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间产业转移对产业组织的影响

作者:贺俊毛科君

经济纵横 2002年08期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 (2002)06-0011-06

  国际间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跨国界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方式,把部分产业的生产、销售甚至研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象。由于我国劳动力相对丰裕、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的资源禀赋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产业以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形式发展起来。产业的国际转移性质对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以家用电器业为例,分析国际产业转移性质对我国家电业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的影响。

  一

  市场结构是指产业内企业之间的规模分布状况和竞争关系,由于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产业发展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一直以来市场结构问题都是产业组织领域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我国家电业而言,“过度竞争”、“过度进入”、“多余生产能力”等批评也都与市场结构问题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产业组织经济学中关于市场结构决定因素的有关理论进行简要的回顾。早期的“结构—行为—绩效”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影响市场结构的最重要因素,遵循这一思路,产业组织经济学家先后提出“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营销与分配的规模经济”等概念对生产结构予以解释;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有产业组织经济学家从“市场需求”、“进出口”等方面对市场结构进行解释。这些概念对于理解产业结构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但其主要意义仍然在于理解不同产业市场结构的差异,对于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市场结构变化意义不大。对于市场结构的动态分析的工作最终是由一些演化经济学家完成的,因为演化经济学的宗旨即在于批判新古典经济学静态的研究方法,主张动态、历史地分析问题,因而一些关心市场组织问题的演化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隐藏在市场结构变化过程背后的决定因素。与熊彼特强调的“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技术创新”的主张相悖,演化经济学家认为,不是市场结构或者说企业规模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而是产业的技术特征和企业的技术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的变化。到了90年代中后期,这一分支基本上发展了自己比较成熟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案例研究。他们认为,在技术相对重要的产业中,突破性的技术创新的实现是市场份额向少数大企业集中的重要契机。当产业出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机会时,那些能够把握住创新技术的企业也能够获得高额的创新利润,增加市场份额;相反,那些没有把握住这些机会的企业则会被淘汰出局。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它们的规模对于企业的存续并不重要,关键是它们具有在位企业所没有的特殊技术优势。而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则是由需求、技术机会和创新收益的内部化能力等因素决定的。显然,演化经济学将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和市场结构都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从演化视角研究市场结构问题的理论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产业的集中度变化、产业的进入、退出等诸多现象,而不是象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那样将市场结构视为外生的因素。如果对我国家电业的分析基于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的逻辑,就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国家电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规模过小和市场结构过于分散,事实上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大量研究就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进行的,本文遵循演化经济学“需求、技术机会和创新收益内部化能力—创新行为—市场结构”的分析思路对我国家电业的市场结构变迁给以一个新的角度的解释。

  需求规模主要表现为市场绝对规模和需求增长率,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80年代我国家电业的需求增长率(需求相对规模)和90年代家电市场规模(需求绝对规模)都很大;另一方面,在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家电产品整体上质量较低、品种较单一,因而技术创新机会较多,但事实上我国家电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动力并不足。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企业竞争手段单一,即我国家电企业的竞争优势普遍集中于制造效率提高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和产品性能提高,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取高额附加价值的能力非常有限;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另一个后果是企业之间竞争能力的差别过小,产业整合难以实现,进而导致市场结构的分散化、非集中化。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两方面的问题持续到90年代中后期, 使得我国家电业进入全行业的微利状态。 2001年8月29日,深圳康佳2001年中报出台,公司总亏损额达1.9亿元;长虹的主营业务彩电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在香港上市的创维上半年亏损额达1.26亿港元;即使是TCL 等仅有的三两家在彩电业务上未出现亏损的公司,利润也在急剧下降。1999年开始打价格战时TCL 利润还有5亿多元,2000年就猛降为1亿多元,2001年上半年更下降到三四千万元。2000年彩电业全行业利润率仅为2%,利润总额仅为5.4亿元。我国彩电业濒临全行业亏损边缘。其他家电行业的情况虽然稍好于彩电业,但整体效益情况也不佳。由于激烈的价格竞争,黑色家电企业的业绩尤其差,除了海信电器、广电股份之外,绝大部分以黑色家电为主营的上市公司处于亏损或微利的状态,其中既包括四川长虹、深康佳等龙头股,也有深华发、四川湖山、厦新电子、厦华电子等原来就亏损的企业。行业的亏损或微利严重影响了我国家电企业的资本积累,进而影响了企业在技术方面竞争优势的培育和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面对这一问题,大多数学者提出,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家电企业过度依赖价格战手段而忽视技术投入。但是当我们意识到价格战是一种贯穿我国家电行业发展全过程和为大多数家电企业所接受的企业行为时,将原因简单归咎于企业的无知或非理性显然过于草率。企业行为根本上是各类市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分析我国家电企业背后的由技术和制度所决定的“激励结构”,才能找到更深层的原因。

