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
1.0 工程概述
齐鲁石化原料结构调整及炼油化工资源工程煤气化装置中有一台离心式压缩机组(位号K1301),主要由压缩机及电机(19.4T )、润滑油站(7.4T )、高位油箱(0.38T )等部分组成,其型号规格具体如下:
压缩机及电机部分共用一个底座,整体到货。离心式压缩机安装在框架一侧,采用无垫铁安装,通过顶丝调整机组水平度,安装与吊装均有一定的难度。
2.0 编制依据
2.1《化工机器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 HGJ203-83 2.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 2.3《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SHJ515-90 2.4《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化工用离心压缩机》 HGJ205-92 2.5《压缩机、风机、离心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2.6 K-1301离心压缩机技术图纸和随机资料 2.7 中石化第二建设公司煤气化装置施工组织设计
3.0 主要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3.1 、施工前的准备
压缩机组安装前现场应该具备下列施工条件: 1、由施工员编制施工方案,并经有关各方审批认可。
2、由施工员及安全员对参加压缩机组安装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使有关施工人员了解压缩机组的安装过程和主要技术质量要求及各项安全注意事项,同时了解施工过程所需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准备好施工中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及防护用料。 4、准备好压缩机组安装所需的工具、量具、机具及手段用料等,在施工现场应准备工具保管箱。
3.2、压缩机组安装施工工序流程如下:
3.3、基础验收及处理:
1、基础验收应由总承包商牵头,会同土建施工单位、安装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现场交接,基础应资料齐全,并办理中间交接手续。基础移交时现场实体需标出设备位号、设备标高基准线、基础纵横中心线、地脚螺栓预留孔中心线。
2、基础表面不得有油污、泥土等杂物,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3、按土建施工资料及技术文件规定,对基础的尺寸和位置进行复测,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需要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面深度应不小于10mm ,密度以每平方分米4-6个点为宜,表面不允许有油污和疏松层。
5、压缩机放置顶丝座处应铲平,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预留地脚螺栓孔内应清理干净。 3.4、设备的开箱检验:
1、机器及设备附件开箱检验应由安庆石化监理公司、宁波工程公司、施工单位(中石化二公司)及机组供货商等相关人员参加。
2、检查机器及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包装箱号、外包装状况,并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及技术文件。
3、检查随机资料、专用工具是否齐全。
4、检查机器设备及附件数量、规格、外观及锈蚀状况等,核对外型尺寸及主要管口方位,以确定安装方位。
5、检验后填写开箱检验记录并经各方签字确认。
6、开箱过程,不得擅自将设备法兰口、随机管线等的保护封口撕破或打开。尤其
是内部已作洁净防腐处理的油管线等。
7、验收后的设备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妥善保管,严防零备件锈蚀、变形或丢失。 3.5、压缩机的安装 3.5.1、压缩机就位
1、压缩机就位前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套管中的油污、油漆、碎石、泥砂、 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
