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录音后期制作基础知识

电影学--录音后期制作基础知识

对人声常用的音频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顺序,很重要):

  1.EQ:也就是均衡,因为话筒的拾音频响曲线差异的以及歌手嗓音特征差异,一般根据录出的人声实际效果作适当处理,比如有的歌手声音太尖,有的听起来很闷,有的鼻音很重,有的唇齿音很重,这些都是由于声音各频段的强弱不均衡造成的听觉差异。可以通过EQ对各频段的声音信号均衡(增减)处理,能起到改善作用。

  2.激励器:也叫谐波发生器,能将声音在某些频段增加一些随机的谐波,合适的激励会给声音带来美化的成分,激励器和EQ的区别是:EQ只是调整某些频段的信号强弱,激励器是在某些频段增?有碌纳?ǔ煞帧2缓鲜实募だ?陨?粲衅苹底饔茫?股?籼?鹄春堋霸唷薄K?院芏嗳顺32蛔黾だ??怼?

  3.压缩(压限)器:自动调整声音电平的动态范围。说通俗简单点你明白得更快:就是自动将时间轨上所有的声音信号做以下处理:当声音小的时候,按预调整的参数提升音量,当声音大超过某个界限的时候,开始按预先设置参数的比例压缩减小音量,最后的结果是改变整个声音轨的动态范围(最大音量和最小音量的差值),通常压限器的作用是减小动态范围。经过压限的声音听起来更饱满、有力,声音小的地方听起来不费劲,声音很大的地方也不震耳。

  4.混响器:美化声音,让声音听起来有空间感,声音圆润通透。

除噪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噪声门:设定一个电平的门限值,低于这个门限的信号电平全部过滤掉,高于门限值的信号电平全部通过(这里信号电平指的是信号和噪音电平总和的电平),这种方法能很有效地除去演唱间歇的背景底噪,并且对原始声音无破坏作用),缺点是当人声出来的时候噪声门打开,噪音信号也跟着进来了,不能去掉整个素材的底噪。信噪比高的话信号强噪音越听不明显, 所以信噪比高的声音素材不需要再除噪。WAVE插件中的RVOX就是这么一个噪声门的效果器。参数调多少合适?一般在-50~-40dB左右,实际背景底噪的大小是不一定的,自己试吧,正确的位置是听不到背景噪音,但人声发出的最小声音不被滤掉。

  2.采样除噪法:这是专业音频处理软件比较有效除去持续稳定的背景噪音的一种方法,除噪的原理就是对噪音的波形样本进行取样,然后对整段素材的波形和采样噪音样本分析,自动去除噪音。这种除噪的优点是能彻底除去噪音,缺点是对原始人声音质有破坏作用,信噪比越底破坏性越大。经过这种除噪后的声音金属味很浓。所以一般不推荐这种方法对唱歌的人声

除噪,尽可能在前期录音控制到最高的信噪比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

  3.其他除噪方法:用频谱分析噪音所在的频段,通过对EQ的调整,衰减底噪所在的频段信号电平。这对原始人声这频段的信号也衰减了,形成新的问题,也用的比较少。

[推荐]Ultrafunk R3之Reverb参数释疑

1. 输入电平(input):这个就不用讲了吧。用于控制效果整体音量,保证不会过载。

2. 低频切点&高频切点(Lou Cut&High Cut):一般在做处理的时候,为了混响声的清晰和温暖,都会把低频和高频去掉一部份。只有在表现一些诸如“宇宙声”等科幻环境时,才把高低频保留。

3. 早反射时间(Predelay):就是直达声与前反射声的时间距离。有以下几个特点:空间越大,Predelay 越长;反之越短 空间越宽广,Predelay 越长;反之越短。

4. 空间广度(Room size):就是混响空间的大小,数值小,声音在声场的位置KAO后,数值大声音KAO前。

5. 扩散程度(diffusion):传统上是叫做 Early reflections diffusion(早反射的散射度)。我们知道早反射就是一组比较明显的反射声。这些反射声的相互接近程度,就是 diffusion 。墙壁越不光滑(例如铺上了地毯的),声音的散射度就越大,反射声越多,相互之间越接近,混响是连声一片的,声音很温和;墙壁越光滑(例如玻璃),声音的散射度就越小,反射声越少,相互之间隔得越开,混响声听起来就比较接近回声了,声音很清晰。

