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材料

[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材料]山东省:搭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措施 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来源:中国就业网 发布时间:2011-03-07 08:42 发布人:管理员

山东是高考生源大省,应届毕业生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十一五”时期省内院校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02.7万人,比“十五”时期净增130.7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它作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基础工程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民心工程来抓,省政府每年年初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和全省工作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搭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措施,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75%以上,年底就业率保持在85%左右。

一、搭建全省统一信息平台,创新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工作模式

山东省从突破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瓶颈入手,持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坚持高起点、大平台的原则,建立了集就业管理、网上双选、就业指导和动态就业监测于一体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毕业生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的全程信息化。该信息平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强化就业服务、简化管理流程的积极作用。一是整合资源,促进供需对接。山东省原来有数百个分散于各地市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站,信息分割,资源浪费。2005年依托就业信息网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求职招聘信息库和信息反馈机制,求职毕业生和招聘单位注册后,即能实现相关信息的“一次发布、全省共享”。此外,省里每年还组织数十场专场网络招聘会,并与高校合作将部分校园招聘也搬到网上进行。目前,网络招聘已成为山东毕业生求职择业的重要渠道。五年来,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日均访问量达到20万人次,发布招聘岗位信息177万多条,网上签约毕业生83万多人。二是简化毕业生就业手续。山东省在全国率先用电子就业协议替代纸质就业协议书,自2006起省内院校毕业并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全部采用电子就业协议。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从网上注册、信息发布与审核,到网上面试、签约解约、协议备案、报到证打印等环节,均可在信息平台上完成,提高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招聘求职效率。全省还制定了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规定,明确省、市、县三级就业主管部门及大中专院校的工作权限;出台了属地管理、限时办结、协同服务等若干配套的服务细则。三是全过程跟踪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山东省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毕业生信息库,市、县(区)就业主管部门和高校可以便捷地从信息平台上获取相关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做到对本地或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数量清、专业结构清、就业状况清、就业去向清等“四清”。特别是市、县(区)就业主管部门能够掌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对他们的求职和就业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并适时提供有针对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四是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山东省利用信息平台积累的全省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对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研究分析,为研究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以及调整当地人才培养结构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目前,山东省正在实施就业信息平台的三期工程,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和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合二为一,建设山东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把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点延伸到街道和社区,将全省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的招聘信息纳入整合后的平台之中,向构建全省大就业信息平台、整合社会就业信息资源和社保信息资源推进。

二、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引领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

山东省把促进大学生创业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建

设孵化基地为抓手,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服务,着力破解创业者融资难、场地缺、能力弱等问题,积极引领毕业生自主创业,取得初步效果。2010年全省共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6900万元,组织创业培训3.09万人,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490个,扶持创业大学生8005名,大学生创业率由2008年的0.3%提高到1.7%,直接带动就业4.49万人,平均每个大学生创业带动5.6个人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明显。一是积极拓展落实创业优惠政策。省政府先后下发多个文件,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落实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放宽经营场所权属证明、营业执照期限限制;实行个体经营试营业制度等,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二是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进校园,开展“山东省创业教育示范院校”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出3批41所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协调省财政拿出540万元用于奖励扶持。目前,全省高校初步形成了以创业课程教学为主线,以各类创业计划竞赛为引导,以校内外创业实践和实训为延伸,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的新型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三是强化孵化基地建设。重点总结推广青岛市“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管、多方共赢”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式,以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落实见习补贴、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自谋职业扶持金和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场租补贴等优惠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全省大学生创业者中,在创业孵化基地内创业的比例达到35%以上。四是注重典型引路。开展“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大型评选活动,评选出10名“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20名“山东大学生优秀创业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地也通过组织创业者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创业先进事迹,引导更多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三、搭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一系列要求,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激励、典型引路等方式,努力搭建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服务平台。一是统筹实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建立了统筹实施各类农村基层项目工作协调机制,统一了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险政策、服务期满就业扶持政策等。2006年以来,共招募1.05万名大学生到乡镇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服务期满大学生就业率达88%。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近三年全省共选派1.21万余名大学生到村和社区任职。二是因地制宜创新基层项目。为加快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为每个乡镇卫生院招聘3名左右医学类本科毕业生,接受省里统一组织的3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期间,学员享受一定的工作补贴、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学员培训期满经考核合格后,作为所属乡镇卫生院的正式在编人员管理,服务年限不低于5年。同时,规定今后各县(市、区)医疗服务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岗位中,须有不低于20%的比例专门用于招聘在乡镇工作的全科医师,考试成绩单独划线。2010年是第一年试点,共遴选了50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三是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把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与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相结合,在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对接收高校毕业生的困难企业,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2010年全省到各类企业就业毕业生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81.6%,其中到非公有制企业的约占70%。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2010年,全省共开发各类基层公益性岗位1.6万个,吸纳1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省财政从2008年起,对特困家庭毕业生每人发放求职补贴500元,共支付4500万元资金援助了9万名特困生就业,特困生就业率高于总体就业率10个百分点,促进特困毕业生就业的帮扶机制初步形成。五是组织就业见习。目前,全省已有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657家,参加见习毕业生累计达8万人,多数通过见习实现了就业。六是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山东省积极动员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落实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工作。2009年征兵入伍1万人,2010年入伍预征报

