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外部形态教学设计

昆虫的外部形态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职高《植物保护技术》高教版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中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设计尽量体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对农业生产有用的植保的思想。通过学习,达到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农业生产中所见昆虫有一个深刻认识,能够判断出危害农业生产的昆虫类别。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昆虫的共同特征

掌握昆虫各体段的形态、构造

能力目标: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能根据昆虫各部位结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防治农业害虫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昆虫各体段及其附器的构造

体壁的作用及构造特点

难点:如何结合昆虫的特点,有效地防治农业害虫

二、教法分析

采用演示法、讲授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多媒体教室的学习环境下,利用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提高了教学效益。

三、学法分析

选用以观察法为主的合作交流方式,以一系列问题促进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和汲取广泛的信息资源,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四、教学过程

在讲解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观察一段视频--《昆虫的世界》,向学生展示多种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昆虫),对昆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环节一:学生分组观察探索、教师归纳总结新知。

导入新课:通过视频课件,以蝗虫为例,了解昆虫的基本外部构造,进而具体学习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1.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2. 头部着生有口器、触角、一对复眼。

3. 胸部由3节组成,分别着生有3对分节的足和两对翅。

4. 腹部一般由9-11节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具有1对尾须。

5. 昆虫体壁高度骨质化,称为“外骨骼”。

环节二: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师详细讲解昆虫头部及其

附器的构造,学生认真理解和观察。

一、昆虫的头部

(一) 头部结构

昆虫的头部是一个坚硬的半球形头壳,表面的沟缝将

头壳分成许多小区。头壳的上面称头顶,前面称额,两侧称颊,额的下面是唇基。头部的附器有口器、复眼、单眼和触角。因此,从生理功能上说,头部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二)头的形式

头的形式简称头式。昆虫种类多,取食方式各异,取食器官在头部着生的位置各不相同。根据口器在头部着生的位置,可以分为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三种头式。

(三)昆虫头部的附器

1. 触角

昆虫绝大多数种类都有一对触角,位于额的两侧,是昆虫的感觉器官,主要有嗅觉、触觉和听觉的功能,用来寻找食物和配偶。触角由三部

分组成,基部一节称柄节,第二节称梗节,第三节称鞭节,

鞭节又由许多亚节组成。因昆虫种类或性别不同,触角有多

种类型,如刚毛状、丝状、念珠状、齿状、球杆状、锤状、

羽毛状、具芒状、鳃叶状、环毛状及膝状。

应用:利用昆虫触角对某些化学物质有敏感的嗅觉功

能,可进行诱集或驱避。如利用性信息素制成的性诱剂诱杀雄蛾,可用于害虫测报和防治。

2. 口器 基本结构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及舌五个部分组成。

咀嚼式口器 此类口器是由上唇、上颚、下

颚、下唇及舌五个部分组成,许多鞘翅目、鳞翅目、

叶蜂类幼虫,它们的口器是咀嚼式的。具有这类口

器的害虫,取食固体物质,咬食植物根、茎、叶及

果实,给植物受害部位造成破损,

如造成植物叶片

上的透明斑、缺刻、孔洞等。

刺吸式口器 昆虫的这类口器能刺入动植物的组织内吸取血液及细胞汁液,如蚜虫、叶蝉、蚊等。刺吸式口器是由喙和口针组成的。具有这

类口器的害虫为害植物后,在为害部位形成斑点,引起畸形,

如卷叶、虫瘿、瘤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此外还有其他几种口器类型:如蛾、蝶的虹吸式口器、

蜜蜂的咀吸式口器、蝇类的舐吸式口器、蓟马是锉吸式口器

昆虫的幼虫多为咀嚼式口器。

应用:了解昆虫的口器类型及构造,在防治害虫时对选

择使用农药有重大关系。如对咀嚼式口器的害虫,要用胃毒

剂或触杀剂,而对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就应选用触杀剂或

内吸剂等。

环节三: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师详细讲解昆虫胸部及其附器的形态、构造和类型,学生认真理解和观察。

二、昆虫的胸部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由三节组成,依次称为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下方各生一对胸足。中胸和后胸背面两侧各有一对翅,分别称为前翅和后翅。足和翅是昆虫的主要运动器官,所以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胸部的每一个胸节都由4块骨板组成,背面的称背板,左右两侧称侧板,腹面的称腹板。

(一)胸足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胸足由6节组成,依次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及前跗节。