6. 低混比率(Bass Multiplier):一般来说混响中的高频的持续时间肯定比低频要短。空间越大,空间内物体越多,物体和墙壁表面越不光滑,高频的持续时间就短,与低频的差距就越大。只有在中小空间中,并且空间表面比较光滑的情况下,高频的时间才与低频接近。

7. 分频点(Crossover):和低混一起调整。

8. 残响时间(Decay time):也就是整个混响的总长度。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长度,有以下几个特点:空间越大,decay 越长;反之越短 空间越空旷,decay 越长;反之越短。

9. 高频衰点(High Damping):一般来说混响中的高频是很容易大幅度衰减的。空间越大,空间内物体越多,物体和墙壁表面越不光滑,高频的衰减就越厉害。只有在中小空间中,并且空间表面比较光滑的情况下,高频的衰减才与低频接近。但我们做音乐混音的时候,有时为了声音的好听,也并不一定要遵循高频更容易衰弱的自然规律。

10. 原始干声(Dry):dry out 是指原始声音。在混响中,要想使声音听起来更远,就把 dry out 拉小

11. 早反射声(E.R):也就是早反射的声音大小

12.

混响音量(Rerverb):也叫Wet out,也就是混响效果声的大小。有以下几个特点:wet out 与空间大小无关,而只与空间内杂物的多少以及墙壁及物体的材质有关 墙壁及室内物体的表面材质越松软,wet out 越小;反之越大 空间内物体越多,wet out 越小;反之越大 墙壁越不光滑,wet out 越小,反之越大 墙壁上越多坑坑凹凹,wet out 越小,反之越大。

13. 声场宽度(Width):适合做立体声效果。

14. 输出声场(Output):这个选项能够将输出强制设为单声道或立体声。

15. 尾音(Tail):设置是否在声音的末尾多加一点混响声。通过这个选项你可以给声音加上“尾巴”,将混响扩展。

EQ处理

人声音源的频谱分布比较特殊,就其发音方式而言,他有3个部分:一是由声带震动所产生的乐音,此部分的发音量为灵活,不同音高、不同发音方式所产生的频谱变化也大;二是鼻腔共鸣所产生的低频楷音,由于鼻腔的形状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其共鸣所产声的楷音频谱分布变化不大;三是口腔气流在齿缝间的摩擦声,这种齿音与声带震动所产生的乐音基本无关。

频率均衡可以大致地将这3部分频谱分离出来。用于调节鼻音的频率段在500HZ以下,均衡的中点频率一般在80——150HZ均衡带宽为4个倍频程。

列如:可以将100HZ定为频率均衡的中点,均衡曲线应从100--400HZ平缓过度,均衡增益的调节范围可以为+10dB~-6dB.这里应提醒大家的是:进行此项目调整时的监听音箱不得使用低频发音很弱的箱子,以避免鼻音被无意过分加重。人声齿音的频谱分布在4KHZ以上。由于此频段包含部分乐音频谱,所以建议调节齿音的频段应为6~16KHZ,均衡带宽为3个倍频程,均衡中点频率一般在1/2倍频程,均衡中点频率为6800HZ的均衡处理,其均衡增益最低可向下调至-10DB。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人声进行频率均衡处理时,为突出某一音感而进行的频段提升,都尽量使用曲线平缓的宽频带均衡。这是为了使人声鼻音、乐音、齿音3个部分的频谱分布均匀连贯,以使其发音自然、顺畅。

1/2倍频程的窄频带均衡的提升处理极易使人声音源变怪,此种均衡方式虽然可以大幅改变音源的音色,然而如果不是为了产生特殊的效果,歌唱发音的均衡处理应以音感自然为基准。为了在不破坏人声自然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特定的效果处理,可以使用1/5倍频程的均衡处理,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音感狭窄,缺乏厚度,可在800HZ处使用1/5倍频程的衰减处理,衰减的最大值可到-8DB。

(2)音感很明亮,但苍白无力,缺乏穿透感,可在6800HZ处使用1/5倍频程的衰减处理,衰减的最大值到-3DB。

(3)

