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体验活动方案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x年6月至8月)
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班会队会、动员大会的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做到师生皆知,全面启动普法活动。
二、活动实施阶段(201x年9月至201x年2月)
1、成立“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宣讲团。邀请部分长期从事法律工作、具有丰富的宣讲经验、精通法律专业知识、热心教育事业的离退休法律专业人员,借助家长委员会,充分挖掘家长资源,组成“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宣讲团,进行“法律专家进校园”活动。
2、开展读书活动。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订阅《全国青年普法教育读本》,并充分利用班会和法制课时间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法律知识。
3、开设法制课堂。与宣讲团联系制定具体宣讲计划,积极配合市“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宣讲开展好普法宣讲活动,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有经验的家长、教师和专家等进行法制辅导,开设好法制课堂。
4、观看普法视频。组织学生观看普法教育专家讲座光盘和宣传片,每月定期收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和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栏目,生动形象地开展法制教育。
5、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在宣传法律常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活动:一是举办“法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二是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辩论赛等;三是组织学生到市劳教所(监狱)进行实地参观,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活动途径:
1、利用课程进行法制体验教育
课程在学校实施教育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体验教育途径主要有:
(1)地方课程
由教师事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有组织、有目的对某事件或某领域向学生进行描述性讲解,教育学生要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这样的体验教育和辅导,可以较全面、系统地对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培养。
(2)普通课程
在学生的基础课程中进行渗透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让学生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2、利用活动进行法制体验教育
活动本身的进行和参与就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有针对性的普法特色活动就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产生更好的影响:
(1)模拟法庭
每月进行一次模拟法庭的开庭活动,针对学校发生的一些问题、针对校外发生的一些案例进行辩论,每次开庭均进行录像,通过多媒体让全体学生观看评比。
(2)演讲比赛
“法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三步走,第一步是班级比赛,第二步是年级比赛,第三步是学校比赛。最后进行一等奖获得者的汇报演讲会。
(3)参观访问
组织部分学生到潍坊监狱、潍北农场、市劳教所进行参观,让学生感受违法犯罪的痛苦,感悟享受自由的快乐,明确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小学“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普法教育活动的主题是“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以组织学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以及校规校纪等有关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使学生增长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强化遵章守纪的意识。
二、活动目标
1、结合普法教育,进一步加强常规纪律教育,严格贯彻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做到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考核,不断培养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名遵纪守法、讲文明、讲道德、有文化的合格公民。
2、结合普法教育,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充分发挥广播站、板报、橱窗络等宣传阵地在依法治校和普法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素材,开辟专栏,营造舆论氛围,真正使依法治校和普法教育的意义、目标深入人心。
4、推进学校普法教育工作,促进学生法治观念的增强、安全法制知识的增加和防范技能的提高,有效降低校内违法犯罪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杜绝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实现“平安校园”工作目标。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法环境。利用学校电视台、橱窗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学生的守法、用法意识。
2、抓好学生的普法教育。要特别重视抓好学生的法律常识教育,开设法制教育讲座。要组织学生学习《国旗法》、《国徽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法律知识。要以课堂教学、少先队活动和法制宣传栏为主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制意识,努力培养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貌的新一代的好公民。
3、建立校内外法制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校内外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作用,把对家长的道德法制教育列入家长学校教育内容,通过学生家长法制讲座、家长座谈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等,提高学生家长的道德法制素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四、活动组织
成立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组 员:
五、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201x月2月)宣传发动阶段
1、德育处制订《俞村中心小学“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教育活动方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普法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2、在校门口悬挂主题词为“学法律、守校规,我先行”的横幅。
3、布置学校橱窗,利用学宣传栏进行法制宣传。
第二阶段:(201x年3月――201x月3月)贯彻实施阶段
1、利用校广播站,每周开设一次“普法教育”讲座。
2、由德育处负责在宣传窗张贴有关法制教育的宣传画,组织学生参观图片展览。
3、组织学生观看普法影视材料DVD光盘(专家讲座)和普法教育动画片等影视片。
4、由德育处组织举办“法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5、举办普法教育征文比赛。
6、开展普法书画作品征集评比。
7、上报“青少年法律知道竞赛活动”报名表、参赛作品。
第三阶段:(201x年3月――201x月5月)检查总结阶段
1、各班级举办一次“普法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2、2009年“普法教育月”活动总结。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体验活动方案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x年6月至8月)