  表1: 平均每两年产出增长比率(单位:%)

   家用电冰箱家用洗衣机

  80年代 2.28 2.34

  90年代 0.33 0.25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相应数据计算得到。

  表2: 90年代我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单位:万台)

  年份家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 家用洗衣机彩电

  1991 469.9463.03 687.17 1205.06

  1992 485.76158.03 707.93 1333.08

  1993 596.66346.41 895.85 1435.76

  1994 768.12393.42 1094.24 1689.15

  1995 918.54682.56 948.41 2057.74

  1996 979.65786.21 1074.72 2537.60

  1997 1044.43

  974.01 1254.48 2711.33

  1998 1060.00

  1156.871207.31 3497.00

  1999 1210.00

  1337.641342.17 4262.00

  2000 1279.00

  1826.671442.98-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

  二

  当80年代我国家电业刚刚启动的时候,家电行业在发达国家却已成为成熟甚至衰退产业。区别于发达国家家电企业和产业的自然成长过程,我国的家电产业自成长阶段就受到进口产品和直接投资的影响,因而我国家电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轨迹自然刻有“赶超”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烙印。而我国家电业发展的国际间产业转移性质也正是企业竞争行为单一、市场集中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由Posner提出并由Hufbauer等人发展起来的“技术差距理论”认为,技术领先国家引入技术创新后,研究成功新产品,凭着技术领先差距,向国外出口这种新产品,然而当技术落后国家通过技术引进、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掌握了这些高新技术后,就能模仿生产这些产品,从而减少进口,并最终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反而向技术领先国家出口这些产品,这时,技术领先国的创新利润将逐渐消失,但它们可以通过不断引入新产品和新工艺流程,制造新的技术差距,如此循环实现产业的国际转移。80年代,当我国的家电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之时,发达国家的家电产业早已进入成熟期,国际家电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家电产品的一般生产技术基本达到标准化,产品系列已经比较齐全。这时虽然国内消费市场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旺盛,但由于高额的关税壁垒,进口家电产品对国内家电市场的渗透很有限。80年代,当我国家电工业还处在幼稚工业时,国家采取相对较高的关税和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政策,并鼓励技术引进。1993年以前,电冰箱进口优惠关税为100%,主要零部件的进口优惠关税率为80%,直到1993年电冰箱进口优惠关税税率才调整为50%,主要零部件的进口优惠关税率为35%。家电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得到了政府有效的保护,这使得我国家电市场成为相对封闭的市场,有较为丰厚的利润,使国内企业得以积累资金,滚动发展。在良好的内外因素促进下,幼稚的中国家电工业才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避免了过早地与国外公司进行竞争。

  我们知道,跨国公司实现其特殊技术垄断利润的主要途径包括:直接技术转让、产品出口和跨国直接投资。虽然跨国直接投资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实现本地化优势,但由于80年代我国政策法规不完善、市场不确定性程度高、市场需求状况不确定,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风险较大。另一方面,由于80年代我国市场开发程度较低,关税水平较高,从而限制了进口家电产品的市场渗透,为国内家电企业的进入和成长留下了生存空间。于是,国际间的技术转让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其垄断利润首选方式,加之当时适用于中国家电市场的装配和生产技术比较落后,跨国公司垄断技术的动机较弱、出让技术的动机较强。而作为契约另一方的国内企业对引进国际上已经成熟、但国内适用的技术也有积极性,因而技术引进和生产设备引进自然成为80年代中国家电业获得技术的主要方式。在高关税形成对进口家电产品的限制和市场环境不确定形成对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壁垒的条件下,80年代我国家电企业在规模不经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仍能获得丰厚利润。

  表3: 80年代洗衣机行业主要企业资金利润率(单位:%)

