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借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说明养生之道

《庖丁解牛》

主旨

莊子

本文借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說明養生之道,凡事要順應自然,不勉強硬碰,還要抱持謹慎小心的態度,收斂鋒芒,這樣便可以保全生命,保全天性,存養精神,盡享天年。

段落大意

本文共五段,各段大意如下︰

第一段︰說明養生之道,就是要順應自然。 第二段︰描寫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藝。

第三段︰寫文惠君對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藝的讚歎。 第四段︰庖丁自述解牛的見解。

第五段︰以文惠君的話總結全文,並點明文章的題旨。

內容分析

全文共五段,可歸納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段,是養生主全文的總綱,說明了養生之道,就是要順應自然。重點如下︰

(1) 作者以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知識作對比,指出若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 知識,那就會使人疲困不安,容易危害生命。

(2) 為了免除對身體的危害,人應忘卻一切善惡的觀念,不要為善以追求好名聲,

不要為惡以遭受刑罰。

(3) 為忘卻善惡、免傷身心,則凡事都要順著自然的中道以為常法,這便可以保

全性命、保全天性、存養精神、盡享天年。

頁一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至五段,作者以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闡釋養生之道。這部分的重點如下︰

(1) 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術︰

A ) 庖丁解牛時,用手按著,用肩膊靠著、用腳踏著、用膝蓋抵住要支解的 牛, 手、肩、足、膝各部分的動作純熟配合,合於桑林舞的節拍旋律。 B) 庖丁運刀解牛時發出的聲響,無不合乎音律,合於經首樂章的節奏韻律。

(2)文惠君的讚歎︰

由於庖丁解牛的動作熟練,而且富於美感和節奏感,令文惠君讚歎不已︰讚歎 地說:「技術何以竟達到這樣的境地?」

(3)文惠君的讚賞,引出庖丁解牛的一番見解︰

庖丁先指出他解牛的總則︰「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他追求的是道,是事物中蘊含的道理、哲理,已超過於一般的技術了。

庖丁自述解牛的經驗︰

(i)解牛的三個階段︰

(a) 初期︰庖丁解牛之初,因為不瞭解牛體的自然結構,看不見筋肉骨節間的空隙,所以將整頭牛看成一個整體。

(b) 三年後︰因為庖丁解牛的經驗多了,對牛體的結構已非常熟悉,所以解牛時他所看到的,再不是整頭牛,他所注意的只是牛體筋肉骨節間的空隙罷了。

(c) 現在︰他解牛時只用心神跟牛體接觸,而不需用眼睛去觀看。這是因為他順

著牛體的自然結構,在筋肉骨節間的空隙運刀,不會碰著筋肉盤結的地方。

頁二

(ii) 庖丁用「族庖」、「良庖」襯托自己的技藝高超:

(a) 「族庖」每月更換一把刀,因為他用刀硬把骨頭砍斷。 (b) 「良庖」每年更換一把刀,因為他用刀截斷筋肉。

(c) 庖丁的刀已用了十九年,解牛數千,但刀刃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似的。

因為牛的骨節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則沒有厚度,以沒有厚度的刀刃深入有空隙的骨節中,自然寬廣非常,很有運轉的餘地。所以他的刀雖已用了十九年,

但仍鋒利如新。

(4) 庖丁從解牛經驗中得出的感受︰

(i) 做事要小心謹慎︰雖然庖丁解牛的技藝高超,但當他遇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

方時,絕不掉以輕心,他會戰戰兢兢地提高警惕,集中視線,放慢動作,謹慎小心地輕刀宰割。正如人遇到困難時,應謹慎小心,以免出錯。

(ii) 做人要斂藏自處︰當牛分解開了,他自然感到心滿意足,於是把刀抹淨後收

藏起來。正如人解決困難後,應收斂鋒芒,以免招至妒忌。

(4)文惠君聽了庖丁的一番話後,領悟到養生之道,點出了文章的題旨。 以庖丁解牛喻養生之道︰

頁三

庖丁先瞭解牛體的自然結構,順著牛體自然的肌理,從筋肉骨節的縫隙處下刀,不切割筋骨,刀子無損,故能持久耐用。人處身於複雜的社會,面對紛繁的世事,應先瞭解事物的道理,順應自然而行,巧妙地避開種種障礙,不硬碰,才能盡享天年。

