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政府工作报告2010

——2010年1月12日在营口市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高  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09年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目标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多重考验,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822亿元,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1亿元,增长4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增长4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2.1亿元,增长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4亿元,增长18.5%;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7798元,增长12.3%;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35.8亿元和681.1亿元,增长31.8%和43.4%;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调整优化结构,推动产业转型

以培育现代农业为重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总产值实现116.5亿元,增长10.6%。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创建国家、省水稻高产示范区,最高单产和平均产量均列全省第1位,粮食总产量达到73.3万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新上1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31项,新增“三品”认定面积11万亩。“营口大米”获中国驰名商标,“盖州苹果”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71家,新增订单农业面积10万亩。成功举办了营口市首届农业博览会暨农商对接会,签订协议合同额1.25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1处,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0项,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500座,完成农村沼气池3000户。

以发展新兴产业为目标,提升工业经济整体水平。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676.9亿元,增长23.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7户。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6.2亿元,增长24.7%,占全市工业总量的79.7%。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巩固镁质材料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中冶京诚一、二期、晶晶光电等项目投产,新东北电气、东方光大等项目开工建设。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41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92.5亿元,增长51.4%。成功并购加拿大麦格诺拉公司等国外科技型企业,引进海外科技研发团队16个。科技研发平台进一步拓展。大连理工大学营口研究院落户沿海产业基地,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孵化基地正式签约,高新区渤海科技城建设顺利推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95个。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动,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75亿元,增长16.5%。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乐购超市、相和购物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服务业项目投资达322亿元,增长95.6%。房地产业创历史最好水平,商品房销售额实现101.6亿元,增长101.3%。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天沐温泉城等一批牵动力强的重点项目投入使用,双台子温泉城和星级酒店项目全面开工,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营口)国际海滨温泉节。全年旅游总收入实现103亿元,增长67%。我市被第二届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评为“2009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金融环境进一步优化,融资担保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支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当年域内银行新增贷款206亿元,信贷投放创历史最高水平。营口银行沈阳分行和盛京银行、大连银行营口分行正式开业,全市域内外银行贷款规模突破900亿元。

(二)加快沿海开发,推进规划建设

围绕打造百里滨海生态城、百里沿海产业带、百里临海景观带,积极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坚持科学论证、高标准制定城市规划。聘请国内外一流的设计单位和专家,制定营口沿海带形城市总体规划。同时,对北海新区、营东新城、仙人岛旅游度假区、河海新西市进行规划,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百里城市带奠定了基础。

港口功能不断提升。仙人岛港区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产使用。鲅鱼圈港区A港池5#、6#泊位建设全部竣工,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营口港与神华、中海、吉煤等六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全面展开,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成功接卸东北口岸第一艘8530标箱、30万吨级原油、30万吨级矿石船舶。港口吞吐量完成1.76亿吨,增长16.7%;集装箱运量253.7万标箱,增长24.6%。

园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沿海经济带累计开发土地128.6平方公里,完成投资673.6亿元,签约项目418项。开发区龙头作用日趋显现,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8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30%以上的强势增长。沿海产业基地、仙人岛能源化工区、高新区、中小企业园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项目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三)狠抓项目建设,提高开放水平

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5227”工程,全年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项目799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9项。项目建设投资总额715亿元,增长50%。华能营口热电、五矿宽厚板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可口可乐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转变招商方式,外引内联成效显著。采取主题概念招商、产业集群招商等方式,推出了“微电光电产业园”、“营口北海新经济区”等一批招商主题,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批准外资项目69项,合同外资额11.2亿美元,增长22.3%。其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2项。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亿美元,增长56%。引进内资项目410项,到位资金380亿元,增长72.7%。

采取积极措施,遏制外贸出口下滑势头。制定了出口产品财政奖励政策,建立重点出口企业联动机制,培育新的外贸出口产业,克服镁制品、钢铁、纺织服装等重点出口产品国际市场萧条带来的不利影响,外贸出口急剧下滑势头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全年实现外贸出口12亿美元,下降28.8%。

