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周考一

九年级历史周考试卷

1、在中国近代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导致中国社会性质改变的是( )

A 、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

2、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

A 、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 、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 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3、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 、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邓世昌

4、首次在中国取得开设工厂权利的是( )

A .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5、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的外来入侵 B.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C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6、 “八国联合军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逃往西安。本事件以清王朝战败,并赔款4.5亿两白银为终。”该材料所涉及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利用历史年代尺,能更有

效地帮助学习。从下图所提

供的时间信息判断,解读最

准确的应是( )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过程

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部过程 D.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8. 很多俄罗斯学者和普通百姓认为,不管有什么缺点,“十月革命”都是20世纪一个重大事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新在

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9. 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

A.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人民委员会

11.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

C. 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

12. 列宁指出“商业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邪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俄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重点发展重工业

13. 下列选项中,与张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看右图)相符的是

A .赫鲁晓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B .戈尔巴乔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C .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D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14. 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C. 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 D. 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16.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A.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C.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 个人崇拜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17. 下列对图3的分析, 符合史实的是

A. 苏俄新经济政策发挥了直接作用

B.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C. 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已超越美国

D. 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取得的成就

18、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吞噬着整个世界。下

列事件与这场危机直接有关的是( )

A. 中国爆发五四运动 B.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

C.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各国人民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这段描述反映的是( )

A .生态环境恶化 B.经济危机蔓延C .霸权主义影响 D.恐怖主义泛滥

20. 下列属于1929---1933年的常用语的是( )

A. 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 B. 经济危机、苏维埃政府 、联合国

C. 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国民公约 D. 苏维埃政府、法西斯、原子弹

二、材料题

21、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1)据材料一,写出中国“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名称。(1分)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创办的一个近代军事工业。(1分)

(2)材料一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1分)

材料二 (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一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丰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1分)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

材料三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邓小平

(4)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1分)这一时期在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1分)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又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869年,明治天皇就颁布一道“御笔信”,直言“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此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别制定《征讨清国策》,提出与中国进行一场“国运相赌”的战争。 材料二 “我们卫国从军,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队声威。”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吉野”撞去。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

请回答:﹙1﹚材料一导致了材料二这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发生,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1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吉野’撞去”说明他怎样决心? (2分)

﹙3﹚《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年?针对近年来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的纠纷,《马关条约》划线部份内容的签署,能够说明什么?(2分)

﹙4﹚近期日本将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请你就此谈谈看法。(1分)

23、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3分)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三个条约的哪一条款?(3分)

(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1分)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2分)

24.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3分)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分)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5AAAAD 6-10DBCAD 11-15DBDDB 16-20BBCBA

21、(1)洋务运动。(1分)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写出两个即可得1分)

(2)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分)

(3)罗斯福新政。(1分)共同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1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国有企业改革。(1分) 一国两制。(1分)

22、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誓死抵抗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勇气;1895年,台湾、澎湖列岛的主权属于中国;日本将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是违背历史和现实的,注定会失败的。

23. (1)图片一: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图片二: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分) 图片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图片一或《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分)图片二或《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分)图片三或《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分)

(3)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落后就要挨打。(1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例子:邓世昌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一个即可,1分);品质:言之成理即可。(1分)。

24.(1)《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2)《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丑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根本原因: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的衰弱。

九年级历史周考试卷

1、在中国近代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导致中国社会性质改变的是( )

A 、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

2、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

A 、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 、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 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3、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 、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邓世昌

4、首次在中国取得开设工厂权利的是( )

A .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5、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的外来入侵 B.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C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6、 “八国联合军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逃往西安。本事件以清王朝战败,并赔款4.5亿两白银为终。”该材料所涉及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利用历史年代尺,能更有

效地帮助学习。从下图所提

供的时间信息判断,解读最

准确的应是( )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过程

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部过程 D.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8. 很多俄罗斯学者和普通百姓认为,不管有什么缺点,“十月革命”都是20世纪一个重大事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新在

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9. 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

A.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人民委员会

11.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

C. 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

12. 列宁指出“商业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邪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俄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重点发展重工业

