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官方)

2004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分析报告

2005年01月20日 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

(二OO 五年元月十五日)

2004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长沙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是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下,房地产开发仍保持了较快增长,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商品房价格增幅较大,房地产业已成为拉动长沙经济不断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200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房地产开发规模继续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缓。

2004年长沙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5.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3.23%,达历史新高。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局面,社会资本介入房地产市场的热情高涨。但从增速来看,受上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增速有所下降, 2004年的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幅较2003年回落6.61个百分点, 回落趋势较明显。见图一。

2004年, 长沙市房屋施工面积共1462.40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2.19%,房屋竣工面积591.90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3.54%。房地产开发规模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2、商品房上市量呈负增长, 商业用房供应量呈现理性回调

2004年长沙市共有449.60万平方米商品房批准预售,同比增长-4.10%。商品房上市量自98年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其中, 批准住宅预售面积361.6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5.28%;批准办公用房预售面积21.45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2.94%;批准商业用房预售面积36.35万平方米, 同比

增长-29.62%。商业用房的供应量比2003年减少了15.30万平方米,仅占预售总面积的8.08%,所占比重也较2003年回落了3个百分点。2004年长沙市商业用房的供应量呈现出理性回调。

3、消费者购房需求旺盛,商品房价格涨幅提升

2004年,全市共成交商品房38671套,成交面积450.22万平方米,成交金额99.17亿元,又创历史新高,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4.69%、50.44%和57.03%,增幅较大,增速加快。随着我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品位的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购房需求还将有一个较大的上升空间。

据长沙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统计,2004年,我市商品房的销售均价为2738元/平方米,比去年上涨10.94%。其中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2391元/平方米,比去年上升了7.61%。由于商品房供应量减少与消费者旺盛的购房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反差,导致2004年我市商品房价格涨幅较大。

4、住房二级市场启动有力, 二手房交易非常活跃。

2004年,全市共办理二手房交易13702起,成交面积182.66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9.6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9.11%、53.77%和33.25%。其中,房改房成交6329套,成交面积43.41万平方米,成交金额5.3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8.46%、52.48%和61.23%。长沙市二手房交易量在去年突破百万大关后, 今年又创新高。我市二手房交易在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引导下日益活跃,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运行状态。

5、地产抵押登记继续攀高,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放缓

2004年,全市共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37050起,抵押面积

1129.27万平方米,抵押金额284.4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4.51%、54.98%和46.45%。我市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继续增长。2004年,长沙市共办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30746起,抵押面积363.63万平方米,抵押金额80.6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5%、10.15%和14.57%,但增幅分别比去年下降了66.45、67.99和44.4个百分点。2004年10月底人民币9年以来首次上调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利用银行按揭购房的成本将增高,消费者今后购房将会更趋理性。目前我市个人购房按揭率约为80%,预计今后个人购房按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6、城市房屋拆迁大幅下降,旧城改造规模趋小

2004年,全市共拆迁房屋3981户,拆迁房屋建筑面积53.29万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26%和-37.85%。其中拆迁住宅面积31.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18%。我市城市房屋拆迁量继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今年是我市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目标完成的收尾之年,占拆迁量较大比重的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开工不多,仅有人民西路、韶山南路、府后路等项目。且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严格控制拆迁开发规模,造成新申报的开发类拆迁项目也为数不多。同时受地价上涨、拆迁周期拉长等因素的影响,旧城改造难度明显加大。

7、经济适用房建设有所回升,后市将限量供应

2004年,长沙市经济适用住宅小区建设共完成投资10.58亿元, 竣工建筑面积为110.74万平方米,销售经济适用住宅面积115.96万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7.21%、88.98%和56.91%。经济适用房建设量有所加大。2005年受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的限制,我市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规模将控制在50万平方米左右,后市将限量供应。

二: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仍需调控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上高价格、大户型的商品房偏多,适合中等收入居民需要的中小户型、中低价位的商品住宅供应不足;二是商业用房供应量偏大,存在一定风险。目前,商业用房受到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追求高回报率导致商铺投机成分增多。不论是否属于商业区,几乎绝大部分项目的邻街底层均建有商铺。由于商业用房供应量较大,我市已出现商用物业租赁市场有行无市,甚至经营难以为继的现象。

