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公式必背精简版

目录

第一章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 2

第二章 常用计算公式 ........................................................................................... 2

第三章 单位换算 ................................................................................................... 3

第四章 典型应用题 ............................................................................................................ 4

1、平均数问题 . ........................................................................................................................ 4

2、归一问题 . ............................................................................................................................ 4

3、归总问题 . ............................................................................................................................ 4

4、和差问题 . ............................................................................................................................ 5

5、和倍问题 . ............................................................................................................................ 5

6、差倍问题 . ............................................................................................................................ 5

7、行程问题 . ............................................................................................................................ 5

8、流水问题 . ............................................................................................................................ 6

9、还原问题 . ............................................................................................................................ 6

10、植树问题 . .......................................................................................................................... 6

11、盈亏问题 . .......................................................................................................................... 7

12、年龄问题 . .......................................................................................................................... 7

13、鸡兔问题 . .......................................................................................................................... 7

第五章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 8

1、出勤率 . ................................................................................................................................ 8

2 工程问题 . ............................................................................................................................ 8

3 纳税 . .................................................................................................................................... 8

4 利息 . .................................................................................................................................... 8

第六章 代数初步知识 . ............................................................................................................ 8

1、常见的数量关系 . ................................................................................................................ 8

2、运算定律和性质 . .............................................................................................................. 9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 ............................................................................................ 9

第七章 立体几何初步知识 . ................................................................................................. 10

一、 长方体 . .......................................................................................................................... 10

二、正方体 . ............................................................................................................................ 10

三、圆柱 . .............................................................................................................................. 10

四、圆锥 . ................................................................................................................................ 10

五、球..................................................................................................................................... 11

第八章 统计初步知识 ............................................................................................ 11

一 统计表 . ............................................................................................................................ 11

二 统计图 . ............................................................................................................................ 11

第一章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第二章 常用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 :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 :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 :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 :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 :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лrh 或лd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 =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 =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税率)

第三章 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 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 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 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第四章 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

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

(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

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

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

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2、归一问题

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

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

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

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1)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单归一。”

(2)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双归一。”

(3)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

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4)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

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3、归总问题:

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

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

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 另一个单位数量

4、和差问题

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

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 大数-差=小数

(和-差)÷2=小数 和-小数= 大数

5、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 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

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

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

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

几个数)的数量。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6、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 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7、行程问题

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

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

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

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它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

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和差问题。它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水速在逆

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顺速=船速+水速

逆速=船速-水速

解题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

所以流水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 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解题规律: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路程=顺流速度× 顺流航行所需时间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

9、还原问题

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这个未知数

的应用题,我们叫做还原问题。

解题关键:要弄清每一步变化与未知数的关系。

解题规律:从最后结果 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运算(逆运算)方法,逐

步推导出原数。 根据原题的运算顺序列出数量关系,然后采用逆

运算的方法计算推导出原数。 解答还原问题时注意观察运算的

顺序。若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时别忘记写括号。

10、植树问题

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

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

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

(1)沿线段植树

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

株距=总路程÷(棵树-1) 总路程=株距×(棵树-1)

(2)沿周长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树 总路程=株距×棵树

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的特点是把一定数量的物

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

不足(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已知所余和不足的数量,

求物品数量和参加分配人数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题关键:盈亏问题的解法要点是先求两次分配中分配者每份所得物品数量

的差,再求两次分配中各次共分物品的差(也称总差额),用前一

个差去除后一个差,就得到分配者的数,进而再求得物品数。

解题规律:总差额÷每人差额=人数

总差额的求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不足,总差额=多余+ 不足

(2)第一次正好,第二次多余或不足 ,总差额=多余或不足

(3)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也多余,总差额=大多余-小多余

(4)第一次不足,第二次也不足, 总差额= 大不足-小不足

12、年龄问题

将差为一定值的两个数作为题中的一个条件,这种应用题被称为

“年龄问题”。

解题关键:年龄问题与和差、和倍、 差倍问题类似,主要特点是随着时间

的变化,年岁不断增长,但大小两个不同年龄的差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年龄问题是一种“差不变”的问题,解题时,要善于利用