由于各类昆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相应地形

成了不同足的类型,如步行足、跳跃足、捕捉足、开掘

足、游泳足及携粉足等。

应用:人们常依据昆虫足的结构和类型来识别昆

虫,并研究其生活方式,以防治害虫、保护益虫。

(二)翅

昆虫一般有两对翅。翅一般呈三角形,近头部的边称前缘,近尾部的边称后缘或内缘,两者之间的边称边缘。人们将翅分为四个区

域,即液区、轭区、臀区和臀前区。

昆虫的翅一般为膜质,其中的翅脉起着骨架作

用。翅脉的排列状况称为脉序,科学家们比较了现代

各类昆虫与古代化石昆虫的脉序,归纳概括出模式脉序,或称为标准脉序,以此作为研究昆虫进化和分类的重要依据。翅脉可以分为纵脉和横脉两类:

纵脉是从翅基部伸到边缘的翅脉

横脉是横列在两纵脉之间的短脉

昆虫的翅由于适应其生活功能的需要,一般有如下几种

类型:鞘翅、复翅、半鞘翅、膜翅、鳞翅、缨翅和平衡棒等。

根据各种不同类型昆虫的翅,可以鉴别出昆虫所属分类地位,是昆虫分目的重要特征。

环节四: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师详细讲解昆虫腹部及其附器的形态、构造和类型,学生认真理解和观察。

三、昆虫的腹部

腹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三体段,一般有9-11节组成 ,第1-8

腹节的两侧常具有一

对气门。腹节具背板和腹板。

尾须 这是一对须状的结构,是第11节的附肢,有感觉的功能,分节和不分节,长短不一。

外生殖器 雄性为交配器,雌性为产卵器,由2-3对瓣状结构组成。有的种类无特别的产卵器,直接由腹部末端几节伸长成一细管来产卵。

环节五: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昆虫体壁的构造特点并分析如何通过体壁达到很好的防治害虫危害农林生产。

四、昆虫的体壁

(一)体壁的结构和特性

体壁是昆虫身体的外层组织。它是昆虫体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层较坚硬、有韧性的皮,也叫外骨骼。昆虫体壁由外向内分为表皮

层、皮细胞层和底膜三部分。表皮层又由内向外分三

层:内表皮、外表皮、上表皮。

昆虫体壁的功能是支撑身体,着生肌肉,防止体

内水分过度蒸发,调节体温,防止外部微生物及其他

有毒物质的侵入,接受外界刺激等。

应用:体壁的构造和特性表明,要使杀虫剂进入虫体,就必须使药剂接触体壁,穿透蜡层。所以,粉剂要混入惰性粉作填充料,有助于磨损蜡层;液体药剂要加入脂溶性物质,以便溶解蜡层,提高防治效果。

(二)体壁的衍生物

体壁衍生物的外长物,一般是由表皮向外长的,如刚毛、毒毛、刺、距、鳞片等。 体壁衍生物的内陷物,一般是向内生长出的腺体,如唾腺、丝腺、蜡腺、毒腺、胶腺、蜕皮腺等。

课堂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昆虫的基本外部形态,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复习一下本节课的知识。请试着说出下列图片中的昆虫,各属于什么类型结构?

布置作业: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应如何有效防治害虫,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五、总结与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讨论发言等及时给予评价反馈;课程结束时,教师对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课程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和后续工作进行评价、指导和反馈。

本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参与情况:注意吸取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正确的地方,有根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资源利用:利用学习资源进一步自主学习、归纳、提炼、总结的能力

课后练习反馈: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完成课后复习思考题以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后续扩展深入工作的情况:观察生产中的农业害虫,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应如何有效防治,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六、板书设计

昆虫的外部形态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职高《植物保护技术》高教版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中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设计尽量体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对农业生产有用的植保的思想。通过学习,达到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农业生产中所见昆虫有一个深刻认识,能够判断出危害农业生产的昆虫类别。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昆虫的共同特征

掌握昆虫各体段的形态、构造

能力目标: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能根据昆虫各部位结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防治农业害虫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昆虫各体段及其附器的构造

体壁的作用及构造特点

难点:如何结合昆虫的特点,有效地防治农业害虫

二、教法分析

采用演示法、讲授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多媒体教室的学习环境下,利用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提高了教学效益。

三、学法分析

选用以观察法为主的合作交流方式,以一系列问题促进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和汲取广泛的信息资源,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四、教学过程

在讲解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观察一段视频--《昆虫的世界》,向学生展示多种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昆虫),对昆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环节一:学生分组观察探索、教师归纳总结新知。