2、部分紧俏楼盘已出现投机现象

由于近几年来我市房价平稳上涨,房地产保值、增值作用凸现,部分楼盘在开盘之初被投资者低价买进、再高价转手、被人为制造出楼市紧张气氛,导致少数楼盘一开盘就无房可售,要买只能从前期投资者手中购买。目前这种现象虽然不算特别突出,但它的存在无疑加大了市场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导致房价的非理性上涨。这种现象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又得不到及时控制,将会影响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3、住宅供应市场化程度不高,影响开发商的投资热情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自98年停止实物分房以来,住房需求实行市场供给制。然而,由于非市场化运作商品房的存在,实际上我市住宅供应市场化程度不高。我市非市场化运作的商品房共有三种,一是经济适用房,二是公务员住宅小区,三是部分单位参照公务员小区建设标准定向开发的商品房。目前,我市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受到了一定的控制,公务员住宅小区建设仍在加速进行,部分单位参照公务员小区建设标准定向开发的商品房越来越多。由于这些商品房是以低于市场价格甚至开

发成本的价格向职工销售,扰乱了我市商品房的市场秩序,形成了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将大部分具有二次置业消费能力的政府公务员,有稳定收入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排斥在商品房消费市场之外,挤占了按市场行为经营的开发企业的市场空间。这种现象对开发商的投资积极性有较大影响,不利于吸纳外来投资,也影响了我市的投资环境。

4、住房一、二级市场发展仍不平衡的矛盾

2004年我市住房二级市场非常活跃,交易量猛增,成交面积突破180万平方米。但从住房一、二级市场的关系来看,长沙二手房市场的交易量与商品房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交易量之比为1:2.5。参照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其比值为1:1,可以说长沙住房二级市场才刚刚起步。我市住房一、二级市场还不平衡,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速二手房市场的发展。

5、开发企业规模偏小,综合竞争力需进一步提升

随着长沙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启动,进入的房地产业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但是缺乏大型、超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自有资金实力薄弱,抗风险能力弱。据统计,2004年长沙市共有开发企业770余家,但注册资金5000万以上的只有57家,其中注册资金过亿元的仅有17家。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尚未有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这与我市房地产业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竞争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2005年,我市要继续深入贯彻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形势,采取有力措施化解矛盾,解决当前存在的困难,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土地的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土地规模,凡用于经营性开发的土地必须实行招拍挂的交易制度,抑制圈地现象,杜绝

土地投机行为,防止地价上涨过大。同时合理调整和完善商品房结构,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来引导和调控,大力发展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房,停止公务员住宅小区的建设,适度控制经济适用房,重点抑制违背市场规律的定向开发行为。二是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中的“炒房”行为,必要时采取措施,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比如规定新建商品房在期房阶段不得转让等。三是要重点培育住房二级市场,加大对二手房按揭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二手房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为二手房交易构架信息更畅通的桥梁,强化中介服务管理。四是实施扶优扶强政策,着力培养长沙房地产龙头企业,对实力强、品位高、效益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政府挂牌、重点扶持、给予纳税奖励及开辟绿色通道等办法,引导长沙房地产企业由数量竞争走向规模竞争,走规模化经营之路。五是尽快启动长沙市房地产预警预报体系的建设,改变目前我市房地产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状态,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制度,及时评价和判断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三:对2005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的预测

1、开发增速减缓,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预计2005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市房地产投资增速仍将趋缓。同时,受国家土地市场整顿的影响,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价格和成本将继续走高。而按照招拍挂模式,限量供应的土地将更多的集中在一些有资金、有实力的品牌房地产企业手中,反映到商品房市场的表象就是大项目、大盘增多,小项目、小盘相对减少。

2、市场需求旺盛,房价稳中有升

据初步预计,2004年, 长沙GDP 总量已突破1000亿元大关、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亿元

大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大关、众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关口”在2004年得以跨越。长沙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居住购房需求旺盛。我市住房需求主要有四种:城市人口增容产生的主动型住房需求、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投资型住房需求和城市房屋拆迁所产生的被动型需求。据测算,我市住房需求每年在4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前两种是主体,同时,由于土地、建材价格上涨,住宅品质的提升,使房地产开发成本加大。需求和成本将促使房价继续上涨。