名确认人数2.35 万人,数量居全国前列。(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材料]山东省:搭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措施 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来源:中国就业网 发布时间:2011-03-07 08:42 发布人:管理员

山东是高考生源大省,应届毕业生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十一五”时期省内院校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02.7万人,比“十五”时期净增130.7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它作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基础工程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民心工程来抓,省政府每年年初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和全省工作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搭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措施,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75%以上,年底就业率保持在85%左右。

一、搭建全省统一信息平台,创新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工作模式

山东省从突破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瓶颈入手,持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坚持高起点、大平台的原则,建立了集就业管理、网上双选、就业指导和动态就业监测于一体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毕业生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的全程信息化。该信息平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强化就业服务、简化管理流程的积极作用。一是整合资源,促进供需对接。山东省原来有数百个分散于各地市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站,信息分割,资源浪费。2005年依托就业信息网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求职招聘信息库和信息反馈机制,求职毕业生和招聘单位注册后,即能实现相关信息的“一次发布、全省共享”。此外,省里每年还组织数十场专场网络招聘会,并与高校合作将部分校园招聘也搬到网上进行。目前,网络招聘已成为山东毕业生求职择业的重要渠道。五年来,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日均访问量达到20万人次,发布招聘岗位信息177万多条,网上签约毕业生83万多人。二是简化毕业生就业手续。山东省在全国率先用电子就业协议替代纸质就业协议书,自2006起省内院校毕业并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全部采用电子就业协议。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从网上注册、信息发布与审核,到网上面试、签约解约、协议备案、报到证打印等环节,均可在信息平台上完成,提高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招聘求职效率。全省还制定了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规定,明确省、市、县三级就业主管部门及大中专院校的工作权限;出台了属地管理、限时办结、协同服务等若干配套的服务细则。三是全过程跟踪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山东省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毕业生信息库,市、县(区)就业主管部门和高校可以便捷地从信息平台上获取相关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做到对本地或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数量清、专业结构清、就业状况清、就业去向清等“四清”。特别是市、县(区)就业主管部门能够掌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对他们的求职和就业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并适时提供有针对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四是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山东省利用信息平台积累的全省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对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研究分析,为研究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以及调整当地人才培养结构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目前,山东省正在实施就业信息平台的三期工程,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和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合二为一,建设山东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把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点延伸到街道和社区,将全省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的招聘信息纳入整合后的平台之中,向构建全省大就业信息平台、整合社会就业信息资源和社保信息资源推进。

二、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引领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