差不变的特点。

13、鸡兔问题

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各多少只的一

类应用题。通常称为“鸡兔问题”又称鸡兔同笼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如全是“鸡”

或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兔子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第五章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

1、出勤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小麦的出粉率= 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

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2 工程问题

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

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

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数量关系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3 纳税

纳税就是把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

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4 利息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第六章 代数初步知识

1、常见的数量关系

(1) 路程用s 表示,速度v 用表示,时间用t 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 v=s/t t=s/v

(2)总价用a 表示,单价用b 表示,数量用c 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 b=a/c c=a/b

2、运算定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2) 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6) 减法的性质:a-(b+c) =a-b-c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1)长方形的长用a 表示,宽用b 表示,周长用c 表示,面积用s 表示。 c=2(a+b) s=ab

(2)正方形的边长a 用表示,周长用c 表示,面积用s 表示。

c=4a s=a²

(3)平行四边形的底a 用表示,高用h 表示,面积用s 表示。

s=ah

(4)三角形的底用a 表示,高用h 表示,面积用s 表示。

s=ah/2

(5)梯形的上底用a 表示,下底b 用表示,高用h 表示,中位线用m 表示,

面积用s 表示。

s=(a+b)h/2 s=mh

(6)圆的半径用r 表示,直径用d 表示,周长用c 表示,面积用s 表示。 c=∏d=2∏r s=∏ r²

(7)扇形的半径用r 表示,n 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面积用s 表示。 s=∏ nr²/360

(8)长方体的长用a 表示,宽用b 表示,高用h 表示,表面积用s 表示,体

积用v 表示。

v=sh s=2(ab+ah+bh) v=abh

(9)正方体的棱长用a 表示,底面周长c 用表示,底面积用s 表示, 体积

用v 表示.

s=6a² v=a³

(10)圆柱的高用h 表示,底面周长用c 表示,底面积用s 表示, 体积用v

表示.

s侧=ch s表=s侧+2s底 v=sh

(11)圆锥的高用h 表示,底面积用s 表示, 体积用v 表示.

v=sh/3

第七章 立体几何初步知识

一、 长方体

1 特征

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 计算公式

s=2(ab+ah+bh) V=sh V=abh

二、正方体

1 特征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六个面的面积相等

12条棱,棱长都相等

有8个顶点

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

2 计算公式

S表=6a² v=a³

三、圆柱

1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 ,因此,要保留

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计算公式

s侧=ch s表=s侧+s底×2 v=sh/3

四、圆锥

1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

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计算公式

v= sh/3

五、球

1 认识

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 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 表示,每条半径都

相等。

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 表示, 每条直径都相等, 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2 计算公式

d=2r

第八章 统计初步知识

一 统计表

(一)意义

*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

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

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二 统计图

(一)意义

* 用点、线、面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1 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2 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3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目录

第一章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 2

第二章 常用计算公式 ........................................................................................... 2

第三章 单位换算 ................................................................................................... 3

第四章 典型应用题 ............................................................................................................ 4

1、平均数问题 . ........................................................................................................................ 4

2、归一问题 . ............................................................................................................................ 4

3、归总问题 . ............................................................................................................................ 4

4、和差问题 . ............................................................................................................................ 5

5、和倍问题 . ............................................................................................................................ 5

6、差倍问题 . ............................................................................................................................ 5

7、行程问题 . ............................................................................................................................ 5

8、流水问题 . ............................................................................................................................ 6

9、还原问题 . ............................................................................................................................ 6

10、植树问题 . .......................................................................................................................... 6

11、盈亏问题 . .......................................................................................................................... 7

12、年龄问题 . .......................................................................................................................... 7

13、鸡兔问题 . .......................................................................................................................... 7

第五章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 8

1、出勤率 . ................................................................................................................................ 8

2 工程问题 . ............................................................................................................................ 8

3 纳税 . .................................................................................................................................... 8

