极申报教育教学课题和各种科研课题,到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第四步,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教学经验,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基本点,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尽量采取笔试、设计专题报告、课程论文、计算机模拟等多种学习考核制度,积极探索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另外,要加强课程考核制度的改革,在条件成熟时积极推行无纸化考试。通过必修课无纸化试题库的建设,采取无纸化考试,既减轻了教师监考的工作量,又打消了学生作弊的念头。
三、教学团队
当前经济学院经济统计系已经建立起一支教学素质过硬、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
王广凤,博士,系主任,主授课程《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研究方向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为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案例;
张艳东,博士,主授课程《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经济预测与决策》等,研究方向为能源产业发展,为本课程的讲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王晓巍,硕士,主讲课程《经济统计学》、《统计学》、《金融统计学》等,研究方向为数据模型及应用,为本课程的讲授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郑亚男,博士,主授课程《国民经济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等; 张立华,主授课程《金融统计学》、《金融统计学》等;
刘文慧,主授课程《抽样技术与应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
四、教学内容整合和改革
根据专业学科的需要对统计学的内容进行处理,以满足未来发展对统计学基础的需要。根据中国金融业发展和统计改革的需要,按照中国金融统计体系和金融统计工作的内容,重新构建了金融统计学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同时,对于金融统计建模的相关统计理论,要适当加于补充和扩充,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五、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改革
(1)实施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比如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
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选择难度适宜的金融统计模型,分析其建模的思想、方法、步骤等。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地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对于金融统计学,还需要为金融统计建模打下基础,所要掌握的内容更多。
(3)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注重学生的运用实践能力。依据统计分析软件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调整教学内容。现在有很多专业的、功能强大的统计软件:如 s-plus、R 、SPASS 以及Matlab 等,不同软件各有所长。一般说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使用统计软件,无须统一规定。但 R 软件是免费软件,而且有很多资源免费获取,是可供选择的最优软件。金融专业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把金融学与统计方法结合起来研究金融现象和问题就离不开数据收集和软件运用。只学理论不掌握运用,对金融系的学生来说统计学等于白学。
六、教学资源建设
1、文献资料
经济学院图书资料室具备了丰富的金融和统计类的文献期刊,这些文献资料为本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源,包括了研究案例、数据来源、研究方法等等。
2、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面对近年来学生人数增多、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等情况,基于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构建内容丰富、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网络教学平台。平台以课程教学为核心,包括课程基础信息、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互动答疑、教学评价与评测、课程组织与管理、辅助教学工具等功能模块,涉及到平台首页、教学资源、教学组织、课堂教学、课外交流、课外作业、课外训练、在线考试、成绩管理等方面。
3、丰富案例库
在丰富案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案例教学质量金融统计学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自然是教学方法的首选。然而,在目前金融统计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依然占主导地位,对如何根据经济学理论、从实际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以及如何根据已建立的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等讨论的较少,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应用就更少。这样势必导致学生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较为薄弱,面对实际经济问题或现象,在提出建模设想、选用具体估计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数据、诊断发现问题和改进估计方法等各个计量经济建模环节都存在问题。
七、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
课程考核以“闭卷考试+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
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满分100分,占到期末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论文:小组研究论文与应用操作考核。学习金融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目的在于应用,为检验学生对金融统计学的学习效果,以 2—4 人为小组完成一篇自命题的课程论文,制作 PPT向所有的同学汇报,并由教师和同学进行评判、答辩与评分,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成绩。占平时成绩的50%。
八、教材建设
金融统计学是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成功地开展金融统计学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金融统计学教学相长的关键,为此,要丰富教材案例,针对何种问题采用何种方法,清晰如何建模、如何分析计算结果等,使学生能“即学即得”,并能在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中“按图索骥”,熟悉统计学在金融中的运用。
填写说明
1. 专业核心骨干课程要重点突出教学内容整合及改革,突出课堂教学组织情况;
2.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思路,围绕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开展。 学院*****专业核心骨干课程清单
《经济统计学》核心骨干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简介
金融统计学按照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现状和特点,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我国金融中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了翔实的分析和研究。主要阐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统计、有价证券的价值分析、通货膨胀的统计、外债监测统计指标体系、证券价格指数体系、证券投资组合研究及其实证分析、金融高频数据及其实证分析、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方法等。
二、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随着金融统计学的发展及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金融统计学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优化金融统计学课程的建设思路与目标,具体有以下几点:
1. 建设思路
(1)提高师资水平:教师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保证。在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方面,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师资培养模式,一方面引进国内名校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也注重对本校教师的专业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
(2)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 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课堂教学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金融统计学”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均以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锻炼为出发点, 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按照教学计划, 学生在完成了“金融统计学”及其他相关课程的理论部分的学习后, 该课程的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金融统计学的金融模拟实践,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需要重新阅读和理解金融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运用已学的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作出决策。