  企业名称[***********]88各年平均

  北京白兰电器公司60.57

  51.31

  59.91

  26.92

  7.55

  41.25

   上海洗衣机总厂68.00

  108.00 65.00

  80.00

  66.00 77.4

   营口洗衣机总厂18.90

  41.80 37.40

  23.40

  15.10

  27.32

   杭州洗衣机总厂55.21

  38.23

  54.71

  47.41

  27.26 37.22

   宁波洗衣机总厂 - 47.97

  60.71

  48.98

  28.46 37.22

   万宝洗衣机总厂15.05

  46.10

  51.56

  30.73

  21.69 33.03

   中山洗衣机总厂3.6743.34

  121.29 89.38

  10.05 53.55

   重庆洗衣机总厂28.34

  61.40

  79.68

  113.40

  71.60 70.88

  数据来源: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转引自江小涓,1999)

  80年代中国以低成本引进技术从而很快建立起我国家电工业基础的代价却是企业技术投入不足,企业没有建立自主开发能力的动力。80年代初期中国家电企业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基本都是通过进口获得的,80年代中后期,政府为促进我国家电产品的国产化水平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彩电业为例,1984年电子工业部实施“彩电国产化一条龙”工程,成立了专门的彩电国产化领导小组;1985年国家经委把彩电国产化列为全国12项重大引进消化吸收项目之一,对彩电国产化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加速了彩电业的国产化过程。国产化程度提高的结果是元器件和制造材料的进口替代的实现,一些家电业配套元器件和制造材料企业发展了起来,降低了家电产品的总体成本。但是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仍然需要通过进口获得。因此80年代我国家电企业的盈利模式基本可以总结为需求拉动下的利润增长,技术创新在企业盈利中的作用非常微小。

  90年代,随着家电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增长逐渐趋于平缓,家电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企业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因而规模经济可利用空间较大的条件下,90年代初期我国家电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主要是规模扩张基础上的价格竞争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基础上的产品质量竞争,表现为家电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调和产品质量水平普遍提高基础上的差别化。应该说,90年代中期家电企业的竞争手段与80年代相比较为多元化。这时,研究与开发在企业盈利中的作用有所提高,但企业的创新主要表现为模仿性创新。90年代中期我国家电企业的研发主要以实验发展为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只占很小的比例,可以推断创新主要表现为产品性能改善和模仿。企业对新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比例较小。究其原因,国内企业自主开发核心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的动力仍不足,限于资金和技术约束,企业往往选择合资的方式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技术。可见,90年代我国家电业的发展仍然带有深刻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性质。表现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仍然主要从国外获得,只不过80 年代主要以技术和设备引进的方式, 而90年代主要以合资的方式从跨国公司获得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恰恰是企业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发展的我国家电业在微观企业层面上表现为企业竞争手段的单一,往往是较为初级的规模扩张、降价,一定程度的质量提高、性能完善等。由于这些手段往往容易为产业内的大多数企业所获得,因而产业的市场结构常常表现出过分对称的倾向。对称的市场结构又会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利润的侵蚀。这也正是90年代中后期我国家电业的整体状况。

  如果在分析我国家电业的产业组织时忽略其“国际产业转移”和外部获得技术的特征,就很难理解我国家电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包括家电业在内的我国许多产业都表现出市场结构分散化、恶性竞争等问题,对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产权论”者提出,“技术落后”和“国有企业产权”是恶性竞争的原因,但观察中国家电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以彩电业为例价格战中的主要发动者——长虹、康佳、TCL等——都不是产业中的技术落后者;另一方面, 非国有性质的家电企业也都积极地参与价格战。正如江小涓的研究显示,在家电业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竞争行为基本合理,也没有表现出与非国有企业行为大的差异。所以,“产权论”不能给“市场分散”、“恶性竞争”等提供合理的解释。“竞争有效论”者分析了80年代我国家电业过度进入等问题,认为家电业最能体现规模经济的关键技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新进入企业面临的技术壁垒过低,从而导致企业的过度进入。“竞争有效论”认为,规模经济和市场集中是竞争的结果,过去我国家电业的市场竞争基本上起到了促进市场集中的效果。“竞争有效论”在提出市场竞争是促进我国家电业提高产业绩效的最主要因素方面是正确的, 但无法很好地解决和回答以下问题:如果说80年代我国家电业过度进入的原因是技术的公共产品的性质的话,那么进入90年代由于企业之间的“兄弟关系”导致的技术的公共产品性质的现象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但在空调业等90年代发展起来的产业仍然存在过度进入的问题。显然,国际间产业转移视角的分析能够给我们提供更为逻辑一致的解释。

