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法律解释权的配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中国法律解释权的配置

作者:宁军妮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4年第10期

摘 要:在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制度中,法律解释通常与具体案件的裁判相分离,形成了以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为主的极具中国特色的“权力分置式”解释体制。不可否认,对法律解释权的这种权力配置模式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前进,这种模式已经逐渐与司法实践不符,法律解释权的重新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法律解释权;问题;配置

1 法律解释权的概念

法律解释权简言之就是指特定主体依法对法律进行阐释说明的权力。一般来说,法律解释权属于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机关及法官是法律解释的当然人选。在英美法系国家,由法官掌握法律解释权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理论与实践虽然一度否认法官的法律解释权,但最终承认了司法机关享有解释法律的权力。大陆法系国家,典型的例如德国,也是逐渐赋予了法官的法律解释权。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国家都将法律解释的权限集中在司法领域。

在中国现行的法律解释制度中,我们所说的法律解释权明显与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所说的法律解释权不一样。他们所说的法律解释权是属于司法权的一部分,是属于法官的一种当然权力,是司法裁判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权力。而“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的一个重要本土特色就是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的裁判者普遍脱离,而被单列为一种权力,一种通过解释形成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一般解释性规定的权力”。在我国法律解释一般划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以及行政解释。

2 当代中国法律解释权的配置情况

2.1 我国法律解释权配置的法律规定

我国1982年《宪法》第67条、2000年通过的《立法法》第42条中都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定职权之一就是解释法律。此外,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做出的四项原则性规定首次将法律解释的主体多元化,解释权限分散化。《决议》做出了四项规定:(一)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二)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或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分别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两院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三)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中国法律解释权的配置

作者:宁军妮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4年第10期

摘 要:在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制度中,法律解释通常与具体案件的裁判相分离,形成了以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为主的极具中国特色的“权力分置式”解释体制。不可否认,对法律解释权的这种权力配置模式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前进,这种模式已经逐渐与司法实践不符,法律解释权的重新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法律解释权;问题;配置

1 法律解释权的概念

法律解释权简言之就是指特定主体依法对法律进行阐释说明的权力。一般来说,法律解释权属于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机关及法官是法律解释的当然人选。在英美法系国家,由法官掌握法律解释权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理论与实践虽然一度否认法官的法律解释权,但最终承认了司法机关享有解释法律的权力。大陆法系国家,典型的例如德国,也是逐渐赋予了法官的法律解释权。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国家都将法律解释的权限集中在司法领域。

在中国现行的法律解释制度中,我们所说的法律解释权明显与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所说的法律解释权不一样。他们所说的法律解释权是属于司法权的一部分,是属于法官的一种当然权力,是司法裁判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权力。而“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的一个重要本土特色就是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的裁判者普遍脱离,而被单列为一种权力,一种通过解释形成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一般解释性规定的权力”。在我国法律解释一般划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以及行政解释。

2 当代中国法律解释权的配置情况

2.1 我国法律解释权配置的法律规定

我国1982年《宪法》第67条、2000年通过的《立法法》第42条中都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定职权之一就是解释法律。此外,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做出的四项原则性规定首次将法律解释的主体多元化,解释权限分散化。《决议》做出了四项规定:(一)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二)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或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分别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两院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三)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


相关文章

  • 浅析[物权法]对住宅小区停车位的规定
  • 浅析<物权法>对住宅小区停车位的规定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我国的个人汽车保有量每年都在不断的增长.在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催生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停车难.现如今的城市住宅小区里,停车 ...查看


  • 浅析法学方法论的发展对民法典制定的影响
  • 浅析法学方法论的发展对民法典制定的影响 [摘 要]当今法学界对法学方法日益重视,究其原因,乃当前我国的民法体系已经形成,法治的重心由立法转向司法.法学方法论又被称为"法官法",即法律适用的方法.文章从考察法学方法论的性质 ...查看


  • 浅析税收的基本原则
  • 浅析税收的基本原则 摘要:税收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拓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税收原则也经历着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查看


  • 浅析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买卖的政策支持
  • 摘要:土地,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这一点在我国的集体土地上体现的更为明确.土地资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房屋买卖实现的,但是由于我国集体土地流转存在上位法缺失,造成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买卖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私下 ...查看


  • 浅析解决中国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本性方法
  • 浅析解决中国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本性方法 学术不端行为(英文:academic misconduct)是指在建议研究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评审科学研究.报告研究结果中的: 捏造.篡改.剽窃.伪造学历或工作经历.这不包括诚实的错误和对事物的不同的解 ...查看


  • 浅析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措施
  • 浅析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措施 摘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切身利益.文章介绍了农村土地改革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农村土地改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农村:土地改革:措施 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农村经济制度中最基础 ...查看


  • 浅析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 开题报告 所谓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的争执引起的纠纷,是基于劳动关系发生的,简言之,就是劳动者与用人者(单位)间就劳动合同的执行.变更.履行.终止.解除所发生的纠纷.在我国,由于<劳动法&g ...查看


  • 中国企业产权改革浅析
  • 摘要:在西方现代产权制度理论的基础上,剖析中国现代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上的不足,进一步探讨在新经济中,如何深化对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塑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有活力的国有资产产权结构,以及充分认识私营企业在产权发展中的弊端,如何帮助私营企业 ...查看


  • 警力资源配置问题浅析
  • 2004年5月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May,2004 第3期JournalofBeijingPeople'sPoliceCollegeNo.3 警力资源配置问题浅析 姜 博,任亚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摘要:科学配置警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