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运动基础训练研究

  摘 要: 投掷运动员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科学化的系统工程,作者从身体、速度、力量训练三个方面对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基础训练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广大教练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少年 投掷运动员 基础训练      投掷运动员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科学化的系统工程,运动实践证明,优秀的投掷运动员都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的,只有历经多年艰苦的科学训练,才能取得成功。因此,青少年时期是否进行运动训练是决定运动员是否成才的重要环节。我通过对南通市投掷运动员的调查发现:许多青少年运动员开始训练初期的专项成绩较好,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较大,但发展到较高级训练阶段后就表现不佳,运动寿命缩短;运动损伤出现较多,培养优秀的投掷运动员比例较小等现状。这不仅制约了投掷运动员的发展,而且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对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科学训练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教练员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1.全面身体训练   在投掷运动员青少年时期的训练中,应以一般身体训练基础为主导,这是大多数优秀教练员的训练思路。身体训练是投掷运动员提高机体能力和掌握合理技术的基础。运动员要提高运动成绩,全面身体训练是基础。运动生理学认为,只有对人体的各个内脏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以及速度、力量、弹跳、柔韧等素质进行全面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及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在全面、系统、有计划的身体训练中,由于采用了形式多样的训练手段,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增强了机体的活动能力,也掌握了大量的运动技能。这为专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投掷项目是技术性很强的项目,要求运动员在较短时间内用全身力量完成整个技术动作。教练员必须根据青少年发育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发展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加强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练习。青少年时期的运动员模仿能力非常强,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很快,因此,这个阶段进行多项身体训练,对提高投掷技术是有帮助的。12―14岁处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阶段和学习改善专项技术阶段,此敏感期宜采用拉伸肌肉韧带柔韧练习+各种接力跑、追逐跑、快速起跑等,速度练习+以模仿和器械游戏为主专门练习组合。   2.速度训练   投掷项目的训练不仅要提高跑速,以提高下肢反应外,还要加强短距离的移动速度及人体某部分的动作速度的训练。不同的年龄速度素质发展是不同的,在10―13岁期间速度素质增长最大,是速度的发展敏感期,14岁后肌肉的收缩速度就逐渐下降下来,16―18岁变化不明显。反应速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的,男女之间的差异是男稍快于女。在实际训练中,13岁前可通过动作频率和反应速度快的训练手段来练习速度素质,如乒乓球、羽毛球各种跑跳练习,等等。13―14岁时,可采用长跑和球类运动等训练。   3.专项力量训练   力量是影响投掷运动员投掷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力量素质,是每个教练员在训练中应首先考虑的问题。肌肉力量训练的机制是能让肌肉产生适应性的肌肉体积增大和改善肌肉收缩的神经调节功能,而肌肉训练以外的强力手段,是指肌肉力量的增强通过非训练手段获得的。近年来,有关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的关系,以及两者在训练中所占的比例,是理论界所争论的一个问题。大多数专家认为:一般力量并非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基础,它只能成为专项力量的补充手段[1]。许多学者认为:为了使力量训练更有针对性,就应在提高专项运动水平的练习中增加力量训练[2]。同时力量训练要遵循青少年年龄生理特点,符合其身体机能的特点进行训练,否则将导致肌肉僵硬,妨碍速度和灵活性的发展。因此,教练员在安排练习时要注意发展肩带肌、背肌、腹肌和盆底肌的力量练习,以适宜性别差异的不同需要与特点。专项力量训练可采用多样性组合爆发力训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1)发展绝对力量和专项力量组合练习,例如卧推与扩胸搭配组合,铅球后抛与抓举组合,抓举与右侧转体挥臂动作组合,颈后推与“满弓”练习组合等。(2)提高专项能力和力量组合练习,例如负重平转体练习与旋转的组合,侧向旋转抛杠铃片与旋转投等。(3)发展柔韧和躯干力量组合练习,例如轻器械原地练习与双手头后投器械组合,打鞭子与掷小球组合,负重体侧转体与对墙掷实心球练习组合,等等。   4.注意事项   (1)青少年投掷基础训练,应早期化、规范化,切勿急于求成,把各项素质练习和专项基本技术训练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青少年投掷训练要遵循青少年的年龄生理特点,符合其身体机能的特点进行训练,根据各个阶段对身体素质和专项训练要求有不同的侧重,达到动态平衡。(3)青少年投掷训练切忌急于求成,不要过早进行绝对力量的练习,力量练习负荷不能太大,持续时间不能太长,重复次数不能多,要循序渐进,为以后大负荷训练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59.   [2]唐国丽.如何有效提高标枪运动员的专项能力[J].山东体育科技,1998,20,(2):12-16.   [3]王水泓等.论运动训练原则在少年投掷训练中的运用[J].浙江体育科学,1997,3.   [4]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摘 要: 投掷运动员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科学化的系统工程,作者从身体、速度、力量训练三个方面对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基础训练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广大教练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少年 投掷运动员 基础训练      投掷运动员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科学化的系统工程,运动实践证明,优秀的投掷运动员都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的,只有历经多年艰苦的科学训练,才能取得成功。因此,青少年时期是否进行运动训练是决定运动员是否成才的重要环节。我通过对南通市投掷运动员的调查发现:许多青少年运动员开始训练初期的专项成绩较好,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较大,但发展到较高级训练阶段后就表现不佳,运动寿命缩短;运动损伤出现较多,培养优秀的投掷运动员比例较小等现状。这不仅制约了投掷运动员的发展,而且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对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科学训练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教练员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1.全面身体训练   在投掷运动员青少年时期的训练中,应以一般身体训练基础为主导,这是大多数优秀教练员的训练思路。身体训练是投掷运动员提高机体能力和掌握合理技术的基础。运动员要提高运动成绩,全面身体训练是基础。运动生理学认为,只有对人体的各个内脏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以及速度、力量、弹跳、柔韧等素质进行全面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及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在全面、系统、有计划的身体训练中,由于采用了形式多样的训练手段,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增强了机体的活动能力,也掌握了大量的运动技能。这为专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投掷项目是技术性很强的项目,要求运动员在较短时间内用全身力量完成整个技术动作。教练员必须根据青少年发育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发展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加强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练习。青少年时期的运动员模仿能力非常强,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很快,因此,这个阶段进行多项身体训练,对提高投掷技术是有帮助的。12―14岁处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阶段和学习改善专项技术阶段,此敏感期宜采用拉伸肌肉韧带柔韧练习+各种接力跑、追逐跑、快速起跑等,速度练习+以模仿和器械游戏为主专门练习组合。   2.速度训练   投掷项目的训练不仅要提高跑速,以提高下肢反应外,还要加强短距离的移动速度及人体某部分的动作速度的训练。不同的年龄速度素质发展是不同的,在10―13岁期间速度素质增长最大,是速度的发展敏感期,14岁后肌肉的收缩速度就逐渐下降下来,16―18岁变化不明显。反应速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的,男女之间的差异是男稍快于女。在实际训练中,13岁前可通过动作频率和反应速度快的训练手段来练习速度素质,如乒乓球、羽毛球各种跑跳练习,等等。13―14岁时,可采用长跑和球类运动等训练。   3.专项力量训练   力量是影响投掷运动员投掷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力量素质,是每个教练员在训练中应首先考虑的问题。肌肉力量训练的机制是能让肌肉产生适应性的肌肉体积增大和改善肌肉收缩的神经调节功能,而肌肉训练以外的强力手段,是指肌肉力量的增强通过非训练手段获得的。近年来,有关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的关系,以及两者在训练中所占的比例,是理论界所争论的一个问题。大多数专家认为:一般力量并非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基础,它只能成为专项力量的补充手段[1]。许多学者认为:为了使力量训练更有针对性,就应在提高专项运动水平的练习中增加力量训练[2]。同时力量训练要遵循青少年年龄生理特点,符合其身体机能的特点进行训练,否则将导致肌肉僵硬,妨碍速度和灵活性的发展。因此,教练员在安排练习时要注意发展肩带肌、背肌、腹肌和盆底肌的力量练习,以适宜性别差异的不同需要与特点。专项力量训练可采用多样性组合爆发力训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1)发展绝对力量和专项力量组合练习,例如卧推与扩胸搭配组合,铅球后抛与抓举组合,抓举与右侧转体挥臂动作组合,颈后推与“满弓”练习组合等。(2)提高专项能力和力量组合练习,例如负重平转体练习与旋转的组合,侧向旋转抛杠铃片与旋转投等。(3)发展柔韧和躯干力量组合练习,例如轻器械原地练习与双手头后投器械组合,打鞭子与掷小球组合,负重体侧转体与对墙掷实心球练习组合,等等。   4.注意事项   (1)青少年投掷基础训练,应早期化、规范化,切勿急于求成,把各项素质练习和专项基本技术训练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青少年投掷训练要遵循青少年的年龄生理特点,符合其身体机能的特点进行训练,根据各个阶段对身体素质和专项训练要求有不同的侧重,达到动态平衡。(3)青少年投掷训练切忌急于求成,不要过早进行绝对力量的练习,力量练习负荷不能太大,持续时间不能太长,重复次数不能多,要循序渐进,为以后大负荷训练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59.   [2]唐国丽.如何有效提高标枪运动员的专项能力[J].山东体育科技,1998,20,(2):12-16.   [3]王水泓等.论运动训练原则在少年投掷训练中的运用[J].浙江体育科学,1997,3.   [4]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 浅析青少年标枪投掷技术及训练方法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青少年标枪投掷技术及训练方法 作者:秦泗敏 来源:<教师·下>2015年第02期 摘 要:青少年在投掷标枪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前期的助跑来实现,不同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产 ...查看