  在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分析我国家电业的过度竞争现象,会发现所谓恶性竞争既是80年代需求拉动下企业过度进入的累积性结果,也是产业发展的国际产业转移性质所决定的必然性结果。巨大的市场需求意味着企业进入的利润动机较强,家电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相对成熟意味着一方面跨国公司愿意将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向国外转移;另一方面,从国内企业来讲,一般自主开发创新性技术要比模仿或引进技术的成本高得多,因而企业一般从外部获得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这种状况决定了象家电业这样技术密集的产业的进入成本较低,在需求拉动下,容易发生过度进入。即便通过市场竞争淘汰掉一些规模过小的企业,大企业之间市场份额的进一步集中也很难实现,原因是在技术壁垒较低而企业又都基本达到规模经济水平生产的条件下,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量较为对称,必然会出现产业组织调整缓慢的现象。

  意识到我国家电业发展过程的“产业转移”性质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我国家电业企业之间的垂直分工关系。大原盛树和林泓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调查后认为,我国家电业的企业垂直分工关系属于“风险管理重视型”,这种分工关系的特点是核心企业只是尽量地利用配套厂的原有技术、人才和设备等,而将所发生的风险绝大部分由配套厂来负担。利用这种制度,配套企业主要起到了对引进技术进行改进的作用,而核心企业则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销售和新技术的引进方面,从而不断高速地推出新产品。核心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严格的多家供货的方法,防止配套厂机会主义的行为或垄断的地位。核心企业与配套厂之间只有定单关系,而缺乏共同发展的机制。核心企业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分工关系是因为其缺乏核心技术和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企业获得技术的主要方式是技术引进,关键零部件方面差不多也都基本上依靠外购。如,电视机的显像管、冰箱和空调的压缩机、变频空调和洗衣机的控制系统等,几乎所有的关键零部件都是靠外购的,自制率一般都比较低。如电视机的整个成本中,85%-90%是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费用,其中关键零部件的很多部分是靠进口或者向在华的外国子公司采购的;空调压缩机除从日本进口外,其余均从三四家在华外资公司采购。只有这样,国内家电企业才能加快产品的供应速度。以海尔为例,海尔竞争优势的一部分便是开发新产品的速度很快。比如海尔现在生产三个种类的洗衣机(波轮式、滚筒式、立式滚筒式),但世界上很少一个公司同时生产这三个种类的洗衣机。海尔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生产三个种类洗衣机的原因是,它们都从国外引进技术,获取新技术比较容易;另外,海尔利用中国开发费用的配套厂家分担制度,让配套厂来承担开发,从而得以快速地国产化。中国家电行业形成上述配套体系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目前厂家还缺乏自己独特的技术、设计能力,采用通用技术的企业很多,核心企业和零部件厂都在使用同样水平的生产线和零部件。

  可见,产业发展的国际转移性质是分析我国家电产业发展经验的起点。这种性质内在地决定了我国家电企业的技术特征和企业行为,从而最终决定了市场结构和产业绩效。

作者介绍:贺俊,毛科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102 贺俊(1976-),男,山西太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企业理论。

作者:贺俊毛科君

经济纵横 2002年08期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 (2002)06-0011-06

  国际间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跨国界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方式,把部分产业的生产、销售甚至研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象。由于我国劳动力相对丰裕、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的资源禀赋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产业以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形式发展起来。产业的国际转移性质对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以家用电器业为例,分析国际产业转移性质对我国家电业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的影响。