當遇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他便提高警惕,小心從事。當遇到困難時,要全神貫注,謹慎處理。

解牛後便將刀抹乾淨,把它收藏起來。解決困難後,應收斂鋒芒,免招妒忌。

技巧分析

一 善用寓言說理︰

寓言是以虛構的故事寄托一些道理或教訓。莊子的文章善於通過寓言故事來表達自己的哲學思想,以本文為例,養生之道原是極其艱深而抽象的哲理,莊子通過庖丁解牛這個寓言,具體地說明養生的方法,不但使讀者明白箇中的道理,亦能增強文章的說理效果。

二 結構完整分明︰

本文雖然節錄自莊子養生主一文,但結構也很完整分明。

(1)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總綱,說明養生之道;第二部分是寓

言,借庖丁解牛的故事闡釋養生之道,最後以文惠君的話︰「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回應前文,點出文章的題旨。

(2) 文中寫庖丁解牛的故事,先寫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術,再以文惠君的讚歎引出

庖丁解牛的一番見解,最後寫文惠君聽完了庖丁的話,領悟到養生之道,層層深入。

(3) 庖丁自述解牛的見解時,先指出解牛的總則︰「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然後再敘述解牛的三個階段︰以「良庖」、「族庖」襯托自己的技藝高超;從解牛經驗得出的感受。條理明晰,層次井然。

頁四

三 描寫細膩生動︰

本文對庖丁解牛的神乎其技,描繪細膩、生動傳神。

例︰(1) 寫解牛的動作︰「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手、

肩、足、膝各部分的動作緊密配合,像舞蹈般優美。

(2) 寫解牛時發出的聲音︰「著然響然」、「奏刀驟然」、「謋然已解」,

聲音輕快,像樂章般動聽。

(3) 寫庖丁解牛時精神集中的神態︰「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小心

謹慎,全神貫注地處理困難。 (4) 寫庖丁解牛後的神情︰「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欣喜、

滿足之情表露無遺。

四 善用誇張手法︰

本文善於運用誇張的手法,渲染庖丁解牛的神乎其技。

例︰(1) 「臺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庖丁解牛的動作竟像舞蹈般優

美,解牛時所發出的聲音像樂章般動聽。

(2)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技經肯緊之

未嘗,而況大軱乎﹗」庖丁解牛十九年後,只用心神跟牛體接觸,而不需用眼睛去觀看,技巧之高,竟能連經脈相連和筋肉相結的地方都未曾碰過。

(3)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庖丁的刀

用了十九年,竟能仍鋒利如新。

五 對比及襯托手法︰

本文善於通過對比和襯托手法,突出文章的主題。 (1) 對比︰

例︰(1) 生命有限與知識無限的對比︰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作者以有限的生命與無限的知識 作對比,指出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是一種危害生命 的做法。

頁五

(2) 庖丁解牛技術前期生疏與後期純熱的對比︰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二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庖丁解牛之初,看到的是全牛,三年後已目無全牛了。通過三年 前後的對比,反映了庖丁解牛技術的精進。

(2) 襯托︰

例︰庖丁用「良庖」、「族庖」襯托自己的技藝高超︰「良庖歲更刀,割

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 若新發於硎。」「良庖」以刀割肉,所以每年換刀;「族庖」以刀砍

骨,所以每月換刀;而庖丁用刀十九年,解牛數千,但刀刃仍鋒利如 新,襯托出庖丁超凡的技藝。

六 用詞精妙

莊子的文章,用詞精妙。

(1) 擬聲詞︰文中用了幾個詞語︰「砉然」、「騞然」、「謋然」,都是形容解 牛時牛的皮、肉、骨分離的聲音,但程度各有不同︰ (a)「砉然」形容皮肉相離,聲音較小。 (b)「騞然」形容骨肉相離,聲音較大。