导入新课:通过视频课件,以蝗虫为例,了解昆虫的基本外部构造,进而具体学习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1.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2. 头部着生有口器、触角、一对复眼。

3. 胸部由3节组成,分别着生有3对分节的足和两对翅。

4. 腹部一般由9-11节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具有1对尾须。

5. 昆虫体壁高度骨质化,称为“外骨骼”。

环节二: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师详细讲解昆虫头部及其

附器的构造,学生认真理解和观察。

一、昆虫的头部

(一) 头部结构

昆虫的头部是一个坚硬的半球形头壳,表面的沟缝将

头壳分成许多小区。头壳的上面称头顶,前面称额,两侧称颊,额的下面是唇基。头部的附器有口器、复眼、单眼和触角。因此,从生理功能上说,头部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二)头的形式

头的形式简称头式。昆虫种类多,取食方式各异,取食器官在头部着生的位置各不相同。根据口器在头部着生的位置,可以分为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三种头式。

(三)昆虫头部的附器

1. 触角

昆虫绝大多数种类都有一对触角,位于额的两侧,是昆虫的感觉器官,主要有嗅觉、触觉和听觉的功能,用来寻找食物和配偶。触角由三部

分组成,基部一节称柄节,第二节称梗节,第三节称鞭节,

鞭节又由许多亚节组成。因昆虫种类或性别不同,触角有多

种类型,如刚毛状、丝状、念珠状、齿状、球杆状、锤状、

羽毛状、具芒状、鳃叶状、环毛状及膝状。

应用:利用昆虫触角对某些化学物质有敏感的嗅觉功

能,可进行诱集或驱避。如利用性信息素制成的性诱剂诱杀雄蛾,可用于害虫测报和防治。

2. 口器 基本结构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及舌五个部分组成。

咀嚼式口器 此类口器是由上唇、上颚、下

颚、下唇及舌五个部分组成,许多鞘翅目、鳞翅目、

叶蜂类幼虫,它们的口器是咀嚼式的。具有这类口

器的害虫,取食固体物质,咬食植物根、茎、叶及

果实,给植物受害部位造成破损,

如造成植物叶片

上的透明斑、缺刻、孔洞等。

刺吸式口器 昆虫的这类口器能刺入动植物的组织内吸取血液及细胞汁液,如蚜虫、叶蝉、蚊等。刺吸式口器是由喙和口针组成的。具有这

类口器的害虫为害植物后,在为害部位形成斑点,引起畸形,

如卷叶、虫瘿、瘤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此外还有其他几种口器类型:如蛾、蝶的虹吸式口器、

蜜蜂的咀吸式口器、蝇类的舐吸式口器、蓟马是锉吸式口器

昆虫的幼虫多为咀嚼式口器。

应用:了解昆虫的口器类型及构造,在防治害虫时对选

择使用农药有重大关系。如对咀嚼式口器的害虫,要用胃毒

剂或触杀剂,而对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就应选用触杀剂或

内吸剂等。

环节三: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师详细讲解昆虫胸部及其附器的形态、构造和类型,学生认真理解和观察。

二、昆虫的胸部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由三节组成,依次称为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下方各生一对胸足。中胸和后胸背面两侧各有一对翅,分别称为前翅和后翅。足和翅是昆虫的主要运动器官,所以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胸部的每一个胸节都由4块骨板组成,背面的称背板,左右两侧称侧板,腹面的称腹板。

(一)胸足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胸足由6节组成,依次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及前跗节。

由于各类昆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相应地形

成了不同足的类型,如步行足、跳跃足、捕捉足、开掘

足、游泳足及携粉足等。

应用:人们常依据昆虫足的结构和类型来识别昆

虫,并研究其生活方式,以防治害虫、保护益虫。

(二)翅

昆虫一般有两对翅。翅一般呈三角形,近头部的边称前缘,近尾部的边称后缘或内缘,两者之间的边称边缘。人们将翅分为四个区

域,即液区、轭区、臀区和臀前区。

昆虫的翅一般为膜质,其中的翅脉起着骨架作

用。翅脉的排列状况称为脉序,科学家们比较了现代

各类昆虫与古代化石昆虫的脉序,归纳概括出模式脉序,或称为标准脉序,以此作为研究昆虫进化和分类的重要依据。翅脉可以分为纵脉和横脉两类:

纵脉是从翅基部伸到边缘的翅脉

横脉是横列在两纵脉之间的短脉

昆虫的翅由于适应其生活功能的需要,一般有如下几种

类型:鞘翅、复翅、半鞘翅、膜翅、鳞翅、缨翅和平衡棒等。

根据各种不同类型昆虫的翅,可以鉴别出昆虫所属分类地位,是昆虫分目的重要特征。

环节四: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师详细讲解昆虫腹部及其附器的形态、构造和类型,学生认真理解和观察。

三、昆虫的腹部

腹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三体段,一般有9-11节组成 ,第1-8

腹节的两侧常具有一

对气门。腹节具背板和腹板。

尾须 这是一对须状的结构,是第11节的附肢,有感觉的功能,分节和不分节,长短不一。

外生殖器 雄性为交配器,雌性为产卵器,由2-3对瓣状结构组成。有的种类无特别的产卵器,直接由腹部末端几节伸长成一细管来产卵。

环节五: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昆虫体壁的构造特点并分析如何通过体壁达到很好的防治害虫危害农林生产。

四、昆虫的体壁

(一)体壁的结构和特性

体壁是昆虫身体的外层组织。它是昆虫体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层较坚硬、有韧性的皮,也叫外骨骼。昆虫体壁由外向内分为表皮

层、皮细胞层和底膜三部分。表皮层又由内向外分三

层:内表皮、外表皮、上表皮。

昆虫体壁的功能是支撑身体,着生肌肉,防止体

内水分过度蒸发,调节体温,防止外部微生物及其他

有毒物质的侵入,接受外界刺激等。

应用:体壁的构造和特性表明,要使杀虫剂进入虫体,就必须使药剂接触体壁,穿透蜡层。所以,粉剂要混入惰性粉作填充料,有助于磨损蜡层;液体药剂要加入脂溶性物质,以便溶解蜡层,提高防治效果。

(二)体壁的衍生物

体壁衍生物的外长物,一般是由表皮向外长的,如刚毛、毒毛、刺、距、鳞片等。 体壁衍生物的内陷物,一般是向内生长出的腺体,如唾腺、丝腺、蜡腺、毒腺、胶腺、蜕皮腺等。

课堂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昆虫的基本外部形态,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复习一下本节课的知识。请试着说出下列图片中的昆虫,各属于什么类型结构?

布置作业: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应如何有效防治害虫,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五、总结与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讨论发言等及时给予评价反馈;课程结束时,教师对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课程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和后续工作进行评价、指导和反馈。

本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参与情况:注意吸取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正确的地方,有根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资源利用:利用学习资源进一步自主学习、归纳、提炼、总结的能力

课后练习反馈: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完成课后复习思考题以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后续扩展深入工作的情况:观察生产中的农业害虫,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应如何有效防治,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章

  • 普通昆虫学实验课程改革探讨
  • 摘要 针对普通昆虫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的现状,从经费投入的力度.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完善.实验内容的更新.评分体系的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措施的探讨,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普通昆虫学实验:课程改革:现状:改进办法 中图 ...查看


  •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03
  •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设计人:李一雯 审稿人:付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家蚕,概述完全变态的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情感目标: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技在社会发展 中的作用 ...查看


  • 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设计:魏丰田 审核: 责任校对: 批准使用: 创作时间:2012年9月18日 内容: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第24-27页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第二课时 昆虫 学习目 ...查看


  • 空中飞行的动物
  • 教学目标: 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 ...查看


  • 植物保护基础课程标准
  • < 植物保护基础 > 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 植物保护基础 > 是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奠定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昆虫学和病理学基本知识,掌握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空中飞行的动物]第1课时
  • 案例展示二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空中飞行的动物>第1课时 授课教师:张丽敏(河北省鹿泉市山尹村镇龙凤湖学校) [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前两节分别介绍了水中生活的动物和陆地生活的动物,本节介绍空中飞 ...查看


  • 第三节__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1
  •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方面 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 ...查看


  • 蛹变成了什么教案
  • <蛹变成了什么>教学设计 尚志镇尚义小学 苏喜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蚕蛹经过10天一15天,会变成蚕蛾. 2.知道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蚕 ...查看


  • 病虫害考试重点
  • <园林病虫害防治>复习资料提要 说明:红字体的必须掌握,复习中的单选题和多选题要全部多看多记(通常为原题),必须记住具体两种病害(如锈病.苗木猝倒病)和两种虫害(如松毛虫.天牛)的防治,便于举例时应用.判断题除判断外还须改错,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