  一

  市场结构是指产业内企业之间的规模分布状况和竞争关系,由于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产业发展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一直以来市场结构问题都是产业组织领域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我国家电业而言,“过度竞争”、“过度进入”、“多余生产能力”等批评也都与市场结构问题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产业组织经济学中关于市场结构决定因素的有关理论进行简要的回顾。早期的“结构—行为—绩效”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影响市场结构的最重要因素,遵循这一思路,产业组织经济学家先后提出“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营销与分配的规模经济”等概念对生产结构予以解释;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有产业组织经济学家从“市场需求”、“进出口”等方面对市场结构进行解释。这些概念对于理解产业结构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但其主要意义仍然在于理解不同产业市场结构的差异,对于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市场结构变化意义不大。对于市场结构的动态分析的工作最终是由一些演化经济学家完成的,因为演化经济学的宗旨即在于批判新古典经济学静态的研究方法,主张动态、历史地分析问题,因而一些关心市场组织问题的演化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隐藏在市场结构变化过程背后的决定因素。与熊彼特强调的“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技术创新”的主张相悖,演化经济学家认为,不是市场结构或者说企业规模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而是产业的技术特征和企业的技术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的变化。到了90年代中后期,这一分支基本上发展了自己比较成熟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案例研究。他们认为,在技术相对重要的产业中,突破性的技术创新的实现是市场份额向少数大企业集中的重要契机。当产业出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机会时,那些能够把握住创新技术的企业也能够获得高额的创新利润,增加市场份额;相反,那些没有把握住这些机会的企业则会被淘汰出局。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它们的规模对于企业的存续并不重要,关键是它们具有在位企业所没有的特殊技术优势。而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则是由需求、技术机会和创新收益的内部化能力等因素决定的。显然,演化经济学将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和市场结构都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从演化视角研究市场结构问题的理论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产业的集中度变化、产业的进入、退出等诸多现象,而不是象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那样将市场结构视为外生的因素。如果对我国家电业的分析基于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的逻辑,就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国家电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规模过小和市场结构过于分散,事实上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大量研究就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进行的,本文遵循演化经济学“需求、技术机会和创新收益内部化能力—创新行为—市场结构”的分析思路对我国家电业的市场结构变迁给以一个新的角度的解释。

  需求规模主要表现为市场绝对规模和需求增长率,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80年代我国家电业的需求增长率(需求相对规模)和90年代家电市场规模(需求绝对规模)都很大;另一方面,在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家电产品整体上质量较低、品种较单一,因而技术创新机会较多,但事实上我国家电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动力并不足。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企业竞争手段单一,即我国家电企业的竞争优势普遍集中于制造效率提高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和产品性能提高,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取高额附加价值的能力非常有限;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另一个后果是企业之间竞争能力的差别过小,产业整合难以实现,进而导致市场结构的分散化、非集中化。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两方面的问题持续到90年代中后期, 使得我国家电业进入全行业的微利状态。 2001年8月29日,深圳康佳2001年中报出台,公司总亏损额达1.9亿元;长虹的主营业务彩电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在香港上市的创维上半年亏损额达1.26亿港元;即使是TCL 等仅有的三两家在彩电业务上未出现亏损的公司,利润也在急剧下降。1999年开始打价格战时TCL 利润还有5亿多元,2000年就猛降为1亿多元,2001年上半年更下降到三四千万元。2000年彩电业全行业利润率仅为2%,利润总额仅为5.4亿元。我国彩电业濒临全行业亏损边缘。其他家电行业的情况虽然稍好于彩电业,但整体效益情况也不佳。由于激烈的价格竞争,黑色家电企业的业绩尤其差,除了海信电器、广电股份之外,绝大部分以黑色家电为主营的上市公司处于亏损或微利的状态,其中既包括四川长虹、深康佳等龙头股,也有深华发、四川湖山、厦新电子、厦华电子等原来就亏损的企业。行业的亏损或微利严重影响了我国家电企业的资本积累,进而影响了企业在技术方面竞争优势的培育和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面对这一问题,大多数学者提出,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家电企业过度依赖价格战手段而忽视技术投入。但是当我们意识到价格战是一种贯穿我国家电行业发展全过程和为大多数家电企业所接受的企业行为时,将原因简单归咎于企业的无知或非理性显然过于草率。企业行为根本上是各类市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分析我国家电企业背后的由技术和制度所决定的“激励结构”,才能找到更深层的原因。

  表1: 平均每两年产出增长比率(单位:%)

   家用电冰箱家用洗衣机

  80年代 2.28 2.34

  90年代 0.33 0.25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相应数据计算得到。

  表2: 90年代我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单位:万台)