2、压缩机就位前应彻底清除设备底座下面的油污;对于预留地脚螺栓,必须彻底 清除光杆部分的油污,而螺纹部分应涂上防锈油。将地脚螺栓放入预留孔内。
3、吊装就位时应对设备进行防护,防止损坏设备表面的防锈漆。压缩机及电机总 重约为19.4吨,吊装用吊车型号视场地允许情况确定。
4、设备就位时先将支撑块置于基础上将调整螺栓顶在支撑块上。将底脚板与底座 平板固定在一起,在底脚板与底板间先预放置0.5mm 的不锈钢板,然后通过螺栓粘合,并检查两面的接触情况。然后慢慢的将底座(连同设备一起)安放在基础上,用调整螺栓和地脚螺栓临时固定。
3.5.2、初步找正找平及电机轴承拆检
1、离心压缩机安装的定位允差按下列要求:平面位置度允许偏差±5mm, 标高允许偏差±5mm 。
2、调整压缩机位置,使设备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对准。用调整螺栓调整设备标高,
调整好后旋紧机组底座上的安装调节螺栓,精度为0.02mm/m的框式水平仪放在设备出口法兰,通过机组底座上的安装调节螺栓来调整机组水平,水平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3、若厂家或业主要求,需进行电机轴承的拆检:
1)压缩机轴承为滑动轴承,强制润滑。轴承装配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轴瓦合金表面不得有裂纹、孔洞、重皮、夹渣、斑痕等缺陷。合金层与瓦壳应牢固紧密地结合, 经涂色检查不得有分层、脱壳现象。拆卸时各零部件应做上标记。
2)电机轴承的装配应该符合下列要求:
a 、用涂色法检查瓦背与轴承座孔应紧密均匀贴合, 厚壁瓦的接触面积, 不应少 于 50%;可倾瓦、薄壁瓦的接触面积不应少于 75%;
b、轴瓦与轴承座和轴承盖之间的过盈量为0.03-0.07mm (回装压盖时用压铅法检查)
c、用涂色法检查轴颈与轴瓦的接触情况, 轴瓦与轴颈接触应均匀, 轴向接触长 度不应少于 80%;
d、用压铅法或千分表抬轴法测量轴承间隙并做好记录。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轴承顶间隙为0.26-0.34,侧间隙为0.13-0.17 mm。
e、轴承各零部件回装过程必须认真检查装配标记是否正确,用冲洗润滑油将轴承及轴颈表面均匀润湿。
f 、因压缩机的轴承安装在机体内,不宜拆检,现场不作拆检。
3.5.3、底脚板灌浆
1、灌浆之前将预留孔套管高出部分按要求进行切除,将各预埋管内灌满干沙,并压实。灌干沙前应将地脚螺栓与预埋板的结合面打磨,使结合面接触严密。 2、座浆高度与调整垫板下表面平齐,座浆方法及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3、座浆料采用无收缩水泥,灌浆时要求围绕地脚螺栓和底角板做一临时模板, 模板内壁与底角板边缘至少留出100mm 的距离。
4、座浆料强度达到75%以后,对称的松开调整螺栓。当完成达到强度后卸下底座 平板与底脚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对称的拧紧地脚螺栓。 3.5.4、二次找正
重新找正时,复查中心、标高、水平。用安装调节螺栓调整设备标高,通过增减设备底座平板和底脚板间的不锈钢垫片来调整设备的水平度(调整垫片设备自带)。符合标准后,把紧地脚螺栓。 3.5.5、压缩机的对中
1、压缩机采用叠片挠性联轴器,对中按照厂家的设备随机资料的要求进行,满足如下要求:
2、垂直面上的轴向对中,通过改变电机支腿下面的垫片厚度来调整,如果要做较大的调整,可调整设备底座平板和底脚板间的不锈钢垫片;径向对中只需通过在电机支脚下面每个垫板下加入或抽出垫片。
3、在水平面上校准轴向及径向偏差时通过拧动电机固定螺栓,水平移动电机。对中结束后将电机固定螺栓拧紧。
4、联轴器安装前应核对联轴器间的间距,允许偏差为0~0.4mm ,并按照联轴器上标示的相对位置进行安装。
5、联轴器的螺栓安装按图进行,不要装反。联轴器连接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350Nm. 用扭力扳手按对角顺序至少分三次拧紧。 3.5.6、二次灌浆
1、对中检查合格后,即可达到二次灌浆的条件。二次灌浆按设计要求采用H-60灌浆料。
2、二次灌浆必须经有关部门联合检查确认后进行,灌浆必须在联检后24小时内完成,否则必须对设备进行复测核对。
3、灌浆前基础表面的杂物要全部清除干净,特别是油污,必须铲除干净,直 至露出新的基础表面。
4、支模板时要特别小心不要碰动了设备。
5、水冲洗并湿润二次灌浆基础表面,用压缩空气吹净。灌浆工作必须一次完成 不能间断。