(c)「謋然」形容筋骨結聚處分離,聲音更大。

(2)成語︰文中很多用語,已成為今日常用的成語或詞彙。

例︰(1)形容人的閱歷很深,經驗豐富,見微知著,稱之為「目無全牛」。

(2)形容人的工作駕輕就熟,一揮而就,稱之為「遊刃有餘」或「迎刃而解」。 (3)形容人的說話簡明扼要,合情合理,稱之為「深中肯綮」。 (4)形容人自滿自得,稱之為「躊躇滿志」。

七 其他修辭技巧︰ 對偶

例子︰(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第一段) (2)「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第一段) (3)「台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第二段) (4)「批大卻,導大竅」(第四段)

頁六

(5)「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第四段) (6)「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第四段) (7)「視為止,行為遲。」(第四段)

排比

例子︰(1)「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第一段) (2)「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第一段) (3)「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第四段) 層遞 例子︰

(1)「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第四段)

(2)「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 而刀刃若新發於硎。」(第四段)

《庖丁解牛》

主旨

莊子

本文借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說明養生之道,凡事要順應自然,不勉強硬碰,還要抱持謹慎小心的態度,收斂鋒芒,這樣便可以保全生命,保全天性,存養精神,盡享天年。

段落大意

本文共五段,各段大意如下︰

第一段︰說明養生之道,就是要順應自然。 第二段︰描寫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藝。

第三段︰寫文惠君對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藝的讚歎。 第四段︰庖丁自述解牛的見解。

第五段︰以文惠君的話總結全文,並點明文章的題旨。

內容分析

全文共五段,可歸納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段,是養生主全文的總綱,說明了養生之道,就是要順應自然。重點如下︰

(1) 作者以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知識作對比,指出若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 知識,那就會使人疲困不安,容易危害生命。

(2) 為了免除對身體的危害,人應忘卻一切善惡的觀念,不要為善以追求好名聲,

不要為惡以遭受刑罰。

(3) 為忘卻善惡、免傷身心,則凡事都要順著自然的中道以為常法,這便可以保

全性命、保全天性、存養精神、盡享天年。

頁一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至五段,作者以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闡釋養生之道。這部分的重點如下︰

(1) 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術︰

A ) 庖丁解牛時,用手按著,用肩膊靠著、用腳踏著、用膝蓋抵住要支解的 牛, 手、肩、足、膝各部分的動作純熟配合,合於桑林舞的節拍旋律。 B) 庖丁運刀解牛時發出的聲響,無不合乎音律,合於經首樂章的節奏韻律。

(2)文惠君的讚歎︰

由於庖丁解牛的動作熟練,而且富於美感和節奏感,令文惠君讚歎不已︰讚歎 地說:「技術何以竟達到這樣的境地?」

(3)文惠君的讚賞,引出庖丁解牛的一番見解︰

庖丁先指出他解牛的總則︰「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他追求的是道,是事物中蘊含的道理、哲理,已超過於一般的技術了。

庖丁自述解牛的經驗︰

(i)解牛的三個階段︰

(a) 初期︰庖丁解牛之初,因為不瞭解牛體的自然結構,看不見筋肉骨節間的空隙,所以將整頭牛看成一個整體。

(b) 三年後︰因為庖丁解牛的經驗多了,對牛體的結構已非常熟悉,所以解牛時他所看到的,再不是整頭牛,他所注意的只是牛體筋肉骨節間的空隙罷了。

(c) 現在︰他解牛時只用心神跟牛體接觸,而不需用眼睛去觀看。這是因為他順

著牛體的自然結構,在筋肉骨節間的空隙運刀,不會碰著筋肉盤結的地方。

頁二

(ii) 庖丁用「族庖」、「良庖」襯托自己的技藝高超:

(a) 「族庖」每月更換一把刀,因為他用刀硬把骨頭砍斷。 (b) 「良庖」每年更換一把刀,因為他用刀截斷筋肉。

(c) 庖丁的刀已用了十九年,解牛數千,但刀刃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似的。

因為牛的骨節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則沒有厚度,以沒有厚度的刀刃深入有空隙的骨節中,自然寬廣非常,很有運轉的餘地。所以他的刀雖已用了十九年,