卷舌齿音的音感尖肃,“嘘”音缺乏清晰感,可以在6800HZ处使用1/5倍频程的衰减处理,衰减量最大值可以到-6dB。

对音源的均衡处理,最好是使用能显示均衡曲线的均衡器,列如全数字调音台的均衡器就具有显示均衡曲线的功能。应这样可在进行均衡处理是,看到均衡曲线的形状,为以后重调带来方便。

一般数字调音台均衡器上的均衡增益调节钮用“G”表示,均衡频率调节钮用“F”来表示,均衡带宽调节钮用“F”或“Q”来标识。

详细的调试法总结如下:

听音评价术语 听音评价术语含义

1、声音发破(劈): 谐波及互调畸变严重有“噗”声,以切削平顶,畸变>10%

2、声音发硬: 有谐波及互调畸变,被仪器明显看出,畸变3%~5%

3、声音发炸: 高频或中高频过多,存在两种畸变。

4、声音发沙: 中高频畸变有瞬太互调畸变。

5、声音发燥: 有畸变,中高频过多,有瞬太互调畸变。

6、声音发闷: 高频或中高频过少或指向性太尖,而偏离轴线。

7、声音发浑: 瞬态不好,扬声器谐振峰突出,低频或中低频过多。

8、声音宽厚: 频带宽;中频低;低频好;混响适度。

9、有层次: 瞬态好;频率特性平坦;混响适度。

10、声音扎实: 中低频好;混响适度;响应足够。

11、声音发散: 中频欠缺;中频瞬太不好或混响过度。

12、声音狭窄: 频率特性狭窄(只有150~4KHz)。

13、金属声(铝皮声): 中高频个别点突出高,畸变严重。

14、声音圆润: 频率特性及畸变指标均好,混响适度,瞬态好。

15、有水分: 中高频及高频好,混响适度。

16、声音明亮: 中高频及高频足够;响应平坦;混响适度。

17、声音尖刺: 高频及中高频过多。

18、高音虚(飘): 缺乏中频;中高频及高频指向性太尖锐

20、声音发干: 缺乏混响,缺乏中高频。

21、声音发暗: 缺乏高频及中高频。

22、声音发直(木): 有畸变,中底频有突出点,混响少,瞬态差。

23、平衡式谐和: 频率特性好,畸变小。

24、轰鸣: 扬声器谐振峰严重突出,畸变及瞬态均不好。

25、清晰度好: 中高频及高频好,畸变小,瞬态好,混响适度。

26、透明感: 高频及中高频适度,畸变小,瞬态好。

27、有立体感(指单声道): 频响平坦,混响适度,畸变小,瞬态好。

28、现场感或临场感: 频响好,特别中高频好,畸变小,瞬态好。

29、丰满: ?荡?恚?械推岛茫?煜焓识取?

30、柔和: 低频及中低频适量,畸变小。

31、有气势: 响度足,混响好,低频及中低频好。

电影学--录音后期制作基础知识

对人声常用的音频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顺序,很重要):

  1.EQ:也就是均衡,因为话筒的拾音频响曲线差异的以及歌手嗓音特征差异,一般根据录出的人声实际效果作适当处理,比如有的歌手声音太尖,有的听起来很闷,有的鼻音很重,有的唇齿音很重,这些都是由于声音各频段的强弱不均衡造成的听觉差异。可以通过EQ对各频段的声音信号均衡(增减)处理,能起到改善作用。

  2.激励器:也叫谐波发生器,能将声音在某些频段增加一些随机的谐波,合适的激励会给声音带来美化的成分,激励器和EQ的区别是:EQ只是调整某些频段的信号强弱,激励器是在某些频段增?有碌纳?ǔ煞帧2缓鲜实募だ?陨?粲衅苹底饔茫?股?籼?鹄春堋霸唷薄K?院芏嗳顺32蛔黾だ??怼?

