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党校学科建设与教师角色定位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 “学科建设是加强党校教学科研工作、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建设。党校学科建设,要立足于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需要飞重点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逐步形成既与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相衔接又具有鲜明党校特色的学科体系”。下面就党校系统教学改革中的学科建设与教师角色定位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党校学科建设的定位依据
党校学科建设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是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党校教学布局作为定位依据的。要以胡锦涛总书记“七. 一”讲话精神总结的党90年历史取得的三大成就为主线,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以掌握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经济社会为重点拓展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党性修养。
二、党校学科建设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党校教师角色定位,突出教师学科主导地位。教师主导与学员主体要求教育者从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向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导者的角色定位转变,努力营造教师和学员之间交流互动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和激发学员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科建设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是学科教育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在组织学科教育活动之前必须理解教育目标,熟悉教学对象,钻研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二是教师是学科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从学科教育活动的开始到学科教育活动的结束,教师要充分组织各种教育因素,考虑各种教育影响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教学对象进行活生生的教育活动,必须把具有主体性的学员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学员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并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三是教师是学科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在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当现场观察课堂的效果,还要及时了解学员对教学的评价,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教师还要随时了解大部分学员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总体情况,保证各教学要素的合理配置、教学方法的优化使用,使教学面向广大学员,充分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根据以上要求,党校教师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基础理论与各专业基础理论的结合。在教学上,不单是传授基础理论,而是把基础理论和各专业的基础理论结合起来,所以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对本专业的研究是基本功,但作为一个党校的教师,必须在理论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党校教师,这个结合也是党校教师的定位问题,同时也是我们绵阳市县级党校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二是把基础理论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党校是共产党的学校,党校教学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地传达给培训对象,向他们做出准确的解读,帮助他们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涵、提出背景,针对的问题等,
这是党校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党校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重点;三是把基础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具体到我们绵阳市就是要与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这三个结合,既是党校教学布局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党校每个教师给自己定位的基本方向。
三、学科建设与教师角色的思考
为了实现教学布局改革的总体要求,实行课程开发,根据教师专业不同,以分组的形式明确教师的研究方向。在四个学科中设置18个研究方向。
1、党史党建学科。设置5个研究方向:一是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主要研究无产阶级政党党建原理,重点是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的理论及自身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二是党的奋斗历程及其基本经验,发挥党史以史鉴证、以史育人的作用;三是党风廉政建设,重点研究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增强公仆意识,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和警示教育,防范职务犯罪,研究中外政党廉政建设的经验教训。四是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着重研究政党政治、公共权力、公民社会等;五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从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
2、经济学科。设置5个研究方向:一是宏观经济理沦与实践,着重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二是区域经济,着重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理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与布局,区域经济与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经济、县域经济、特色区域发展等;三是微观经
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生产者、消费者)的经济行为等;四是应用经济,研究部门、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如公共财政,着重从公共财政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公共财政与转变政府职能等角度研究公共财政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五是地方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如“两化”互动等内容。
3、公共管理学科。设置4个研究方向。一是公共管理与政策,主要从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我国行政改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公共政策分析,电子政务,行政伦理,行政组织理论,国情、省情、市情研究与公共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二是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理论和应用,从社会发展、公共危机管理,风险管理、应急法律等方面进行研究;三是领导与管理理念,主要从党政领导干部领导和管理理念变革与创新等角度进行研究;四是领导与管理技能,主要从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特别是决策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激励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用权能力、执行能力、行政技巧,新闻传播、媒体沟通等方面进行研究。
4、法学学科。设置4个方向:一是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主要从法理学、宪法制度等方向研究法制理论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二是依法行政,主要从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司法审查中的依法行政,西方国家依法行政比较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三是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主要以市场经济体系为核心,从经济法、商法、民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四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主要研究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组织结构的变化,城乡结构的变化等中国社会结构性的变迁;五是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从社会发展理论出发,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焦点问题,中国发展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具体操作上,以教研室为单位,实行传、帮、带责任制,营造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师应根据自己专业与特长在四个大学科的18个方向中选择自己的定位,也可以是学校班子统筹考虑予以安排,避免一些研究方向无人选择,一位教师可选1—2个研究方向。由教研室主任或教授或副教授牵头,老中青结合,形成教授带讲师、熟手带生手的体制,最终达到提高党校科研水平的目的,强化党校教学的吸引力。
