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诗鉴赏

“登高诗”鉴赏 ——登山则情满于山

一、回忆与“登高”有关的诗句,思考“登高诗”的含义。

指古人登高临远写景抒怀的一种诗歌。

二、旧题再练,归纳“登高诗”常见情感。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安定: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治所。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王茂元拜泾原节度使,开成三年(838),李商隐赴其幕,还做了王的女婿。不久,商隐应博学鸿词科试,落选回泾州,登楼有感,写此遣怀。诗作于泾原节度使幕中,作者当时24岁。

了解典故: 贾生: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治家。年20余为博士,上书发表政见,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等语。因权贵诋毁,贬为长沙王太傅,写《吊屈原赋》。《史记》有《屈原贾生列传》。后世成为才高遭贬之士的代称。虚垂涕,白白痛哭流涕而不起作用。

王粲:汉末(177—217)文学家。17岁避长安之乱到荆州,于春日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写去国远游,感世伤时的慨叹。

此诗几个典故用意何在?(8分)

李商隐善用典。

(1)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诗人相似,比拟自己忧时羁旅之感,使一位奋发有为却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

(2)暗引范蠡功成“乘扁舟游五湖”表明回转天地豪迈气概,但不贪恋禄位心迹。

(3)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明他无意名利,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巧妙地反击了对自己的恶意中伤。

以登高聘望发端,将忧含国事、抒写抱负、感慨身世、抨击腐朽融为一体,展示诗人理想抱负与客观境遇的尖锐矛盾。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②飐(zhǎn):吹动。③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1)从全诗来看,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从首联来看,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2分)从尾联来看,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从诗歌标题和最后一句看,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加之远离故土,身居异乡,难免产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3分;分号前后所分三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3分)

(2)这首诗的颔联、颈联在写景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3分;答出一个方面给2分,答出两个方面给3分)

颔联与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也可)的艺术手法。颔联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际上却是暗写朝廷

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 “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3分;答出“手法”给1分,具体分析各1分;如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分析合理也可给3分) 情感归纳:

抒思乡怀亲之情,悲贬谪流离之苦,发壮志难酬之忧,表忧国忧民之志„„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典抒情、借古讽今„„

三、训练并总结鉴赏登高诗的方法

登 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④。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参北疲: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5分)

(1)颔联写阔大悠远的自然景象,颈联写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2分)寄寓古今世事沧桑变幻、祈望国运久远的感慨。(3分)

(2)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2)用典(借古讽今)。(1分)①暗讽君王重用奸邪,昏聩误国;(2分)②表达自己空怀济世之心却报国无门的抑郁与自遣之情。(2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方法总结:

四、巩固练习

金陵怀古 王珪[注]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此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惨遭失败,有感于此,遂作此诗。

(1)首联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

(1)点题,点明时间、地点(1分);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1分);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相呼应(1分)。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4分)

(2)别渚孤鸟,数帆归舟,晚风凄凄、红叶凋零,寒云惨淡、楼阁昏暗(2分)。此两联一句一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天的萧索,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以哀景衬哀情,表现了诗人凄凉而沉重的心情(2分)。

(3)综观全诗,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3)怀乡的孤独寂寞;怀古伤今的凄凉;国势日衰的悲愁;故国凄凉之感。(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分)

“登高诗”鉴赏 ——登山则情满于山

一、回忆与“登高”有关的诗句,思考“登高诗”的含义。

指古人登高临远写景抒怀的一种诗歌。

二、旧题再练,归纳“登高诗”常见情感。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安定: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治所。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王茂元拜泾原节度使,开成三年(838),李商隐赴其幕,还做了王的女婿。不久,商隐应博学鸿词科试,落选回泾州,登楼有感,写此遣怀。诗作于泾原节度使幕中,作者当时24岁。

了解典故: 贾生: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治家。年20余为博士,上书发表政见,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等语。因权贵诋毁,贬为长沙王太傅,写《吊屈原赋》。《史记》有《屈原贾生列传》。后世成为才高遭贬之士的代称。虚垂涕,白白痛哭流涕而不起作用。

王粲:汉末(177—217)文学家。17岁避长安之乱到荆州,于春日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写去国远游,感世伤时的慨叹。

