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上的党家村在公共事务治理中曾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从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以党家村古址为对象,依据史料并通过实地考察,研讨党家村在基础设施、治安防卫、教育和村落文化等公共生活方面的自主治理实践,分析其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主要机制,并从中解释古代中国乡村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的基本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公共事务;自主治理;党家村古址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103—06 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是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美国著名学者E·奥斯特罗姆因其名著《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对自主治理研究的显著贡献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更凸现出自主治理研究的价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基层自治传统并拥有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丰富实践,这是研究公共管理不可多得的一笔宝贵资源。 陕西省韩城县党家村以其独特的明清建筑风格而扬名中外,被列入“国际传统民居研究项目”,并吸引着诸多国内外建筑学家和文化学者的考察研究。实际上,党家村古址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民居建筑文化,富于智慧的党家村人在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方面,曾探索形成一整套完备的体系和模式,从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它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基层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的特点。 一、党家村历史概况 党家村位于陕西韩城东九公里处,坐落于东西走向的泌水河谷北侧,其历史可追溯到670多年前,村中主要有党、贾两姓。 党家村创建之初,村民主要靠务农垦荒为生。明万历前的韩城就曾盛行“南敦稼穑,北尚服贾”之风,即县南崇尚种庄稼,县北崇尚做生意。地处北面的党家村受此风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经商。在清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党、贾两家经商获得巨大成功,据说“往老家运送银两的镖驮络绎于道,号称‘日进白银千两’。韩城在乾隆年间曾经被称为陕西的‘小北京’,而党家村因农商并重经济发达又被称为‘小韩城’。” 富裕起来的党家村人凭借经济实力斥资兴建房屋院落、祠堂庙宇、巷道水利和公益文化设施。时至今日,党家村不仅以其独具特色、保存完好的村落古寨建筑闻名遐迩,也以其重教育与伦理教化的浓厚氛围被誉为“文史之乡”。据统计,历史上仅“清末道光到光绪这60年间,村中就出了1名进士、5名举人、44名秀才,其中有3个院考案首。在这不足百户的党家村中,就有半数人家取得了功名。” 历史上党家村的繁荣发展,与其安定有序的公共生活秩序、和谐的人际关系、道德熏陶下的乡风民俗密不可分:完备的安全防卫系统、村落的公共设施、子弟的良好教育以及伦理教化等,为党家村人的生活、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和良好的环境条件,并逐步形成以德治为核心的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机制。 二、历史上党家村公共产品的自主供给 历史上党家村的公共事务,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安全防御、自办教育、村落文化等方面,其供给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基础设施 古代村落基础设施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却对生活生产不可或缺,如道路、水井、防火防盗和水利设施等,均涉及每家每户的利益,是乡村共同体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1 巷道 巷道即村中道路。之所以称为巷道,是由于它中间高、两边低,既是道路还具有排水功能。党家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每当雨水来临,巷道就如同有力的排水系统,把雨水从两边的凹槽引入泌水河。党家村建成后几百年间从未发生过水灾就得益于村落的巷道。巷道的修建非常特别。在筹备建村之初,先对道路进行规划设计,道路修建好后才兴建房屋等其他建筑。道路修建经费的筹措以自愿捐赠为主,由村中威望较高的年长者召集、组织全村人捐款捐物,捐赠数额取决于各自的经济能力及其对村中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由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加之受伦理教化影响,村民自愿捐赠时往往都会倾力而为。 2 水井 水井对于古代农村生活、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家村地下水位深,打井难度大且成本高,家家都打口井既不经济也不现实,那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更无法承受。修设公共水井以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无疑是经济可行的办法。 历史上的党家村在村东、村西各建有一口水井。“西井”是村里最老的井,据井房东壁的碑文记载,村里最早的水井是建村之初族中家境殷实、德高望重的老人翼礼公在自家院中打的那口井,此井对村中人开放,供大家取水,解决了众人的吃水用水问题。到庚戌年,翼礼公将水井的个人所有权让渡转变为村民集体所有。经过商议,村民们决定效仿翼礼公的善举,捐资修建井房,既避免打水人日晒雨淋,更在于彰显翼礼公的德行以教化子孙后代。在井房东碑,还详细记录着水井的修建年代、修建目的、经理人、资金筹集、捐资者姓名与捐赠数额等。碑文显示,人们捐款的数额不一,相差悬殊,有钱多捐,没钱少捐,捐赠行为完全出于自愿;如若没有特殊原因而不捐资者,会受到村里人的轻视。村民还推举出几位贤德之士,作为“经理人”来筹划水井的管理和维修维护事宜。井房西壁碑文则记录着党家村人对“西井”井房的重建与维护的详细信息。 据“东井”井房的碑文记载,民国十一年(1922年),该井由于“上崩盘塌,遂致水难畅”,造成村民用水困难,故而“同众商议,均出资助之,作之,并建井房一座,以避烈日阴雨。”大家纷纷倾囊,筹集银两“共计一百六十余串文”,并推举村中有才德之人即“经理人”主持完成水井与井房的修复工作。 井房碑文不仅是对水井修建维护情况的实录,也反映出党家村人对公共设施修建管理的方式、途径及其志愿公益的精神。 3 防火屏障 在村落中,火灾造成的后果是倾覆性的,防火从而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务。党家村对火灾的防范融入其建筑设计中。贯穿于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之间的各种巷道,多以砖砌山墙与青瓦屋面形成耐火屏障,以便在火灾发生时阻隔火势蔓延;另外,乡规民约有关防火的规定,使村民具有较强的防火意识,巷道内很少堆放裸露的可燃物,较大程度上预防了火灾的发生。在党家村600多年的历史中,除有兵匪人为纵火的情况,120多座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从未发生过火灾。
