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模型解题探讨
所谓模型,就像盖楼一样,先根据设计总体要求,第一步就是搭建一个一个框架,然后再进行细节建造。就两步那么简单。但理解这句话非常重要,学习好的学生总有框架,差的学生就东一杷子,西一杷子,进度迟缓,毫无章法。
所以,要深刻理解框架的重要性,什么是框架呢?并不神秘,就是高考数学指挥棒,说白了,就是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几个模块。从哲学上讲,也包括几个重要模块的几个重要重点难点。
原来是这样,知道高考要考察的重点啦,出题必须那样做,否则就是偏出考纲。所以在设计的时,一定要把要考察的东西,尽量往里塞,往里挤。这样就形成啦考点堆积现像,这些堆积的考点,不是乱堆乱放的,是有一定规律的,就形成了模型的东西。
现在就重点研究各种模块中的模型:
一、 导数模型,就是最后一大题,压轴题:
导数是高等数学的内容,一般不要求二次求导,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那出题时,你构造的新函数模型,必须是一次导求就能发现问题,否则你的模型肯定有问题。 例如:2016年文数第20题
我们只做第二问:
求a 的取值范围,一般首先想到分离变量,但是分离变量后,你会发现,摆在你面前的新函数,你太陌生了,根本没办法顺利求导,但这个的指挥棒就是求导,根据单调性,研究变量,那说明分离变量不行。
你通过仔细观察,你可能会笑,原函数前后俩部分,特别是后面一部分,多熟悉,那不是一次函数恒过点(1,0)的一条直线吗?求a 的取值范围,不就是斜率的区间吗,前面那部分简单函数,肯定有些关键的极值点或最大最小值点,以决定斜a 范围。前面那部分导数多简单,你们自己去导吧,然后数形结合,得a 的取值范围。
1、导数模型一:独岛涕零模型,
即解题步骤分三步求导,令零,判单调。做一问3到5分必须拿全。
那三步就是框架,里面的具体细节就是最基本运算能力,解简单不等式能力
2、导数模型二:一观二辟三照旧, 分五步,一观直线,另辟蹊径(构造新函数),求导,令零,数形结合现原形
3、导数模型三:一分二辟三照旧, 分五步,一分离变量,另辟蹊径(构造新函数),求导,令零,数形结合现原形
二、解三角形模型:
解三解形,你要不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你肯定跑偏啦,你那怕没一点思路,也要扔一个余弦定时再跑,也可能得两分,因为解三解形,高考就是正余弦定理为框架,让你盖高楼的,你硬要推导重来,你去吧,没人拦你,因为没人给傻子过不去。
余弦定理的形状,多容易让人联想到时几何不等式和向量积,如果别处不考察,这里没准一块抒发情感。是很可能的!我终于也发现了一个这样的苟同题。
这个题第一问也是个模,模型就是题的中心,暂时不讲
先说第二问,全题围绕余弦定理框架,给定三解形一个角,和对边,肯定剩余两边的积有最大值问题。里面有个几何不等式和向量失矢(向时失矢是指两向量相乘变成标量,两矢量变标量)得到全面运用。三个分点共6分标配。
4一角一对边,邻边向量积最大值模型,此模型整合三个分模型,使模型更丰满,更集中。
5、正弦外接圆和角找范围模型:常用正弦边变角,后和差,和差后讨论角的范围,三步6分
三、三角函数
6、形如aSINA+bcosA,
这个也是考察的一个框架,由于是三角函数,其与其它知识点整合的
可能性较小,即使整合,深度也不会太难,极可能是选择题,最值题,根据某一角范围求值 不再举例。
7、单位圆45度线模型:画个单位圆比较同一角的三角函数值最有效,特别是45度分界,45度前余弦余切大正弦正切。其它像限同样类似。
例如,A,B 均是0到90度,COSA>SINA,则A 的取值范围(0—45)容易出选择题
四、圆锥曲线(包括圆,抛物线,椭圆,双曲线)
