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
林州市市直振林学校 呼江利
新学期即将开始,今年秋季全省小学将更换经教育部2016年审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语文教材。我个人觉得认为,新版的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将课外阅读和语文生活贯穿整本书,内容十分接地气,是语文教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将从以下几个特点谈起:
特点一:先学部分常用字 再学“aoe”
新版的语文教材要比旧教材大,文字体也较大,从外观上来看,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为32开小开本,此番修订将变为16开,也就是A4纸大小。以前的小开本,文字密集,可能会减少孩子阅读的积极性。新版课本中大量的留白方便了孩子在课文旁边做标记。并且穿插了许多情境图画,读起来有一种水墨画的感觉。
新版的一年级语文教材最显著的变化是:旧版一年级上册的目录顺序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识字二、课文。而新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以前,小学语文第一课都是学a、o、e这三个拼音,今年先学部分常用字,这非常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汉字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把拼音教学往后挪,这说明更关注孩子们的需求。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可以把孩子的生活和经历融入到学习中,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幼小
衔接,让拼音真正回归认字工具的本源。
我们打开课本第六页看到,大大的“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字,十分有震撼力。为什么会是“天地人”呢?据了解,《易经》里面曾提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合为“三才”。这是编排上的一个大胆尝试。感恩天地人,和谐你我他,还有不可或缺的金木水火土,这些都传递着浓郁的传统文化。孩子也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验阅读的乐趣。新教材开篇是《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这是一种国家的认同感;第二篇是《我是小学生》,这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认同;第三篇则是《我爱学语文》,配图则是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也和语文的“听说读写”吻合。这说明新教材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新版教材的单元结构分为识字、拼音、阅读三个板块,其中新课文达40%,传统文化篇目比重加大,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这说明国家注重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我们看到一年级语文修订版教材至少有一半的课文发生变化。现行一年级上册教材共有20篇课文和8篇识字,28篇课文中仅保留了现行的8篇。其中识字保留了《日月明》《口耳目》2篇、20篇课文中保留了《四季》《影子》《雪地里的小画家》《比尾巴》《小小的船》《雨点儿》6篇。新版教材中,很多熟悉的课文,比如《一去二三里》《小小竹排画中游》《静夜思》等都不见了踪影。不过,在新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上册,我们却意外看到了《乌鸦喝水》这篇经典课文,熟悉教材的老师应该知道该文章以前在一年级下册才能学到,这意味着今年要提前出现在小学生面前了。此外,新版语文教材上册还新增了《汉乐府·江南》《秋天到了》《明天要远足》《升国旗》,还有俄罗斯作家巴乌姆美莉的作品《小蜗牛》等等。这些儿童诗、儿童散文加深了汉字的文学色彩和传统文化底蕴。
特点二:减少识字量 减轻新生负担
新教材增加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中不常用的汉字。比如”叉“字,结构比较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多。虽然小学一二年级识字量减少,不过小学阶段的总识字量没变,一二年级少认的200字,会放到三四年
级去认。而一到四年级没学会写的400字,则统统安排进五六年级的课本中。因为对五六年级的大孩子来说,写字变得容易多了。
我觉得一年级减少识字量,这是放缓坡度,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后,识字能力加强,家长不用过于担心。“虽然一年级的识字量减少了,但教材合理地安排识字写字序列: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的字优先;写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加上新版教材的识字方式多样,重视培养孩子的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
特点三:新增“书写提示”“和大人一起读” 激发学生探究汉字的欲望和 阅读兴趣
新版教材中,语文园地新增两个栏目——“书写提示”和“和大人一起读”。我们知道如今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很多人都习惯用电脑打字,而忽略了写字。为了培养小朋友的书写习惯,在新版教材的语文园地新增”书写提示“。“书写提示”讲的是笔顺规则,比如笔画的先后顺序,包括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等等。说白了,新教材就是想告诉一年级的小朋友,写字是有规律的,按规律写,字能写得更顺手更漂亮。
教材一共设有8次“和大人一起读”,内容既有《小兔子乖乖》这样的儿歌,也有《小松鼠找花生》类的趣味故事。 ‘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栏目中的“大人”,既可以是老师、父母,也可以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孩子和不同人群一起阅读,可以收获不同的阅读感受。
