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年第15卷第19期
·医院管理·
浅谈医患沟通技巧
姚秀英,刘彤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 包头 041030)
摘要:实践提示,只有重视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才能增强医生的沟通意识,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才能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本文结合实际和笔者经验,从沟通的概念、沟通的目的、医患沟通的方式、医患沟通的技巧几方面进行简述,以供参考。关键词:医患沟通;技巧;医生;患者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19.091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在当今社会恶劣医疗环境背景下,医疗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严俊的考验,医生和护士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医疗安全是摆在我们医务人员面前的又一新挑战,也是医患双方期待的共同目标。因此,医患双方的沟通就更加突显其重要性。回顾近年来发生的医疗纠纷,80%是由于医患之间沟通不当所致,医患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它如同提高业务水平一样。提高医患沟通技巧是新时期的医学模式下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需要。是保证医疗安全不可缺少的课题。它是艺术,是医务工作者的品德、修养、知识、技术、能力和经验等各种积累高度浓缩的结果,现将我从事医疗工作以来的体会介绍如下;
处处得体,同时医护人员应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病人的反映。此外,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心理学、人际交往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使自己在医患沟通中有说服力,权威性解决患者提出的健康问题,消除影响康复的因素,这样也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4.4 修炼沟通语言
1 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心理学上常用的一种治疗工具。它是一种技巧,目的是帮助患者应对与适应不能改变的环境和现状,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以及学会如何有效地与病人相处,医护人员要认识到沟通能起到治疗作用,能增进与患者的关系,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医疗工作中有的医务人员从未与患者发生矛盾,而有
的却时有发生。讲究语言技巧非常重要,牵涉到医生的基本素质:细心观察、真诚倾听、机敏交谈、热情鼓励、认真解释等等。有的患者反映某位医生的话好接受,这就是反映了语言交流的技巧:语言中的语调、音量、音频、音质。在沟通中,语言应通俗易懂、朴实自然,表情亲切自如,多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词语,尽量不用医学术语,使患者容易理解接受,也容易缩短医患距离。因此,一名合格的医生,就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语言交流能力。
4.5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
2 沟通的目的2.1 收集可靠资料
医生护士的工作离不开对患者各种资料的收集。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收集离不开与患者沟通,只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获得可靠的资料,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2.2 建立和改善医患关系2.3 治疗和辅助治疗
医患关系的好坏依赖于医患交流的效果,有效的沟通会让患者体会到友好亲切的感受。
通过沟通所建立的良好医患关系具有治疗作用,它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增进机体的抵抗力,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 医患沟通的方式4 医患沟通的技巧
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
[1]
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实物对照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则:多说关心、激励、感谢、商量的话;少说消极、对抗、偏激、攻击的话,同时也要注重
[2]
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4.1 认真倾听患者叙述掌握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费用情况及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因素,留意沟通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和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期待程度,留意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3],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
4.2 避免强求沟通对象即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和语言,避免过多使用对方听不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可以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等[4]。
4.3 建立信任的关系,与患者沟通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关系[5],这是医患之间沟通最重要的环节,医生应做到仪表端庄、姿态文雅,工作时要严肃认真、站有站姿、坐有坐相、
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注意因人、因时和因地而区别对待。由于患者的年龄、职业、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等不同,而且因个人的病情不同,采取的沟通方式也应该不同。与年轻人沟通时注意避免沉默、教训性的语言;与老年人沟通时应使用更尊重、更关心和体贴的语言;与病情较重患者沟通时应用关怀和安抚的语言,简单明了,注意使用解释性和保护性语言;与病情反复、病程较长的患者多用讨论或交换意见的方式与之沟通,少用说教的语言,切忌使用生硬或武断的语气。医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表现出对患者的充分尊重和友好,给予得体的称谓,首次沟通时要先做自我介绍,使用礼貌性语言,善用安慰语,多用鼓励话,巧用权威话,慎用消极语,禁用伤害语。举止稳重,态度和蔼,用亲切的目光、真诚的表情、轻柔的手势、良好的言行举止感染患者,温暖患者的心,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让患者感觉心情舒畅,愿意沟通。
总之,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使医生和患者获得益处,医生可以更准确的判断患者存在的问题。患者会对他们所接受的治疗感到满意,同时对他们自己的病情及检查治疗有更好的了解,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疗和行为改变上的建议。患者担忧焦虑和消沉的心理压力会得到减轻,同时医生的自信心也会不断的增加,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医疗的风险,确保医疗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韩淑英, 史文峰. 重视沟通技巧改善医患关系[J]. 中国卫生质量管
理, 2003(05).
[2] 刘辉, 潘泽亚, 刘勇. 应用沟通技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01).
[3] 蔡春霞. 医患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09(18).[4] 李静. 浅析医患沟通中的语言表达技能[J]. 医学与社会, 2009(10).[5] 张秀荣, 王翠珍. 沟通技巧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J]. 中国
误诊学杂志, 2009(35).
