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这是一篇传记类文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徐霞客以毕生精力孤身游好祖国山河,并以日记的形式记下其所见所闻,最终完成自成一家的巨著《徐霞客游记》的过程,肯定了他在文学、科学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赞扬了他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阅读此文,达到下列要求。

1.用普通话,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平实语言中所蕴涵的真情、深情。

2、查出下列词语的读音,掌握这些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3、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整体布局,理清文中写徐霞客父母亲的内容与课文中心的关系。

4.了解传记类文章的写作常识。

5.学会用平实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其自学能力,培养其阅读、思考习惯,并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过程

l.导入  新课。简介徐霞客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后人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掌握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3、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主要内容及传记类文章的常识。

4、细读课文。

(1)了解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选有关段落重点朗读。

(3)品味语言,从平实中发现神奇。

(要真正体现自读的原则,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先激发其兴趣,然后放手,让他们在读与思、感与悟、想与辩的过程中学会阅读、思考和学习。)

点拨

1.时代背景。

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趋衰落,资本主义有了萌芽,探索自然、重视考察实验的风气开始兴起,徐霞客顺应时代潮流,摈弃利禄,冲破科举制度的罗网,毕生从事旅行考察实验,开拓了中国古代地理走上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

2、后人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的评价、赞誉。

清初大文豪钱谦益就曾赞美’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又称道‘”当为古今游记之最”,“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羊春秋在《徐霞客游记》一书的前言中称:《游记》的真正价值,在于据景直书,凿凿可稽,不是有意去模山范水,托兴抒怀,与一般文人争一字之奇,一韵之巧,而妙手天成,韵味深远,读之如亲见其形,亲闻其声,亲历其境,亲现其动静变化之妙,久久在眉睫之间而不会消失,在记忆之中而不会遗忘。

2001年10月10日,北京隆重集会,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

中国学术界已把《游记》列为2O部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著作之一。北京中华世纪坛内成列的4O位中华文化名人铜像中也有他。《徐霞客游记》被誉为“明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3.传记类文章的写作常识。

写清对象的生卒年月、身份、性格特点,主要事迹及主要贡献或历史功过。要求内容真实、取材精当、语言平实。

4.本文的写作特点。

(1)选材精当、组合自然。本文的写作意图是赞扬徐霞客这种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和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所以本文只选了与徐霞客旅游有关的一些材料,且穿插了一些有意思或有趣味的小故事,既突出了中心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写徐霞客的父母是与中心有关的,一方面交代了徐霞客的成长环境,告诉读者徐霞客为什么能在那样的年代选择一条与其他读书人“求仕”的不同道路,并克服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凭着“游览的激情,探险的壮志,健壮的体魄”在“无使命”的前提下,3O年间行程Ic多万公里,著书6O余万字。这一切与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开明的父母,孝顺的霞客,更让人觉得真实、亲切。

结构上,作者采用的是传记类文章的常规写法。先介绍生平事迹(第1~5段),后介绍其他成就及贡献(第6、7段),思路清晰,组合自然。

(2)语言平实、寓情于叙。

例如:据说有一次有两个做官的人来访问他,他却躲到竹林里去,避而不见,随后竟自乘小船游太湖去了。 “竟自”一词写出了徐霞客厌恶官场,醉心自然风光的性格及率直的个性,暗示了他的与众不同。

再如:霞客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几乎年年出游…… “几乎”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了就与事实不符了,违背了传记要写实的原则,同时这一词也包含了对霞客的肯定与赞美。

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材料以供选用。其实,在教学中并不是上述问题都一定要教师亲口说出。若能引导学生解决最好。不过,像“文章中写其父母的内容与中心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难点,一定要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加以点拨,并最后明确。还有平实的语言特点既是本文的重点又是难点,要点技,更需要在阅读和品味语言的训练中让学生领悟。)思考

1.你知道古代还有哪些人也曾远游?试比较下面几个人的远游与徐霞客的不同之处。

司马迁为修《史记》,搜集遗闻轶事,足迹遍中国。张琴为扬汉家声威,“出陇西、经匈奴’”,为政治目的而冒险。唐玄奖’‘经百余国,悉解其语”,群机所,求真经,为宗教而远涉他乡。

2、从网上选一篇人物传记读读,与本文比较,写出读书心得。

3.根据传记类文章的要求,写篇自传性的小文章。

这是一篇传记类文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徐霞客以毕生精力孤身游好祖国山河,并以日记的形式记下其所见所闻,最终完成自成一家的巨著《徐霞客游记》的过程,肯定了他在文学、科学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赞扬了他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阅读此文,达到下列要求。

1.用普通话,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平实语言中所蕴涵的真情、深情。

2、查出下列词语的读音,掌握这些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3、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整体布局,理清文中写徐霞客父母亲的内容与课文中心的关系。

4.了解传记类文章的写作常识。

5.学会用平实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其自学能力,培养其阅读、思考习惯,并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过程

l.导入  新课。简介徐霞客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后人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掌握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3、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主要内容及传记类文章的常识。

4、细读课文。

(1)了解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选有关段落重点朗读。

(3)品味语言,从平实中发现神奇。

(要真正体现自读的原则,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先激发其兴趣,然后放手,让他们在读与思、感与悟、想与辩的过程中学会阅读、思考和学习。)

点拨

1.时代背景。

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趋衰落,资本主义有了萌芽,探索自然、重视考察实验的风气开始兴起,徐霞客顺应时代潮流,摈弃利禄,冲破科举制度的罗网,毕生从事旅行考察实验,开拓了中国古代地理走上实地考察、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