6、灌浆工作应在气温5℃以上进行,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灌浆后应经常洒水 养护,以免出现裂纹。
7、二次灌浆层不得有裂缝、蜂窝和麻面等缺陷。当二次灌浆层与设备底座底面 要求紧密接触时,其接触面间不得有间间隙。 3.6、附属设备及管线安装
3.6.1、循环气压缩机附属设备主要包括润滑油站及高位油箱,附属设备主体的安装均按照静设备安装施工方案进行。润滑油箱整体吊装时应使用底座上的吊耳,严禁使用油箱侧板上的吊耳。
1、润滑油箱及高位油箱在投用前须打开进行检查,若洁净度未达要求,则必须 现场清洗,清洗时不得采用易掉纱掉絮的布条,可采用海棉及面粉等。
2、滑油泵底座与泵按图纸定位后,焊于油箱底座上。在试运前需重新检查轴对 中,其同轴度偏差应不大于0.05mm ,端面倾斜应不大于0.05mm/m。
3、高位油箱应彻底清除内部杂质,并进行煤油渗漏试验,安装在压缩机中心线6 米高度位置。
3.6.2、附属管线的连接
1、检查润滑油站及高位油箱连接油管内部的清洁度,如不合格必须处理。
2、润滑油管线现场焊接时,必须严格控制内表面焊缝质量,所有油管线焊接都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焊缝表面及周围不得有焊瘤及焊渣。
3、润滑油管线现场焊接安装后,应重新拆下运至合适地方,通过连接临时蒸汽管线进行蒸汽吹扫。若润滑油管线为碳钢材质,则吹扫前还应进行酸洗除锈。
4、润滑油管线蒸汽吹扫检查干净后,立即用压缩空气吹干,并将内表面用压缩空气喷上试运用润滑油,将法兰口妥善封扎,吹扫干净的润滑油管线应安排尽快回装。
5、机器连接的管道安装前必须处理干净。 6、管道与机器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配对法兰在自由状态下应平行且同心其偏差符合下表要求
b )配对法兰在自由状态下的距离,以能顺利放入垫片的最小间距为宜; c) 管道与机器最终连接时,联轴器上百分表监测的径向位移,机器转速大于
6000转/分,应不超过0.02mm 。如厂家有其它要求,可根据厂家定。
d) 管道与机器最终连接后(无应力安装),联轴器的对中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或厂家其它要求。 3.6.3、操作平台的安装
1、劳动保护应严格按GB50205-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施工。
2、安装劳动保护立柱时应用铁水平找正。
3、安装平台时,牛腿应用水平尺找正,保证平台的水平度。
3.7、压缩机防护
1、为避免钢结构等施工时不慎砸坏机组零部件,在机组就位后,如条件允许应在机组周围及上方搭设脚手架防护棚,机组现场仪表盘等上方还应加盖遮挡木板或铁皮。设备法兰口在配管或组装前,原包装封口不得随意拆除,如发现破损,应及时检
查确认是否有异物进入,然后重新封扎保护。
2、防护篷搭设时还应确保机组便于进行找正找平调整。
4.0 质量保证措施
4.1、质量控制
4.1.1、安装前应熟悉相应的施工图纸、规范及厂家提供的随机资料
4.1.2、用于施工的各种工具、量具、器具应为合格用具,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校验。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的人员对施工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有明确认识。 4.1.3、施工班组长负责组织工程质量自检,及时做好自检记录,并应得到质检员的确认。
4.1.4、要共检的项目(同合同中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共检有关规定)应及时、准确地做好签字完备的检验记录。
4.1.5、建立善的工序交接制度,对于上道工序不合格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未办理工序交接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4.1.6、准确地采集相关数据,质量记录应妥善保存,并经现场施工代表签字确认。 4.2、质量控制分级点(参照我单位施工组织设计)
5.0 施工计划及劳动力安排
5.1、施工人员安排
5.2、施工进度计划
本图仅作为参考,遇特殊情况可顺延。
- 10 -
6.0 施工主要用材料及专用量具
6.1、施工主要用材料
6.2、施工专用量具
- 11 -
7.0 安全管理措施
