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的教学设计
一、 软件教学的目标
学生利用软件构建自己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以促进其非正式学习的发生。
二、 软件教学课程目标的设计
根据布鲁纳的教学目标分类,将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细化目标设置:
1. 知识与能力层面
学生应系统的了解软件
2. 过程与方法层面
学生熟练运用软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
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和习惯,构建自己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三、 软件应用教学中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原则
在软件教学中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教学设计原则,因为以周以真教授为代表研究者认为计算思维可以成为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将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时代成为人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1. 计算思维培养是软件应用课程的内容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形成两条主线,软件操作和应用软件开展的设计活动。
2. 其中软件操作是设计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各种应用软件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操作流程,其菜单布局、功能模块和操作方式的设计,均体现了应用工具进行特定类型的问题解决。通过这种思路对软件操作开展学习,不仅有助于快速掌握软件操作、同时也从软件产品的角度来学习了一个技术制品的整体架构和处理过程,从而能深入的理解计算思维的设计层面。
3. 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一个设计活动,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和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原则,作为学生活动主体的设计过程应当是协作性的,因此设计活动的形式是小组协作。并且协作设计活动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既有教师面对面的指导、小组面对面的协作,也有在线平台和工具的支持下的,跨越
时间和空间的协作。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学习活动需求将决定学习环境的设计。
四、 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内容分析
1. 软件界面与结构化问题分解
2. 操作流程与信息的系统化处理
3. 需求分析与问题定义
五、 教学设计与软件工程结合的教学软件开发模式
1. 教学材料的系统设计,以凯迪和凯里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为例。对于整个教学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即分析阶段和决策阶段。分析阶段的结果是编写出绩效目标,以绩效目标为依据,设计者开始做出决策。
2. 教学软件产品的开发
3. 教学软件产品的开发要遵循软件工程的规律。软件工程是“采用工程化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进行计划、开发和维护,目的是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可靠性。
但是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还不容乐观,并且,国内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还主要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没有开发出一个专门的、实用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软件。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软件的开发,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晓熊,李美丽,刘岩. 大学生学习社会性软件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开放教育研究,2012(6)
[2] 林旺,孙洪涛. 基于软件应用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教学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2014(334)
[3]李为民,张居征. 教学设计与软件工程结合的教学软件开发模式[J], 现代教育技术2009(7)
[4]严莉.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型研究与软件开发[D], 华中师范大学,2003
软件的教学设计
一、 软件教学的目标
学生利用软件构建自己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以促进其非正式学习的发生。
二、 软件教学课程目标的设计
根据布鲁纳的教学目标分类,将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次细化目标设置:
1. 知识与能力层面
学生应系统的了解软件
2. 过程与方法层面
学生熟练运用软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
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和习惯,构建自己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三、 软件应用教学中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原则
在软件教学中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教学设计原则,因为以周以真教授为代表研究者认为计算思维可以成为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将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时代成为人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1. 计算思维培养是软件应用课程的内容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形成两条主线,软件操作和应用软件开展的设计活动。
2. 其中软件操作是设计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各种应用软件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操作流程,其菜单布局、功能模块和操作方式的设计,均体现了应用工具进行特定类型的问题解决。通过这种思路对软件操作开展学习,不仅有助于快速掌握软件操作、同时也从软件产品的角度来学习了一个技术制品的整体架构和处理过程,从而能深入的理解计算思维的设计层面。
3. 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一个设计活动,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和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原则,作为学生活动主体的设计过程应当是协作性的,因此设计活动的形式是小组协作。并且协作设计活动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既有教师面对面的指导、小组面对面的协作,也有在线平台和工具的支持下的,跨越
时间和空间的协作。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学习活动需求将决定学习环境的设计。
四、 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内容分析
1. 软件界面与结构化问题分解
2. 操作流程与信息的系统化处理
3. 需求分析与问题定义
五、 教学设计与软件工程结合的教学软件开发模式
1. 教学材料的系统设计,以凯迪和凯里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为例。对于整个教学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即分析阶段和决策阶段。分析阶段的结果是编写出绩效目标,以绩效目标为依据,设计者开始做出决策。
2. 教学软件产品的开发
3. 教学软件产品的开发要遵循软件工程的规律。软件工程是“采用工程化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进行计划、开发和维护,目的是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可靠性。
但是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还不容乐观,并且,国内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还主要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没有开发出一个专门的、实用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软件。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软件的开发,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晓熊,李美丽,刘岩. 大学生学习社会性软件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开放教育研究,2012(6)
[2] 林旺,孙洪涛. 基于软件应用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教学设计[J], 中国电化教育,2014(334)
[3]李为民,张居征. 教学设计与软件工程结合的教学软件开发模式[J], 现代教育技术2009(7)
[4]严莉.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型研究与软件开发[D], 华中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