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读后感800字

《拉贝日记》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

1882 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1937 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12 月 13 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以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 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扞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

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 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揭发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对他国民众生命的无视。

“1937 年12 月24 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一个细节写出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的践踏,表现了拉贝先生对中国民众的同情。

“1 月3 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 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 平民被打死。

1 月6日:克罗格看见汉中门边的干渠里大约有3000 具尸首,都是被机枪扫射或是别的方法弄死的百姓。”这些明显的数据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灭的,是存在的。

拉贝先生所写的日记在告诉我们:历史是不可磨灭的,而作为一个人要真实,真诚的去解释还原事实。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做一个诚实,甘于奉献的人。

为了纪念拉贝先生,1997年,德国柏林的墓碑运抵南京,现保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他的墓碑上也仅只书写下“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他所做的,所写的,所成就的,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部分,但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英雄。

今天,面对拉贝故居,我们仿佛仍能听到拉贝先生朗朗的笑声,沉重的叹息;看到他挥舞手臂的愤怒表情,伏案奋笔疾书的侧影。

《拉贝日记》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

1882 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1937 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12 月 13 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以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 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扞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

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 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揭发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对他国民众生命的无视。

“1937 年12 月24 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一个细节写出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的践踏,表现了拉贝先生对中国民众的同情。

“1 月3 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 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 平民被打死。

1 月6日:克罗格看见汉中门边的干渠里大约有3000 具尸首,都是被机枪扫射或是别的方法弄死的百姓。”这些明显的数据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灭的,是存在的。

拉贝先生所写的日记在告诉我们:历史是不可磨灭的,而作为一个人要真实,真诚的去解释还原事实。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做一个诚实,甘于奉献的人。

为了纪念拉贝先生,1997年,德国柏林的墓碑运抵南京,现保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他的墓碑上也仅只书写下“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他所做的,所写的,所成就的,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部分,但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英雄。

今天,面对拉贝故居,我们仿佛仍能听到拉贝先生朗朗的笑声,沉重的叹息;看到他挥舞手臂的愤怒表情,伏案奋笔疾书的侧影。


相关文章

  • 拉贝日记观后感 1
  • <拉贝日记>读后感 如果不是把拉贝放在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他可能会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头,和老伴牵牵手,散散步,弹弹琴,吃着她亲手做的奶油圆蛋糕.生活如此安好. 可是,那不是一个和平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斥着血腥.暴力的时代.纳粹的大 ...查看


  • [拉贝日记]观后感
  • <拉贝日记>观后感 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军事理论>这门课程,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完了<拉贝日记>这部电影.在整个观看的过程中,我都是感到痛心,难过,愤怒的.为祖国曾经遭到这样的伤害而泣,为日军的残暴而怒 ...查看


  • 开学第一节课观后感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四年四班 郭宇桐 星期五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第一课的主题是"英雄不朽",四位主持人分别以"爱国"."勇敢"."团结& ...查看


  • 令人震撼的历史见证--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张中良)
  • <拉贝日记> [德]约翰·拉贝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魏特琳日记> [美]明妮·魏特琳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敌机来了> 吕杰晓画 (选自<小难民自述>)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查看


  • 特稿 |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而今天我们到底要铭记什么?
  • 今天是12月13日,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沉重的日子里,我们再一次直面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带来的屈辱历史.南京之悼,国之悼,南京之痛,民族之痛.今天,我们悼念30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也悼念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罹难的 ...查看


  • 爱国电影观后感:[南京!南京!]观后感(5)_1500字
  • 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败和绝望的气氛.在淞沪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军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宋希濂部挡在城门,却挡不住潮水一般的残兵败将.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大量的中国军人 ...查看


  • 南京南京读后感
  • 一.心存良知的日本兵--角川 角川,应该说是本片绝对的主角,他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兵,有着单纯的想法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在教堂中,会因为自己误杀了几个中国女孩子而深受打击,情绪差点崩溃.对待慰安妇百合子有着单纯的爱恋,甚至希望战争结束后她会成为自 ...查看


  • 书中的璀璨夜空--[女生日记]读后感_800字
  • 与其说书是知识的海洋,不如说书是心灵鸡汤,甜甜的味道回荡在心扉,好似蜂蜜般美味,却又像薄荷般凉爽,<女生日记>里面那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中,宛如天边的晚霞不舍得抹去. 再次重温一遍<女生日记>:里面的小主人公- ...查看


  •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读本知识点
  •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读本知识点 1.1937 年7 月7 日,日本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8 月13 日 ,淞沪会战爆发.11月12日,日本占领上海后,攻向南京.11月24日,中国政府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投入10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