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把保增长的重点放在保企业上,及时制定了促进企业稳定运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水、电、气和资金等突出问题,对困难企业降低和缓征社会保险金、价调基金和河道维护费。列入中央和省政策性产业项目183项,争取国债资金和省专项补助资金4.26亿元,地方债券3.3亿元。

(四)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强化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实名制就业8.8万人,普惠制就业培训7.2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8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2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按时足额发放。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全年开工建设回迁楼211万平方米、廉租房5.33万平方米,改造农村特困户危房465户。投入扶贫开发资金1992万元,1.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优化人居环境。建设渤海大街东段等公路项目66项,其中农村公路项目19项。东部污水处理厂、医疗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营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民兴河改造等“五大惠民工程、十件实事”当年任务全面完成,跨年度工程完成序时进度。加大重点地区环境整治力度,治理大石桥境内硼泥堆放场5处,大清河流域水质得到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2.3个百分点,我市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营口大学园、省实验学校如期开学,开创了我市教育史上新的里程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投入1.2亿元对城乡47所中小学操场实施改造。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完成专业剧团和新华书店转企改制。成功举办了“2009年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系列活动,并荣获“全国节日百强庆祝活动”称号。有效开展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治,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水平明显提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蓬勃发展,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我市金牌数量和团体总分均列全省第4位。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5‰以内。加强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新建成的市光荣院、救助站和养老院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广播电视、档案、民族宗教、老龄、慈善、妇女、儿童工作、残疾人事业和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城市巡防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命案侦破率100%。认真做好国庆安保工作,积极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解难题促和谐”和“积案化解年”活动,全市信访量下降10%。高度重视并切实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了季调度制度,不断加大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五)加强自身建设,改善政务环境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科学民主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4件、政协委员提案194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全年群众投诉办结率86%。坚持依法行政,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政行为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转变工作作风,打造良好服务环境。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和效能建设,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诉求权和监督权。加强廉政建设,进一步强化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和政府采购的监管,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的跟踪审计,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营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营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中省直单位,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营口建设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集群培育滞后,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服务业规模不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面临的就业再就业、社会稳定、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收支、环境和生态保护等工作压力较大;政府机关仍然存在工作思路不宽,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以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为重点,努力实现创新和发展的新突破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十二五”发展的高起点开局,加速推进沿海经济强市建设至关重要。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趋向好转,特别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营口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保增长、调结构、促开放、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围绕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坚持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科技立市战略,加快工业新型化、服务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沿海区域农村城市化步伐,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0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0亿元,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2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亿元,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5亿元,增长25%;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850元、8968元,增长12%、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78‰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确保实现“双千亿”目标

强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7321”工程,即全年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项目700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0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户,固定资产投资1080亿元。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外引内联为重点,突出主题概念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加强政策引导和项目包装,提高项目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实施“四个一批”项目100项,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增长30%;引进内资500亿元,增长31.6%。积极推进新加坡食品工业园、金宏矿业金属镁、中冶京诚三期工程建设,规划一批龙头项目和产业集群项目,确保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解决扩大内需和外贸出口两个突出问题。继续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预期,优化消费结构。认真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政策,促进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鼓励发展消费信贷,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强化消费拉动。打好外贸出口攻坚战。用好用足国家鼓励出口相关政策,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镁制品和纺织服装出口,增加轻工、化工和机电产品出口,拓展农副产品出口。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推进一批名牌出口产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全年外贸出口确保完成14.4亿美元,增长20%。

改善优化金融环境。建立健全政府、银行、企业合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确保存贷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强融资平台、担保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筹措和融资方式的新突破。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年内力争招商、广发、中信、浦发四家银行在营设立分支机构。抓紧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积极引入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全年新增15家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税收管理,增强全民纳税意识,打造和谐的税收环境。

