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撰写自己的传记

撰写自己的传记

人们如何了解心灵的潜藏角落?

许多人设想开辟一条内部路径,内省是一个很好用的方法,但内省的作用方式并非多数人认为的那样。

第一节人们是如何看待自我的

通常以为,内省是照亮实现和感觉的手电筒,这种观点认为,埋藏再深的思想和感觉,也能被照亮进入意识。但这一比喻有局限性,因为并非每个事物都能被照亮,未被注意到的感觉是例外而非常规,比如人格特质。

但是适应性潜意识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当我们内省时,可能发现了关于自己的重要真理,但我们仍无法直接感知适应性潜意识,我们就像是需要被理解的文学作品一样,而内省则是其中的文学评论。就像文学作品没有唯一的真理解释,我们也构建了许多专属于自己的真理。

作者将内省比喻为个人叙事,即与传记作者一样,构建关于他们生活的故事。我们将观察到的(意识内的思想、感觉、记忆、自我行为,以及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变成故事,如果一切顺利,我们还要抓取至少一个我们观察不到的部分(潜意识的人格特质、目标和感觉)来填充故事。

有一种版本的叙事角度与弗洛伊德“考古”毫不冲突:人们通过内省挖掘很多关于他们自身的东西,然后将此编织成一个故事,任何考古挖掘都是不完整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填补空白并理解所有古物的意义,而这正是叙事的来源。根据这个观点,内省是人们表达真实感觉和动机的途径,这种观点与弗洛伊德的精神疗法思路相一致,自由联想和解释过程,不仅解释了当事人的过去,还构建了一个叙事,并且这个叙事对人生做了合理、连贯的解释。

但内省本身包括了故事构建,所以很多传记的真相必须被推断而不是直接观察。故事构建发生在所有阶段,从对个人动机的临时内省到长期心理治疗,对内省最好的解释不是手电筒或考古挖掘,而是运用有限的源信息来撰写自传。

我们可以通过内省发现意识的内容,但无法发现潜意识的内容,因此,不要试图通过直接途径将潜意识目标和动机代入意识,而要在构建故事过程中让意识自我来推断这些意识状态的本质。

就像乘船相遇的泡沫爱情,人们是否会因过度内省而构建出一个感觉假象?是否存在一种内省反思比其他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加准确有效?

第二节日常生活中的内省

中介看房子:客户虽然罗列了一系列的偏好条件,甚至还会采用社会心理学家常用的7分制,中介在听第一遍介绍时,也会频频点头,但结果是,她会忽视客户谈到的所有要求,然后带他们看各式各样的房子,她会密切关注客户进入房子时的情绪反应,推测出她们真正想要的房子,她断定,人们通常喜欢的户型与其所描述的有很大差别。

当然,消费者也不会故意歪曲她们想要的东西,但他们可能未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偏好,或者很难清楚地表达出来,中介之所以成功,因为他们擅长推测客户心理,甚至比客户自己更了解其偏好。

利弊分析法好不好用?在评价定影时,全面评估会导致自己的感觉混乱。挑选海报,对利弊做出详细分析的被试,就如同评价电影一样,难以讲出自己的感受(感觉混乱),似乎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哪一个。

内省并不总是有效,有时可能会误导人们的感觉。这是否意味着内省是无用功,最好避免呢?关键是要明白,内省并不能打开通向潜意识的大门,而是一个构建和推断的过程。

不要分析原因

当用内省分析偏好原因时,会发生什么?

心理学实验要求分析对刚认识的人,恋人,社会问题,艺术品等感觉,人们可以毫无困难地罗列非常详尽的理由解释感觉,但,人们列举的原因的准确性遭到质疑,人们并非总是错的,但无法洞察其感觉的关键原因,比如丝袜实验。

然而人们常常有一种自命不凡的感觉,认为他们找出的原因比真实感觉更准确,因为过于信任自己的解释,他们便认为其感觉与其所列原因是一致的,换言之,他们基于“并非完全可信的原因”这一事实而构建了一个有关他们感觉的故事,因此往往会歪曲他们真实感觉。人们往往会根据刚想到的原因,构建关于自己感觉的新故事。

挑选海报故事,难道仅仅根据冲动就做出选择吗?

必须区分知情和不知情的直觉。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这样适应性强意识才能做出稳定的、明智的评估,比如恋人之间,相互了解之后,发现仍然对彼此有着积极的直觉,这就是一个好的选择。关键是主动收集足够多的信息一培养明智的直觉,并且不要过度分析。

分析原因总是坏事吗?

