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读书笔记 1

陈俊读书笔记

《剑桥中国史》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中国历史,沿袭西方汉学研究一贯坚持的严谨作风,广泛引用文献材料,注重文献的辨伪和考订。由于东西历史文化的差异,该书在许多历史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质疑,而很多问题,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而从没有考虑过的。《剑桥中国史》共16 卷,各卷由知名学者主编,卷内各章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

最近从这部书的第12卷《剑桥中华民国史(上)》读起,更觉得这部著作对中国历史的观点不偏不倚,不带情绪,它力图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解读中国历史,试图从无数看似偶然的历史事件的串联中发现历史发展和变革的原因,规律,给希望了解真相的人一道饕餮大餐。

“《剑桥中国史》的第12和13卷论述中华民国的历史。本书是第12卷的中译本,主要论述国民党定都南京以前的史实。第13卷的中译本同时出版。《剑桥中国史》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在历史研究的角度、领域等方面可供我国学术界借鉴。我们对其中不少观点并不赞同,在某些问题上有着根本分歧。为保持原貌,我们未作删改,请读者自行鉴别。原书地图所用地名有与当时地名不同者,内容也有与当时实际情况不符者,我们也未予改动。有些历史词语和我们习用的有出入,由于是观点的一种反映,我们也照原文译出。凡此也请读者注意。书中引用的中文资料,我们尽力查对了原文。少数引文没有查到,则从英文回译,删去了引号。请读者见谅。”这是译者的话。由此可见,该书确是最最真实的作为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文学的著作,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第一章(导言)中写道“为了有别于其前后更稳定的中央政府的时期,1912至1949年的37年被称为中华民国时期。这些年间的特点,在军事、政治方面是内战、革命和入侵,在经济、社会、知识和文化的领域是变革和发展。”一开始便清楚地介绍了中华民国时期的划分以及特点。

“中国的现代调整问题是一个占优势的成年文明突然发现自己在世界上处于未成年地位的问题。其次,我们必须辨认出实际的外国的存在。但是第三点区分或第三个问题是,中国人的历史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而不是由外国人来写。第四个问题因而是:外国影响如果要传给中国人民,必须用中国的语言和书写方式来传布。第五个问题是……”作者陈列了七个问题,分析了晚清到民国过渡的背景:在接受和理解外国思想的方面,中国人一直有选择性,优先选择接受在自己的文化传统里存在的思想,中国人从未真正接受过外国人的全部思想,都是中国人做的事。在中国的历史著作里很难发现对外国人影响力的描述。这个例子说明了传

统在思想传播,以及历史中的重要性。

其实,面海中国是改造内陆中国的渠道和路径:晚清的鸦片和苦力贸易为何如此盛行,中国沿海人做的如此热络的原因其实是中国早有生意人的传统和意识,只不过被压制,苦力去了东南亚,形成了东南亚华人实力的先祖,不言鸦片贸易在道义上的问题,这两项贸易实际上是中国贸易的鼻祖,无他们,就没有现代中国贸易。宋朝中国就有海上贸易,蒙元也有,明朝也有,清朝被严厉控制,这些都是面海的影响。

接下来是经济趋势,“我认为,在1912—1949年间总产量的增长很慢,人均收入没有增长。平均收入也没有任何下降的趋势。”“ 粗略地看,1949年之前的中国经济可以看作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很大的农业(或农村)部分,包括大约75%的人口,和一个很小的非农业(或城市)部分,以半现代的通商口岸城市为主要基地。中国农村出产占全国产出量65%的农产品,也利用手工业、小买卖和老式运输。” 国民收入:1912~1949年中国国民收入增速缓慢,几乎没什么变化,很大原因是幅员辽阔的农村并没有被改革涉及到,农业,手工业。工业增长较快,因为欧洲正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时生产,无瑕东顾,中国的民族工业才有了得以发展的空间,但很多设备需要从西方进口,所以很多工厂实际上是很长时间后,取得了设备才建成投产的。

回想南京十年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27—1937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忘记那痛。而作者是这样评估的:“对南京十年时期国民党统治的评估:国民党人从在南京建立政府到全国陷入漫长的毁灭性的战争,仅被给予10年时间。为建立一个全新的全国性政府,为扭转一个半世纪以来殃及国家的政治分裂和民族耻辱的逆流,10年时间委实太短暂了。即使条件理想,新政府所能做的也不过只是着手政治、社会及经济改革而已。”个人认为此处是客观的分析了南京十年时期真实情况。