但仍鋒利如新。

(4) 庖丁從解牛經驗中得出的感受︰

(i) 做事要小心謹慎︰雖然庖丁解牛的技藝高超,但當他遇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

方時,絕不掉以輕心,他會戰戰兢兢地提高警惕,集中視線,放慢動作,謹慎小心地輕刀宰割。正如人遇到困難時,應謹慎小心,以免出錯。

(ii) 做人要斂藏自處︰當牛分解開了,他自然感到心滿意足,於是把刀抹淨後收

藏起來。正如人解決困難後,應收斂鋒芒,以免招至妒忌。

(4)文惠君聽了庖丁的一番話後,領悟到養生之道,點出了文章的題旨。 以庖丁解牛喻養生之道︰

頁三

庖丁先瞭解牛體的自然結構,順著牛體自然的肌理,從筋肉骨節的縫隙處下刀,不切割筋骨,刀子無損,故能持久耐用。人處身於複雜的社會,面對紛繁的世事,應先瞭解事物的道理,順應自然而行,巧妙地避開種種障礙,不硬碰,才能盡享天年。

當遇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他便提高警惕,小心從事。當遇到困難時,要全神貫注,謹慎處理。

解牛後便將刀抹乾淨,把它收藏起來。解決困難後,應收斂鋒芒,免招妒忌。

技巧分析

一 善用寓言說理︰

寓言是以虛構的故事寄托一些道理或教訓。莊子的文章善於通過寓言故事來表達自己的哲學思想,以本文為例,養生之道原是極其艱深而抽象的哲理,莊子通過庖丁解牛這個寓言,具體地說明養生的方法,不但使讀者明白箇中的道理,亦能增強文章的說理效果。

二 結構完整分明︰

本文雖然節錄自莊子養生主一文,但結構也很完整分明。

(1)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總綱,說明養生之道;第二部分是寓

言,借庖丁解牛的故事闡釋養生之道,最後以文惠君的話︰「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回應前文,點出文章的題旨。

(2) 文中寫庖丁解牛的故事,先寫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術,再以文惠君的讚歎引出

庖丁解牛的一番見解,最後寫文惠君聽完了庖丁的話,領悟到養生之道,層層深入。

(3) 庖丁自述解牛的見解時,先指出解牛的總則︰「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然後再敘述解牛的三個階段︰以「良庖」、「族庖」襯托自己的技藝高超;從解牛經驗得出的感受。條理明晰,層次井然。

頁四

三 描寫細膩生動︰

本文對庖丁解牛的神乎其技,描繪細膩、生動傳神。

例︰(1) 寫解牛的動作︰「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手、

肩、足、膝各部分的動作緊密配合,像舞蹈般優美。

(2) 寫解牛時發出的聲音︰「著然響然」、「奏刀驟然」、「謋然已解」,

聲音輕快,像樂章般動聽。

(3) 寫庖丁解牛時精神集中的神態︰「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小心

謹慎,全神貫注地處理困難。 (4) 寫庖丁解牛後的神情︰「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欣喜、

滿足之情表露無遺。

四 善用誇張手法︰

本文善於運用誇張的手法,渲染庖丁解牛的神乎其技。

例︰(1) 「臺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庖丁解牛的動作竟像舞蹈般優

美,解牛時所發出的聲音像樂章般動聽。

(2)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技經肯緊之

未嘗,而況大軱乎﹗」庖丁解牛十九年後,只用心神跟牛體接觸,而不需用眼睛去觀看,技巧之高,竟能連經脈相連和筋肉相結的地方都未曾碰過。

(3)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庖丁的刀

用了十九年,竟能仍鋒利如新。

五 對比及襯托手法︰

本文善於通過對比和襯托手法,突出文章的主題。 (1) 對比︰

例︰(1) 生命有限與知識無限的對比︰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作者以有限的生命與無限的知識 作對比,指出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是一種危害生命 的做法。