人们经常会因为他们想到的原因与之前的感觉不太相符而改变自己的感觉,而对于擅长的主题,结果并非如此。所以,对不在行的主题,不要单独思考为什么会有那样感觉。

识别自己的直觉

如果我们不确定自己的感觉,怎么办?内省不是通往密室大门的必经之路,还可以通过让感觉浮现来认知它。心理学家指出了另一条实现内省的途径:假想并真实体验未来情境中的感觉,这可以避免传统内省对原因的分析。

如果我们花时间详细想象未来情境(恋人离我而去,我会作何感想),我们就能更好地识别适应性潜意识感觉,并洞穿原因分析、文化规范或意识理论的迷雾。

第三节通过内省找到自我

以上内省都不涉及令人苦恼的事情。或许,人们更善于内省自己在生活中的做的错事,有很多方法可以内省一个人痛苦的根源。

内省痛苦

方法之一就是反复思考问题,心理学家将此定义为反复思考自己的感觉及原因。在众多研究中,沉思会导致消极、自我挫败的思维模式,尤其当人们心情不好时,情况会更加糟糕。

抑郁大学生沉思实验。沉思使抑郁的被试更加抑郁,分散注意力(思考与自己五环的东西,如白云)可以减轻抑郁,另外,沉思对非抑郁的被试没有影响。

实验表明:痛苦和沉思是一个糟糕的组合,只会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

通过内省发现意义

实验:记录不幸的事件。毫无意外,记录负面事件令人心烦意乱,并且写完后,他们比控制组(表面性话题)更加痛苦,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却从记录中受益匪浅,记录者被试心情渐好,免疫系统功能大大提高。短期痛苦,但长期积极影响。

为何如此?

一种解释,记录情绪体验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这个解释很难有证据。

靠谱解释:记录情绪体验似乎是通过构建有意义的叙事并加以解释,来帮助人们了解负面事件。研究方向,改善最大的被试,都是从极不连贯、毫无调理的描述问题开始,但最后能写出连贯一致、清晰条理的故事来解释事件并赋予其意义。

为什么沉思有害,而记录情绪体验却有益呢?

关键在于,人们在抑郁时沉思,抑郁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消极的想法和记忆上,很难对这些事件构建出一种有意义的、适应性的叙事,沉思是一种反复的、螺旋式的思维,即人们无法停止以一种消极的角度思考问题。相比之下,那些完全无抑郁的被试,会比较客观地看待问题并构建叙事,以帮助自己以更适应性的方式来解释问题。

构建有意义的叙事,也可以阻止人们试图抑制自己对沉重话题的想法,若没有连贯一致的解释,那些事件很可能会盘旋在脑海中,导致人们更深层次的沉思,或使他们试图将那些想法赶出脑海。

研究显示,刻意抑制想法并没有用处,甚至会使人们对无关紧要的话题敏感并产生更多的想法,所以若事件得到解释并融入某人的生命叙事中,那它就不太可能涌入脑海,时时兴风作浪。

沉思和抑制想法至少有两个弊端:

1、人们难以构建新的叙事,因为他们一心关注无法控制、不必要的想法;

2、当人们构建新叙事时,他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消极的想法。

记录法,是目前所知唯一能令人们通过构建有意义的故事二产生积极作用的内省方法。

心理治疗:构建更好的故事

精神疗法通过改变人们的叙事而发生作用。解释:

1、精神疗法在控制良好的研究中确实有用,但精神疗法的确切形式并无多大作用,比如抑郁症治疗,心理动力疗法与行为疗法一样有效,都优于控制实验组。

2、各学派治疗师都为其患者提供了新叙事,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撰写自己的传记

人们如何了解心灵的潜藏角落?

许多人设想开辟一条内部路径,内省是一个很好用的方法,但内省的作用方式并非多数人认为的那样。

第一节人们是如何看待自我的

通常以为,内省是照亮实现和感觉的手电筒,这种观点认为,埋藏再深的思想和感觉,也能被照亮进入意识。但这一比喻有局限性,因为并非每个事物都能被照亮,未被注意到的感觉是例外而非常规,比如人格特质。

但是适应性潜意识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当我们内省时,可能发现了关于自己的重要真理,但我们仍无法直接感知适应性潜意识,我们就像是需要被理解的文学作品一样,而内省则是其中的文学评论。就像文学作品没有唯一的真理解释,我们也构建了许多专属于自己的真理。