特点四:穿插情境图画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翻看新版教材我们看到,在识字、拼音、阅读单元中,都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情境图画。有趣的故事情境,以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习字母。以拼音为例,这些情境图画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既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拼音,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新版教材创新设计,从细微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教材中的课文《小蜗牛》,并不是全文注音,仅难字注音,并配有连环画。这是希望学生利用识字猜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检查识字成果。在新版教材中,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希望学生借助图画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去猜字、认字,“这是鼓励学生运用识字成果,自主阅读。不认识的字鼓励学生猜读,特别是借助图画猜读。拼音不是阅读的唯一凭借。图画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特点五:新增“快乐读书吧”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新版教材的第一单元末尾新增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有四幅图画,分别是和爸妈阅读、和同伴讲故事、在书店看书和在图书馆看书,主题是“读书真快乐”。这是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这说明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阅读,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快乐读书吧”栏目就是在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特点六、教师迎接新挑战
自2012年秋季起,依据国家教育部的安排,中小学便开始实行“新课标”,其中语文学科要求注重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同时要求增加传统文化的所占比重。但由于语文教材一直沿用过去的版本,原先教材里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而新版教材加大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也顺应了当前实行‘新课标’的形势。”当然,一年级语文教材的“大换血”,虽然是通过对课文进行更换或调整,在一定意义上更加贴近一年级新生的实际,更加与时俱进,但同样也是对一线语文老师的一次挑战。以前一直都用的人教版教材,教学的内容、方法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而新教材启用后,这些模式也要重新‘洗牌’。” “教材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镜子,教材也应该与时俱进,方能带给学生更鲜活的精神养分。”教材的变革对一年级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需要把握住低段识字写字的目标,认真钻研教材中的新课文,利用古文字来帮助识写汉字,把好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关。新教材的变革打破我们传统的备课以及教学模式,对突破自我,实现自我提供了机会,让我们在红色经典的花园学校里一起迎接这个挑战。
解析新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
林州市市直振林学校 呼江利
新学期即将开始,今年秋季全省小学将更换经教育部2016年审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语文教材。我个人觉得认为,新版的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将课外阅读和语文生活贯穿整本书,内容十分接地气,是语文教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将从以下几个特点谈起:
特点一:先学部分常用字 再学“aoe”
新版的语文教材要比旧教材大,文字体也较大,从外观上来看,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为32开小开本,此番修订将变为16开,也就是A4纸大小。以前的小开本,文字密集,可能会减少孩子阅读的积极性。新版课本中大量的留白方便了孩子在课文旁边做标记。并且穿插了许多情境图画,读起来有一种水墨画的感觉。
新版的一年级语文教材最显著的变化是:旧版一年级上册的目录顺序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识字二、课文。而新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以前,小学语文第一课都是学a、o、e这三个拼音,今年先学部分常用字,这非常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汉字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把拼音教学往后挪,这说明更关注孩子们的需求。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可以把孩子的生活和经历融入到学习中,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幼小
衔接,让拼音真正回归认字工具的本源。
我们打开课本第六页看到,大大的“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字,十分有震撼力。为什么会是“天地人”呢?据了解,《易经》里面曾提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合为“三才”。这是编排上的一个大胆尝试。感恩天地人,和谐你我他,还有不可或缺的金木水火土,这些都传递着浓郁的传统文化。孩子也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验阅读的乐趣。新教材开篇是《入学教育》,“我是中国人”,这是一种国家的认同感;第二篇是《我是小学生》,这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认同;第三篇则是《我爱学语文》,配图则是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也和语文的“听说读写”吻合。这说明新教材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新版教材的单元结构分为识字、拼音、阅读三个板块,其中新课文达40%,传统文化篇目比重加大,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这说明国家注重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我们看到一年级语文修订版教材至少有一半的课文发生变化。现行一年级上册教材共有20篇课文和8篇识字,28篇课文中仅保留了现行的8篇。其中识字保留了《日月明》《口耳目》2篇、20篇课文中保留了《四季》《影子》《雪地里的小画家》《比尾巴》《小小的船》《雨点儿》6篇。新版教材中,很多熟悉的课文,比如《一去二三里》《小小竹排画中游》《静夜思》等都不见了踪影。不过,在新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上册,我们却意外看到了《乌鸦喝水》这篇经典课文,熟悉教材的老师应该知道该文章以前在一年级下册才能学到,这意味着今年要提前出现在小学生面前了。此外,新版语文教材上册还新增了《汉乐府·江南》《秋天到了》《明天要远足》《升国旗》,还有俄罗斯作家巴乌姆美莉的作品《小蜗牛》等等。这些儿童诗、儿童散文加深了汉字的文学色彩和传统文化底蕴。