2、后人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的评价、赞誉。

清初大文豪钱谦益就曾赞美’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又称道‘”当为古今游记之最”,“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羊春秋在《徐霞客游记》一书的前言中称:《游记》的真正价值,在于据景直书,凿凿可稽,不是有意去模山范水,托兴抒怀,与一般文人争一字之奇,一韵之巧,而妙手天成,韵味深远,读之如亲见其形,亲闻其声,亲历其境,亲现其动静变化之妙,久久在眉睫之间而不会消失,在记忆之中而不会遗忘。

2001年10月10日,北京隆重集会,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

中国学术界已把《游记》列为2O部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著作之一。北京中华世纪坛内成列的4O位中华文化名人铜像中也有他。《徐霞客游记》被誉为“明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3.传记类文章的写作常识。

写清对象的生卒年月、身份、性格特点,主要事迹及主要贡献或历史功过。要求内容真实、取材精当、语言平实。

4.本文的写作特点。

(1)选材精当、组合自然。本文的写作意图是赞扬徐霞客这种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和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所以本文只选了与徐霞客旅游有关的一些材料,且穿插了一些有意思或有趣味的小故事,既突出了中心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写徐霞客的父母是与中心有关的,一方面交代了徐霞客的成长环境,告诉读者徐霞客为什么能在那样的年代选择一条与其他读书人“求仕”的不同道路,并克服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凭着“游览的激情,探险的壮志,健壮的体魄”在“无使命”的前提下,3O年间行程Ic多万公里,著书6O余万字。这一切与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开明的父母,孝顺的霞客,更让人觉得真实、亲切。

结构上,作者采用的是传记类文章的常规写法。先介绍生平事迹(第1~5段),后介绍其他成就及贡献(第6、7段),思路清晰,组合自然。

(2)语言平实、寓情于叙。

例如:据说有一次有两个做官的人来访问他,他却躲到竹林里去,避而不见,随后竟自乘小船游太湖去了。 “竟自”一词写出了徐霞客厌恶官场,醉心自然风光的性格及率直的个性,暗示了他的与众不同。

再如:霞客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几乎年年出游…… “几乎”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了就与事实不符了,违背了传记要写实的原则,同时这一词也包含了对霞客的肯定与赞美。

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材料以供选用。其实,在教学中并不是上述问题都一定要教师亲口说出。若能引导学生解决最好。不过,像“文章中写其父母的内容与中心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难点,一定要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加以点拨,并最后明确。还有平实的语言特点既是本文的重点又是难点,要点技,更需要在阅读和品味语言的训练中让学生领悟。)思考

1.你知道古代还有哪些人也曾远游?试比较下面几个人的远游与徐霞客的不同之处。

司马迁为修《史记》,搜集遗闻轶事,足迹遍中国。张琴为扬汉家声威,“出陇西、经匈奴’”,为政治目的而冒险。唐玄奖’‘经百余国,悉解其语”,群机所,求真经,为宗教而远涉他乡。

2、从网上选一篇人物传记读读,与本文比较,写出读书心得。

3.根据传记类文章的要求,写篇自传性的小文章。


相关文章

  •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
  •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一) 我读了<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后,很受启发.知道了徐霞客一生共出游了二十四次,经历了种种磨难,游离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知道了只要有坚忍不拔,敢于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就没有过不去的路. 公元1586年的有感寒 ...查看


  • 游圣徐霞客
  • 游圣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记载岩溶地貌的专著. 徐弘祖(1587-1641),字振之,号霞客. 开场白 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川大山.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 ...查看


  • 读[千古奇人徐霞客]有感_900字
  • 奇人.奇事.奇书 --读<千古奇人徐霞客>有感 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六(1)班   黄震威 捧着这本<千古奇人徐霞客>,心中总有一股自豪之情在跳动.是啊,作为一名江阴人,一个徐霞客的老乡,谁又能按捺住那颗充满激动和自豪 ...查看


  • 宁海,满眼风光"霞客路"浙江日报
  • 宁海,满眼风光"霞客路" -写在<徐霞客游记>开篇400周年之际 宁海双峰美景 满眼风光"霞客路" -写在<徐霞客游记>开篇400周年之际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 ...查看


  • 徐霞客的故事
  • 徐霞客的故事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过三十年的考察撰写成的六十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 ...查看


  • 粉白黛绿映绮霞
  • 粉白黛绿映绮霞 --记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服装化妆造型)师徐霞英 野 人 "晶瓶香滴黄金露,粉靥膏涂白玉霜."古往今来,"蝶粉迷香.燕脂润色"一直是人们特别是女人们追求的时尚.人们把这种时尚通俗地解 ...查看


  • 徐霞客游记作者简介
  • 发表于 2006-11-28 19:14  资料 短消息 [exe.文]徐霞客游记 这里向大家推荐和介绍的是被誉为"千古奇书"."世间真文字.大文字"的<徐霞客游记>.做这样的工作,其意义 ...查看


  • (崇尚品德的故事)明辨是非的故事_徐霞客远游探险
  • 徐霞客名叫徐弘祖,是明代江阴人,霞客是他的别号.他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图册.在私塾读书的时候,老师督促他读儒家经书,他往往背着老师,把地理书放在经书下面偷看,看到出神的时候,禁不住眉飞色舞. 十几岁那年,他的父亲死去,他决心亲自到名 ...查看


  • 明朝中后期旅游文化论
  •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TRIBUNE 明朝中后期旅游文化论 (,404000) [摘 要].大众化,形成了现代旅游学上的"旅游资源"这个概念,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并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