(二)以实施沿海“三个百里”规划为重点,加速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

建设百里滨海生态城。按照“东扩、西改、南进、北转”的发展思路,加快老城区改造建设步伐,始终不渝推动老城区繁荣发展。老边区重点推进营东新城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西市区要高起点做好城区规划,高标准推进平房区改造和河北区片开发,建设“河海生态宜居区”和“现代商贸休闲区”,重现西部繁荣。站前区以旧小区改造和北部城区功能转型为重点,加快发展流通服务业,完善综合配套,塑造老城中心区新形象。根据“滨海、带形、生态、组团”的城市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定不移推进滨海生态城建设。按照“工业新城、老城新区”的定位,沿海产业基地要加速商贸中心区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城区。以“沿海带形城市中心区”的定位,加快北海新城的基础设施和行政公共设施建设,确保全年投资100亿元以上。按照中等城市规模开发建设,打造开发区“渤海明珠”城市品牌,高标准推进南部新城区和望海新区建设,进一步做大城市规模,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科学发展示范区。进一步完善规划,充分利用仙人岛能源化工区良好的自然资源,加快白沙湾黄金海岸开发,高标准规划建设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

打造百里沿海产业带。按照区域协调、产业升级和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加快沿海“三园、二区、一基地”建设,使其成为营口发展的战略平台。港口要加快粮食码头、25万吨航道工程和疏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国际航线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港口辐射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亿吨,集装箱运量300万标箱。北海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同步推进园区开发与项目建设,建设创新型经济区。沿海产业基地以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高端产业为重点,努力打造冶金及深加工、数字工业创业、新材料新能源、商贸物流四大基地,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开发区围绕打造创新产业集聚高地,加大临港和滨海工业园区的项目引进力度,着力构建钢铁及深加工、输变电、食品加工、临港产业四大产业集群,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30%以上。高新区要加快渤海科技城建设步伐,打造高新技术研发、创意创业、孵化和信息平台,尽快成为产业聚集的“设计师”和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仙人岛能源化工区要加快能源化工和石化物流产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中小企业园要加快推进辽宁青年创业园等专业园区发展,建设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区。

打造百里临海景观带。加强沿海生态环境保护,搞好岸线、湿地、海防林保护与开发,加大沿岸山地植被恢复力度,全面推进山体绿化和河流整治,充分彰显滨海自然景色。加快景观带规划建设,规划建设20公里滨海景观大道,实施大清河、沙河景观改造,建设开发区珍珠湾、河海风情园、北海海蚀公园、仙人岛景观大道等区域标志性景观。依托产业集聚和城区发展,实施城区、园区绿化和亮化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将100公里海岸线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沿海风景线。

(三)加快发展县域和城区经济,确保“三年倍增计划”扎实推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以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升级。围绕打造“营口大米”、“盖州苹果”、“鲅鱼圈海蜇”等名牌产品,扶持一批竞争优势强、带动作用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全年新增“三品”认定面积10万亩,新创省以上农业品牌15个。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升农业整体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建立投入多元化的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机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全年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7%、35%、30%,确保完成“三年倍增计划”。积极培育新农村典型试点村,以点扩面,带动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快发展服务业和城区经济。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城区经济的重点,促进传统服务业上水平,实现新兴服务业发展新突破,提升城区经济实力。站前区、西市区要用两年时间完成“三年倍增计划”。推进服务东北的蔬菜、水果及食品物流基地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填补行业空白的产业项目,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年内市区搬迁企业10户。加快推进辽宁环渤海钢材城、营口汽贸城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连锁经营,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围绕建设中国北方最佳温泉城市,发挥“山、海、林、泉、寺”的优势,继续开发以温泉度假为龙头的特色旅游产品和冬季旅游项目,实施金牛山古人类遗址公园保护性开发建设,扶持乡村旅游特色村发展,打造旅游产业链,确保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秩序,提高准入条件,提升总体水平,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全年服务业总量占经济比重提升两个百分点,城区经济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优化升级