特点二:减少识字量 减轻新生负担
新教材增加了常用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中不常用的汉字。比如”叉“字,结构比较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多。虽然小学一二年级识字量减少,不过小学阶段的总识字量没变,一二年级少认的200字,会放到三四年
级去认。而一到四年级没学会写的400字,则统统安排进五六年级的课本中。因为对五六年级的大孩子来说,写字变得容易多了。
我觉得一年级减少识字量,这是放缓坡度,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后,识字能力加强,家长不用过于担心。“虽然一年级的识字量减少了,但教材合理地安排识字写字序列: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的字优先;写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加上新版教材的识字方式多样,重视培养孩子的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
特点三:新增“书写提示”“和大人一起读” 激发学生探究汉字的欲望和 阅读兴趣
新版教材中,语文园地新增两个栏目——“书写提示”和“和大人一起读”。我们知道如今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很多人都习惯用电脑打字,而忽略了写字。为了培养小朋友的书写习惯,在新版教材的语文园地新增”书写提示“。“书写提示”讲的是笔顺规则,比如笔画的先后顺序,包括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等等。说白了,新教材就是想告诉一年级的小朋友,写字是有规律的,按规律写,字能写得更顺手更漂亮。
教材一共设有8次“和大人一起读”,内容既有《小兔子乖乖》这样的儿歌,也有《小松鼠找花生》类的趣味故事。 ‘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栏目中的“大人”,既可以是老师、父母,也可以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孩子和不同人群一起阅读,可以收获不同的阅读感受。
特点四:穿插情境图画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翻看新版教材我们看到,在识字、拼音、阅读单元中,都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情境图画。有趣的故事情境,以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习字母。以拼音为例,这些情境图画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既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拼音,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新版教材创新设计,从细微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教材中的课文《小蜗牛》,并不是全文注音,仅难字注音,并配有连环画。这是希望学生利用识字猜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检查识字成果。在新版教材中,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希望学生借助图画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去猜字、认字,“这是鼓励学生运用识字成果,自主阅读。不认识的字鼓励学生猜读,特别是借助图画猜读。拼音不是阅读的唯一凭借。图画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特点五:新增“快乐读书吧”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新版教材的第一单元末尾新增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有四幅图画,分别是和爸妈阅读、和同伴讲故事、在书店看书和在图书馆看书,主题是“读书真快乐”。这是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这说明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阅读,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快乐读书吧”栏目就是在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特点六、教师迎接新挑战
自2012年秋季起,依据国家教育部的安排,中小学便开始实行“新课标”,其中语文学科要求注重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同时要求增加传统文化的所占比重。但由于语文教材一直沿用过去的版本,原先教材里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而新版教材加大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也顺应了当前实行‘新课标’的形势。”当然,一年级语文教材的“大换血”,虽然是通过对课文进行更换或调整,在一定意义上更加贴近一年级新生的实际,更加与时俱进,但同样也是对一线语文老师的一次挑战。以前一直都用的人教版教材,教学的内容、方法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而新教材启用后,这些模式也要重新‘洗牌’。” “教材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镜子,教材也应该与时俱进,方能带给学生更鲜活的精神养分。”教材的变革对一年级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需要把握住低段识字写字的目标,认真钻研教材中的新课文,利用古文字来帮助识写汉字,把好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关。新教材的变革打破我们传统的备课以及教学模式,对突破自我,实现自我提供了机会,让我们在红色经典的花园学校里一起迎接这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