摘要:历史上的党家村在公共事务治理中曾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从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以党家村古址为对象,依据史料并通过实地考察,研讨党家村在基础设施、治安防卫、教育和村落文化等公共生活方面的自主治理实践,分析其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主要机制,并从中解释古代中国乡村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的基本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公共事务;自主治理;党家村古址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103—06 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是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一个方向。美国著名学者E·奥斯特罗姆因其名著《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对自主治理研究的显著贡献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更凸现出自主治理研究的价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基层自治传统并拥有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丰富实践,这是研究公共管理不可多得的一笔宝贵资源。 陕西省韩城县党家村以其独特的明清建筑风格而扬名中外,被列入“国际传统民居研究项目”,并吸引着诸多国内外建筑学家和文化学者的考察研究。实际上,党家村古址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民居建筑文化,富于智慧的党家村人在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方面,曾探索形成一整套完备的体系和模式,从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它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基层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的特点。 一、党家村历史概况 党家村位于陕西韩城东九公里处,坐落于东西走向的泌水河谷北侧,其历史可追溯到670多年前,村中主要有党、贾两姓。 党家村创建之初,村民主要靠务农垦荒为生。明万历前的韩城就曾盛行“南敦稼穑,北尚服贾”之风,即县南崇尚种庄稼,县北崇尚做生意。地处北面的党家村受此风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经商。在清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党、贾两家经商获得巨大成功,据说“往老家运送银两的镖驮络绎于道,号称‘日进白银千两’。韩城在乾隆年间曾经被称为陕西的‘小北京’,而党家村因农商并重经济发达又被称为‘小韩城’。” 富裕起来的党家村人凭借经济实力斥资兴建房屋院落、祠堂庙宇、巷道水利和公益文化设施。时至今日,党家村不仅以其独具特色、保存完好的村落古寨建筑闻名遐迩,也以其重教育与伦理教化的浓厚氛围被誉为“文史之乡”。据统计,历史上仅“清末道光到光绪这60年间,村中就出了1名进士、5名举人、44名秀才,其中有3个院考案首。在这不足百户的党家村中,就有半数人家取得了功名。” 历史上党家村的繁荣发展,与其安定有序的公共生活秩序、和谐的人际关系、道德熏陶下的乡风民俗密不可分:完备的安全防卫系统、村落的公共设施、子弟的良好教育以及伦理教化等,为党家村人的生活、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和良好的环境条件,并逐步形成以德治为核心的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机制。 二、历史上党家村公共产品的自主供给 历史上党家村的公共事务,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安全防御、自办教育、村落文化等方面,其供给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基础设施 古代村落基础设施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却对生活生产不可或缺,如道路、水井、防火防盗和水利设施等,均涉及每家每户的利益,是乡村共同体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1 巷道 巷道即村中道路。之所以称为巷道,是由于它中间高、两边低,既是道路还具有排水功能。党家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每当雨水来临,巷道就如同有力的排水系统,把雨水从两边的凹槽引入泌水河。党家村建成后几百年间从未发生过水灾就得益于村落的巷道。巷道的修建非常特别。在筹备建村之初,先对道路进行规划设计,道路修建好后才兴建房屋等其他建筑。道路修建经费的筹措以自愿捐赠为主,由村中威望较高的年长者召集、组织全村人捐款捐物,捐赠数额取决于各自的经济能力及其对村中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由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加之受伦理教化影响,村民自愿捐赠时往往都会倾力而为。 2 水井 水井对于古代农村生活、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家村地下水位深,打井难度大且成本高,家家都打口井既不经济也不现实,那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更无法承受。修设公共水井以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无疑是经济可行的办法。 历史上的党家村在村东、村西各建有一口水井。“西井”是村里最老的井,据井房东壁的碑文记载,村里最早的水井是建村之初族中家境殷实、德高望重的老人翼礼公在自家院中打的那口井,此井对村中人开放,供大家取水,解决了众人的吃水用水问题。到庚戌年,翼礼公将水井的个人所有权让渡转变为村民集体所有。经过商议,村民们决定效仿翼礼公的善举,捐资修建井房,既避免打水人日晒雨淋,更在于彰显翼礼公的德行以教化子孙后代。在井房东碑,还详细记录着水井的修建年代、修建目的、经理人、资金筹集、捐资者姓名与捐赠数额等。碑文显示,人们捐款的数额不一,相差悬殊,有钱多捐,没钱少捐,捐赠行为完全出于自愿;如若没有特殊原因而不捐资者,会受到村里人的轻视。村民还推举出几位贤德之士,作为“经理人”来筹划水井的管理和维修维护事宜。井房西壁碑文则记录着党家村人对“西井”井房的重建与维护的详细信息。 据“东井”井房的碑文记载,民国十一年(1922年),该井由于“上崩盘塌,遂致水难畅”,造成村民用水困难,故而“同众商议,均出资助之,作之,并建井房一座,以避烈日阴雨。”大家纷纷倾囊,筹集银两“共计一百六十余串文”,并推举村中有才德之人即“经理人”主持完成水井与井房的修复工作。 井房碑文不仅是对水井修建维护情况的实录,也反映出党家村人对公共设施修建管理的方式、途径及其志愿公益的精神。 3 防火屏障 在村落中,火灾造成的后果是倾覆性的,防火从而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务。党家村对火灾的防范融入其建筑设计中。贯穿于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之间的各种巷道,多以砖砌山墙与青瓦屋面形成耐火屏障,以便在火灾发生时阻隔火势蔓延;另外,乡规民约有关防火的规定,使村民具有较强的防火意识,巷道内很少堆放裸露的可燃物,较大程度上预防了火灾的发生。在党家村600多年的历史中,除有兵匪人为纵火的情况,120多座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从未发生过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