提升园区专业化水平。围绕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完善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主导产业定位。按照专业化的发展方向,确定各园区主打产业,大力推进乐器、汽保等特色园区建设。整合土地资源,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单位投资强度和开发效益。着力抓好园区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和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项目承载和配套服务能力,努力把园区建成科技创新的示范区、吸纳人才的集聚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做强镁质材料产业,开发以镁为原料的新产品,打造大石桥市“中国镁都”品牌。抓好冶金、石化等主导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促其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完善中小企业考核和信用评价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围绕重点园区、骨干企业、知名品牌和重大项目,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配套和项目拓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全市要重点培育1—2个产值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每个县区、园区都要有1—2个产值达到300—5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强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集约用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发展低碳经济。健全节能减排责任制和考核体系,落实“三同时”和项目准入制度,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广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和矿山开发秩序,严禁破坏性开发建设。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乡环境

调整完善规划布局。继续抓好《营口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做好北海新经济区规划、主城区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和城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规划,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认真搞好重点区域的城市标志性设计,高水平做好高速铁路站区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发挥规划的引导统筹作用,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营口机场前期工程,加快沿海产业基地、仙人岛园区铁路工程进度,搞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论证。推进北海新城、营东新城、沿海产业基地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抓好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等重点部位的建设改造。积极推广使用建筑领域新能源、新材料,建设环保节能工程。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生活垃圾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以农村供水、水库除险、生态恢复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全年新增灌溉面积1.2万亩,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2.6万亩。认真办好15件重点民生工程,抓好去年确定的“五大惠民工程、十件实事”跨年度续建工作。

提高城乡管理水平。理顺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充分调动城区管理积极性,逐步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城市管理体系。以市容市貌和道路交通专项整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管理和设施维护,以街巷、居民小区、公共场所为重点,切实解决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种乱养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全面推进镇容村貌集中治理。深入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加大对盖州、大石桥境内工矿企业污染源治理,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加快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建设,努力创建全国节水型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

(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民生质量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城镇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年实名制就业5万人以上。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确保参保人数达到44.2万人。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参保覆盖面达到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3%。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以东部山区为重点的扶贫开发,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积极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全市新建廉租房6.3万平方米。

加快科技兴市步伐。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开展产学研合作,吸引更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来营设立研发机构,引导科技人才创办技术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营口大学园新校区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好学前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提升农村师资水平,提高办学质量。

发展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疗服务向基层延伸,基本医疗保障向弱势群体倾斜,重大公共服务政府保障。进一步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大《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力度,加快建设市中医院、市第一专科医院,推进区域性中心医院建设,改善医疗条件,提高救治水平。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

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认真抓好硬性指标和特色指标的落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普法宣传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培育具有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推进地区广播电视网络资源整合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龄、气象、地震、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活动。畅通诉求渠道,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专项整治,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科学执政能力

创新管理,科学理政。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务上,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不断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健全政府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完善制度,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措施办法,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沟通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改进行政复议,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绩效考评制度,使政府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转变作风,高效施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完善联审机制。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打造行政服务“绿色通道”。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重点,狠抓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构建完善的效能监督体系,确保政令畅通,运转高效。强化诚信建设,大力倡导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强化监管,廉洁从政。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和权力制约机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大政府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坚持厉行节约,最大限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建设节约型政府。加强公务员教育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新营口而努力奋斗!

——2010年1月12日在营口市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高  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09年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目标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多重考验,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822亿元,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1亿元,增长4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增长4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2.1亿元,增长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4亿元,增长18.5%;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7798元,增长12.3%;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35.8亿元和681.1亿元,增长31.8%和43.4%;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调整优化结构,推动产业转型

以培育现代农业为重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总产值实现116.5亿元,增长10.6%。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创建国家、省水稻高产示范区,最高单产和平均产量均列全省第1位,粮食总产量达到73.3万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新上1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31项,新增“三品”认定面积11万亩。“营口大米”获中国驰名商标,“盖州苹果”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71家,新增订单农业面积10万亩。成功举办了营口市首届农业博览会暨农商对接会,签订协议合同额1.25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1处,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0项,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500座,完成农村沼气池3000户。