作者将内省比喻为个人叙事,即与传记作者一样,构建关于他们生活的故事。我们将观察到的(意识内的思想、感觉、记忆、自我行为,以及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变成故事,如果一切顺利,我们还要抓取至少一个我们观察不到的部分(潜意识的人格特质、目标和感觉)来填充故事。

有一种版本的叙事角度与弗洛伊德“考古”毫不冲突:人们通过内省挖掘很多关于他们自身的东西,然后将此编织成一个故事,任何考古挖掘都是不完整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填补空白并理解所有古物的意义,而这正是叙事的来源。根据这个观点,内省是人们表达真实感觉和动机的途径,这种观点与弗洛伊德的精神疗法思路相一致,自由联想和解释过程,不仅解释了当事人的过去,还构建了一个叙事,并且这个叙事对人生做了合理、连贯的解释。

但内省本身包括了故事构建,所以很多传记的真相必须被推断而不是直接观察。故事构建发生在所有阶段,从对个人动机的临时内省到长期心理治疗,对内省最好的解释不是手电筒或考古挖掘,而是运用有限的源信息来撰写自传。

我们可以通过内省发现意识的内容,但无法发现潜意识的内容,因此,不要试图通过直接途径将潜意识目标和动机代入意识,而要在构建故事过程中让意识自我来推断这些意识状态的本质。

就像乘船相遇的泡沫爱情,人们是否会因过度内省而构建出一个感觉假象?是否存在一种内省反思比其他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加准确有效?

第二节日常生活中的内省

中介看房子:客户虽然罗列了一系列的偏好条件,甚至还会采用社会心理学家常用的7分制,中介在听第一遍介绍时,也会频频点头,但结果是,她会忽视客户谈到的所有要求,然后带他们看各式各样的房子,她会密切关注客户进入房子时的情绪反应,推测出她们真正想要的房子,她断定,人们通常喜欢的户型与其所描述的有很大差别。

当然,消费者也不会故意歪曲她们想要的东西,但他们可能未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偏好,或者很难清楚地表达出来,中介之所以成功,因为他们擅长推测客户心理,甚至比客户自己更了解其偏好。

利弊分析法好不好用?在评价定影时,全面评估会导致自己的感觉混乱。挑选海报,对利弊做出详细分析的被试,就如同评价电影一样,难以讲出自己的感受(感觉混乱),似乎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哪一个。

内省并不总是有效,有时可能会误导人们的感觉。这是否意味着内省是无用功,最好避免呢?关键是要明白,内省并不能打开通向潜意识的大门,而是一个构建和推断的过程。

不要分析原因

当用内省分析偏好原因时,会发生什么?

心理学实验要求分析对刚认识的人,恋人,社会问题,艺术品等感觉,人们可以毫无困难地罗列非常详尽的理由解释感觉,但,人们列举的原因的准确性遭到质疑,人们并非总是错的,但无法洞察其感觉的关键原因,比如丝袜实验。

然而人们常常有一种自命不凡的感觉,认为他们找出的原因比真实感觉更准确,因为过于信任自己的解释,他们便认为其感觉与其所列原因是一致的,换言之,他们基于“并非完全可信的原因”这一事实而构建了一个有关他们感觉的故事,因此往往会歪曲他们真实感觉。人们往往会根据刚想到的原因,构建关于自己感觉的新故事。

挑选海报故事,难道仅仅根据冲动就做出选择吗?

必须区分知情和不知情的直觉。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这样适应性强意识才能做出稳定的、明智的评估,比如恋人之间,相互了解之后,发现仍然对彼此有着积极的直觉,这就是一个好的选择。关键是主动收集足够多的信息一培养明智的直觉,并且不要过度分析。

分析原因总是坏事吗?

人们经常会因为他们想到的原因与之前的感觉不太相符而改变自己的感觉,而对于擅长的主题,结果并非如此。所以,对不在行的主题,不要单独思考为什么会有那样感觉。

识别自己的直觉

如果我们不确定自己的感觉,怎么办?内省不是通往密室大门的必经之路,还可以通过让感觉浮现来认知它。心理学家指出了另一条实现内省的途径:假想并真实体验未来情境中的感觉,这可以避免传统内省对原因的分析。