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班会队会、动员大会的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做到师生皆知,全面启动普法活动。
二、活动实施阶段(201x年9月至201x年2月)
1、成立“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宣讲团。邀请部分长期从事法律工作、具有丰富的宣讲经验、精通法律专业知识、热心教育事业的离退休法律专业人员,借助家长委员会,充分挖掘家长资源,组成“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宣讲团,进行“法律专家进校园”活动。
2、开展读书活动。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订阅《全国青年普法教育读本》,并充分利用班会和法制课时间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法律知识。
3、开设法制课堂。与宣讲团联系制定具体宣讲计划,积极配合市“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宣讲开展好普法宣讲活动,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有经验的家长、教师和专家等进行法制辅导,开设好法制课堂。
4、观看普法视频。组织学生观看普法教育专家讲座光盘和宣传片,每月定期收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和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栏目,生动形象地开展法制教育。
5、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在宣传法律常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活动:一是举办“法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二是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辩论赛等;三是组织学生到市劳教所(监狱)进行实地参观,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活动途径:
1、利用课程进行法制体验教育
课程在学校实施教育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体验教育途径主要有:
(1)地方课程
由教师事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有组织、有目的对某事件或某领域向学生进行描述性讲解,教育学生要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这样的体验教育和辅导,可以较全面、系统地对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培养。
(2)普通课程
在学生的基础课程中进行渗透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让学生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2、利用活动进行法制体验教育
活动本身的进行和参与就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有针对性的普法特色活动就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产生更好的影响:
(1)模拟法庭
每月进行一次模拟法庭的开庭活动,针对学校发生的一些问题、针对校外发生的一些案例进行辩论,每次开庭均进行录像,通过多媒体让全体学生观看评比。
(2)演讲比赛
“法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三步走,第一步是班级比赛,第二步是年级比赛,第三步是学校比赛。最后进行一等奖获得者的汇报演讲会。
(3)参观访问
组织部分学生到潍坊监狱、潍北农场、市劳教所进行参观,让学生感受违法犯罪的痛苦,感悟享受自由的快乐,明确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小学“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普法教育活动的主题是“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以组织学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以及校规校纪等有关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使学生增长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强化遵章守纪的意识。
二、活动目标
1、结合普法教育,进一步加强常规纪律教育,严格贯彻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做到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考核,不断培养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名遵纪守法、讲文明、讲道德、有文化的合格公民。
2、结合普法教育,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充分发挥广播站、板报、橱窗络等宣传阵地在依法治校和普法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素材,开辟专栏,营造舆论氛围,真正使依法治校和普法教育的意义、目标深入人心。
4、推进学校普法教育工作,促进学生法治观念的增强、安全法制知识的增加和防范技能的提高,有效降低校内违法犯罪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杜绝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实现“平安校园”工作目标。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法环境。利用学校电视台、橱窗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学生的守法、用法意识。
2、抓好学生的普法教育。要特别重视抓好学生的法律常识教育,开设法制教育讲座。要组织学生学习《国旗法》、《国徽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法律知识。要以课堂教学、少先队活动和法制宣传栏为主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制意识,努力培养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貌的新一代的好公民。
3、建立校内外法制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校内外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作用,把对家长的道德法制教育列入家长学校教育内容,通过学生家长法制讲座、家长座谈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等,提高学生家长的道德法制素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四、活动组织
成立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组 员:
五、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201x月2月)宣传发动阶段
1、德育处制订《俞村中心小学“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教育活动方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普法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2、在校门口悬挂主题词为“学法律、守校规,我先行”的横幅。
3、布置学校橱窗,利用学宣传栏进行法制宣传。
第二阶段:(201x年3月――201x月3月)贯彻实施阶段
1、利用校广播站,每周开设一次“普法教育”讲座。
2、由德育处负责在宣传窗张贴有关法制教育的宣传画,组织学生参观图片展览。
3、组织学生观看普法影视材料DVD光盘(专家讲座)和普法教育动画片等影视片。
4、由德育处组织举办“法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5、举办普法教育征文比赛。
6、开展普法书画作品征集评比。
7、上报“青少年法律知道竞赛活动”报名表、参赛作品。
第三阶段:(201x年3月――201x月5月)检查总结阶段
1、各班级举办一次“普法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2、2009年“普法教育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