以发展新兴产业为目标,提升工业经济整体水平。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676.9亿元,增长23.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7户。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6.2亿元,增长24.7%,占全市工业总量的79.7%。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巩固镁质材料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中冶京诚一、二期、晶晶光电等项目投产,新东北电气、东方光大等项目开工建设。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41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92.5亿元,增长51.4%。成功并购加拿大麦格诺拉公司等国外科技型企业,引进海外科技研发团队16个。科技研发平台进一步拓展。大连理工大学营口研究院落户沿海产业基地,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孵化基地正式签约,高新区渤海科技城建设顺利推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95个。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动,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75亿元,增长16.5%。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乐购超市、相和购物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服务业项目投资达322亿元,增长95.6%。房地产业创历史最好水平,商品房销售额实现101.6亿元,增长101.3%。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天沐温泉城等一批牵动力强的重点项目投入使用,双台子温泉城和星级酒店项目全面开工,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营口)国际海滨温泉节。全年旅游总收入实现103亿元,增长67%。我市被第二届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评为“2009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金融环境进一步优化,融资担保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支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当年域内银行新增贷款206亿元,信贷投放创历史最高水平。营口银行沈阳分行和盛京银行、大连银行营口分行正式开业,全市域内外银行贷款规模突破900亿元。

(二)加快沿海开发,推进规划建设

围绕打造百里滨海生态城、百里沿海产业带、百里临海景观带,积极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坚持科学论证、高标准制定城市规划。聘请国内外一流的设计单位和专家,制定营口沿海带形城市总体规划。同时,对北海新区、营东新城、仙人岛旅游度假区、河海新西市进行规划,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百里城市带奠定了基础。

港口功能不断提升。仙人岛港区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产使用。鲅鱼圈港区A港池5#、6#泊位建设全部竣工,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营口港与神华、中海、吉煤等六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全面展开,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成功接卸东北口岸第一艘8530标箱、30万吨级原油、30万吨级矿石船舶。港口吞吐量完成1.76亿吨,增长16.7%;集装箱运量253.7万标箱,增长24.6%。

园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沿海经济带累计开发土地128.6平方公里,完成投资673.6亿元,签约项目418项。开发区龙头作用日趋显现,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8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30%以上的强势增长。沿海产业基地、仙人岛能源化工区、高新区、中小企业园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项目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三)狠抓项目建设,提高开放水平

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5227”工程,全年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项目799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9项。项目建设投资总额715亿元,增长50%。华能营口热电、五矿宽厚板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可口可乐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转变招商方式,外引内联成效显著。采取主题概念招商、产业集群招商等方式,推出了“微电光电产业园”、“营口北海新经济区”等一批招商主题,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批准外资项目69项,合同外资额11.2亿美元,增长22.3%。其中,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2项。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亿美元,增长56%。引进内资项目410项,到位资金380亿元,增长72.7%。

采取积极措施,遏制外贸出口下滑势头。制定了出口产品财政奖励政策,建立重点出口企业联动机制,培育新的外贸出口产业,克服镁制品、钢铁、纺织服装等重点出口产品国际市场萧条带来的不利影响,外贸出口急剧下滑势头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全年实现外贸出口12亿美元,下降28.8%。

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把保增长的重点放在保企业上,及时制定了促进企业稳定运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水、电、气和资金等突出问题,对困难企业降低和缓征社会保险金、价调基金和河道维护费。列入中央和省政策性产业项目183项,争取国债资金和省专项补助资金4.26亿元,地方债券3.3亿元。