  • 对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选才
  • 对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选才 摘 要:投掷项目是田径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比赛项目.投掷作为 一个比赛训练项目不但有着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的选材.训练.恢 复和比赛规则,它还有着自身运动特点的选材方法.本文就青少年 投掷运动员的选材阐述了一些基本原则和 ...查看


  • 浅谈铁饼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 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力量素质是影响投掷运动员投掷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是投掷运动中的重要素质,是掌握技术和创造优异成绩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铁饼运动远的专项力 ...查看


  • 运动与保健 教学计划
  • 陕县特殊教育学校 2012-2013学年上期运动与保健教学计划 陕县特殊教育学校 张战平 2012年9月 2012-2013学年上期运动与保健教学计划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学期里,我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 ...查看


  • 长跑训练计划
  • 篇一:长跑训练计划 一.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提出阳光晨跑,与祖国同行的号召,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进一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丰富我校学生课内外文体生活,进一步掀起学校新一轮强健体魄的阳光体育运动新高潮 ...查看


  • 小学体育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指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要素相互 ...查看


  • 中小学体育专业知识真题汇编答案及解析
  • 教师公开招聘/入编考试已考真题汇编 (中小学体育学科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及专家解析 真题汇编(一)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1979 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2.C [解析]学校 ...查看


  • 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业务知识考试填空题
  • 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业务知识考试填空题(附答案) 一.课程标准: 0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 )为主要手段.以学习( ).( )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 )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功能与价值是( )和( ). 02.课程的基本理念: ...查看


  • 体育小组训练计划
  • 田径小组活动计划 龚权利 二00九年 田径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田径运动既是竞技项目,又是锻炼身体的手段,田径运动是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之一.作为学校工作计划的一部分,在全面实施"合格加特长"的素质教育时代,我校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