  3.压缩(压限)器:自动调整声音电平的动态范围。说通俗简单点你明白得更快:就是自动将时间轨上所有的声音信号做以下处理:当声音小的时候,按预调整的参数提升音量,当声音大超过某个界限的时候,开始按预先设置参数的比例压缩减小音量,最后的结果是改变整个声音轨的动态范围(最大音量和最小音量的差值),通常压限器的作用是减小动态范围。经过压限的声音听起来更饱满、有力,声音小的地方听起来不费劲,声音很大的地方也不震耳。

  4.混响器:美化声音,让声音听起来有空间感,声音圆润通透。

除噪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噪声门:设定一个电平的门限值,低于这个门限的信号电平全部过滤掉,高于门限值的信号电平全部通过(这里信号电平指的是信号和噪音电平总和的电平),这种方法能很有效地除去演唱间歇的背景底噪,并且对原始声音无破坏作用),缺点是当人声出来的时候噪声门打开,噪音信号也跟着进来了,不能去掉整个素材的底噪。信噪比高的话信号强噪音越听不明显, 所以信噪比高的声音素材不需要再除噪。WAVE插件中的RVOX就是这么一个噪声门的效果器。参数调多少合适?一般在-50~-40dB左右,实际背景底噪的大小是不一定的,自己试吧,正确的位置是听不到背景噪音,但人声发出的最小声音不被滤掉。

  2.采样除噪法:这是专业音频处理软件比较有效除去持续稳定的背景噪音的一种方法,除噪的原理就是对噪音的波形样本进行取样,然后对整段素材的波形和采样噪音样本分析,自动去除噪音。这种除噪的优点是能彻底除去噪音,缺点是对原始人声音质有破坏作用,信噪比越底破坏性越大。经过这种除噪后的声音金属味很浓。所以一般不推荐这种方法对唱歌的人声

除噪,尽可能在前期录音控制到最高的信噪比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

  3.其他除噪方法:用频谱分析噪音所在的频段,通过对EQ的调整,衰减底噪所在的频段信号电平。这对原始人声这频段的信号也衰减了,形成新的问题,也用的比较少。

[推荐]Ultrafunk R3之Reverb参数释疑

1. 输入电平(input):这个就不用讲了吧。用于控制效果整体音量,保证不会过载。

2. 低频切点&高频切点(Lou Cut&High Cut):一般在做处理的时候,为了混响声的清晰和温暖,都会把低频和高频去掉一部份。只有在表现一些诸如“宇宙声”等科幻环境时,才把高低频保留。

3. 早反射时间(Predelay):就是直达声与前反射声的时间距离。有以下几个特点:空间越大,Predelay 越长;反之越短 空间越宽广,Predelay 越长;反之越短。

4. 空间广度(Room size):就是混响空间的大小,数值小,声音在声场的位置KAO后,数值大声音KAO前。

5. 扩散程度(diffusion):传统上是叫做 Early reflections diffusion(早反射的散射度)。我们知道早反射就是一组比较明显的反射声。这些反射声的相互接近程度,就是 diffusion 。墙壁越不光滑(例如铺上了地毯的),声音的散射度就越大,反射声越多,相互之间越接近,混响是连声一片的,声音很温和;墙壁越光滑(例如玻璃),声音的散射度就越小,反射声越少,相互之间隔得越开,混响声听起来就比较接近回声了,声音很清晰。

6. 低混比率(Bass Multiplier):一般来说混响中的高频的持续时间肯定比低频要短。空间越大,空间内物体越多,物体和墙壁表面越不光滑,高频的持续时间就短,与低频的差距就越大。只有在中小空间中,并且空间表面比较光滑的情况下,高频的时间才与低频接近。

7. 分频点(Crossover):和低混一起调整。

8. 残响时间(Decay time):也就是整个混响的总长度。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长度,有以下几个特点:空间越大,decay 越长;反之越短 空间越空旷,decay 越长;反之越短。

9. 高频衰点(High Damping):一般来说混响中的高频是很容易大幅度衰减的。空间越大,空间内物体越多,物体和墙壁表面越不光滑,高频的衰减就越厉害。只有在中小空间中,并且空间表面比较光滑的情况下,高频的衰减才与低频接近。但我们做音乐混音的时候,有时为了声音的好听,也并不一定要遵循高频更容易衰弱的自然规律。

10. 原始干声(Dry):dry out 是指原始声音。在混响中,要想使声音听起来更远,就把 dry out 拉小

11. 早反射声(E.R):也就是早反射的声音大小

12.

