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斯光束:
半径,是指在高斯光的横截面考察,以最大振幅处为原点,振幅下降到原点处的1/e倍的地方,由于高斯光关于原点对称,所以1/e的地方形成一个圆,该圆的半径,就是光斑在此横截面的半径;如果取束腰处的横截面来考察,此时的半径,即是束腰半径。沿着光斑前进,各处的半径的包络线是一个双曲面,该双曲面有渐近线。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是在远处沿传播方向成特定角度扩散,该角度即是光束的远场发散角,也就是一对渐近线的夹角。
基模高斯光束的光束发散角:θ=2 λ/πƒ
又因:f =πw o 2/λ
所以:θ=2λ/πw o
所以说远场发散角与波长成正比,与其束腰半径成反比,故而,束腰半径越小,光斑发散越快;束腰半径越大,光斑发散越慢。我们用感光片可以看到,在近距离时,准直器发出的光在一定范围内近似成平行光,距离稍远,光斑逐渐发散,亮点变弱变大;可是从光纤出来的光,很快就发散;这是因为,准直器的光斑直径大约有400微米,而光纤的光斑直径不到10微米。同时,对于准直器最大工作距离的定义,往往可理解为该准直器输出光斑的共焦参数,该参数与光斑束腰半径平方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计算式是:3.1415926*束腰半径*束腰半径/波长= f=πw o 2/λ。所以要做成长工作距离(意味着在更长的传输距离里高斯光束仍近似成平行光)的准直器,必然要把光斑做大,透镜相应要加长加粗。
偏振光:如果在光的传播方向上各点的光矢量在确定的平面内,这种光被称为平面偏振光,如果光矢量的端点的轨迹为一条直线,此时的平面偏振光又称为线偏振光,光的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描绘的轨迹为一直线的偏振光。
光线自线偏振镜一段射入为正向, 自四分之一波片一端射入为反向. 正向射向圆偏振镜的自然光, 先后通过线偏振镜和四分之一波片后, 即成为圆偏振光. 根据线偏振镜之偏振方向与四分之一波片光轴成45°夹角时的相对方位不同, 可产生右旋圆偏振光或左旋圆偏振光。如何椭圆偏振光判断出它是左旋还是右旋:
确定左右旋偏振光步骤:
(1)让入射光通过偏振片P , 确定椭圆偏振光的长轴与短轴方向.
(2)将λ/4片(Δ=+π/2放在偏振片P 前面, 让光轴与长轴或短轴重合, 并建立坐标系, 纵轴为o 光振动方向, 横轴(水平轴) 为e 光振动方向,k 轴为光的传播方向.
(3)旋转偏振片一周, 找出消光位置, 此时, 与P 的透振方向垂直的方向就是出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 若线偏振光在一三象限, 则入射光为左旋椭圆偏振光, 若线偏振光在二四象限, 则入射光为右旋椭圆偏振光.
二、圆偏光:
当传播方向相同,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且相位差恒定为φ=(2m±1/2)π的两平面偏振光叠加后可合成光矢量有规则变化的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电矢量大小保持不变,而方向随时间变化。相位差为φ=(2m+1/2)π时为左旋圆偏振光,相位差为φ=(2m-1/2)π时为右旋圆偏振光。
三、椭圆偏光: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空间每个点的电矢量均以光线为轴作旋转运动,且电矢量端点描出一个椭圆轨迹,这种光称为椭圆偏振光。迎着光线方向看,凡电矢量顺时针旋转的称右旋椭圆偏振光,凡逆时针旋转的称左旋椭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中的旋转电矢量是由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有固定相位差的电矢量振动合成的结果
四、布儒斯特角:
自然光在电介质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一般情况下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只有当入射角为某特定角时反射光才是线偏振光,其振动方向与入射面垂直,此特定角称为布儒斯特角或起偏角,用θ表示。此规律称为布儒斯特定律。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反射光与折射光互相垂直。
自然光在两种各向同性媒质分界面上反射、折射时,当自然光正入射和掠入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仍为自然光;当自然光斜入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反射光中垂直振动多于平行振动,折射光中平行振动多于垂直振动。当入射角满足关系式tan θ=n2/n1 时,反射光为振动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
该式称为布儒斯特定律(Brewster law) ,θ为起偏振角或布儒斯特角。