  年份家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 家用洗衣机彩电

  1991 469.9463.03 687.17 1205.06

  1992 485.76158.03 707.93 1333.08

  1993 596.66346.41 895.85 1435.76

  1994 768.12393.42 1094.24 1689.15

  1995 918.54682.56 948.41 2057.74

  1996 979.65786.21 1074.72 2537.60

  1997 1044.43

  974.01 1254.48 2711.33

  1998 1060.00

  1156.871207.31 3497.00

  1999 1210.00

  1337.641342.17 4262.00

  2000 1279.00

  1826.671442.98-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

  二

  当80年代我国家电业刚刚启动的时候,家电行业在发达国家却已成为成熟甚至衰退产业。区别于发达国家家电企业和产业的自然成长过程,我国的家电产业自成长阶段就受到进口产品和直接投资的影响,因而我国家电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轨迹自然刻有“赶超”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烙印。而我国家电业发展的国际间产业转移性质也正是企业竞争行为单一、市场集中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由Posner提出并由Hufbauer等人发展起来的“技术差距理论”认为,技术领先国家引入技术创新后,研究成功新产品,凭着技术领先差距,向国外出口这种新产品,然而当技术落后国家通过技术引进、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掌握了这些高新技术后,就能模仿生产这些产品,从而减少进口,并最终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反而向技术领先国家出口这些产品,这时,技术领先国的创新利润将逐渐消失,但它们可以通过不断引入新产品和新工艺流程,制造新的技术差距,如此循环实现产业的国际转移。80年代,当我国的家电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之时,发达国家的家电产业早已进入成熟期,国际家电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家电产品的一般生产技术基本达到标准化,产品系列已经比较齐全。这时虽然国内消费市场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旺盛,但由于高额的关税壁垒,进口家电产品对国内家电市场的渗透很有限。80年代,当我国家电工业还处在幼稚工业时,国家采取相对较高的关税和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政策,并鼓励技术引进。1993年以前,电冰箱进口优惠关税为100%,主要零部件的进口优惠关税率为80%,直到1993年电冰箱进口优惠关税税率才调整为50%,主要零部件的进口优惠关税率为35%。家电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得到了政府有效的保护,这使得我国家电市场成为相对封闭的市场,有较为丰厚的利润,使国内企业得以积累资金,滚动发展。在良好的内外因素促进下,幼稚的中国家电工业才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避免了过早地与国外公司进行竞争。

  我们知道,跨国公司实现其特殊技术垄断利润的主要途径包括:直接技术转让、产品出口和跨国直接投资。虽然跨国直接投资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实现本地化优势,但由于80年代我国政策法规不完善、市场不确定性程度高、市场需求状况不确定,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风险较大。另一方面,由于80年代我国市场开发程度较低,关税水平较高,从而限制了进口家电产品的市场渗透,为国内家电企业的进入和成长留下了生存空间。于是,国际间的技术转让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其垄断利润首选方式,加之当时适用于中国家电市场的装配和生产技术比较落后,跨国公司垄断技术的动机较弱、出让技术的动机较强。而作为契约另一方的国内企业对引进国际上已经成熟、但国内适用的技术也有积极性,因而技术引进和生产设备引进自然成为80年代中国家电业获得技术的主要方式。在高关税形成对进口家电产品的限制和市场环境不确定形成对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壁垒的条件下,80年代我国家电企业在规模不经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仍能获得丰厚利润。

  表3: 80年代洗衣机行业主要企业资金利润率(单位:%)

  企业名称[***********]88各年平均

  北京白兰电器公司60.57

  51.31

  59.91

  26.92

  7.55

  41.25

   上海洗衣机总厂68.00

  108.00 65.00

  80.00

  66.00 77.4

   营口洗衣机总厂18.90

  41.80 37.40

  23.40

  15.10

  27.32

   杭州洗衣机总厂55.21

  38.23

  54.71

  47.41

  27.26 37.22

   宁波洗衣机总厂 - 47.97

  60.71

  48.98

  28.46 37.22

   万宝洗衣机总厂15.05

  46.10

  51.56

  30.73

  21.69 33.03

   中山洗衣机总厂3.6743.34

  121.29 89.38

  10.05 53.55

   重庆洗衣机总厂28.34

  61.40

  79.68

  113.40

  71.60 70.88

  数据来源: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转引自江小涓,1999)

