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财政学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导论
一:公共经济学的不同对象
二:人们对政府活动的不同态度
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重点是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
第二章:福利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市场与政府
一、 市场失灵的定义、表现及解决方法
(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和政府经济活动的前提)
二、 政府活动的限度
第二节:政府的职能
三、 政府的职能
四、 如何理解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理论理解和实践处理)
第三节: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效率与公平
五、 经济效率的含义及实现条件
六、 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衡量标准与对收入分配公平的不同理解
七、 最优社会福利的决定
逻辑思路:政府为什么活动----怎样活动----活动目标----活动目标的理论基础(活动效果的评价依据)
第二部分:公共支出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章:公共支出理论(一)
政府活动的过程: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支出的目的是提供公共物品。所以。本章
的理论围绕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展开,包括公共物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公共物品理论
一、 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
二、 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条件
三、 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条件
四、 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机制
第二节:公共选择理论
对有效提供机制的质疑
五、 政府机制的特点与问题
直接民主制和间接民主制条件下公共物品提供存在的问题
六、 政府失灵的定义、表现及解决方法
第三节:外部性理论
七、 外部性的含义
八、 外部性的市场解决方法和政府解决方法
注意科思定律及其运用
逻辑思路:公共物品的特点----有效提供条件的异同-----理论上实现有效提供的机制----现实中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第三章:公共支出理论(二)
如果说前一章是从公共支出的理论基础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本章则侧重于运用角度
对公共物品的现实分类、规模和结构进行理论说明。
第一节:公共支出分类
一、 经济性质角度的分类及其分析意义
第二节:公共支出规模
二、 公共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及理论解释
三、 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公共支出结构
四、 判断公共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及优化思路
逻辑思路:分类依据----规模分析----结构分析(由浅及深、由表及里)
第四章:公共支出实践
侧重于对支出内容的介绍,按经济性质的分类,介绍我国公共支出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公共投资性支出
一、 公共投资的特点与标准
二、 公共投融资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支持
三、 公共投资对农业领域的支持
第二节:公共消费性支出
四、 行政管理费、国防费和文、科、卫支出的定义
重点分析我国的行政费支出、教育支出和科技支出
第三节:转移性支出
五、 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功能
六、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七、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优化
逻辑思路:公共投资性支出----公共消费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平行关系)
第三部分:公共收入部分
第五章:公共收入的规模与结构分析
对公共收入的分类、规模和结构的一般介绍
第一节:公共收入分类
一、 公共收入的分类依据
二、 预算外资金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治理措施
第二节:公共收入规模分析
三、 公共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第三节:公共收入结构
四、 我国公共收入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逻辑思路:分类----规模----结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第六章:税收理论与税收制度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形式,本章着重介绍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
一、 税收的概念、作用与特征
二、 税收的分类及依据
第二节:税收原则
三、 税收公平的具体原则及主体原则
四、 税收效率原则的含义和特点
五、 税收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及处理
第三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从公平角度的分析)
六、 税负转嫁的概念、特征、方式与影响
七、 税负转嫁的影响条件分析
八、 税收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第四节:税收效应(从微观效应角度的分析)
八、 税收效应的概念及理解
九、 税收对经济的影响(税收超额负担的含义和图示)
十、 税收效应与税收中性的关系
第五节:税收负担分析(侧重于从宏观角度的分析)
十一、拉弗曲线及其经济含义
第六节:最优课税理论
十二、最优课税理论的含义
十三、最优课税理论的假定前提和主要内容
第七节:税收制度
十四、税收制度和税制结构的概念
十五、我国税制的基本构成
十六、世界范围内的税制改革
十六、运用最优课税和税制设计理论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分析
逻辑思路:税收的基础性问题----税收的指导性原则----税收的经济效应和经济影响(对收入分配和经济效率的影响)----如何运用税收原则具体设计税收制度----我国税制制度的现实状况及如何完善(以我国为主,以世界为背景)。
第四部分:财政管理制度
第一章:国家预算
一、 国家预算的定义、类型和级次
二、 国家预算的原则、立法
三、 国家预算制度的改革
四、 预算外资金问题
第二章:国家预算管理制度
一、 预算管理体制的定义及其类型;
二、 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三、 分级预算管理体制划分收支的的基本理论依据;
四、 蒂伯特模型模型的假定、内容和适用性(解释社区的形成);
五、 最适联邦制理论;
分权制的优点和缺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
六、 分税制条件下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
七、 我国分级预算体制的改革;
理论逻辑:预算体制的定义和内容——预算体制的理论依据——预算体制的完善与改革
第五部分:宏观财政部分
包含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两个部分,财政平衡部分主要是赤字财政政策的经济影响;财政政策部分主要是宏观政策(重点是财政政策)的选择。