頁五

(2) 庖丁解牛技術前期生疏與後期純熱的對比︰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二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庖丁解牛之初,看到的是全牛,三年後已目無全牛了。通過三年 前後的對比,反映了庖丁解牛技術的精進。

(2) 襯托︰

例︰庖丁用「良庖」、「族庖」襯托自己的技藝高超︰「良庖歲更刀,割

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 若新發於硎。」「良庖」以刀割肉,所以每年換刀;「族庖」以刀砍

骨,所以每月換刀;而庖丁用刀十九年,解牛數千,但刀刃仍鋒利如 新,襯托出庖丁超凡的技藝。

六 用詞精妙

莊子的文章,用詞精妙。

(1) 擬聲詞︰文中用了幾個詞語︰「砉然」、「騞然」、「謋然」,都是形容解 牛時牛的皮、肉、骨分離的聲音,但程度各有不同︰ (a)「砉然」形容皮肉相離,聲音較小。 (b)「騞然」形容骨肉相離,聲音較大。

(c)「謋然」形容筋骨結聚處分離,聲音更大。

(2)成語︰文中很多用語,已成為今日常用的成語或詞彙。

例︰(1)形容人的閱歷很深,經驗豐富,見微知著,稱之為「目無全牛」。

(2)形容人的工作駕輕就熟,一揮而就,稱之為「遊刃有餘」或「迎刃而解」。 (3)形容人的說話簡明扼要,合情合理,稱之為「深中肯綮」。 (4)形容人自滿自得,稱之為「躊躇滿志」。

七 其他修辭技巧︰ 對偶

例子︰(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第一段) (2)「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第一段) (3)「台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第二段) (4)「批大卻,導大竅」(第四段)

頁六

(5)「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第四段) (6)「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第四段) (7)「視為止,行為遲。」(第四段)

排比

例子︰(1)「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第一段) (2)「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第一段) (3)「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第四段) 層遞 例子︰

(1)「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第四段)

(2)「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 而刀刃若新發於硎。」(第四段)


相关文章

  • [庖丁解牛]的教案
  • <庖丁解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本文中的重点字词,文言句式以及由本文生发出的成语,分 析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通过本文的研读,结合庖丁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同时体会寓言的多义性. 情感目标:结合文本 ...查看


  • [庖丁解牛]导学案(学生版)
  • 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教师版)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第 周 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把握翻译技巧.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探讨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 ...查看


  • 庖丁解牛学案
  • <庖丁解牛> [学习目标] 1. 了解庄子及其哲学观点. 2. 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3. 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探讨作品主旨. [学习重难点] 1. 积累常见 ...查看


  • [庖丁解牛]教案
  • 庖丁解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庄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其寓意,用现代眼光开掘其新义. 2.过程与方法:训练古文阅读能力: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所包含的认识客观 ...查看


  • 庖丁解牛教案 1
  • 庖丁解牛教案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庄子>又名<南华真经>.其与<道德真经>(即<老子>),被尊为道家开山奠基之作."庖丁解牛"讲的是性命双修 ...查看


  • [庖丁解牛]教案2[1].doc1
  •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读准字音,辨析多音字.通假字的正确读音.. 2.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课文所包含的认识客观规律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的道理. 4.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 ...查看


  • [庖丁解牛]与教育技术及其哲学思考
  • 昨天偶得灵感觉得理解"庖丁解牛"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很有益,今天偏巧找到一篇这类的文章,我想的与作者的不相同,但因同时关注了这一问题觉得很有意思,全文如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呵呵! <庖丁解牛>与教育技术及其哲学思考 马周周 (电化 ...查看


  • 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_庄子_寓言的意义建构研究_张懂
  • 第30卷第11期2014年11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GQIUNORMALUNIVERSITYVol.30No.11November.2014 <寓言的意义建构研究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庄子> 张 摘 懂 (湖 ...查看


  • 从[庖丁解牛]看游刃有余的养生之道
  • <庖丁解牛>这篇文章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其中心思想,被一贯解释为"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并且真正的掌握了客观规律以后,对自己所处理的事才能得心应手."简而言之,就是"孰能生巧",与<卖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