  80年代中国以低成本引进技术从而很快建立起我国家电工业基础的代价却是企业技术投入不足,企业没有建立自主开发能力的动力。80年代初期中国家电企业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基本都是通过进口获得的,80年代中后期,政府为促进我国家电产品的国产化水平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彩电业为例,1984年电子工业部实施“彩电国产化一条龙”工程,成立了专门的彩电国产化领导小组;1985年国家经委把彩电国产化列为全国12项重大引进消化吸收项目之一,对彩电国产化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加速了彩电业的国产化过程。国产化程度提高的结果是元器件和制造材料的进口替代的实现,一些家电业配套元器件和制造材料企业发展了起来,降低了家电产品的总体成本。但是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仍然需要通过进口获得。因此80年代我国家电企业的盈利模式基本可以总结为需求拉动下的利润增长,技术创新在企业盈利中的作用非常微小。

  90年代,随着家电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增长逐渐趋于平缓,家电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企业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和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因而规模经济可利用空间较大的条件下,90年代初期我国家电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主要是规模扩张基础上的价格竞争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基础上的产品质量竞争,表现为家电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调和产品质量水平普遍提高基础上的差别化。应该说,90年代中期家电企业的竞争手段与80年代相比较为多元化。这时,研究与开发在企业盈利中的作用有所提高,但企业的创新主要表现为模仿性创新。90年代中期我国家电企业的研发主要以实验发展为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只占很小的比例,可以推断创新主要表现为产品性能改善和模仿。企业对新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比例较小。究其原因,国内企业自主开发核心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的动力仍不足,限于资金和技术约束,企业往往选择合资的方式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技术。可见,90年代我国家电业的发展仍然带有深刻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性质。表现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仍然主要从国外获得,只不过80 年代主要以技术和设备引进的方式, 而90年代主要以合资的方式从跨国公司获得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恰恰是企业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发展的我国家电业在微观企业层面上表现为企业竞争手段的单一,往往是较为初级的规模扩张、降价,一定程度的质量提高、性能完善等。由于这些手段往往容易为产业内的大多数企业所获得,因而产业的市场结构常常表现出过分对称的倾向。对称的市场结构又会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利润的侵蚀。这也正是90年代中后期我国家电业的整体状况。

  如果在分析我国家电业的产业组织时忽略其“国际产业转移”和外部获得技术的特征,就很难理解我国家电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包括家电业在内的我国许多产业都表现出市场结构分散化、恶性竞争等问题,对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产权论”者提出,“技术落后”和“国有企业产权”是恶性竞争的原因,但观察中国家电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以彩电业为例价格战中的主要发动者——长虹、康佳、TCL等——都不是产业中的技术落后者;另一方面, 非国有性质的家电企业也都积极地参与价格战。正如江小涓的研究显示,在家电业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竞争行为基本合理,也没有表现出与非国有企业行为大的差异。所以,“产权论”不能给“市场分散”、“恶性竞争”等提供合理的解释。“竞争有效论”者分析了80年代我国家电业过度进入等问题,认为家电业最能体现规模经济的关键技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新进入企业面临的技术壁垒过低,从而导致企业的过度进入。“竞争有效论”认为,规模经济和市场集中是竞争的结果,过去我国家电业的市场竞争基本上起到了促进市场集中的效果。“竞争有效论”在提出市场竞争是促进我国家电业提高产业绩效的最主要因素方面是正确的, 但无法很好地解决和回答以下问题:如果说80年代我国家电业过度进入的原因是技术的公共产品的性质的话,那么进入90年代由于企业之间的“兄弟关系”导致的技术的公共产品性质的现象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但在空调业等90年代发展起来的产业仍然存在过度进入的问题。显然,国际间产业转移视角的分析能够给我们提供更为逻辑一致的解释。

  在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分析我国家电业的过度竞争现象,会发现所谓恶性竞争既是80年代需求拉动下企业过度进入的累积性结果,也是产业发展的国际产业转移性质所决定的必然性结果。巨大的市场需求意味着企业进入的利润动机较强,家电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相对成熟意味着一方面跨国公司愿意将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向国外转移;另一方面,从国内企业来讲,一般自主开发创新性技术要比模仿或引进技术的成本高得多,因而企业一般从外部获得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这种状况决定了象家电业这样技术密集的产业的进入成本较低,在需求拉动下,容易发生过度进入。即便通过市场竞争淘汰掉一些规模过小的企业,大企业之间市场份额的进一步集中也很难实现,原因是在技术壁垒较低而企业又都基本达到规模经济水平生产的条件下,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量较为对称,必然会出现产业组织调整缓慢的现象。