112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年第15卷第19期
·医院管理·
浅谈医患沟通技巧
姚秀英,刘彤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内蒙古 包头 041030)
摘要:实践提示,只有重视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才能增强医生的沟通意识,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才能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本文结合实际和笔者经验,从沟通的概念、沟通的目的、医患沟通的方式、医患沟通的技巧几方面进行简述,以供参考。关键词:医患沟通;技巧;医生;患者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19.091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在当今社会恶劣医疗环境背景下,医疗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严俊的考验,医生和护士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医疗安全是摆在我们医务人员面前的又一新挑战,也是医患双方期待的共同目标。因此,医患双方的沟通就更加突显其重要性。回顾近年来发生的医疗纠纷,80%是由于医患之间沟通不当所致,医患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它如同提高业务水平一样。提高医患沟通技巧是新时期的医学模式下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需要。是保证医疗安全不可缺少的课题。它是艺术,是医务工作者的品德、修养、知识、技术、能力和经验等各种积累高度浓缩的结果,现将我从事医疗工作以来的体会介绍如下;
处处得体,同时医护人员应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病人的反映。此外,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心理学、人际交往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使自己在医患沟通中有说服力,权威性解决患者提出的健康问题,消除影响康复的因素,这样也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4.4 修炼沟通语言
1 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心理学上常用的一种治疗工具。它是一种技巧,目的是帮助患者应对与适应不能改变的环境和现状,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以及学会如何有效地与病人相处,医护人员要认识到沟通能起到治疗作用,能增进与患者的关系,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医疗工作中有的医务人员从未与患者发生矛盾,而有
的却时有发生。讲究语言技巧非常重要,牵涉到医生的基本素质:细心观察、真诚倾听、机敏交谈、热情鼓励、认真解释等等。有的患者反映某位医生的话好接受,这就是反映了语言交流的技巧:语言中的语调、音量、音频、音质。在沟通中,语言应通俗易懂、朴实自然,表情亲切自如,多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词语,尽量不用医学术语,使患者容易理解接受,也容易缩短医患距离。因此,一名合格的医生,就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语言交流能力。
4.5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
2 沟通的目的2.1 收集可靠资料
医生护士的工作离不开对患者各种资料的收集。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收集离不开与患者沟通,只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获得可靠的资料,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2.2 建立和改善医患关系2.3 治疗和辅助治疗
医患关系的好坏依赖于医患交流的效果,有效的沟通会让患者体会到友好亲切的感受。
通过沟通所建立的良好医患关系具有治疗作用,它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增进机体的抵抗力,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 医患沟通的方式4 医患沟通的技巧
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
[1]
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实物对照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则:多说关心、激励、感谢、商量的话;少说消极、对抗、偏激、攻击的话,同时也要注重
[2]
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4.1 认真倾听患者叙述掌握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费用情况及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因素,留意沟通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和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期待程度,留意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3],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
4.2 避免强求沟通对象即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和语言,避免过多使用对方听不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可以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等[4]。
4.3 建立信任的关系,与患者沟通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关系[5],这是医患之间沟通最重要的环节,医生应做到仪表端庄、姿态文雅,工作时要严肃认真、站有站姿、坐有坐相、
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注意因人、因时和因地而区别对待。由于患者的年龄、职业、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等不同,而且因个人的病情不同,采取的沟通方式也应该不同。与年轻人沟通时注意避免沉默、教训性的语言;与老年人沟通时应使用更尊重、更关心和体贴的语言;与病情较重患者沟通时应用关怀和安抚的语言,简单明了,注意使用解释性和保护性语言;与病情反复、病程较长的患者多用讨论或交换意见的方式与之沟通,少用说教的语言,切忌使用生硬或武断的语气。医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表现出对患者的充分尊重和友好,给予得体的称谓,首次沟通时要先做自我介绍,使用礼貌性语言,善用安慰语,多用鼓励话,巧用权威话,慎用消极语,禁用伤害语。举止稳重,态度和蔼,用亲切的目光、真诚的表情、轻柔的手势、良好的言行举止感染患者,温暖患者的心,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让患者感觉心情舒畅,愿意沟通。
总之,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使医生和患者获得益处,医生可以更准确的判断患者存在的问题。患者会对他们所接受的治疗感到满意,同时对他们自己的病情及检查治疗有更好的了解,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疗和行为改变上的建议。患者担忧焦虑和消沉的心理压力会得到减轻,同时医生的自信心也会不断的增加,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医疗的风险,确保医疗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韩淑英, 史文峰. 重视沟通技巧改善医患关系[J]. 中国卫生质量管
理, 2003(05).
[2] 刘辉, 潘泽亚, 刘勇. 应用沟通技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01).
[3] 蔡春霞. 医患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09(18).[4] 李静. 浅析医患沟通中的语言表达技能[J]. 医学与社会, 2009(10).[5] 张秀荣, 王翠珍. 沟通技巧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J]. 中国
误诊学杂志, 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