大题用选择题,离心率年年考,是最基本概念。也是此家族区别的标志。所有第一定义,第二定义,焦准距的运用技巧,焦点弦等基本概念都要非常熟悉
8、焦准距的秘密模型。
很多学生可能就不知道焦点距,就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抛物线中用P 表示的那个。知道了吧。用处大大的有,用好快速解一些选择填空题,最值问题非常直观有效。
9、弦长公式,解圆锥曲线模型,其实就是解三解的斜边,用斜率和两点坐标差表示,这个是个金钥匙,后面,联立方程,韦达定理,整理向目标迈进。其实到韦达定理这里,基本就可以得5-7分,后面就是考验你的计算能力的,其实细心点,整理出来的结果一般都很简单,马上就能发现问题。
五、立体几何
10、立体几何,射影定理中位线模型,有它可以套百题,无论哪一年高考题,以射影定理为框架的立体几何模型都有。有这个定理你找什么垂线,垂直于面呀什么的,思路一下大开。见有重直,就先找三线,做三线,证三线垂直,就直达目标。结合未完整的中心中位线,把那全三角形找出来,连上线,先符合中位线定理再说,肯定发现平行平行再平行,就转化啦,立体问题就转成一个平面几何问题啦!
11、球及球内接正方形模型,见到先把那个由球心,正方形中心和球上一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找出来,后面就清楚多啦
六、数列
12、数列截距式模型,都能用待定系数转化为一个点斜式的等比新数列,解决an+1=an+f(x)型一切复杂数列通项,所有数列题最终都能转化为等差或等比,这是高考命题限制的
13、裂项求解,一般是分式,分母是形如:N(N-1)等展开成两部分,这样前面分式互抵。
14、研究SN 模型某一个N 个不能求和的式子相加大于或小于某一个式子,这时就不要花时间去推前面的求和公式,往往劳而无功,先看一下后面那个式子是不是一什么数列的求和公式。这样倒推它的每一项,便发现每一项都大于或者小于前面的每一项就得到结果啦!
高考数学模型解题探讨
所谓模型,就像盖楼一样,先根据设计总体要求,第一步就是搭建一个一个框架,然后再进行细节建造。就两步那么简单。但理解这句话非常重要,学习好的学生总有框架,差的学生就东一杷子,西一杷子,进度迟缓,毫无章法。
所以,要深刻理解框架的重要性,什么是框架呢?并不神秘,就是高考数学指挥棒,说白了,就是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几个模块。从哲学上讲,也包括几个重要模块的几个重要重点难点。
原来是这样,知道高考要考察的重点啦,出题必须那样做,否则就是偏出考纲。所以在设计的时,一定要把要考察的东西,尽量往里塞,往里挤。这样就形成啦考点堆积现像,这些堆积的考点,不是乱堆乱放的,是有一定规律的,就形成了模型的东西。
现在就重点研究各种模块中的模型:
一、 导数模型,就是最后一大题,压轴题:
导数是高等数学的内容,一般不要求二次求导,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那出题时,你构造的新函数模型,必须是一次导求就能发现问题,否则你的模型肯定有问题。 例如:2016年文数第20题
我们只做第二问:
求a 的取值范围,一般首先想到分离变量,但是分离变量后,你会发现,摆在你面前的新函数,你太陌生了,根本没办法顺利求导,但这个的指挥棒就是求导,根据单调性,研究变量,那说明分离变量不行。
你通过仔细观察,你可能会笑,原函数前后俩部分,特别是后面一部分,多熟悉,那不是一次函数恒过点(1,0)的一条直线吗?求a 的取值范围,不就是斜率的区间吗,前面那部分简单函数,肯定有些关键的极值点或最大最小值点,以决定斜a 范围。前面那部分导数多简单,你们自己去导吧,然后数形结合,得a 的取值范围。
1、导数模型一:独岛涕零模型,
即解题步骤分三步求导,令零,判单调。做一问3到5分必须拿全。
那三步就是框架,里面的具体细节就是最基本运算能力,解简单不等式能力