3、梯极消费格局稳定,二级市场更趋活跃

二手房交易量在2003年完成历史性跨越,2004年稳步上升后,将在2005年再创历史新高,交易量突破200万平方米。一方面是房价整体上涨激活了部分存量二手房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是我市梯极消费格局基本已形成,二手房需求量逐年扩大。二级市场的活跃将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后市潜在的供求失衡的问题。

4、金融信贷紧缩,开发商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按照国家新的金融政策,从2004年开始,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门槛大幅度提高,其监管措施也愈发严格,这种信贷紧缩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在2005年开始更多显现,一些资金实力薄弱的本土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淘汰或被兼并的局面,而这也必将导致我市房地产市场格局的新一轮演变。

2004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分析报告

2005年01月20日 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

(二OO 五年元月十五日)

2004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长沙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是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下,房地产开发仍保持了较快增长,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商品房价格增幅较大,房地产业已成为拉动长沙经济不断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2004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房地产开发规模继续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缓。

2004年长沙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5.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3.23%,达历史新高。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局面,社会资本介入房地产市场的热情高涨。但从增速来看,受上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增速有所下降, 2004年的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幅较2003年回落6.61个百分点, 回落趋势较明显。见图一。

2004年, 长沙市房屋施工面积共1462.40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2.19%,房屋竣工面积591.90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3.54%。房地产开发规模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2、商品房上市量呈负增长, 商业用房供应量呈现理性回调

2004年长沙市共有449.60万平方米商品房批准预售,同比增长-4.10%。商品房上市量自98年来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其中, 批准住宅预售面积361.67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5.28%;批准办公用房预售面积21.45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2.94%;批准商业用房预售面积36.35万平方米, 同比

增长-29.62%。商业用房的供应量比2003年减少了15.30万平方米,仅占预售总面积的8.08%,所占比重也较2003年回落了3个百分点。2004年长沙市商业用房的供应量呈现出理性回调。

3、消费者购房需求旺盛,商品房价格涨幅提升

2004年,全市共成交商品房38671套,成交面积450.22万平方米,成交金额99.17亿元,又创历史新高,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4.69%、50.44%和57.03%,增幅较大,增速加快。随着我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品位的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购房需求还将有一个较大的上升空间。

据长沙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统计,2004年,我市商品房的销售均价为2738元/平方米,比去年上涨10.94%。其中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为2391元/平方米,比去年上升了7.61%。由于商品房供应量减少与消费者旺盛的购房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反差,导致2004年我市商品房价格涨幅较大。

4、住房二级市场启动有力, 二手房交易非常活跃。

2004年,全市共办理二手房交易13702起,成交面积182.66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9.6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9.11%、53.77%和33.25%。其中,房改房成交6329套,成交面积43.41万平方米,成交金额5.3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8.46%、52.48%和61.23%。长沙市二手房交易量在去年突破百万大关后, 今年又创新高。我市二手房交易在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引导下日益活跃,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运行状态。

5、地产抵押登记继续攀高,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放缓

2004年,全市共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37050起,抵押面积

1129.27万平方米,抵押金额284.4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4.51%、54.98%和46.45%。我市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继续增长。2004年,长沙市共办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30746起,抵押面积363.63万平方米,抵押金额80.6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5%、10.15%和14.57%,但增幅分别比去年下降了66.45、67.99和44.4个百分点。2004年10月底人民币9年以来首次上调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利用银行按揭购房的成本将增高,消费者今后购房将会更趋理性。目前我市个人购房按揭率约为80%,预计今后个人购房按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6、城市房屋拆迁大幅下降,旧城改造规模趋小

2004年,全市共拆迁房屋3981户,拆迁房屋建筑面积53.29万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26%和-37.85%。其中拆迁住宅面积31.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18%。我市城市房屋拆迁量继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今年是我市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目标完成的收尾之年,占拆迁量较大比重的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开工不多,仅有人民西路、韶山南路、府后路等项目。且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严格控制拆迁开发规模,造成新申报的开发类拆迁项目也为数不多。同时受地价上涨、拆迁周期拉长等因素的影响,旧城改造难度明显加大。