(四)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强化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实名制就业8.8万人,普惠制就业培训7.2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8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2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按时足额发放。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全年开工建设回迁楼211万平方米、廉租房5.33万平方米,改造农村特困户危房465户。投入扶贫开发资金1992万元,1.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优化人居环境。建设渤海大街东段等公路项目66项,其中农村公路项目19项。东部污水处理厂、医疗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营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民兴河改造等“五大惠民工程、十件实事”当年任务全面完成,跨年度工程完成序时进度。加大重点地区环境整治力度,治理大石桥境内硼泥堆放场5处,大清河流域水质得到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2.3个百分点,我市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营口大学园、省实验学校如期开学,开创了我市教育史上新的里程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投入1.2亿元对城乡47所中小学操场实施改造。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完成专业剧团和新华书店转企改制。成功举办了“2009年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系列活动,并荣获“全国节日百强庆祝活动”称号。有效开展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治,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水平明显提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蓬勃发展,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我市金牌数量和团体总分均列全省第4位。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5‰以内。加强重点民生工程建设,新建成的市光荣院、救助站和养老院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广播电视、档案、民族宗教、老龄、慈善、妇女、儿童工作、残疾人事业和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城市巡防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命案侦破率100%。认真做好国庆安保工作,积极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解难题促和谐”和“积案化解年”活动,全市信访量下降10%。高度重视并切实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了季调度制度,不断加大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五)加强自身建设,改善政务环境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科学民主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4件、政协委员提案194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全年群众投诉办结率86%。坚持依法行政,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政行为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转变工作作风,打造良好服务环境。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和效能建设,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诉求权和监督权。加强廉政建设,进一步强化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和政府采购的监管,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的跟踪审计,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营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营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中省直单位,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营口建设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集群培育滞后,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服务业规模不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面临的就业再就业、社会稳定、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收支、环境和生态保护等工作压力较大;政府机关仍然存在工作思路不宽,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以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为重点,努力实现创新和发展的新突破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十二五”发展的高起点开局,加速推进沿海经济强市建设至关重要。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趋向好转,特别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营口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保增长、调结构、促开放、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围绕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坚持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科技立市战略,加快工业新型化、服务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沿海区域农村城市化步伐,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0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0亿元,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2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亿元,增长2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5亿元,增长25%;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850元、8968元,增长12%、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78‰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确保实现“双千亿”目标

强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7321”工程,即全年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项目700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0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户,固定资产投资1080亿元。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外引内联为重点,突出主题概念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加强政策引导和项目包装,提高项目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实施“四个一批”项目100项,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增长30%;引进内资500亿元,增长31.6%。积极推进新加坡食品工业园、金宏矿业金属镁、中冶京诚三期工程建设,规划一批龙头项目和产业集群项目,确保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解决扩大内需和外贸出口两个突出问题。继续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预期,优化消费结构。认真落实家电下乡补贴政策,促进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鼓励发展消费信贷,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强化消费拉动。打好外贸出口攻坚战。用好用足国家鼓励出口相关政策,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镁制品和纺织服装出口,增加轻工、化工和机电产品出口,拓展农副产品出口。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推进一批名牌出口产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全年外贸出口确保完成14.4亿美元,增长20%。

改善优化金融环境。建立健全政府、银行、企业合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确保存贷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强融资平台、担保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筹措和融资方式的新突破。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年内力争招商、广发、中信、浦发四家银行在营设立分支机构。抓紧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积极引入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全年新增15家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税收管理,增强全民纳税意识,打造和谐的税收环境。

(二)以实施沿海“三个百里”规划为重点,加速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

建设百里滨海生态城。按照“东扩、西改、南进、北转”的发展思路,加快老城区改造建设步伐,始终不渝推动老城区繁荣发展。老边区重点推进营东新城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西市区要高起点做好城区规划,高标准推进平房区改造和河北区片开发,建设“河海生态宜居区”和“现代商贸休闲区”,重现西部繁荣。站前区以旧小区改造和北部城区功能转型为重点,加快发展流通服务业,完善综合配套,塑造老城中心区新形象。根据“滨海、带形、生态、组团”的城市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定不移推进滨海生态城建设。按照“工业新城、老城新区”的定位,沿海产业基地要加速商贸中心区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城区。以“沿海带形城市中心区”的定位,加快北海新城的基础设施和行政公共设施建设,确保全年投资100亿元以上。按照中等城市规模开发建设,打造开发区“渤海明珠”城市品牌,高标准推进南部新城区和望海新区建设,进一步做大城市规模,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科学发展示范区。进一步完善规划,充分利用仙人岛能源化工区良好的自然资源,加快白沙湾黄金海岸开发,高标准规划建设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