1927—1937年的共产主义运动;土地制度;农民运动;地方政府的发展;学术界的成长,1912—1949年;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作者也对其做了仔细的介绍。

对于日本入侵与中国的国际地位,1931—1949年,书中是这样写的:“从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是一个无助的遭受侵略的国家,很少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它作为战胜的全球联盟的一名成员国而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赢得了世界强国的地位。但由于内战,它的地位受到了损害。”作者从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之间的密切联系、当时的中国与有可能出现的中国之间的密切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失败的原因。

我对于历史并无深入研究,因此对于此书也只能是粗读,我只是对其中个人

认为较好的地方摘取、稍加赏析,实在不敢妄加评论。个人认为《剑桥近代史》对于喜爱历史、潜心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实在是值得读的书。《剑桥中华民国史》以近12万字的篇幅叙述了本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者视野开阔,吸收了国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成果,能在世界文学史的格局中来观察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给人以真目下新之感。

2013年12月16日

陈俊读书笔记

《剑桥中国史》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中国历史,沿袭西方汉学研究一贯坚持的严谨作风,广泛引用文献材料,注重文献的辨伪和考订。由于东西历史文化的差异,该书在许多历史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质疑,而很多问题,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而从没有考虑过的。《剑桥中国史》共16 卷,各卷由知名学者主编,卷内各章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

最近从这部书的第12卷《剑桥中华民国史(上)》读起,更觉得这部著作对中国历史的观点不偏不倚,不带情绪,它力图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解读中国历史,试图从无数看似偶然的历史事件的串联中发现历史发展和变革的原因,规律,给希望了解真相的人一道饕餮大餐。

“《剑桥中国史》的第12和13卷论述中华民国的历史。本书是第12卷的中译本,主要论述国民党定都南京以前的史实。第13卷的中译本同时出版。《剑桥中国史》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在历史研究的角度、领域等方面可供我国学术界借鉴。我们对其中不少观点并不赞同,在某些问题上有着根本分歧。为保持原貌,我们未作删改,请读者自行鉴别。原书地图所用地名有与当时地名不同者,内容也有与当时实际情况不符者,我们也未予改动。有些历史词语和我们习用的有出入,由于是观点的一种反映,我们也照原文译出。凡此也请读者注意。书中引用的中文资料,我们尽力查对了原文。少数引文没有查到,则从英文回译,删去了引号。请读者见谅。”这是译者的话。由此可见,该书确是最最真实的作为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文学的著作,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第一章(导言)中写道“为了有别于其前后更稳定的中央政府的时期,1912至1949年的37年被称为中华民国时期。这些年间的特点,在军事、政治方面是内战、革命和入侵,在经济、社会、知识和文化的领域是变革和发展。”一开始便清楚地介绍了中华民国时期的划分以及特点。

“中国的现代调整问题是一个占优势的成年文明突然发现自己在世界上处于未成年地位的问题。其次,我们必须辨认出实际的外国的存在。但是第三点区分或第三个问题是,中国人的历史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而不是由外国人来写。第四个问题因而是:外国影响如果要传给中国人民,必须用中国的语言和书写方式来传布。第五个问题是……”作者陈列了七个问题,分析了晚清到民国过渡的背景:在接受和理解外国思想的方面,中国人一直有选择性,优先选择接受在自己的文化传统里存在的思想,中国人从未真正接受过外国人的全部思想,都是中国人做的事。在中国的历史著作里很难发现对外国人影响力的描述。这个例子说明了传

统在思想传播,以及历史中的重要性。

其实,面海中国是改造内陆中国的渠道和路径:晚清的鸦片和苦力贸易为何如此盛行,中国沿海人做的如此热络的原因其实是中国早有生意人的传统和意识,只不过被压制,苦力去了东南亚,形成了东南亚华人实力的先祖,不言鸦片贸易在道义上的问题,这两项贸易实际上是中国贸易的鼻祖,无他们,就没有现代中国贸易。宋朝中国就有海上贸易,蒙元也有,明朝也有,清朝被严厉控制,这些都是面海的影响。