山东省把促进大学生创业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建

设孵化基地为抓手,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服务,着力破解创业者融资难、场地缺、能力弱等问题,积极引领毕业生自主创业,取得初步效果。2010年全省共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6900万元,组织创业培训3.09万人,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490个,扶持创业大学生8005名,大学生创业率由2008年的0.3%提高到1.7%,直接带动就业4.49万人,平均每个大学生创业带动5.6个人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明显。一是积极拓展落实创业优惠政策。省政府先后下发多个文件,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落实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放宽经营场所权属证明、营业执照期限限制;实行个体经营试营业制度等,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二是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进校园,开展“山东省创业教育示范院校”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出3批41所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协调省财政拿出540万元用于奖励扶持。目前,全省高校初步形成了以创业课程教学为主线,以各类创业计划竞赛为引导,以校内外创业实践和实训为延伸,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的新型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三是强化孵化基地建设。重点总结推广青岛市“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管、多方共赢”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式,以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落实见习补贴、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自谋职业扶持金和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场租补贴等优惠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全省大学生创业者中,在创业孵化基地内创业的比例达到35%以上。四是注重典型引路。开展“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大型评选活动,评选出10名“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20名“山东大学生优秀创业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地也通过组织创业者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创业先进事迹,引导更多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三、搭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一系列要求,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激励、典型引路等方式,努力搭建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服务平台。一是统筹实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建立了统筹实施各类农村基层项目工作协调机制,统一了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险政策、服务期满就业扶持政策等。2006年以来,共招募1.05万名大学生到乡镇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服务期满大学生就业率达88%。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近三年全省共选派1.21万余名大学生到村和社区任职。二是因地制宜创新基层项目。为加快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为每个乡镇卫生院招聘3名左右医学类本科毕业生,接受省里统一组织的3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期间,学员享受一定的工作补贴、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学员培训期满经考核合格后,作为所属乡镇卫生院的正式在编人员管理,服务年限不低于5年。同时,规定今后各县(市、区)医疗服务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岗位中,须有不低于20%的比例专门用于招聘在乡镇工作的全科医师,考试成绩单独划线。2010年是第一年试点,共遴选了50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三是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把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与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相结合,在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对接收高校毕业生的困难企业,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2010年全省到各类企业就业毕业生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81.6%,其中到非公有制企业的约占70%。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2010年,全省共开发各类基层公益性岗位1.6万个,吸纳1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省财政从2008年起,对特困家庭毕业生每人发放求职补贴500元,共支付4500万元资金援助了9万名特困生就业,特困生就业率高于总体就业率10个百分点,促进特困毕业生就业的帮扶机制初步形成。五是组织就业见习。目前,全省已有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657家,参加见习毕业生累计达8万人,多数通过见习实现了就业。六是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山东省积极动员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落实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工作。2009年征兵入伍1万人,2010年入伍预征报

名确认人数2.35 万人,数量居全国前列。(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相关文章

  • 政协提案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 文章标题:政协提案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提案工作是政协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工作,是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最直接.最经常.最便捷.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政协工作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市政协在提案工作中,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 ...查看


  • 提案工作座谈会综述
  • 江苏省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综述 王竹平 11月9日至10日,省政协在南京召开了"省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的特点是规格高.规模大.主题突出. 所有在宁的省政协领导都出席了会议.开幕式上,省政协主席许仲林同志就如何搞好 ...查看


  •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第八章)
  • 中国文明城市建设报告 第八章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进程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是提升城市魅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城市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必 ...查看


  •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田老鼠已阅]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 两个案例分析: 案例一.背景材料.首先列出了教育部某司职责.幼儿教育处职责,该司司长.秦海副司长,幼儿教育处处长刘明.工作 ...查看


  • 2010-2012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C类考试真题
  • 2010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 (作答时间:3个小时,满分:100分) 第一题(本题建议70分钟内完成) 假设你是国家某部某司某处主任科员,处里还有位副主任科员,今天是星期四(9月16日)上午8点半.你的司长和处长两天前已经去深圳 ...查看


  • 第二十届(青岛)校企洽谈会企业邀请函
  • 第二十届2014年(青岛)大型校企合作洽谈会 企 业 参 会 邀 请 函 中国人多,根本不缺人,但为什么又招不到人,人都到哪里去了?答案就在这里,近10年来,中专.大专院校都在扩大招生,升学率达到96%,在16-25周岁的年龄段,全国有5千 ...查看


  • 在林业科技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在林业科技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 张 永 利 (2007年9月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经请示局领导,国家林业局科技司今天在新疆主持召开林业科技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是在林业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今年厅局长会议精神,积极推进现代 ...查看


  • [政治生活]主观题复习
  • <政治生活>主观题复习(三) 1.材料:汽车产业也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话题,在 近几年的广州市"两会"期间,汽车质量.低碳.新能源.自主品 牌等"热词",在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中不 ...查看


  •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座谈会典型经验交流材料2
  • 本文由公文易网(www.govyi.com)编辑 ryw554318905 精心整理,可为2015年写作与"军休干部,座谈会,经验材料"有关的文章提供参考,需要更多范文资料请进经验材料 栏目,我们为您准备了更丰富实用的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