混响音量(Rerverb):也叫Wet out,也就是混响效果声的大小。有以下几个特点:wet out 与空间大小无关,而只与空间内杂物的多少以及墙壁及物体的材质有关 墙壁及室内物体的表面材质越松软,wet out 越小;反之越大 空间内物体越多,wet out 越小;反之越大 墙壁越不光滑,wet out 越小,反之越大 墙壁上越多坑坑凹凹,wet out 越小,反之越大。

13. 声场宽度(Width):适合做立体声效果。

14. 输出声场(Output):这个选项能够将输出强制设为单声道或立体声。

15. 尾音(Tail):设置是否在声音的末尾多加一点混响声。通过这个选项你可以给声音加上“尾巴”,将混响扩展。

EQ处理

人声音源的频谱分布比较特殊,就其发音方式而言,他有3个部分:一是由声带震动所产生的乐音,此部分的发音量为灵活,不同音高、不同发音方式所产生的频谱变化也大;二是鼻腔共鸣所产生的低频楷音,由于鼻腔的形状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其共鸣所产声的楷音频谱分布变化不大;三是口腔气流在齿缝间的摩擦声,这种齿音与声带震动所产生的乐音基本无关。

频率均衡可以大致地将这3部分频谱分离出来。用于调节鼻音的频率段在500HZ以下,均衡的中点频率一般在80——150HZ均衡带宽为4个倍频程。

列如:可以将100HZ定为频率均衡的中点,均衡曲线应从100--400HZ平缓过度,均衡增益的调节范围可以为+10dB~-6dB.这里应提醒大家的是:进行此项目调整时的监听音箱不得使用低频发音很弱的箱子,以避免鼻音被无意过分加重。人声齿音的频谱分布在4KHZ以上。由于此频段包含部分乐音频谱,所以建议调节齿音的频段应为6~16KHZ,均衡带宽为3个倍频程,均衡中点频率一般在1/2倍频程,均衡中点频率为6800HZ的均衡处理,其均衡增益最低可向下调至-10DB。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人声进行频率均衡处理时,为突出某一音感而进行的频段提升,都尽量使用曲线平缓的宽频带均衡。这是为了使人声鼻音、乐音、齿音3个部分的频谱分布均匀连贯,以使其发音自然、顺畅。

1/2倍频程的窄频带均衡的提升处理极易使人声音源变怪,此种均衡方式虽然可以大幅改变音源的音色,然而如果不是为了产生特殊的效果,歌唱发音的均衡处理应以音感自然为基准。为了在不破坏人声自然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特定的效果处理,可以使用1/5倍频程的均衡处理,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音感狭窄,缺乏厚度,可在800HZ处使用1/5倍频程的衰减处理,衰减的最大值可到-8DB。

(2)音感很明亮,但苍白无力,缺乏穿透感,可在6800HZ处使用1/5倍频程的衰减处理,衰减的最大值到-3DB。

(3)

卷舌齿音的音感尖肃,“嘘”音缺乏清晰感,可以在6800HZ处使用1/5倍频程的衰减处理,衰减量最大值可以到-6dB。

对音源的均衡处理,最好是使用能显示均衡曲线的均衡器,列如全数字调音台的均衡器就具有显示均衡曲线的功能。应这样可在进行均衡处理是,看到均衡曲线的形状,为以后重调带来方便。

一般数字调音台均衡器上的均衡增益调节钮用“G”表示,均衡频率调节钮用“F”来表示,均衡带宽调节钮用“F”或“Q”来标识。

详细的调试法总结如下:

听音评价术语 听音评价术语含义

1、声音发破(劈): 谐波及互调畸变严重有“噗”声,以切削平顶,畸变>10%

2、声音发硬: 有谐波及互调畸变,被仪器明显看出,畸变3%~5%

3、声音发炸: 高频或中高频过多,存在两种畸变。

4、声音发沙: 中高频畸变有瞬太互调畸变。

5、声音发燥: 有畸变,中高频过多,有瞬太互调畸变。

6、声音发闷: 高频或中高频过少或指向性太尖,而偏离轴线。

7、声音发浑: 瞬态不好,扬声器谐振峰突出,低频或中低频过多。

8、声音宽厚: 频带宽;中频低;低频好;混响适度。

9、有层次: 瞬态好;频率特性平坦;混响适度。

10、声音扎实: 中低频好;混响适度;响应足够。

11、声音发散: 中频欠缺;中频瞬太不好或混响过度。

12、声音狭窄: 频率特性狭窄(只有150~4KHz)。

13、金属声(铝皮声): 中高频个别点突出高,畸变严重。

14、声音圆润: 频率特性及畸变指标均好,混响适度,瞬态好。

15、有水分: 中高频及高频好,混响适度。

16、声音明亮: 中高频及高频足够;响应平坦;混响适度。

17、声音尖刺: 高频及中高频过多。

18、高音虚(飘): 缺乏中频;中高频及高频指向性太尖锐

20、声音发干: 缺乏混响,缺乏中高频。

21、声音发暗: 缺乏高频及中高频。

22、声音发直(木): 有畸变,中底频有突出点,混响少,瞬态差。

23、平衡式谐和: 频率特性好,畸变小。

24、轰鸣: 扬声器谐振峰严重突出,畸变及瞬态均不好。

25、清晰度好: 中高频及高频好,畸变小,瞬态好,混响适度。

26、透明感: 高频及中高频适度,畸变小,瞬态好。

27、有立体感(指单声道): 频响平坦,混响适度,畸变小,瞬态好。

28、现场感或临场感: 频响好,特别中高频好,畸变小,瞬态好。

29、丰满: ?荡?恚?械推岛茫?煜焓识取?

30、柔和: 低频及中低频适量,畸变小。

31、有气势: 响度足,混响好,低频及中低频好。


相关文章

  • 精品课程知识产权法课后思考题答案
  • 知识产权法 1.简述著作权的广义和狭义概念. 著作权是民事主体依法对作品及相关客体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狭义的著作权仅指作者对作品 所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利.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即作者之外的民事主体对作品之外 的客体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利. ...查看


  • 从广电媒体视角论[著作权法]修订
  • 从广电媒体视角论<著作权法>修订 作者:姚岚秋 来源:<编辑之友>2011年第11期 国务院于今年年初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式列入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作为从事广播电视媒体版权管理和研究的人员, ...查看


  • 电影与音乐的关系
  • 电影已有百年历史,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音乐已成为这门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的彩色化.宽银幕化以及立体声音响的出现,杜比录音系统.数字多轨录音技术的运用等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电影音乐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大大超出了人们 ...查看


  • 电影音乐的特性:从不完整性到指向性
  • [摘 要]自从电影诞生以来,音乐就伴随其中.与一般音乐形式相比较而言,电影音乐更强调其功能性,而其独立性则相对弱化一些.电影音乐,在连贯剧情.抒发感情.烘托环境.塑造角色.渲染气氛.深化主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使观赏者的听觉和视觉都得到了 ...查看


  • 短片创作流程
  • 第二讲 短片创作流程 一. 创意 每部电影的拍摄过程都是以创意为起点的.在衡量一部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去考量 -- 1. 2. 3. 有没有一个能吸引人的主题? 用哪些手段来渲染和升华主题? 表达是否简洁? 如果把电影比作一列火车的话, ...查看


  • 电影中人员的职位及工作安排
  • 你了解电影中各个职位是做什么的? 制片人:一部影片里最高负责人(寻找资金,建立剧组) 制片主任:管理整个剧组 导演:创作组中最高负责人(调动全剧组的积极性,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拍片计划) 监制:后期制作中的最高负责人(后期剪辑中做监督工作) ...查看


  • 著作权法草案第二稿与现行著作权法对比表(全文)
  • 著作权法草案第二稿 第一条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 第一章 总 则 著作权法 权,以及传播者的相关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 第一条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 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 权,以 ...查看


  • 电视与电影的区别上大电影学考研复习资料
  •   电视与电影的区别(一) 电视和电影都是声话艺术的综合表现形式,它们有着很多内在的相通性,但是也存在和很大的区别,我们就其各自的特点来看一看它们之间有那些区别: 1.发展历史不同: 电影诞生于1895年,而电视诞生于1936年11月2 ...查看


  • 历史记忆的采撷_收藏与呈现_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_之记录方式
  • 历史记忆的采撷.收藏与呈现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之记录方式 The Method of Record of the Oral History of Chinese Filmmakers 周夏/Text/Zhou X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