4 利息 . .................................................................................................................................... 8

第六章 代数初步知识 . ............................................................................................................ 8

1、常见的数量关系 . ................................................................................................................ 8

2、运算定律和性质 . .............................................................................................................. 9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 ............................................................................................ 9

第七章 立体几何初步知识 . ................................................................................................. 10

一、 长方体 . .......................................................................................................................... 10

二、正方体 . ............................................................................................................................ 10

三、圆柱 . .............................................................................................................................. 10

四、圆锥 . ................................................................................................................................ 10

五、球..................................................................................................................................... 11

第八章 统计初步知识 ............................................................................................ 11

一 统计表 . ............................................................................................................................ 11

二 统计图 . ............................................................................................................................ 11

第一章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第二章 常用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 :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 :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 :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 :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 :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лrh 或лd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 =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 =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税率)

第三章 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 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 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 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第四章 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

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

(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

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

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

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2、归一问题

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

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

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

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1)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单归一。”

(2)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双归一。”

(3)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

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4)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

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3、归总问题:

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

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

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 另一个单位数量

4、和差问题

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

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 大数-差=小数

(和-差)÷2=小数 和-小数= 大数

5、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 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

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

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

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

几个数)的数量。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6、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 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7、行程问题

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

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

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

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它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

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和差问题。它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水速在逆

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顺速=船速+水速

逆速=船速-水速

解题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

所以流水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 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解题规律: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路程=顺流速度× 顺流航行所需时间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

9、还原问题

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这个未知数

的应用题,我们叫做还原问题。

解题关键:要弄清每一步变化与未知数的关系。

解题规律:从最后结果 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运算(逆运算)方法,逐

步推导出原数。 根据原题的运算顺序列出数量关系,然后采用逆

运算的方法计算推导出原数。 解答还原问题时注意观察运算的

顺序。若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时别忘记写括号。

10、植树问题

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

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

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

(1)沿线段植树

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

株距=总路程÷(棵树-1) 总路程=株距×(棵树-1)

(2)沿周长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树 总路程=株距×棵树

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的特点是把一定数量的物

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

不足(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已知所余和不足的数量,

求物品数量和参加分配人数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题关键:盈亏问题的解法要点是先求两次分配中分配者每份所得物品数量

的差,再求两次分配中各次共分物品的差(也称总差额),用前一

个差去除后一个差,就得到分配者的数,进而再求得物品数。

解题规律:总差额÷每人差额=人数

总差额的求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不足,总差额=多余+ 不足

(2)第一次正好,第二次多余或不足 ,总差额=多余或不足

(3)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也多余,总差额=大多余-小多余

(4)第一次不足,第二次也不足, 总差额= 大不足-小不足

12、年龄问题

将差为一定值的两个数作为题中的一个条件,这种应用题被称为

“年龄问题”。

解题关键:年龄问题与和差、和倍、 差倍问题类似,主要特点是随着时间

的变化,年岁不断增长,但大小两个不同年龄的差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年龄问题是一种“差不变”的问题,解题时,要善于利用

差不变的特点。

13、鸡兔问题

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各多少只的一

类应用题。通常称为“鸡兔问题”又称鸡兔同笼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如全是“鸡”

或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兔子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第五章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

1、出勤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小麦的出粉率= 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

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2 工程问题

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

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

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数量关系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3 纳税

纳税就是把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

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4 利息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第六章 代数初步知识

1、常见的数量关系

(1) 路程用s 表示,速度v 用表示,时间用t 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 v=s/t t=s/v

(2)总价用a 表示,单价用b 表示,数量用c 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 b=a/c c=a/b

2、运算定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2) 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6) 减法的性质:a-(b+c) =a-b-c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1)长方形的长用a 表示,宽用b 表示,周长用c 表示,面积用s 表示。 c=2(a+b) s=ab