此诗几个典故用意何在?(8分)

李商隐善用典。

(1)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诗人相似,比拟自己忧时羁旅之感,使一位奋发有为却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

(2)暗引范蠡功成“乘扁舟游五湖”表明回转天地豪迈气概,但不贪恋禄位心迹。

(3)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明他无意名利,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巧妙地反击了对自己的恶意中伤。

以登高聘望发端,将忧含国事、抒写抱负、感慨身世、抨击腐朽融为一体,展示诗人理想抱负与客观境遇的尖锐矛盾。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②飐(zhǎn):吹动。③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1)从全诗来看,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从首联来看,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2分)从尾联来看,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从诗歌标题和最后一句看,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加之远离故土,身居异乡,难免产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3分;分号前后所分三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3分)

(2)这首诗的颔联、颈联在写景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3分;答出一个方面给2分,答出两个方面给3分)

颔联与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也可)的艺术手法。颔联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际上却是暗写朝廷

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 “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3分;答出“手法”给1分,具体分析各1分;如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分析合理也可给3分) 情感归纳:

抒思乡怀亲之情,悲贬谪流离之苦,发壮志难酬之忧,表忧国忧民之志„„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典抒情、借古讽今„„

三、训练并总结鉴赏登高诗的方法

登 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④。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参北疲: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5分)

(1)颔联写阔大悠远的自然景象,颈联写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2分)寄寓古今世事沧桑变幻、祈望国运久远的感慨。(3分)

(2)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2)用典(借古讽今)。(1分)①暗讽君王重用奸邪,昏聩误国;(2分)②表达自己空怀济世之心却报国无门的抑郁与自遣之情。(2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方法总结:

四、巩固练习

金陵怀古 王珪[注]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此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惨遭失败,有感于此,遂作此诗。

(1)首联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

(1)点题,点明时间、地点(1分);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1分);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相呼应(1分)。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4分)

(2)别渚孤鸟,数帆归舟,晚风凄凄、红叶凋零,寒云惨淡、楼阁昏暗(2分)。此两联一句一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天的萧索,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以哀景衬哀情,表现了诗人凄凉而沉重的心情(2分)。

(3)综观全诗,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3)怀乡的孤独寂寞;怀古伤今的凄凉;国势日衰的悲愁;故国凄凉之感。(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分)


相关文章

  • 试从多重视角鉴赏杜甫的_登高_
  • 大大 众 文 艺 二.从史地学角度欣赏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末,杜甫从云安(今重庆云阳县)沿长江至夔州(四川奉节县),大历三年(768)正月出峡东下,在此居住一年零九个月.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杜甫创作了四百三十余篇诗歌,占到其全部诗 ...查看


  • 杜牧的诗:[九日齐山登高]鉴赏
  • <九日齐山登高>原文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齐山登高>鉴赏 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 ...查看


  • 关注诗歌题目
  • 关注诗歌题目,迈好鉴赏第一步 天津市大港第三中学 苗有志 联系电话:89976801 人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歌亦然.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师生并不关注诗歌的题目,他们往往例行公事般扫一眼题目,便投入到诗歌的解读中.那么,诗歌的题目到 ...查看


  • [登高]鉴赏诗句赏析
  • <登 高> 分析: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 1.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营造什 ...查看


  • [登高]说课稿
  • 内 江 师 范 学 院 说 课 题: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指导老师:课 稿 <登 高>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 2010 级 1 班 黄元梅 [1**********] 徐祝林 年5月 201 ...查看


  • 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
  • 高考诗歌鉴赏题规范答题模式 赵金晶 一.主旨类提炼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要求考生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来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把握诗歌内容,详细分析作者的情感,是此类题的关键点. [考查方式]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这首诗表 ...查看


  • 李清照[醉花阴]鉴赏
  •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师:今天,我们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大家先朗读一遍 ...查看


  • 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 怎样的基调 .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查看


  • 王大绩: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一)
  • 王大绩: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一) 也说"白描" --审思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一) [按]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由一个个具体问题入手,审思语文高考中的一系列问题,希望引起语文界同仁的思考.研究和讨论,以期获得建设性的成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