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四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知道“大跃进”运动的主要内容及造成的严重恶果

了解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及全面协调国民经济的具体办法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充分认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严重错误,使学生正确认识这段教训惨痛的历史,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永远牢记“实事求是”这一真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1、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师】: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基本知识点和重要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播放视频:“大跃进”运动,展示图片)

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2、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八大对上述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完全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4、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5、表现?(农业:浮夸风;工业:全民大办钢铁)

6、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注意】:三大改造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现象,这时人们的思想情绪更加狂热起来,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7、建设成就”可归纳为“二钢二铁弹油素”: A.二钢——武汉钢铁厂、包头钢铁厂; B.二铁——包兰铁路、兰新铁路;C.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 d、油——大庆油田建成投产;E.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上海)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开始的时间:1958年

2、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一平二调(贫富拉平,平均调配物资,无偿调拨生产队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3、后果: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1、背景 P26

2、过程:1961年中共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1965年经济全面好转。(1959年----1961年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三、结束新课

【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可归纳为: A.领导正确:“一五”计划符合当时国情和发展趋势,有效地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项目,带动经济建设全面展开,还取得了苏联的援助。B.干群积极: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忘我劳动,无私奉公,作出了卓越贡献。

四、板书

五、教学效果及反思

第四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知道“大跃进”运动的主要内容及造成的严重恶果

了解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及全面协调国民经济的具体办法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充分认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严重错误,使学生正确认识这段教训惨痛的历史,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永远牢记“实事求是”这一真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1、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师】: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基本知识点和重要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播放视频:“大跃进”运动,展示图片)

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2、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八大对上述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完全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4、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5、表现?(农业:浮夸风;工业:全民大办钢铁)

6、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注意】:三大改造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现象,这时人们的思想情绪更加狂热起来,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7、建设成就”可归纳为“二钢二铁弹油素”: A.二钢——武汉钢铁厂、包头钢铁厂; B.二铁——包兰铁路、兰新铁路;C.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 d、油——大庆油田建成投产;E.素——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上海)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开始的时间:1958年

2、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一平二调(贫富拉平,平均调配物资,无偿调拨生产队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3、后果: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1、背景 P26

2、过程:1961年中共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1965年经济全面好转。(1959年----1961年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三、结束新课

【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可归纳为: A.领导正确:“一五”计划符合当时国情和发展趋势,有效地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项目,带动经济建设全面展开,还取得了苏联的援助。B.干群积极: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忘我劳动,无私奉公,作出了卓越贡献。

四、板书

五、教学效果及反思


相关文章

  • _大跃进_运动的历史成因与经验教训_刘际钢
  • 第28卷第2期Vol.28No.2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AnhuiNormalUniversity(Hum&SocSci)2000年5月 May2000 "大跃进" ...查看


  • 第四课_"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__教案1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记住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知道"大跃进"运动的主要内容及造成的严重恶果 2.了解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及全面协调国民经济的具体办法 ...查看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的区别
  •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的区别 1958年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发动的以高指标为主要标志的运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思想开始出现.1958 年1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南宁会议上批评"反冒进",说1956年中央领导 ...查看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练习题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 会议在北京召开.1949年 月 日,开国大典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成立,标志着 ...查看


  • 朱凤霞[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_]教案
  • 第六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案 一.时间:2011年3月 二.课题:<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课型:新授课 四.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 ...查看


  • 大跃进人民公社
  •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二.土地改革 1.时间:1950年-1952年底 2.内容: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 ...查看


  •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 ...查看


  • 大跃进时期"共产风"现象的历史解读
  • 社会文化研究 大跃进时期"共产风"现象的历史解读 向海英 内容提要 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一平二调三收款"为主要内容的"共产风"危害甚大.它的产生根源是各种因 ...查看


  • 新课标学案21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新课标学案21]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编写 张书林 审订 杨文南 肖爱华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经济恢复措施,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