一、高斯光束:
半径,是指在高斯光的横截面考察,以最大振幅处为原点,振幅下降到原点处的1/e倍的地方,由于高斯光关于原点对称,所以1/e的地方形成一个圆,该圆的半径,就是光斑在此横截面的半径;如果取束腰处的横截面来考察,此时的半径,即是束腰半径。沿着光斑前进,各处的半径的包络线是一个双曲面,该双曲面有渐近线。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是在远处沿传播方向成特定角度扩散,该角度即是光束的远场发散角,也就是一对渐近线的夹角。
基模高斯光束的光束发散角:θ=2 λ/πƒ
又因:f =πw o 2/λ
所以:θ=2λ/πw o
所以说远场发散角与波长成正比,与其束腰半径成反比,故而,束腰半径越小,光斑发散越快;束腰半径越大,光斑发散越慢。我们用感光片可以看到,在近距离时,准直器发出的光在一定范围内近似成平行光,距离稍远,光斑逐渐发散,亮点变弱变大;可是从光纤出来的光,很快就发散;这是因为,准直器的光斑直径大约有400微米,而光纤的光斑直径不到10微米。同时,对于准直器最大工作距离的定义,往往可理解为该准直器输出光斑的共焦参数,该参数与光斑束腰半径平方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计算式是:3.1415926*束腰半径*束腰半径/波长= f=πw o 2/λ。所以要做成长工作距离(意味着在更长的传输距离里高斯光束仍近似成平行光)的准直器,必然要把光斑做大,透镜相应要加长加粗。
偏振光:如果在光的传播方向上各点的光矢量在确定的平面内,这种光被称为平面偏振光,如果光矢量的端点的轨迹为一条直线,此时的平面偏振光又称为线偏振光,光的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描绘的轨迹为一直线的偏振光。
光线自线偏振镜一段射入为正向, 自四分之一波片一端射入为反向. 正向射向圆偏振镜的自然光, 先后通过线偏振镜和四分之一波片后, 即成为圆偏振光. 根据线偏振镜之偏振方向与四分之一波片光轴成45°夹角时的相对方位不同, 可产生右旋圆偏振光或左旋圆偏振光。如何椭圆偏振光判断出它是左旋还是右旋:
确定左右旋偏振光步骤:
(1)让入射光通过偏振片P , 确定椭圆偏振光的长轴与短轴方向.
(2)将λ/4片(Δ=+π/2放在偏振片P 前面, 让光轴与长轴或短轴重合, 并建立坐标系, 纵轴为o 光振动方向, 横轴(水平轴) 为e 光振动方向,k 轴为光的传播方向.
(3)旋转偏振片一周, 找出消光位置, 此时, 与P 的透振方向垂直的方向就是出射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 若线偏振光在一三象限, 则入射光为左旋椭圆偏振光, 若线偏振光在二四象限, 则入射光为右旋椭圆偏振光.
二、圆偏光:
当传播方向相同,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且相位差恒定为φ=(2m±1/2)π的两平面偏振光叠加后可合成光矢量有规则变化的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电矢量大小保持不变,而方向随时间变化。相位差为φ=(2m+1/2)π时为左旋圆偏振光,相位差为φ=(2m-1/2)π时为右旋圆偏振光。
三、椭圆偏光: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空间每个点的电矢量均以光线为轴作旋转运动,且电矢量端点描出一个椭圆轨迹,这种光称为椭圆偏振光。迎着光线方向看,凡电矢量顺时针旋转的称右旋椭圆偏振光,凡逆时针旋转的称左旋椭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中的旋转电矢量是由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有固定相位差的电矢量振动合成的结果
四、布儒斯特角:
自然光在电介质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一般情况下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只有当入射角为某特定角时反射光才是线偏振光,其振动方向与入射面垂直,此特定角称为布儒斯特角或起偏角,用θ表示。此规律称为布儒斯特定律。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反射光与折射光互相垂直。
自然光在两种各向同性媒质分界面上反射、折射时,当自然光正入射和掠入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仍为自然光;当自然光斜入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反射光中垂直振动多于平行振动,折射光中平行振动多于垂直振动。当入射角满足关系式tan θ=n2/n1 时,反射光为振动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
该式称为布儒斯特定律(Brewster law) ,θ为起偏振角或布儒斯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