1、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SHJ505-98中的有关规定及项目部颁发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2、设备运输吊装过程中,必须选准设备的重心,钢丝绳及挂钩必须绑牢拧紧,吊装时应平稳,指挥信号应明确,防止出现设备倾翻或磕碰。所用运输及吊装设备等必须经专职设备员及安全员检查确认合格,不得带病作业。大型设备吊装必须经有关人员检查确认无误,并签发起吊令后才允许起吊。
3、压缩机安装由于工期紧迫,各专业交叉作业较为集中,因此,专职安全员应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监督,对安全隐患应及时安排整改。
4、设备就位找正时不得将手或脚放入设备底下,调整时由伙长或班组长摸清情况后统一指挥,不得各自为阵,防止出现因配合失误造成的意外伤害。
5、机组对中时,不得将专用对中装置激光器对准周围人员,尤其不能照射到人的眼睛。
6、施工过程必须注意设备上的安全警告标识,并在施工时加以重视。 7、现场零部件装配时不得使用汽油等强挥发易燃易爆品清洗,实际施工一般使用煤油(但不允许使用航空煤油)。施工现场必须放置有一定数量的泡沫灭火器,所用灭火器应经专职安全员检查确认有效且合格。清洗时,现场周围或上方应检查不得有动火作业,清洗后应将清洗液及擦拭布条等及时收回妥善保管或处理。
8、 管线吹扫时,必须在吹扫排放口拉设警戒区,防止误伤行人。 9、施工过程需动火作业时,氧气瓶及乙瓶必须按规定摆放,所用胶管等不得有破损泄漏。使用磨光机时必须配带防护镜,砂轮片必须安装正确,防止脱落伤人。
10、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等)应安排专门监护人,作业完毕及时将剩余物品清理出场地。
11、工作危险源分析表:
- 12 -
工 作 危 险(JHA )分 析 记 录 表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压缩机安装 工作/任务:起重吊装作业 编写日期: 2005年6月
工 作 危 险(JHA )分 析 记 录 表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 压缩机安装 工作/任务:施工用电作业 编写日期: 2005年6月
14
15
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
1.0 工程概述
齐鲁石化原料结构调整及炼油化工资源工程煤气化装置中有一台离心式压缩机组(位号K1301),主要由压缩机及电机(19.4T )、润滑油站(7.4T )、高位油箱(0.38T )等部分组成,其型号规格具体如下:
压缩机及电机部分共用一个底座,整体到货。离心式压缩机安装在框架一侧,采用无垫铁安装,通过顶丝调整机组水平度,安装与吊装均有一定的难度。
2.0 编制依据
2.1《化工机器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 HGJ203-83 2.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 2.3《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SHJ515-90 2.4《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化工用离心压缩机》 HGJ205-92 2.5《压缩机、风机、离心压缩机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2.6 K-1301离心压缩机技术图纸和随机资料 2.7 中石化第二建设公司煤气化装置施工组织设计
3.0 主要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3.1 、施工前的准备
压缩机组安装前现场应该具备下列施工条件: 1、由施工员编制施工方案,并经有关各方审批认可。
2、由施工员及安全员对参加压缩机组安装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使有关施工人员了解压缩机组的安装过程和主要技术质量要求及各项安全注意事项,同时了解施工过程所需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准备好施工中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及防护用料。 4、准备好压缩机组安装所需的工具、量具、机具及手段用料等,在施工现场应准备工具保管箱。
3.2、压缩机组安装施工工序流程如下:
3.3、基础验收及处理:
1、基础验收应由总承包商牵头,会同土建施工单位、安装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现场交接,基础应资料齐全,并办理中间交接手续。基础移交时现场实体需标出设备位号、设备标高基准线、基础纵横中心线、地脚螺栓预留孔中心线。
2、基础表面不得有油污、泥土等杂物,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3、按土建施工资料及技术文件规定,对基础的尺寸和位置进行复测,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需要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面深度应不小于10mm ,密度以每平方分米4-6个点为宜,表面不允许有油污和疏松层。
5、压缩机放置顶丝座处应铲平,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预留地脚螺栓孔内应清理干净。 3.4、设备的开箱检验:
1、机器及设备附件开箱检验应由安庆石化监理公司、宁波工程公司、施工单位(中石化二公司)及机组供货商等相关人员参加。
2、检查机器及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包装箱号、外包装状况,并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及技术文件。
3、检查随机资料、专用工具是否齐全。
4、检查机器设备及附件数量、规格、外观及锈蚀状况等,核对外型尺寸及主要管口方位,以确定安装方位。
5、检验后填写开箱检验记录并经各方签字确认。
6、开箱过程,不得擅自将设备法兰口、随机管线等的保护封口撕破或打开。尤其
是内部已作洁净防腐处理的油管线等。
7、验收后的设备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妥善保管,严防零备件锈蚀、变形或丢失。 3.5、压缩机的安装 3.5.1、压缩机就位
1、压缩机就位前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套管中的油污、油漆、碎石、泥砂、 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
2、压缩机就位前应彻底清除设备底座下面的油污;对于预留地脚螺栓,必须彻底 清除光杆部分的油污,而螺纹部分应涂上防锈油。将地脚螺栓放入预留孔内。
3、吊装就位时应对设备进行防护,防止损坏设备表面的防锈漆。压缩机及电机总 重约为19.4吨,吊装用吊车型号视场地允许情况确定。
4、设备就位时先将支撑块置于基础上将调整螺栓顶在支撑块上。将底脚板与底座 平板固定在一起,在底脚板与底板间先预放置0.5mm 的不锈钢板,然后通过螺栓粘合,并检查两面的接触情况。然后慢慢的将底座(连同设备一起)安放在基础上,用调整螺栓和地脚螺栓临时固定。
3.5.2、初步找正找平及电机轴承拆检
1、离心压缩机安装的定位允差按下列要求:平面位置度允许偏差±5mm, 标高允许偏差±5mm 。
2、调整压缩机位置,使设备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对准。用调整螺栓调整设备标高,
调整好后旋紧机组底座上的安装调节螺栓,精度为0.02mm/m的框式水平仪放在设备出口法兰,通过机组底座上的安装调节螺栓来调整机组水平,水平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3、若厂家或业主要求,需进行电机轴承的拆检:
1)压缩机轴承为滑动轴承,强制润滑。轴承装配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轴瓦合金表面不得有裂纹、孔洞、重皮、夹渣、斑痕等缺陷。合金层与瓦壳应牢固紧密地结合, 经涂色检查不得有分层、脱壳现象。拆卸时各零部件应做上标记。
2)电机轴承的装配应该符合下列要求:
a 、用涂色法检查瓦背与轴承座孔应紧密均匀贴合, 厚壁瓦的接触面积, 不应少 于 50%;可倾瓦、薄壁瓦的接触面积不应少于 75%;
b、轴瓦与轴承座和轴承盖之间的过盈量为0.03-0.07mm (回装压盖时用压铅法检查)
c、用涂色法检查轴颈与轴瓦的接触情况, 轴瓦与轴颈接触应均匀, 轴向接触长 度不应少于 80%;
d、用压铅法或千分表抬轴法测量轴承间隙并做好记录。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轴承顶间隙为0.26-0.34,侧间隙为0.13-0.17 mm。
e、轴承各零部件回装过程必须认真检查装配标记是否正确,用冲洗润滑油将轴承及轴颈表面均匀润湿。