  意识到我国家电业发展过程的“产业转移”性质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我国家电业企业之间的垂直分工关系。大原盛树和林泓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调查后认为,我国家电业的企业垂直分工关系属于“风险管理重视型”,这种分工关系的特点是核心企业只是尽量地利用配套厂的原有技术、人才和设备等,而将所发生的风险绝大部分由配套厂来负担。利用这种制度,配套企业主要起到了对引进技术进行改进的作用,而核心企业则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销售和新技术的引进方面,从而不断高速地推出新产品。核心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严格的多家供货的方法,防止配套厂机会主义的行为或垄断的地位。核心企业与配套厂之间只有定单关系,而缺乏共同发展的机制。核心企业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分工关系是因为其缺乏核心技术和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企业获得技术的主要方式是技术引进,关键零部件方面差不多也都基本上依靠外购。如,电视机的显像管、冰箱和空调的压缩机、变频空调和洗衣机的控制系统等,几乎所有的关键零部件都是靠外购的,自制率一般都比较低。如电视机的整个成本中,85%-90%是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费用,其中关键零部件的很多部分是靠进口或者向在华的外国子公司采购的;空调压缩机除从日本进口外,其余均从三四家在华外资公司采购。只有这样,国内家电企业才能加快产品的供应速度。以海尔为例,海尔竞争优势的一部分便是开发新产品的速度很快。比如海尔现在生产三个种类的洗衣机(波轮式、滚筒式、立式滚筒式),但世界上很少一个公司同时生产这三个种类的洗衣机。海尔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生产三个种类洗衣机的原因是,它们都从国外引进技术,获取新技术比较容易;另外,海尔利用中国开发费用的配套厂家分担制度,让配套厂来承担开发,从而得以快速地国产化。中国家电行业形成上述配套体系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目前厂家还缺乏自己独特的技术、设计能力,采用通用技术的企业很多,核心企业和零部件厂都在使用同样水平的生产线和零部件。

  可见,产业发展的国际转移性质是分析我国家电产业发展经验的起点。这种性质内在地决定了我国家电企业的技术特征和企业行为,从而最终决定了市场结构和产业绩效。

作者介绍:贺俊,毛科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102 贺俊(1976-),男,山西太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企业理论。


相关文章

  •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 研究与探讨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郁德强 左世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融入了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成为重要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国.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加快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于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改善 ...查看


  •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对我国产业的影响
  •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对我国产业的影响 [小 中 大]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2011年11月28日,作者:刘灵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首先从转移类型来看,国际产业转移的类型是最先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然 ...查看


  •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向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 作者:刘辉煌杨胜刚张亚斌熊正德 求索 1999年03期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国与国之间的移动,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国际产业转移,既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 ...查看


  • 跨世纪南京市产业结构发展研究
  • 跨世纪南京市产业结构发展研究 顾朝林 黄春晓 赵洪阳 甄 峰 吴 洋 黄朝永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一) 最近以来,经济全球化正在导致世界产业结构的重构与转移.近25年来,发展最快.有着无限增长潜力的行业是信息.研究与开发.医疗卫生 ...查看


  • 积极构筑局部先发优势 推动产业跃迁式升级
  • 一.从后发优势到局部先发优势 发展优势与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有关,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获取竞争地位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发展优势还体现一国或地区主导发展战略的选择.发展中国家作为后来者,后发优势战略是其基本发展 ...查看


  • 经济全球化与深化改革开放
  • 经济全球化与深化改革开放 国资委研究中心课题组 2012-11-21 15:24:01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31期 [内容提要]本文全面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抓住全球化机遇,推行开放型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 ...查看


  • 从"推拉理论"看产业转移
  • 摘 要: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推―拉"理论是研究人口流动的基础理论,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本文从" ...查看


  •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重点
  • 第一章 国际分工: 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 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 果,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国际分工部分理论介绍 • (1)资源禀赋论 ...查看


  • 论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
  • 作者:谢科范 国际经济合作 1995年11期 本世纪40年代以来的以高新技术开发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影响之深,都是以往历次技术革命所不能比拟的.这次新技术革命有以下特点: 1)技术革命的网络化.它不是由比较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