(2)正方形的边长a 用表示,周长用c 表示,面积用s 表示。

c=4a s=a²

(3)平行四边形的底a 用表示,高用h 表示,面积用s 表示。

s=ah

(4)三角形的底用a 表示,高用h 表示,面积用s 表示。

s=ah/2

(5)梯形的上底用a 表示,下底b 用表示,高用h 表示,中位线用m 表示,

面积用s 表示。

s=(a+b)h/2 s=mh

(6)圆的半径用r 表示,直径用d 表示,周长用c 表示,面积用s 表示。 c=∏d=2∏r s=∏ r²

(7)扇形的半径用r 表示,n 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面积用s 表示。 s=∏ nr²/360

(8)长方体的长用a 表示,宽用b 表示,高用h 表示,表面积用s 表示,体

积用v 表示。

v=sh s=2(ab+ah+bh) v=abh

(9)正方体的棱长用a 表示,底面周长c 用表示,底面积用s 表示, 体积

用v 表示.

s=6a² v=a³

(10)圆柱的高用h 表示,底面周长用c 表示,底面积用s 表示, 体积用v

表示.

s侧=ch s表=s侧+2s底 v=sh

(11)圆锥的高用h 表示,底面积用s 表示, 体积用v 表示.

v=sh/3

第七章 立体几何初步知识

一、 长方体

1 特征

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 计算公式

s=2(ab+ah+bh) V=sh V=abh

二、正方体

1 特征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六个面的面积相等

12条棱,棱长都相等

有8个顶点

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

2 计算公式

S表=6a² v=a³

三、圆柱

1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 ,因此,要保留

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计算公式

s侧=ch s表=s侧+s底×2 v=sh/3

四、圆锥

1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

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2计算公式

v= sh/3

五、球

1 认识

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 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 表示,每条半径都

相等。

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 表示, 每条直径都相等, 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2 计算公式

d=2r

第八章 统计初步知识

一 统计表

(一)意义

*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

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

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二 统计图

(一)意义

* 用点、线、面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1 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2 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3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国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情况简介
  • 国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情况简介 一 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发展简史近几十年来,数学有了飞速的发展:新的数学知识不断产生:新的数学方法不断出现:它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传统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已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变化,迫切需要对之进行改革.因此,在国外 ...查看


  • 小学作文的开头与结尾常用方法
  • 一.作文的开头 开头遵循的原则: 1.向心性.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 2.精简性.语言要精简,最好是开门见山. 开头常见的毛病: 1.拐弯抹角离题千里.落笔时,总爱兜圈子.有人把它比作大头娃娃. 2.千 ...查看


  • 电子白板使用教程(精简版)
  • 甘溪学校电子白板培训手册 (精简版) 多媒体电子白板系统是由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组成的一个交互式教学系统!本教学系统最主要的特点是:1.应用磁感应笔代替粉笔在白板上任意书写.2.把磁感应笔当作鼠标来操作计算机.使得教师能更好的应用课件教 ...查看


  • 浅谈作文的开头与结尾如何写最好
  • 浅谈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陈海 燕 (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一完小 ) " 多媒体教学 " 即运 用多种教学媒体技术和 现代化教 学手段如 < 小学语 文裸程标 准> 指 出: 学生是语 文学习的主 ...查看


  • 日本数学改革
  • 一 日本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简史 日本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小学数学的水平是比较高的,40年代受军国主义的影响,基础知识有所削弱,程度曾有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制订了新的<教育基本法>和 ...查看


  • 初中几何基本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 初中几何基本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 ...查看


  • 小学数学教学常规要求---精简版
  • 常规要求 一.备课 是前提,首要环节: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具体要求: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1. 制定好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识--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技能-会.比较熟练.熟练(2)过程与方法(3)情 ...查看


  • 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
  • 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 --陈怀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 点.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觉得教作文难,学生觉得写作文难.作文难,难在哪里呢?为什么难?我认为原因有三个,其一,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 ...查看


  • 2012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规范及模板
  • 论文分类号: 学校代码: 13681 题目: 毕业生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规范及模板 学生姓名: 学 号: 系 部: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一年 月 I Title ABSTRACT This paper-- -- KEY WORD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