13. 下列选项中,与张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看右图)相符的是

A .赫鲁晓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B .戈尔巴乔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C .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D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14. 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C. 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 D. 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16.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A.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C.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 个人崇拜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17. 下列对图3的分析, 符合史实的是

A. 苏俄新经济政策发挥了直接作用

B.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C. 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已超越美国

D. 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取得的成就

18、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吞噬着整个世界。下

列事件与这场危机直接有关的是( )

A. 中国爆发五四运动 B.中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

C.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各国人民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这段描述反映的是( )

A .生态环境恶化 B.经济危机蔓延C .霸权主义影响 D.恐怖主义泛滥

20. 下列属于1929---1933年的常用语的是( )

A. 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 B. 经济危机、苏维埃政府 、联合国

C. 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国民公约 D. 苏维埃政府、法西斯、原子弹

二、材料题

21、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1)据材料一,写出中国“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名称。(1分)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创办的一个近代军事工业。(1分)

(2)材料一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1分)

材料二 (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一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丰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1分)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

材料三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邓小平

(4)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1分)这一时期在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1分)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又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869年,明治天皇就颁布一道“御笔信”,直言“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此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别制定《征讨清国策》,提出与中国进行一场“国运相赌”的战争。 材料二 “我们卫国从军,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队声威。”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吉野”撞去。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

请回答:﹙1﹚材料一导致了材料二这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发生,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1分)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吉野’撞去”说明他怎样决心? (2分)

﹙3﹚《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年?针对近年来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的纠纷,《马关条约》划线部份内容的签署,能够说明什么?(2分)

﹙4﹚近期日本将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请你就此谈谈看法。(1分)

23、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3分)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三个条约的哪一条款?(3分)

(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1分)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2分)

24.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3分)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分)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5AAAAD 6-10DBCAD 11-15DBDDB 16-20BBCBA

21、(1)洋务运动。(1分)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写出两个即可得1分)

(2)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分)

(3)罗斯福新政。(1分)共同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1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国有企业改革。(1分) 一国两制。(1分)

22、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誓死抵抗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勇气;1895年,台湾、澎湖列岛的主权属于中国;日本将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是违背历史和现实的,注定会失败的。

23. (1)图片一: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图片二: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分) 图片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图片一或《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分)图片二或《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分)图片三或《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分)

(3)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落后就要挨打。(1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例子:邓世昌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一个即可,1分);品质:言之成理即可。(1分)。

24.(1)《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2)《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丑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根本原因: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的衰弱。


相关文章

  • 初二历史名师辅导 全集
  • 收藏人:西湖谐人 2014-08-07 | 阅:59  转:21 |   来源 大 中 小 |  分享 腾讯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推荐给朋友 举报 01八年级历史上册音频 02八年级历史上册音频 03八年级历史 ...查看


  • 广东省梅州市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手机版)
  •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人民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沪科版 鲁科版 城市列表 电子课本网 > 切换城市 > 广东省梅州市教材版本 广 ...查看


  •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查看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设计 编写者: 2015年8月28日 目 录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教学计划 ...................................... ...查看


  • 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施阶段总结
  • 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施阶段总结 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初中‛--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学段和群体,即义务教育阶段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初中学生.‚历史‛--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属性.范围,即历史学科.‚复习‛--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在常规 ...查看


  • 2014年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2013-201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赵守东 唐丽英 2014.2 一.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贯彻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河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努 力提高个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做好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夯实基础, ...查看


  •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姬家一中 郝国富 一.考试成绩基本情况 七年级参加考试269人,及格210人,其中80分以上91人,70-79分71人,60-69分68人,不及格69人,年级平均分70.8,合格率74.4%,优良率33.8%,不 ...查看


  • 11-12(1)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柴集职高 王士尧 2011年8月20日 九年级历史(上)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教师职业素质,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实现促进 ...查看


  • 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 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一.指导思想: 历史书籍是人类的朋友,历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历史书籍.好读历史书籍.读好历史书籍.读整本的历史书籍,鼓 ...查看


  • 七年级历史上教学计划
  •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 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