f 、因压缩机的轴承安装在机体内,不宜拆检,现场不作拆检。
3.5.3、底脚板灌浆
1、灌浆之前将预留孔套管高出部分按要求进行切除,将各预埋管内灌满干沙,并压实。灌干沙前应将地脚螺栓与预埋板的结合面打磨,使结合面接触严密。 2、座浆高度与调整垫板下表面平齐,座浆方法及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 3、座浆料采用无收缩水泥,灌浆时要求围绕地脚螺栓和底角板做一临时模板, 模板内壁与底角板边缘至少留出100mm 的距离。
4、座浆料强度达到75%以后,对称的松开调整螺栓。当完成达到强度后卸下底座 平板与底脚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对称的拧紧地脚螺栓。 3.5.4、二次找正
重新找正时,复查中心、标高、水平。用安装调节螺栓调整设备标高,通过增减设备底座平板和底脚板间的不锈钢垫片来调整设备的水平度(调整垫片设备自带)。符合标准后,把紧地脚螺栓。 3.5.5、压缩机的对中
1、压缩机采用叠片挠性联轴器,对中按照厂家的设备随机资料的要求进行,满足如下要求:
2、垂直面上的轴向对中,通过改变电机支腿下面的垫片厚度来调整,如果要做较大的调整,可调整设备底座平板和底脚板间的不锈钢垫片;径向对中只需通过在电机支脚下面每个垫板下加入或抽出垫片。
3、在水平面上校准轴向及径向偏差时通过拧动电机固定螺栓,水平移动电机。对中结束后将电机固定螺栓拧紧。
4、联轴器安装前应核对联轴器间的间距,允许偏差为0~0.4mm ,并按照联轴器上标示的相对位置进行安装。
5、联轴器的螺栓安装按图进行,不要装反。联轴器连接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350Nm. 用扭力扳手按对角顺序至少分三次拧紧。 3.5.6、二次灌浆
1、对中检查合格后,即可达到二次灌浆的条件。二次灌浆按设计要求采用H-60灌浆料。
2、二次灌浆必须经有关部门联合检查确认后进行,灌浆必须在联检后24小时内完成,否则必须对设备进行复测核对。
3、灌浆前基础表面的杂物要全部清除干净,特别是油污,必须铲除干净,直 至露出新的基础表面。
4、支模板时要特别小心不要碰动了设备。
5、水冲洗并湿润二次灌浆基础表面,用压缩空气吹净。灌浆工作必须一次完成 不能间断。
6、灌浆工作应在气温5℃以上进行,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灌浆后应经常洒水 养护,以免出现裂纹。
7、二次灌浆层不得有裂缝、蜂窝和麻面等缺陷。当二次灌浆层与设备底座底面 要求紧密接触时,其接触面间不得有间间隙。 3.6、附属设备及管线安装
3.6.1、循环气压缩机附属设备主要包括润滑油站及高位油箱,附属设备主体的安装均按照静设备安装施工方案进行。润滑油箱整体吊装时应使用底座上的吊耳,严禁使用油箱侧板上的吊耳。
1、润滑油箱及高位油箱在投用前须打开进行检查,若洁净度未达要求,则必须 现场清洗,清洗时不得采用易掉纱掉絮的布条,可采用海棉及面粉等。
2、滑油泵底座与泵按图纸定位后,焊于油箱底座上。在试运前需重新检查轴对 中,其同轴度偏差应不大于0.05mm ,端面倾斜应不大于0.05mm/m。
3、高位油箱应彻底清除内部杂质,并进行煤油渗漏试验,安装在压缩机中心线6 米高度位置。
3.6.2、附属管线的连接
1、检查润滑油站及高位油箱连接油管内部的清洁度,如不合格必须处理。
2、润滑油管线现场焊接时,必须严格控制内表面焊缝质量,所有油管线焊接都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焊缝表面及周围不得有焊瘤及焊渣。
3、润滑油管线现场焊接安装后,应重新拆下运至合适地方,通过连接临时蒸汽管线进行蒸汽吹扫。若润滑油管线为碳钢材质,则吹扫前还应进行酸洗除锈。
4、润滑油管线蒸汽吹扫检查干净后,立即用压缩空气吹干,并将内表面用压缩空气喷上试运用润滑油,将法兰口妥善封扎,吹扫干净的润滑油管线应安排尽快回装。
5、机器连接的管道安装前必须处理干净。 6、管道与机器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配对法兰在自由状态下应平行且同心其偏差符合下表要求
b )配对法兰在自由状态下的距离,以能顺利放入垫片的最小间距为宜; c) 管道与机器最终连接时,联轴器上百分表监测的径向位移,机器转速大于
6000转/分,应不超过0.02mm 。如厂家有其它要求,可根据厂家定。
d) 管道与机器最终连接后(无应力安装),联轴器的对中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或厂家其它要求。 3.6.3、操作平台的安装