7、经济适用房建设有所回升,后市将限量供应

2004年,长沙市经济适用住宅小区建设共完成投资10.58亿元, 竣工建筑面积为110.74万平方米,销售经济适用住宅面积115.96万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7.21%、88.98%和56.91%。经济适用房建设量有所加大。2005年受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的限制,我市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规模将控制在50万平方米左右,后市将限量供应。

二: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仍需调控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上高价格、大户型的商品房偏多,适合中等收入居民需要的中小户型、中低价位的商品住宅供应不足;二是商业用房供应量偏大,存在一定风险。目前,商业用房受到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追求高回报率导致商铺投机成分增多。不论是否属于商业区,几乎绝大部分项目的邻街底层均建有商铺。由于商业用房供应量较大,我市已出现商用物业租赁市场有行无市,甚至经营难以为继的现象。

2、部分紧俏楼盘已出现投机现象

由于近几年来我市房价平稳上涨,房地产保值、增值作用凸现,部分楼盘在开盘之初被投资者低价买进、再高价转手、被人为制造出楼市紧张气氛,导致少数楼盘一开盘就无房可售,要买只能从前期投资者手中购买。目前这种现象虽然不算特别突出,但它的存在无疑加大了市场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导致房价的非理性上涨。这种现象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又得不到及时控制,将会影响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3、住宅供应市场化程度不高,影响开发商的投资热情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自98年停止实物分房以来,住房需求实行市场供给制。然而,由于非市场化运作商品房的存在,实际上我市住宅供应市场化程度不高。我市非市场化运作的商品房共有三种,一是经济适用房,二是公务员住宅小区,三是部分单位参照公务员小区建设标准定向开发的商品房。目前,我市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受到了一定的控制,公务员住宅小区建设仍在加速进行,部分单位参照公务员小区建设标准定向开发的商品房越来越多。由于这些商品房是以低于市场价格甚至开

发成本的价格向职工销售,扰乱了我市商品房的市场秩序,形成了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将大部分具有二次置业消费能力的政府公务员,有稳定收入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排斥在商品房消费市场之外,挤占了按市场行为经营的开发企业的市场空间。这种现象对开发商的投资积极性有较大影响,不利于吸纳外来投资,也影响了我市的投资环境。

4、住房一、二级市场发展仍不平衡的矛盾

2004年我市住房二级市场非常活跃,交易量猛增,成交面积突破180万平方米。但从住房一、二级市场的关系来看,长沙二手房市场的交易量与商品房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交易量之比为1:2.5。参照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其比值为1:1,可以说长沙住房二级市场才刚刚起步。我市住房一、二级市场还不平衡,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速二手房市场的发展。

5、开发企业规模偏小,综合竞争力需进一步提升

随着长沙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启动,进入的房地产业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但是缺乏大型、超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自有资金实力薄弱,抗风险能力弱。据统计,2004年长沙市共有开发企业770余家,但注册资金5000万以上的只有57家,其中注册资金过亿元的仅有17家。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尚未有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这与我市房地产业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竞争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2005年,我市要继续深入贯彻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形势,采取有力措施化解矛盾,解决当前存在的困难,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土地的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土地规模,凡用于经营性开发的土地必须实行招拍挂的交易制度,抑制圈地现象,杜绝

土地投机行为,防止地价上涨过大。同时合理调整和完善商品房结构,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来引导和调控,大力发展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房,停止公务员住宅小区的建设,适度控制经济适用房,重点抑制违背市场规律的定向开发行为。二是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中的“炒房”行为,必要时采取措施,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比如规定新建商品房在期房阶段不得转让等。三是要重点培育住房二级市场,加大对二手房按揭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二手房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为二手房交易构架信息更畅通的桥梁,强化中介服务管理。四是实施扶优扶强政策,着力培养长沙房地产龙头企业,对实力强、品位高、效益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政府挂牌、重点扶持、给予纳税奖励及开辟绿色通道等办法,引导长沙房地产企业由数量竞争走向规模竞争,走规模化经营之路。五是尽快启动长沙市房地产预警预报体系的建设,改变目前我市房地产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状态,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制度,及时评价和判断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三:对2005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的预测

