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栏目,意在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我个人认为,这两种习惯虽然都重要,但相对于培养爱护图书的习惯,培养小学生写日记的习惯难度比较大,对学生人生的意义也更大。于是,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围绕如何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做了不少努力,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做法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指导方法,让学生有话可写 日记,也就是天天记录。写几篇日记很容易,但天天写,或者隔天写就困难了。所以,写日记贵在坚持。如何把难以坚持的事变得比较容易落实呢?我以为,有话可写至关重要。有想写的话,坚持起来就不难了。 人有视、听、味、触、嗅5种感觉。外界的信息通过这5种感觉储存在人脑中,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收集这5个方面的信息,稍加整理,写进日记的话应该不难找,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人的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吸收,听觉其次,味、触、嗅觉较少,但它们都能为作文增加色彩。对小学生来说,能描写出不同感觉的信息,并能稍作思考,抒发感情,发表意见,表达喜怒哀乐等,就是合格的日记了。 我们还可以把这5种感觉进行细分写入日记。视觉方面有观察到的人、事、物、景,阅读的书籍,观看的影视作品等。味、嗅、触也是观察的必要途径。听觉方面主要是听到的人、事、话等。触觉方面可以放大理解为是亲自参与的,比如学习上的苦乐、重难点的思考。在生活行为上,个人的爱好、习惯、娱乐活动等都可以作为日记的素材。就连写日记时感到没有材料又必须坚持写的那种痛苦、煎熬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日记。如此一说,学生的畏难情绪顿时冰释。学生刚开始写日记时要借助5种感觉去梳理、寻找,后来写着写着灵感就来了。学生有无限的内容、无尽的话题可以写,还怕写不出日记吗? 当然,在坚持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的坚持情况不太好,可以分阶段列出几个话题,供学生们选用或改造,如“跳绳喜乐”“我眼中的某某”“难吃的某菜”等。 二、形式自由,让学生感受到快乐 能够坚持写日记,很大的动因是学生感受到了写日记的乐趣。教师不能让小学生觉得写日记是任务,是压力,而应该让学生觉得写日记是一种游戏、一种娱乐。 鉴于此,我没有对日记限定要求,而是加以引导,写作的内容可以来自5种感觉的“实”,也可以是所感所想的“虚”,甚至可以是“穿越”。其实,每天写几百字的日记并不容易,况且还要有次序地表述出来。教师应允许学生想象和虚构,让学生在天马行空中尝试写作,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喜欢幻想的心性。 另一个让学生感受到写日记的快乐的做法就是日记形式上的自由,日记本成为色彩缤纷的集合体。学生可以借鉴相关读物,使用黑笔、红笔、蓝笔、粉色笔写作均可,横写、竖写、斜写都行,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扇形等排版也可以;可以在本子上粘贴动漫图片、影视贴画、动植物标本,或自己绘制的图画;还可以在页面底部每天摘录名言、课文中的妙句,抄写错字、错词。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的日记精彩纷呈,内容有了很大的提高,书写整齐,排版多样,令人赏心悦目。 三、积极投稿,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写作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综合素质。写日记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受益无穷。于是,每过一定的时间,我就收阅学生的日记,或者让学生推荐、挑选较好的日记,予以面批、修改。 学生的日记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学生写日记大多是有感而发,写的时候主题不一定鲜明,所以有较大的改动空间,稍微改个地方,就适合不同要求的征文题目或者报刊栏目。有时候一个学生的几篇日记可以整合成一篇文章,有时候两个学生的日记的截取片段可以组合成文。当然,最直接的是把征文题目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一两周内随意成文,然后择优向期刊社投稿。 一位学生的一篇日记,描写了下午放学后校园黄昏的景色,描写得细致、传神。另一篇日记记叙了他和某位同学的口角,写出了自己的伤心和对同学的不满。我看了之后,把两篇日记整合起来,先写他和同学的口角,然后组接校园黄昏的景色,以烘托伤心的情绪,并引导学生深思:如何慎重处理同学间的不愉快?我写上推荐评语,文章刊发后,写日记的学生和与他发生过口角的同学和好如初了,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其他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一学期下来,班上有十多位学生的日记经过修改后,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有的在各项征文活动、读书比赛活动中获奖。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坚持写日记不再是艰难的事,而是像瓜熟蒂落般自然。 一项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一件事情坚持了21天,就成了习惯,坚持了90多天,就成了稳定的习惯。可见,习惯的养成难在开头。若开头引导得法,学生就容易快速地进入预期的轨道。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其实就是指导学生获取成功的法则。写日记,需要多做有心人,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也需要坚持和耐心。写日记也是一种积累,它能拓展人的视野,丰富人生,为人生留下思维的轨迹,为人生的反思积累财富。 (责编 莫彩凤)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栏目,意在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我个人认为,这两种习惯虽然都重要,但相对于培养爱护图书的习惯,培养小学生写日记的习惯难度比较大,对学生人生的意义也更大。于是,在平时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围绕如何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做了不少努力,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做法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指导方法,让学生有话可写 日记,也就是天天记录。写几篇日记很容易,但天天写,或者隔天写就困难了。所以,写日记贵在坚持。如何把难以坚持的事变得比较容易落实呢?我以为,有话可写至关重要。有想写的话,坚持起来就不难了。 人有视、听、味、触、嗅5种感觉。外界的信息通过这5种感觉储存在人脑中,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收集这5个方面的信息,稍加整理,写进日记的话应该不难找,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人的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吸收,听觉其次,味、触、嗅觉较少,但它们都能为作文增加色彩。对小学生来说,能描写出不同感觉的信息,并能稍作思考,抒发感情,发表意见,表达喜怒哀乐等,就是合格的日记了。 我们还可以把这5种感觉进行细分写入日记。视觉方面有观察到的人、事、物、景,阅读的书籍,观看的影视作品等。味、嗅、触也是观察的必要途径。听觉方面主要是听到的人、事、话等。触觉方面可以放大理解为是亲自参与的,比如学习上的苦乐、重难点的思考。在生活行为上,个人的爱好、习惯、娱乐活动等都可以作为日记的素材。就连写日记时感到没有材料又必须坚持写的那种痛苦、煎熬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日记。如此一说,学生的畏难情绪顿时冰释。学生刚开始写日记时要借助5种感觉去梳理、寻找,后来写着写着灵感就来了。学生有无限的内容、无尽的话题可以写,还怕写不出日记吗? 当然,在坚持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的坚持情况不太好,可以分阶段列出几个话题,供学生们选用或改造,如“跳绳喜乐”“我眼中的某某”“难吃的某菜”等。 二、形式自由,让学生感受到快乐 能够坚持写日记,很大的动因是学生感受到了写日记的乐趣。教师不能让小学生觉得写日记是任务,是压力,而应该让学生觉得写日记是一种游戏、一种娱乐。 鉴于此,我没有对日记限定要求,而是加以引导,写作的内容可以来自5种感觉的“实”,也可以是所感所想的“虚”,甚至可以是“穿越”。其实,每天写几百字的日记并不容易,况且还要有次序地表述出来。教师应允许学生想象和虚构,让学生在天马行空中尝试写作,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喜欢幻想的心性。 另一个让学生感受到写日记的快乐的做法就是日记形式上的自由,日记本成为色彩缤纷的集合体。学生可以借鉴相关读物,使用黑笔、红笔、蓝笔、粉色笔写作均可,横写、竖写、斜写都行,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扇形等排版也可以;可以在本子上粘贴动漫图片、影视贴画、动植物标本,或自己绘制的图画;还可以在页面底部每天摘录名言、课文中的妙句,抄写错字、错词。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的日记精彩纷呈,内容有了很大的提高,书写整齐,排版多样,令人赏心悦目。 三、积极投稿,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写作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综合素质。写日记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受益无穷。于是,每过一定的时间,我就收阅学生的日记,或者让学生推荐、挑选较好的日记,予以面批、修改。 学生的日记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学生写日记大多是有感而发,写的时候主题不一定鲜明,所以有较大的改动空间,稍微改个地方,就适合不同要求的征文题目或者报刊栏目。有时候一个学生的几篇日记可以整合成一篇文章,有时候两个学生的日记的截取片段可以组合成文。当然,最直接的是把征文题目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一两周内随意成文,然后择优向期刊社投稿。 一位学生的一篇日记,描写了下午放学后校园黄昏的景色,描写得细致、传神。另一篇日记记叙了他和某位同学的口角,写出了自己的伤心和对同学的不满。我看了之后,把两篇日记整合起来,先写他和同学的口角,然后组接校园黄昏的景色,以烘托伤心的情绪,并引导学生深思:如何慎重处理同学间的不愉快?我写上推荐评语,文章刊发后,写日记的学生和与他发生过口角的同学和好如初了,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其他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一学期下来,班上有十多位学生的日记经过修改后,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有的在各项征文活动、读书比赛活动中获奖。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坚持写日记不再是艰难的事,而是像瓜熟蒂落般自然。 一项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一件事情坚持了21天,就成了习惯,坚持了90多天,就成了稳定的习惯。可见,习惯的养成难在开头。若开头引导得法,学生就容易快速地进入预期的轨道。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其实就是指导学生获取成功的法则。写日记,需要多做有心人,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也需要坚持和耐心。写日记也是一种积累,它能拓展人的视野,丰富人生,为人生留下思维的轨迹,为人生的反思积累财富。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