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音乐行走奥地利
众所周知,奥地利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之都,所以其音乐魅力是可想而知的,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游客前来音乐之都感受这里的音乐文化,而且这里有非常多的优美的湖光景色和很多的设计辉煌的宫殿,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这里的音乐气场而准备的,不管古典的音乐还是现代的歌剧,都很有特色,也是可以领先世界的。所以到奥地利游玩的话,一定要好好的感受一下这里的音乐氛围。毗邻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三国,自然风光秀丽之中却各有不同的韵味:如果说德国是田园式的安逸,瑞士是高山湖泊的秀美,那么奥地利就是艺术与风景的交响,在这里时刻都能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游人每到一处都不由感慨,如果莫扎特面对这样的风景不能才思泉涌喷薄而出,那真是枉费了自然的造化。
萨尔茨堡:古典音乐的核心地带
沿着A8、A10高速公路前往萨尔茨堡的路上,情不自禁地想在每一片绿色的山坡前驻足停留。这是莫扎特最爱的地方,少年的他在闲暇时喜欢登上附近的小山,望着远处的风景,坐上半天时间,21岁时他毅然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寻求自己的音乐梦想。莫扎特离开了,但是各地游人,尤其是音乐爱好者却络绎不绝地来到萨尔茨堡,想要一睹古典音乐胜地的风采。
无论是坐火车还是开车抵达萨尔茨堡,都建议在此改换步行方式。经过议会大厦和主教宫邸,米拉贝尔花园是大多数游人选择首先驻足停留的地点。充满巴洛克风格的雕塑群和花园中满目不分季节盛开的鲜花,无论在阳光还是阴雨中,都令人惊叹不已。这座大主教迪特里希为情人建造的宫殿,如今是奥地利乃至全世界新人们举行婚礼的热门地点。笔者曾有幸在此亲历了一次奥地利式的婚礼,那对新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共同分享喜悦,并给我们每个人戴上一朵鲜花。看着身后的喷泉和鲜花簇拥的新人,当然还有几名不可缺少的小提琴手,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巴洛克时代。 在过桥进入萨尔茨堡老城区之前,就能看见木偶剧院和莫扎特故居,不过有经验的游人会先参观老城里的莫扎特出生地,再回头看看莫扎特一家住过的屋子,不用担心来回奔波,只是10分钟的路程而已。
世界文化遗产——萨尔茨堡老城的历史凝固在17、18世纪,那是大主教迪特里希的时代,教区管辖的地域甚至包括了如今德国巴伐利亚的大部分和意大利北部的部分地区。见证萨尔茨堡教区荣耀的多姆大教堂,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的朝圣地——原因很简单,莫扎特曾在此弹奏。当五组管风琴齐奏,大教堂的穹顶下只剩下庄严的时候,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被深深震撼。这里也是聆听世界各地唱诗班“汇报表演”的地方,笔者就曾听过来自美国和瑞典的唱诗班在此“班门弄斧”的演出,有6000根铜管的欧洲最大的管风琴也会偶尔显露身手。
莫扎特音乐学院、莫扎特广场、莫扎特雕像,这些并不是萨尔茨堡的全部,在老城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也很有乐趣。你会发现那些老房子曾经的主人的名字被一一刻在外立面上,最老的可以上述到公元十世纪,一个一个家族在此生活的印迹,直到现在主人的职业都凝固在短短的几行字里。
老城是四通八达的,在商业街的两旁,顺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走不了几分钟,就会曲径通幽,面前不是出现一家历史悠久的餐馆就是独具特色的手工商店。一路不知不觉走到萨尔茨城堡,悦耳的山泉声伴随着神奇的上山索道列车的吱吱哑哑,夏天有时还能隐约听到城堡上飘来的音乐声。
夜晚的萨尔茨河静静流淌,整个城市在莫扎特的小夜曲中逐渐沉睡,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酒吧、音乐厅和教堂门前闪烁,街头艺人拉完最后一支曲子,收拾起了行囊。在这样的夜晚,行走在萨尔茨河两岸,还能看见一些白天被忽略的风景——比如,你会发现桥旁那一座正在整修的白色别墅,略带铜锈的围栏上赫然写着一行字“赫尔伯特·冯·卡拉扬(1908-1989)”。
萨尔茨堡,是所有热爱音乐的人的天堂。
维也纳:百年不变的音乐艺术之都
与维也纳人聊天,可以让时间都变慢。当他们操着略带乡土口音的德语告诉你,维也纳的生活近一百年来就没有变化的时候,你能从中感觉到他们无比的自豪,“我们还是一样喝咖啡、看报纸、听音乐、泡温泉,唯一变化的,可能就是大家开始使用手机了。”