打造百里沿海产业带。按照区域协调、产业升级和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加快沿海“三园、二区、一基地”建设,使其成为营口发展的战略平台。港口要加快粮食码头、25万吨航道工程和疏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国际航线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港口辐射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亿吨,集装箱运量300万标箱。北海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同步推进园区开发与项目建设,建设创新型经济区。沿海产业基地以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高端产业为重点,努力打造冶金及深加工、数字工业创业、新材料新能源、商贸物流四大基地,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开发区围绕打造创新产业集聚高地,加大临港和滨海工业园区的项目引进力度,着力构建钢铁及深加工、输变电、食品加工、临港产业四大产业集群,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30%以上。高新区要加快渤海科技城建设步伐,打造高新技术研发、创意创业、孵化和信息平台,尽快成为产业聚集的“设计师”和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仙人岛能源化工区要加快能源化工和石化物流产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中小企业园要加快推进辽宁青年创业园等专业园区发展,建设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区。

打造百里临海景观带。加强沿海生态环境保护,搞好岸线、湿地、海防林保护与开发,加大沿岸山地植被恢复力度,全面推进山体绿化和河流整治,充分彰显滨海自然景色。加快景观带规划建设,规划建设20公里滨海景观大道,实施大清河、沙河景观改造,建设开发区珍珠湾、河海风情园、北海海蚀公园、仙人岛景观大道等区域标志性景观。依托产业集聚和城区发展,实施城区、园区绿化和亮化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将100公里海岸线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沿海风景线。

(三)加快发展县域和城区经济,确保“三年倍增计划”扎实推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以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升级。围绕打造“营口大米”、“盖州苹果”、“鲅鱼圈海蜇”等名牌产品,扶持一批竞争优势强、带动作用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全年新增“三品”认定面积10万亩,新创省以上农业品牌15个。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升农业整体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建立投入多元化的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机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全年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7%、35%、30%,确保完成“三年倍增计划”。积极培育新农村典型试点村,以点扩面,带动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快发展服务业和城区经济。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城区经济的重点,促进传统服务业上水平,实现新兴服务业发展新突破,提升城区经济实力。站前区、西市区要用两年时间完成“三年倍增计划”。推进服务东北的蔬菜、水果及食品物流基地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填补行业空白的产业项目,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年内市区搬迁企业10户。加快推进辽宁环渤海钢材城、营口汽贸城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连锁经营,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围绕建设中国北方最佳温泉城市,发挥“山、海、林、泉、寺”的优势,继续开发以温泉度假为龙头的特色旅游产品和冬季旅游项目,实施金牛山古人类遗址公园保护性开发建设,扶持乡村旅游特色村发展,打造旅游产业链,确保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秩序,提高准入条件,提升总体水平,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全年服务业总量占经济比重提升两个百分点,城区经济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优化升级

提升园区专业化水平。围绕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完善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主导产业定位。按照专业化的发展方向,确定各园区主打产业,大力推进乐器、汽保等特色园区建设。整合土地资源,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单位投资强度和开发效益。着力抓好园区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和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项目承载和配套服务能力,努力把园区建成科技创新的示范区、吸纳人才的集聚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做强镁质材料产业,开发以镁为原料的新产品,打造大石桥市“中国镁都”品牌。抓好冶金、石化等主导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促其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完善中小企业考核和信用评价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围绕重点园区、骨干企业、知名品牌和重大项目,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配套和项目拓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全市要重点培育1—2个产值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每个县区、园区都要有1—2个产值达到300—5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强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集约用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发展低碳经济。健全节能减排责任制和考核体系,落实“三同时”和项目准入制度,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广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和矿山开发秩序,严禁破坏性开发建设。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乡环境