财政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财政学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导论
一:公共经济学的不同对象
二:人们对政府活动的不同态度
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重点是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
第二章:福利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市场与政府
一、 市场失灵的定义、表现及解决方法
(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和政府经济活动的前提)
二、 政府活动的限度
第二节:政府的职能
三、 政府的职能
四、 如何理解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理论理解和实践处理)
第三节: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效率与公平
五、 经济效率的含义及实现条件
六、 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衡量标准与对收入分配公平的不同理解
七、 最优社会福利的决定
逻辑思路:政府为什么活动----怎样活动----活动目标----活动目标的理论基础(活动效果的评价依据)
第二部分:公共支出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章:公共支出理论(一)
政府活动的过程: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支出的目的是提供公共物品。所以。本章
的理论围绕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展开,包括公共物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公共物品理论
一、 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
二、 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条件
三、 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条件
四、 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机制
第二节:公共选择理论
对有效提供机制的质疑
五、 政府机制的特点与问题
直接民主制和间接民主制条件下公共物品提供存在的问题
六、 政府失灵的定义、表现及解决方法
第三节:外部性理论
七、 外部性的含义
八、 外部性的市场解决方法和政府解决方法
注意科思定律及其运用
逻辑思路:公共物品的特点----有效提供条件的异同-----理论上实现有效提供的机制----现实中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第三章:公共支出理论(二)
如果说前一章是从公共支出的理论基础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本章则侧重于运用角度
对公共物品的现实分类、规模和结构进行理论说明。
第一节:公共支出分类
一、 经济性质角度的分类及其分析意义
第二节:公共支出规模
二、 公共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及理论解释
三、 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公共支出结构
四、 判断公共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及优化思路
逻辑思路:分类依据----规模分析----结构分析(由浅及深、由表及里)
第四章:公共支出实践
侧重于对支出内容的介绍,按经济性质的分类,介绍我国公共支出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公共投资性支出
一、 公共投资的特点与标准
二、 公共投融资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支持
三、 公共投资对农业领域的支持
第二节:公共消费性支出
四、 行政管理费、国防费和文、科、卫支出的定义
重点分析我国的行政费支出、教育支出和科技支出
第三节:转移性支出
五、 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功能
六、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七、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优化
逻辑思路:公共投资性支出----公共消费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平行关系)
第三部分:公共收入部分
第五章:公共收入的规模与结构分析
对公共收入的分类、规模和结构的一般介绍
第一节:公共收入分类
一、 公共收入的分类依据
二、 预算外资金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治理措施
第二节:公共收入规模分析
三、 公共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第三节:公共收入结构
四、 我国公共收入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逻辑思路:分类----规模----结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第六章:税收理论与税收制度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形式,本章着重介绍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
一、 税收的概念、作用与特征
二、 税收的分类及依据
第二节:税收原则
三、 税收公平的具体原则及主体原则
四、 税收效率原则的含义和特点
五、 税收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及处理
第三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从公平角度的分析)
六、 税负转嫁的概念、特征、方式与影响
七、 税负转嫁的影响条件分析
八、 税收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第四节:税收效应(从微观效应角度的分析)
八、 税收效应的概念及理解
九、 税收对经济的影响(税收超额负担的含义和图示)
十、 税收效应与税收中性的关系
第五节:税收负担分析(侧重于从宏观角度的分析)
十一、拉弗曲线及其经济含义
第六节:最优课税理论
十二、最优课税理论的含义
十三、最优课税理论的假定前提和主要内容
第七节:税收制度
十四、税收制度和税制结构的概念
十五、我国税制的基本构成
十六、世界范围内的税制改革
十六、运用最优课税和税制设计理论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分析
逻辑思路:税收的基础性问题----税收的指导性原则----税收的经济效应和经济影响(对收入分配和经济效率的影响)----如何运用税收原则具体设计税收制度----我国税制制度的现实状况及如何完善(以我国为主,以世界为背景)。
第四部分:财政管理制度
第一章:国家预算
一、 国家预算的定义、类型和级次
二、 国家预算的原则、立法
三、 国家预算制度的改革
四、 预算外资金问题
第二章:国家预算管理制度
一、 预算管理体制的定义及其类型;
二、 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三、 分级预算管理体制划分收支的的基本理论依据;
四、 蒂伯特模型模型的假定、内容和适用性(解释社区的形成);
五、 最适联邦制理论;
分权制的优点和缺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
六、 分税制条件下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
七、 我国分级预算体制的改革;
理论逻辑:预算体制的定义和内容——预算体制的理论依据——预算体制的完善与改革
第五部分:宏观财政部分
包含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两个部分,财政平衡部分主要是赤字财政政策的经济影响;财政政策部分主要是宏观政策(重点是财政政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