作为统治奥地利长达64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维也纳不可避免地像世界其他古都一样,沾染上了一种不可救药的乐观雍容气度,同时又在城市每个角落隐藏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整个城市就像一个精巧设计却又风格杂糅的艺术品,如果你沿着环城大道行走一圈的话,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到维也纳不能不提音乐,跟这座城市有关的著名音乐家几乎都沉睡在中央公墓里,这是一份令人眩目的名单:莫扎特、贝多芬、海顿、舒伯特、勃拉姆斯、小约翰·施特劳斯、勋贝格,这还没有算上施特劳斯家族的大部分成员,更没有算上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维瓦尔第等等在此留下深刻音乐足迹的名人。音乐之都的名号,维也纳当之无愧,在国家歌剧院、维也纳爱乐乐团博物馆中还有更多珍贵的历史回忆。金色大厅?它的确很有名,但是在维也纳人眼里,历史才130多年的金色大厅只能算是刚起步。
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美泉宫,是游人必到之处,但是对于奥地利历史稍有了解的人会更钟情于霍夫堡皇宫,位于人民公园旁的该皇宫不仅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见证,也是中国观众熟悉的希茜公主居住过的地方。宫中的希茜博物馆展示了她曾穿过的各类礼服和使用过的太阳伞、扇子等物品,如果觉得不过瘾,可以走到人民公园里,那儿还有她的雕像。
在霍夫堡皇宫周边闲逛,很容易陷入“文化饱和”的境地,周边的艺术史博物馆、博物馆区都是进去了就不想出来的艺术宝库,如果像海绵一样吸收艺术养分,没有三天时间是没有可能的。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维也纳众多的乐团和音乐圣地不可能一网打尽,何况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室内乐团的演出票必须提前数周预订,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去国家歌剧院等开场前1小时左右发售的当场票,虽然位置不佳,但是用来欣赏音乐已经足够。
标准维也纳式的娱乐生活是,听完歌剧或者音乐会,在歌剧院旁的萨赫咖啡馆与两三好友聊聊天,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没有任何偏爱,那么在贝多芬住过的房子改成的新酒酒馆里,你也能对音乐产生其他的看法,这里不分民族、不分年龄,快乐地歌唱是每一个人的权力。
从骨子里,维也纳是一座音乐的城市,当你坐在马车上,伴随着悠扬的巴洛克音乐,进入美泉宫前马道的时候,那种维也纳的生活方式会深深把你感染。
音乐,原来就是生活的调味剂。
跟着音乐行走奥地利
众所周知,奥地利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之都,所以其音乐魅力是可想而知的,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游客前来音乐之都感受这里的音乐文化,而且这里有非常多的优美的湖光景色和很多的设计辉煌的宫殿,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这里的音乐气场而准备的,不管古典的音乐还是现代的歌剧,都很有特色,也是可以领先世界的。所以到奥地利游玩的话,一定要好好的感受一下这里的音乐氛围。毗邻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三国,自然风光秀丽之中却各有不同的韵味:如果说德国是田园式的安逸,瑞士是高山湖泊的秀美,那么奥地利就是艺术与风景的交响,在这里时刻都能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游人每到一处都不由感慨,如果莫扎特面对这样的风景不能才思泉涌喷薄而出,那真是枉费了自然的造化。
萨尔茨堡:古典音乐的核心地带
沿着A8、A10高速公路前往萨尔茨堡的路上,情不自禁地想在每一片绿色的山坡前驻足停留。这是莫扎特最爱的地方,少年的他在闲暇时喜欢登上附近的小山,望着远处的风景,坐上半天时间,21岁时他毅然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寻求自己的音乐梦想。莫扎特离开了,但是各地游人,尤其是音乐爱好者却络绎不绝地来到萨尔茨堡,想要一睹古典音乐胜地的风采。
无论是坐火车还是开车抵达萨尔茨堡,都建议在此改换步行方式。经过议会大厦和主教宫邸,米拉贝尔花园是大多数游人选择首先驻足停留的地点。充满巴洛克风格的雕塑群和花园中满目不分季节盛开的鲜花,无论在阳光还是阴雨中,都令人惊叹不已。这座大主教迪特里希为情人建造的宫殿,如今是奥地利乃至全世界新人们举行婚礼的热门地点。笔者曾有幸在此亲历了一次奥地利式的婚礼,那对新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共同分享喜悦,并给我们每个人戴上一朵鲜花。看着身后的喷泉和鲜花簇拥的新人,当然还有几名不可缺少的小提琴手,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巴洛克时代。 在过桥进入萨尔茨堡老城区之前,就能看见木偶剧院和莫扎特故居,不过有经验的游人会先参观老城里的莫扎特出生地,再回头看看莫扎特一家住过的屋子,不用担心来回奔波,只是10分钟的路程而已。