如果我们花时间详细想象未来情境(恋人离我而去,我会作何感想),我们就能更好地识别适应性潜意识感觉,并洞穿原因分析、文化规范或意识理论的迷雾。

第三节通过内省找到自我

以上内省都不涉及令人苦恼的事情。或许,人们更善于内省自己在生活中的做的错事,有很多方法可以内省一个人痛苦的根源。

内省痛苦

方法之一就是反复思考问题,心理学家将此定义为反复思考自己的感觉及原因。在众多研究中,沉思会导致消极、自我挫败的思维模式,尤其当人们心情不好时,情况会更加糟糕。

抑郁大学生沉思实验。沉思使抑郁的被试更加抑郁,分散注意力(思考与自己五环的东西,如白云)可以减轻抑郁,另外,沉思对非抑郁的被试没有影响。

实验表明:痛苦和沉思是一个糟糕的组合,只会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

通过内省发现意义

实验:记录不幸的事件。毫无意外,记录负面事件令人心烦意乱,并且写完后,他们比控制组(表面性话题)更加痛苦,但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却从记录中受益匪浅,记录者被试心情渐好,免疫系统功能大大提高。短期痛苦,但长期积极影响。

为何如此?

一种解释,记录情绪体验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这个解释很难有证据。

靠谱解释:记录情绪体验似乎是通过构建有意义的叙事并加以解释,来帮助人们了解负面事件。研究方向,改善最大的被试,都是从极不连贯、毫无调理的描述问题开始,但最后能写出连贯一致、清晰条理的故事来解释事件并赋予其意义。

为什么沉思有害,而记录情绪体验却有益呢?

关键在于,人们在抑郁时沉思,抑郁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消极的想法和记忆上,很难对这些事件构建出一种有意义的、适应性的叙事,沉思是一种反复的、螺旋式的思维,即人们无法停止以一种消极的角度思考问题。相比之下,那些完全无抑郁的被试,会比较客观地看待问题并构建叙事,以帮助自己以更适应性的方式来解释问题。

构建有意义的叙事,也可以阻止人们试图抑制自己对沉重话题的想法,若没有连贯一致的解释,那些事件很可能会盘旋在脑海中,导致人们更深层次的沉思,或使他们试图将那些想法赶出脑海。

研究显示,刻意抑制想法并没有用处,甚至会使人们对无关紧要的话题敏感并产生更多的想法,所以若事件得到解释并融入某人的生命叙事中,那它就不太可能涌入脑海,时时兴风作浪。

沉思和抑制想法至少有两个弊端:

1、人们难以构建新的叙事,因为他们一心关注无法控制、不必要的想法;

2、当人们构建新叙事时,他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消极的想法。

记录法,是目前所知唯一能令人们通过构建有意义的故事二产生积极作用的内省方法。

心理治疗:构建更好的故事

精神疗法通过改变人们的叙事而发生作用。解释:

1、精神疗法在控制良好的研究中确实有用,但精神疗法的确切形式并无多大作用,比如抑郁症治疗,心理动力疗法与行为疗法一样有效,都优于控制实验组。

2、各学派治疗师都为其患者提供了新叙事,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相关文章

  •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
  •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 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一)传记的定义与分类: [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 ...查看


  • 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
  • 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一)传记的定义与分类: [传记的定义] 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 ...查看


  • 高考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 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一)传记的定义与分类: [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传记的分类]--仅从高考命题角度举例 1.从叙述人称 ...查看


  • 历史人物小传教案
  •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9课 历史人物小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撰写历史人物小传,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并具有针对性,系统性. 能力目标: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查找历史人物资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史料收集方法 ...查看


  • [转载]攻克难度才有高度--[高岗传]读后感
  • 2013-07-14 14:22:33|  分类: 党史资料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转载自会审人生<攻克难度才有高度--<高岗传>读后感> 莫巧琳 高岗,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位国家副主席之一,但 ...查看


  • 实用类文本中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
  • 实用类文本中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 郭静 含英咀华妙笔文章有玄机,寻幽访胜万绿丛中一点红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作品最有趣的地方正是那没有写出的部分."无论是阅读实用类文本的传记还是文学类文本的小说都需要含英咀华,才能读出妙 ...查看


  • 发现"施耐庵"
  •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感兴趣的是美,我的兴趣在发现.不是吗?是大大小小的发现构成了姹紫嫣红的自然和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不瞒你说,近来,我的眼睛有了一个惊奇 ...查看


  • 乔布斯导演的最后一幕:死亡是最好的发明
  • [乔布斯导演的最后一幕:死亡是最好的发明] 连作者也说,他仅仅是这本书的写作者,真正的作者是乔布斯."中信出版社总编辑潘岳近日分享了<史蒂夫·乔布斯传>幕后的故事.这本传记预定期已达 100万册,预估最终销量将达到50 ...查看


  • 人物传记1
  • 2013年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复习1 每个时代都有值得我们追随的人,他们或以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阅读他们的传记,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