调整完善规划布局。继续抓好《营口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做好北海新经济区规划、主城区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和城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规划,全面完成市县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认真搞好重点区域的城市标志性设计,高水平做好高速铁路站区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发挥规划的引导统筹作用,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营口机场前期工程,加快沿海产业基地、仙人岛园区铁路工程进度,搞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论证。推进北海新城、营东新城、沿海产业基地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抓好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等重点部位的建设改造。积极推广使用建筑领域新能源、新材料,建设环保节能工程。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生活垃圾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以农村供水、水库除险、生态恢复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全年新增灌溉面积1.2万亩,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2.6万亩。认真办好15件重点民生工程,抓好去年确定的“五大惠民工程、十件实事”跨年度续建工作。

提高城乡管理水平。理顺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充分调动城区管理积极性,逐步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城市管理体系。以市容市貌和道路交通专项整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管理和设施维护,以街巷、居民小区、公共场所为重点,切实解决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种乱养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全面推进镇容村貌集中治理。深入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加大对盖州、大石桥境内工矿企业污染源治理,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加快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建设,努力创建全国节水型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

(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民生质量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城镇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年实名制就业5万人以上。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确保参保人数达到44.2万人。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参保覆盖面达到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3%。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以东部山区为重点的扶贫开发,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积极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全市新建廉租房6.3万平方米。

加快科技兴市步伐。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开展产学研合作,吸引更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来营设立研发机构,引导科技人才创办技术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营口大学园新校区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好学前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提升农村师资水平,提高办学质量。

发展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疗服务向基层延伸,基本医疗保障向弱势群体倾斜,重大公共服务政府保障。进一步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大《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力度,加快建设市中医院、市第一专科医院,推进区域性中心医院建设,改善医疗条件,提高救治水平。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

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认真抓好硬性指标和特色指标的落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普法宣传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培育具有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推进地区广播电视网络资源整合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龄、气象、地震、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活动。畅通诉求渠道,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专项整治,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科学执政能力

创新管理,科学理政。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务上,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不断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健全政府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完善制度,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措施办法,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沟通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改进行政复议,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绩效考评制度,使政府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转变作风,高效施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完善联审机制。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打造行政服务“绿色通道”。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重点,狠抓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构建完善的效能监督体系,确保政令畅通,运转高效。强化诚信建设,大力倡导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强化监管,廉洁从政。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和权力制约机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大政府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坚持厉行节约,最大限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建设节约型政府。加强公务员教育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新营口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
  •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 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 住所: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钱塘江路8号 保荐人(主承销商) 住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8层 募集说明书签署日期: 年 月 日 声 明 本募集说明书依据<中华人 ...查看


  •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挺进--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 改革风来早 繁花满神州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挺进 记者  张  贺 2010年08月02日08: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挺进--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查看


  • 辽宁省各市领导名录10年
  • 辽宁省各市领导名录(2010.02) 沈阳市 中共沈阳市委(2006年6月第十一届) 书 记:曾 维 副书记:陈海波.苏宏章 常 委:顾春明(常务副市长).姜宏(市委组织部部长).邢凯(副市长).李继安(铁西区委书记).常明(市委政法委书记 ...查看


  • 碱性耐火材料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 中国碱性耐火材料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 景分析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A637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 ...查看


  • 2010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实施方案
  • 2010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实施方案 发文单位: 有效性: 有效 文件字号: 号 发文日期: 2010-05-20 营口市地方税务局 营口市国家税务局 2010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辽宁省地方税务局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 ...查看


  • 案例--沈阳经济区
  • 案例:沈阳经济区 (一)形成过程 2003年,在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背景下,8月10日至11日,沈阳经济区暨沈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对策国际研讨会召开.会上,首次向全世界发出了建设"沈阳经济区"的激情呐喊.并 ...查看


  • 中小企业园规划文本
  • 前 言 伴随东北亚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结合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等政策支持,营口作为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主要出海口,是辽宁省实施"振兴 ...查看


  • 港口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 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1952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 ...查看


  • 2012寒假十大新闻
  • 2012寒假十大新闻 NO.1.1月14日 中央电视台2012年春晚进行首次带妆彩排: 2012央视春晚进行了第一场带妆彩排,除了赵本山的小品和王菲等港台明星没有到场外,包括刘欢.吴秀波等演员在内的其他节目都登台亮相.本次春晚首次划分为&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