世界文化遗产——萨尔茨堡老城的历史凝固在17、18世纪,那是大主教迪特里希的时代,教区管辖的地域甚至包括了如今德国巴伐利亚的大部分和意大利北部的部分地区。见证萨尔茨堡教区荣耀的多姆大教堂,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的朝圣地——原因很简单,莫扎特曾在此弹奏。当五组管风琴齐奏,大教堂的穹顶下只剩下庄严的时候,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被深深震撼。这里也是聆听世界各地唱诗班“汇报表演”的地方,笔者就曾听过来自美国和瑞典的唱诗班在此“班门弄斧”的演出,有6000根铜管的欧洲最大的管风琴也会偶尔显露身手。
莫扎特音乐学院、莫扎特广场、莫扎特雕像,这些并不是萨尔茨堡的全部,在老城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也很有乐趣。你会发现那些老房子曾经的主人的名字被一一刻在外立面上,最老的可以上述到公元十世纪,一个一个家族在此生活的印迹,直到现在主人的职业都凝固在短短的几行字里。
老城是四通八达的,在商业街的两旁,顺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走不了几分钟,就会曲径通幽,面前不是出现一家历史悠久的餐馆就是独具特色的手工商店。一路不知不觉走到萨尔茨城堡,悦耳的山泉声伴随着神奇的上山索道列车的吱吱哑哑,夏天有时还能隐约听到城堡上飘来的音乐声。
夜晚的萨尔茨河静静流淌,整个城市在莫扎特的小夜曲中逐渐沉睡,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酒吧、音乐厅和教堂门前闪烁,街头艺人拉完最后一支曲子,收拾起了行囊。在这样的夜晚,行走在萨尔茨河两岸,还能看见一些白天被忽略的风景——比如,你会发现桥旁那一座正在整修的白色别墅,略带铜锈的围栏上赫然写着一行字“赫尔伯特·冯·卡拉扬(1908-1989)”。
萨尔茨堡,是所有热爱音乐的人的天堂。
维也纳:百年不变的音乐艺术之都
与维也纳人聊天,可以让时间都变慢。当他们操着略带乡土口音的德语告诉你,维也纳的生活近一百年来就没有变化的时候,你能从中感觉到他们无比的自豪,“我们还是一样喝咖啡、看报纸、听音乐、泡温泉,唯一变化的,可能就是大家开始使用手机了。”
作为统治奥地利长达64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维也纳不可避免地像世界其他古都一样,沾染上了一种不可救药的乐观雍容气度,同时又在城市每个角落隐藏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整个城市就像一个精巧设计却又风格杂糅的艺术品,如果你沿着环城大道行走一圈的话,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到维也纳不能不提音乐,跟这座城市有关的著名音乐家几乎都沉睡在中央公墓里,这是一份令人眩目的名单:莫扎特、贝多芬、海顿、舒伯特、勃拉姆斯、小约翰·施特劳斯、勋贝格,这还没有算上施特劳斯家族的大部分成员,更没有算上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维瓦尔第等等在此留下深刻音乐足迹的名人。音乐之都的名号,维也纳当之无愧,在国家歌剧院、维也纳爱乐乐团博物馆中还有更多珍贵的历史回忆。金色大厅?它的确很有名,但是在维也纳人眼里,历史才130多年的金色大厅只能算是刚起步。
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美泉宫,是游人必到之处,但是对于奥地利历史稍有了解的人会更钟情于霍夫堡皇宫,位于人民公园旁的该皇宫不仅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见证,也是中国观众熟悉的希茜公主居住过的地方。宫中的希茜博物馆展示了她曾穿过的各类礼服和使用过的太阳伞、扇子等物品,如果觉得不过瘾,可以走到人民公园里,那儿还有她的雕像。
在霍夫堡皇宫周边闲逛,很容易陷入“文化饱和”的境地,周边的艺术史博物馆、博物馆区都是进去了就不想出来的艺术宝库,如果像海绵一样吸收艺术养分,没有三天时间是没有可能的。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维也纳众多的乐团和音乐圣地不可能一网打尽,何况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室内乐团的演出票必须提前数周预订,比较实际的做法是去国家歌剧院等开场前1小时左右发售的当场票,虽然位置不佳,但是用来欣赏音乐已经足够。
标准维也纳式的娱乐生活是,听完歌剧或者音乐会,在歌剧院旁的萨赫咖啡馆与两三好友聊聊天,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没有任何偏爱,那么在贝多芬住过的房子改成的新酒酒馆里,你也能对音乐产生其他的看法,这里不分民族、不分年龄,快乐地歌唱是每一个人的权力。
从骨子里,维也纳是一座音乐的城市,当你坐在马车上,伴随着悠扬的巴洛克音乐,进入美泉宫前马道的时候,那种维也纳的生活方式会深深把你感染。
音乐,原来就是生活的调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