市县党校学科建设与教师角色定位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 “学科建设是加强党校教学科研工作、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建设。党校学科建设,要立足于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需要飞重点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逐步形成既与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相衔接又具有鲜明党校特色的学科体系”。下面就党校系统教学改革中的学科建设与教师角色定位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党校学科建设的定位依据
党校学科建设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是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党校教学布局作为定位依据的。要以胡锦涛总书记“七. 一”讲话精神总结的党90年历史取得的三大成就为主线,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以掌握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经济社会为重点拓展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党性修养。
二、党校学科建设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党校教师角色定位,突出教师学科主导地位。教师主导与学员主体要求教育者从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向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导者的角色定位转变,努力营造教师和学员之间交流互动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和激发学员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科建设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是学科教育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在组织学科教育活动之前必须理解教育目标,熟悉教学对象,钻研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二是教师是学科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从学科教育活动的开始到学科教育活动的结束,教师要充分组织各种教育因素,考虑各种教育影响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教学对象进行活生生的教育活动,必须把具有主体性的学员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学员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并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三是教师是学科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在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当现场观察课堂的效果,还要及时了解学员对教学的评价,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教师还要随时了解大部分学员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总体情况,保证各教学要素的合理配置、教学方法的优化使用,使教学面向广大学员,充分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根据以上要求,党校教师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基础理论与各专业基础理论的结合。在教学上,不单是传授基础理论,而是把基础理论和各专业的基础理论结合起来,所以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对本专业的研究是基本功,但作为一个党校的教师,必须在理论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党校教师,这个结合也是党校教师的定位问题,同时也是我们绵阳市县级党校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二是把基础理论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党校是共产党的学校,党校教学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地传达给培训对象,向他们做出准确的解读,帮助他们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涵、提出背景,针对的问题等,
这是党校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党校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重点;三是把基础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具体到我们绵阳市就是要与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这三个结合,既是党校教学布局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党校每个教师给自己定位的基本方向。
三、学科建设与教师角色的思考
为了实现教学布局改革的总体要求,实行课程开发,根据教师专业不同,以分组的形式明确教师的研究方向。在四个学科中设置18个研究方向。
1、党史党建学科。设置5个研究方向:一是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主要研究无产阶级政党党建原理,重点是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的理论及自身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二是党的奋斗历程及其基本经验,发挥党史以史鉴证、以史育人的作用;三是党风廉政建设,重点研究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增强公仆意识,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和警示教育,防范职务犯罪,研究中外政党廉政建设的经验教训。四是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着重研究政党政治、公共权力、公民社会等;五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从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
2、经济学科。设置5个研究方向:一是宏观经济理沦与实践,着重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二是区域经济,着重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理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与布局,区域经济与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经济、县域经济、特色区域发展等;三是微观经
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生产者、消费者)的经济行为等;四是应用经济,研究部门、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如公共财政,着重从公共财政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公共财政与转变政府职能等角度研究公共财政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五是地方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如“两化”互动等内容。
3、公共管理学科。设置4个研究方向。一是公共管理与政策,主要从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我国行政改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公共政策分析,电子政务,行政伦理,行政组织理论,国情、省情、市情研究与公共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二是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理论和应用,从社会发展、公共危机管理,风险管理、应急法律等方面进行研究;三是领导与管理理念,主要从党政领导干部领导和管理理念变革与创新等角度进行研究;四是领导与管理技能,主要从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特别是决策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激励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用权能力、执行能力、行政技巧,新闻传播、媒体沟通等方面进行研究。
4、法学学科。设置4个方向:一是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主要从法理学、宪法制度等方向研究法制理论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二是依法行政,主要从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司法审查中的依法行政,西方国家依法行政比较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三是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主要以市场经济体系为核心,从经济法、商法、民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四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主要研究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组织结构的变化,城乡结构的变化等中国社会结构性的变迁;五是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从社会发展理论出发,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焦点问题,中国发展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具体操作上,以教研室为单位,实行传、帮、带责任制,营造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师应根据自己专业与特长在四个大学科的18个方向中选择自己的定位,也可以是学校班子统筹考虑予以安排,避免一些研究方向无人选择,一位教师可选1—2个研究方向。由教研室主任或教授或副教授牵头,老中青结合,形成教授带讲师、熟手带生手的体制,最终达到提高党校科研水平的目的,强化党校教学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