接下来是经济趋势,“我认为,在1912—1949年间总产量的增长很慢,人均收入没有增长。平均收入也没有任何下降的趋势。”“ 粗略地看,1949年之前的中国经济可以看作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很大的农业(或农村)部分,包括大约75%的人口,和一个很小的非农业(或城市)部分,以半现代的通商口岸城市为主要基地。中国农村出产占全国产出量65%的农产品,也利用手工业、小买卖和老式运输。” 国民收入:1912~1949年中国国民收入增速缓慢,几乎没什么变化,很大原因是幅员辽阔的农村并没有被改革涉及到,农业,手工业。工业增长较快,因为欧洲正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时生产,无瑕东顾,中国的民族工业才有了得以发展的空间,但很多设备需要从西方进口,所以很多工厂实际上是很长时间后,取得了设备才建成投产的。

回想南京十年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27—1937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忘记那痛。而作者是这样评估的:“对南京十年时期国民党统治的评估:国民党人从在南京建立政府到全国陷入漫长的毁灭性的战争,仅被给予10年时间。为建立一个全新的全国性政府,为扭转一个半世纪以来殃及国家的政治分裂和民族耻辱的逆流,10年时间委实太短暂了。即使条件理想,新政府所能做的也不过只是着手政治、社会及经济改革而已。”个人认为此处是客观的分析了南京十年时期真实情况。

1927—1937年的共产主义运动;土地制度;农民运动;地方政府的发展;学术界的成长,1912—1949年;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作者也对其做了仔细的介绍。

对于日本入侵与中国的国际地位,1931—1949年,书中是这样写的:“从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是一个无助的遭受侵略的国家,很少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它作为战胜的全球联盟的一名成员国而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赢得了世界强国的地位。但由于内战,它的地位受到了损害。”作者从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之间的密切联系、当时的中国与有可能出现的中国之间的密切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失败的原因。

我对于历史并无深入研究,因此对于此书也只能是粗读,我只是对其中个人

认为较好的地方摘取、稍加赏析,实在不敢妄加评论。个人认为《剑桥近代史》对于喜爱历史、潜心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实在是值得读的书。《剑桥中华民国史》以近12万字的篇幅叙述了本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者视野开阔,吸收了国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成果,能在世界文学史的格局中来观察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给人以真目下新之感。

2013年12月16日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作文]读书笔记[历史的选择]
  •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 历史的选择>,以前我不太喜欢读历史书籍,但是至从读了这本书后,我突然喜欢上了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我特别崇拜那些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贡献的人们,比如说:雷锋.刘胡兰.李大钊.董存瑞等等,这本书里每个人都说 ...查看


  • [读书笔记作文]读书笔记
  • <三国演义>在我国是尽人皆知的作品.随便找来一个人也能说出些道道来."温酒斩华雄"."赤壁之战"."空城计"等.我看时不禁拍案叫绝.仰慕关羽的神勇,钦佩诸葛亮的机智.可 ...查看


  • [读书笔记作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 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这 本书由罗贯中以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及元代的<三国志>为依据,经过熔裁在元末明初创作 ...查看


  • 我的中国梦读书笔记
  • [我的中国梦读书笔记] [我的中国梦读书笔记] 中国梦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我的中国梦读书笔记.让中国繁华富强,是每个爱国者心中的梦想.我们是国家的一分子,祖国的未来 ...查看


  • [上下五千年]阅读教学设计
  • 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上下五千年> 教材简析: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导读先以我们课文里学过的一些历史故事引出<上下五千 年>.然后介绍了作者的身份,接着说明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悠久 辉煌的历史文化. 阅读 ...查看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中华上下五千年>阅读课教学设计 中华上下五千年> 推荐课 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同学初步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和作者. 2.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3.通过导读 ...查看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之诸葛亮
  • 读书笔记是关于一本书籍的心得和记录,这个周末,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基于对原著的感触和心得,尤其是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觉得非常佩服,所以这篇读书笔记里记录了很多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和评价. 诸葛亮的一生可谓充满 ...查看


  •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1500字
  • 以前爱读余秋雨的书,尤其是<文化苦旅>,读的时候觉得美得无可言说,至今这本书仍然是我最爱读的书目之一.余秋雨的文字,美妙,又让人感觉深邃,他常常把历史与文学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番厚重的文化之感.因此,读他的文章,除了是文学的 ...查看


  •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读书笔记 汇报人:郭佩雯 今天,我读完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本书.读完以后,脑海里涌现出了很多党在艰难的时期引导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画面,思绪似乎飘了很远很远,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从192 ...查看


  • 大学生读书笔记(共4篇)
  • 篇一:大学生读书笔记 大学生读书笔记一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