2. 建设目标
力争近年内把《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建设成为“一支有好带头人且有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一套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一套科学的考核办法”的华北理工大学一流的精品课程。
第一步,编写高水平教辅资料。首先编制革新的教学大纲,加强精品教材建设。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应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目前条件已经成熟,课程组正在组织编写适合本地区金融学专业及相关财经专业教学的全国性统编教材。其次,在编制高水平教材的基础上,课程组集体备课,统一编制教学计划、授课教案等。最后,全面提升多媒体电化
手段教学,制作高水平教学课件。
第二步,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首先与银行、证券公司和期货交易所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分期分批地组织学生参观和调研,实现专业能力的深度锻炼和培养。其次,推行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比如,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定期聘请从事金融或则统计专业富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讲座和座谈,让学生了解最新的金融统计的业务知识,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采用案例教学或课堂论文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步,提高课程组成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支持和鼓励教师攻读学位,委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外出访问、进修,通过多种途径使本课程组教师职称、学历有大幅提高。奖励教师积极申报教育教学课题和各种科研课题,到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第四步,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教学经验,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基本点,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尽量采取笔试、设计专题报告、课程论文、计算机模拟等多种学习考核制度,积极探索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另外,要加强课程考核制度的改革,在条件成熟时积极推行无纸化考试。通过必修课无纸化试题库的建设,采取无纸化考试,既减轻了教师监考的工作量,又打消了学生作弊的念头。
三、教学团队
当前经济学院经济统计系已经建立起一支教学素质过硬、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
王广凤,博士,系主任,主授课程《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研究方向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为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案例;
张艳东,博士,主授课程《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经济预测与决策》等,研究方向为能源产业发展,为本课程的讲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王晓巍,硕士,主讲课程《经济统计学》、《统计学》、《金融统计学》等,研究方向为数据模型及应用,为本课程的讲授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郑亚男,博士,主授课程《国民经济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等; 张立华,主授课程《金融统计学》、《金融统计学》等;
刘文慧,主授课程《抽样技术与应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
四、教学内容整合和改革
根据专业学科的需要对统计学的内容进行处理,以满足未来发展对统计学基础的需要。根据中国金融业发展和统计改革的需要,按照中国金融统计体系和金融统计工作的内容,重新构建了金融统计学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同时,对于金融统计建模的相关统计理论,要适当加于补充和扩充,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五、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改革
(1)实施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比如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
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选择难度适宜的金融统计模型,分析其建模的思想、方法、步骤等。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地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对于金融统计学,还需要为金融统计建模打下基础,所要掌握的内容更多。
(3)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注重学生的运用实践能力。依据统计分析软件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调整教学内容。现在有很多专业的、功能强大的统计软件:如 s-plus、R 、SPASS 以及Matlab 等,不同软件各有所长。一般说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使用统计软件,无须统一规定。但 R 软件是免费软件,而且有很多资源免费获取,是可供选择的最优软件。金融专业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把金融学与统计方法结合起来研究金融现象和问题就离不开数据收集和软件运用。只学理论不掌握运用,对金融系的学生来说统计学等于白学。
六、教学资源建设
1、文献资料
经济学院图书资料室具备了丰富的金融和统计类的文献期刊,这些文献资料为本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源,包括了研究案例、数据来源、研究方法等等。
2、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面对近年来学生人数增多、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等情况,基于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构建内容丰富、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网络教学平台。平台以课程教学为核心,包括课程基础信息、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互动答疑、教学评价与评测、课程组织与管理、辅助教学工具等功能模块,涉及到平台首页、教学资源、教学组织、课堂教学、课外交流、课外作业、课外训练、在线考试、成绩管理等方面。
3、丰富案例库
在丰富案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案例教学质量金融统计学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自然是教学方法的首选。然而,在目前金融统计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依然占主导地位,对如何根据经济学理论、从实际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以及如何根据已建立的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等讨论的较少,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应用就更少。这样势必导致学生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较为薄弱,面对实际经济问题或现象,在提出建模设想、选用具体估计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数据、诊断发现问题和改进估计方法等各个计量经济建模环节都存在问题。
七、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
课程考核以“闭卷考试+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
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满分100分,占到期末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论文:小组研究论文与应用操作考核。学习金融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目的在于应用,为检验学生对金融统计学的学习效果,以 2—4 人为小组完成一篇自命题的课程论文,制作 PPT向所有的同学汇报,并由教师和同学进行评判、答辩与评分,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成绩。占平时成绩的50%。
八、教材建设
金融统计学是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成功地开展金融统计学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金融统计学教学相长的关键,为此,要丰富教材案例,针对何种问题采用何种方法,清晰如何建模、如何分析计算结果等,使学生能“即学即得”,并能在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中“按图索骥”,熟悉统计学在金融中的运用。
填写说明
1. 专业核心骨干课程要重点突出教学内容整合及改革,突出课堂教学组织情况;
2.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思路,围绕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开展。 学院*****专业核心骨干课程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