1、开发增速减缓,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预计2005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市房地产投资增速仍将趋缓。同时,受国家土地市场整顿的影响,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价格和成本将继续走高。而按照招拍挂模式,限量供应的土地将更多的集中在一些有资金、有实力的品牌房地产企业手中,反映到商品房市场的表象就是大项目、大盘增多,小项目、小盘相对减少。

2、市场需求旺盛,房价稳中有升

据初步预计,2004年, 长沙GDP 总量已突破1000亿元大关、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亿元

大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大关、众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关口”在2004年得以跨越。长沙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导致居住购房需求旺盛。我市住房需求主要有四种:城市人口增容产生的主动型住房需求、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投资型住房需求和城市房屋拆迁所产生的被动型需求。据测算,我市住房需求每年在4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前两种是主体,同时,由于土地、建材价格上涨,住宅品质的提升,使房地产开发成本加大。需求和成本将促使房价继续上涨。

3、梯极消费格局稳定,二级市场更趋活跃

二手房交易量在2003年完成历史性跨越,2004年稳步上升后,将在2005年再创历史新高,交易量突破200万平方米。一方面是房价整体上涨激活了部分存量二手房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是我市梯极消费格局基本已形成,二手房需求量逐年扩大。二级市场的活跃将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后市潜在的供求失衡的问题。

4、金融信贷紧缩,开发商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按照国家新的金融政策,从2004年开始,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门槛大幅度提高,其监管措施也愈发严格,这种信贷紧缩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在2005年开始更多显现,一些资金实力薄弱的本土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淘汰或被兼并的局面,而这也必将导致我市房地产市场格局的新一轮演变。


相关文章

  • 长沙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 长沙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www.chinamrn.com 目 录 长沙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 ...查看


  • 我的房地产课程设计
  •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课程名称:题目名称: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 课程设计 房地产开发.工程经济学 建设项目经济性分析与评价 2011级工程管理2班 倪兴旺 [1**********]7 李明孝.王文萱 ...查看


  • 佳兆业诸多隐匿关联公司浮现 郭氏家族正转移资产
  • [独家调查]佳兆业之外的佳兆业 郭氏家族财富转移大起底 随着佳兆业债务危机持续发酵,隐匿于上市公司外围的关联平台浮出水面.种种迹象表明,郭英成家族曾借助大量外围关联平台套取佳兆业上市公司的信用和资金. 在佳兆业(01638.HK)之外,还存 ...查看


  • 中国主要城市推出刺激性投资计划
  • 中 国一些主要城市推出了大规模投资计划,意在经济下行趋势下刺激经济增长,不过这些计划将如何提振中国经济仍是未知数. 据天津市政府网站刊登的官方媒体<天津日报>的一篇报道说,天津市日前初步确定今后四年投入1.5万亿元重点建设包括石 ...查看


  • 土木工程-史习焜2
  • 邝来环 湖南长沙 21岁 应聘职位 有关给排水专业的职位 女︱团员︱1991年10月︱河南省驻马店︱汉族 身高 159cm 体重 52Kg 手机号码:[1**********]E-mail:[email protected] 湖南大学学生会 ...查看


  • 武汉本地人限购两套 外地人需两年社保
  • 2016年11月15日 13:15 来源于 财新网 限购针对主城区,外地人限购一套,首套首付比升至30%.在国庆黄金周首轮限购中,武汉并未限制本地人购房:外地人限购两套,购房也无社保要求 图自视觉中国 相关报道 [财新周刊][编辑絮语·张继 ...查看


  • 2018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2018年长沙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 Economic And Market Analysis China Industy Research Report 2018 zhongbangshuju 前 言 行业分析报告主要涵盖范围 ...查看


  • [长沙市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办法]立法评估报告
  • <长沙市城市房地产交易管理办法>立法评估报告 一.立法背景与目的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下简称<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为 ...查看


  • 中国房地产投资回报率调查报告
  • <中国房地产投资回报率调查报告>简介 <中国房地产投资回报率调查报告>是北京仁达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达评估)承接的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资本化率调查>研究课题成果之一,该研究课题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