1、劳动保护应严格按GB50205-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施工。
2、安装劳动保护立柱时应用铁水平找正。
3、安装平台时,牛腿应用水平尺找正,保证平台的水平度。
3.7、压缩机防护
1、为避免钢结构等施工时不慎砸坏机组零部件,在机组就位后,如条件允许应在机组周围及上方搭设脚手架防护棚,机组现场仪表盘等上方还应加盖遮挡木板或铁皮。设备法兰口在配管或组装前,原包装封口不得随意拆除,如发现破损,应及时检
查确认是否有异物进入,然后重新封扎保护。
2、防护篷搭设时还应确保机组便于进行找正找平调整。
4.0 质量保证措施
4.1、质量控制
4.1.1、安装前应熟悉相应的施工图纸、规范及厂家提供的随机资料
4.1.2、用于施工的各种工具、量具、器具应为合格用具,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校验。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的人员对施工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有明确认识。 4.1.3、施工班组长负责组织工程质量自检,及时做好自检记录,并应得到质检员的确认。
4.1.4、要共检的项目(同合同中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共检有关规定)应及时、准确地做好签字完备的检验记录。
4.1.5、建立善的工序交接制度,对于上道工序不合格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未办理工序交接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4.1.6、准确地采集相关数据,质量记录应妥善保存,并经现场施工代表签字确认。 4.2、质量控制分级点(参照我单位施工组织设计)
5.0 施工计划及劳动力安排
5.1、施工人员安排
5.2、施工进度计划
本图仅作为参考,遇特殊情况可顺延。
- 10 -
6.0 施工主要用材料及专用量具
6.1、施工主要用材料
6.2、施工专用量具
- 11 -
7.0 安全管理措施
1、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SHJ505-98中的有关规定及项目部颁发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2、设备运输吊装过程中,必须选准设备的重心,钢丝绳及挂钩必须绑牢拧紧,吊装时应平稳,指挥信号应明确,防止出现设备倾翻或磕碰。所用运输及吊装设备等必须经专职设备员及安全员检查确认合格,不得带病作业。大型设备吊装必须经有关人员检查确认无误,并签发起吊令后才允许起吊。
3、压缩机安装由于工期紧迫,各专业交叉作业较为集中,因此,专职安全员应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监督,对安全隐患应及时安排整改。
4、设备就位找正时不得将手或脚放入设备底下,调整时由伙长或班组长摸清情况后统一指挥,不得各自为阵,防止出现因配合失误造成的意外伤害。
5、机组对中时,不得将专用对中装置激光器对准周围人员,尤其不能照射到人的眼睛。
6、施工过程必须注意设备上的安全警告标识,并在施工时加以重视。 7、现场零部件装配时不得使用汽油等强挥发易燃易爆品清洗,实际施工一般使用煤油(但不允许使用航空煤油)。施工现场必须放置有一定数量的泡沫灭火器,所用灭火器应经专职安全员检查确认有效且合格。清洗时,现场周围或上方应检查不得有动火作业,清洗后应将清洗液及擦拭布条等及时收回妥善保管或处理。
8、 管线吹扫时,必须在吹扫排放口拉设警戒区,防止误伤行人。 9、施工过程需动火作业时,氧气瓶及乙瓶必须按规定摆放,所用胶管等不得有破损泄漏。使用磨光机时必须配带防护镜,砂轮片必须安装正确,防止脱落伤人。
10、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等)应安排专门监护人,作业完毕及时将剩余物品清理出场地。
11、工作危险源分析表:
- 12 -
工 作 危 险(JHA )分 析 记 录 表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压缩机安装 工作/任务:起重吊装作业 编写日期: 2005年6月
工 作 危 险(JHA )分 析 记 录 表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 压缩机安装 工作/任务:施工用电作业 编写日期: 2005年6月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