2、导数模型二:一观二辟三照旧, 分五步,一观直线,另辟蹊径(构造新函数),求导,令零,数形结合现原形
3、导数模型三:一分二辟三照旧, 分五步,一分离变量,另辟蹊径(构造新函数),求导,令零,数形结合现原形
二、解三角形模型:
解三解形,你要不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你肯定跑偏啦,你那怕没一点思路,也要扔一个余弦定时再跑,也可能得两分,因为解三解形,高考就是正余弦定理为框架,让你盖高楼的,你硬要推导重来,你去吧,没人拦你,因为没人给傻子过不去。
余弦定理的形状,多容易让人联想到时几何不等式和向量积,如果别处不考察,这里没准一块抒发情感。是很可能的!我终于也发现了一个这样的苟同题。
这个题第一问也是个模,模型就是题的中心,暂时不讲
先说第二问,全题围绕余弦定理框架,给定三解形一个角,和对边,肯定剩余两边的积有最大值问题。里面有个几何不等式和向量失矢(向时失矢是指两向量相乘变成标量,两矢量变标量)得到全面运用。三个分点共6分标配。
4一角一对边,邻边向量积最大值模型,此模型整合三个分模型,使模型更丰满,更集中。
5、正弦外接圆和角找范围模型:常用正弦边变角,后和差,和差后讨论角的范围,三步6分
三、三角函数
6、形如aSINA+bcosA,
这个也是考察的一个框架,由于是三角函数,其与其它知识点整合的
可能性较小,即使整合,深度也不会太难,极可能是选择题,最值题,根据某一角范围求值 不再举例。
7、单位圆45度线模型:画个单位圆比较同一角的三角函数值最有效,特别是45度分界,45度前余弦余切大正弦正切。其它像限同样类似。
例如,A,B 均是0到90度,COSA>SINA,则A 的取值范围(0—45)容易出选择题
四、圆锥曲线(包括圆,抛物线,椭圆,双曲线)
大题用选择题,离心率年年考,是最基本概念。也是此家族区别的标志。所有第一定义,第二定义,焦准距的运用技巧,焦点弦等基本概念都要非常熟悉
8、焦准距的秘密模型。
很多学生可能就不知道焦点距,就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抛物线中用P 表示的那个。知道了吧。用处大大的有,用好快速解一些选择填空题,最值问题非常直观有效。
9、弦长公式,解圆锥曲线模型,其实就是解三解的斜边,用斜率和两点坐标差表示,这个是个金钥匙,后面,联立方程,韦达定理,整理向目标迈进。其实到韦达定理这里,基本就可以得5-7分,后面就是考验你的计算能力的,其实细心点,整理出来的结果一般都很简单,马上就能发现问题。
五、立体几何
10、立体几何,射影定理中位线模型,有它可以套百题,无论哪一年高考题,以射影定理为框架的立体几何模型都有。有这个定理你找什么垂线,垂直于面呀什么的,思路一下大开。见有重直,就先找三线,做三线,证三线垂直,就直达目标。结合未完整的中心中位线,把那全三角形找出来,连上线,先符合中位线定理再说,肯定发现平行平行再平行,就转化啦,立体问题就转成一个平面几何问题啦!
11、球及球内接正方形模型,见到先把那个由球心,正方形中心和球上一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找出来,后面就清楚多啦
六、数列
12、数列截距式模型,都能用待定系数转化为一个点斜式的等比新数列,解决an+1=an+f(x)型一切复杂数列通项,所有数列题最终都能转化为等差或等比,这是高考命题限制的
13、裂项求解,一般是分式,分母是形如:N(N-1)等展开成两部分,这样前面分式互抵。
14、研究SN 模型某一个N 个不能求和的式子相加大于或小于某一个式子,这时就不要花时间去推前面的求和公式,往往劳而无功,先看一下后面那个式子是不是一什么数列的求和公式。这样倒推它的每一项,便发现每一项都大于或者小于前面的每一项就得到结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