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 目录 有空白加标回收和样品加标回收两种 1.1理论公式的使用条件与不足理论公式使用的前提条件 1.2理论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

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及数学表达式

2.1以浓度值计算加标回收率理论公式可以表示为

3回收率计算结果不受加标体积影响的几种情况

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样品加标回收:相同的样品取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时按相同的分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份所得的结果减去未加标一份所得的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是实验室内经常用以自控的一种质量控制技术. 对于它的计算方法, 给定了一个理论公式:

加标回收率= (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理论公式的使用条件与不足

1.1 理论公式使用的前提条件

文献[1 ]中对加标回收率的解释是:“在测定样品的同时, 于同一样品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 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 以计算回收率. ”因此,使用理论公式时应当满足以下2 个条件:① 同一样品的子样取样体积必须相等; ②各类子样的测定过程必须按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

1.2理论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

文献[2 ]中强调指出: 加标量不能过大,一般为待测物含量的0.5~ 2.0 倍, 且加标后的总含量不应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 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 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一般以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1%为好。 1.3

理论公式的不足之处

( 1) 各文献对公式中“加标量”一词的定义, 均未准确给定, 使其含义不是十分明确. 从公式的分子上分析, 加标量应为浓度单位; 从公式的分母上理解, 应为加入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中所含标准物质的量值, 为质量单位。 (2) 若公式中的加标量为浓度单位, 此时的加标量并不是指标准溶液的浓度, 而应该是加标体积所含标准物质的量值除以试样体积(或除以试样体积与加标体积之和)所得的浓度值. 这里存在着浓度换算, 而在理论公式中并没有明确予以表现出来。 2

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及数学表达式 2.1

以浓度值计算加标回收率理论公式可以表示为

P=(c2-c1)/c3× 100%. ………………(1)

式中: P为加标回收率;

c1 为试样浓度, 即试样测定值, c1 =m1/V1;

c2 为加标试样浓度,即加标试样测定值, c2 =m2/V2;

c3 为加标量, c3 =c0 ×V0/V 2:

m=c0 ×V0;

m1 为试样中的物质含量;

m2 为加标试样中的物质含量;

m为加标体积中的物质含量;

V1 为试样体积;

V2 为加标试样体积, V2 = V1 + V0;

V0 为加标体积;

c0 为加标用标准溶液浓度。

上述符号意义在下文中均相同。

(1) 在加标体积不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 即V2= V1, 当c3 =c0 ×V0/V1时,

P=[(c2 - c1) ×V1]/(c0 ×V0)× 100% ………………(2)

(2) 在加标体积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 即V2= V1+ V0,当c3 =(c0 ×V0)/(V1 + V0)时,

P=[(c2 - c1) × (V1 + V0)]/(c0 ×V0)× 100%.……………… (3)

2.2 以样品中所含物质的量值计算加标回收率

将理论公式中各项均理解为量值时, 则可以避开加标体积带来的麻烦, 简明易懂, 计算方便, 实用性强. 即

P=(m2 - m1)/m× 100%,

或 P=(c2 ×V2 - c1 ×V1)/c0 ×V0× 100%……………… . (4)

2.3 以吸光度值计算加标回收率

本方法仅限于用光度法分析样品时使用. 在光度法分析过程中, 会用到校准曲线 Y= bx+ a, 导出量值公式为: x= Y– a/b,

由2. 2 节可知, 当以物质量值计算加标回收率时, 可导出

P=(Y2 - Y1)/(b× c0 ×V0)× 100%.………………(5)

式中:Y2 为加标试样的吸光度;

Y1 为试样的吸光度;

b为校准曲线的斜率。

但是, 使用公式(5) 的前提条件为(Y1-Y0) > a.

其中, Y0 为空白试样的吸光度;

a 为校准曲线的截距;

而当(Y1 - Y0 )

3 回收率计算结果不受加标体积影响的几种情况

下列情况下, 均可以采用公式(2) 计算加标回收率。

(1) 样品分析过程中有蒸发或消解等可使溶液体积缩小的操作技术时, 尽管因加 标而增大了试样体积, 但样品经处理后重新定容并不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比如采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分析水中的硝酸盐氮(GB7480287) , 样品及加标样品经水浴蒸干后, 需要重新定容到50 mL 再行测定。

(2) 样品分析过程中可以预先留出加标体积的项目, 比如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水中的氟化物(GB7484287) , 当样品取样量为35 mL、加标样取5.0mL 以内时, 仍可定容在50 mL , 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3) 当加标体积远小于试样体积时, 可不考虑加标体积的影响. 比如采用4-氨基 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分析水中的挥发酚(GB7490287) , 加标体积若为1.0 mL , 而取样体积为250 mL 时, 加标体积引起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4 理论公式约束条件的含义

在具体实践中, 考虑使用加标体积对回收率测定结果影响的公式(3) 时, 其计算结果常比使用公式(4) 计算的结果偏低, 最大时偏差可超过10%. 一般来讲, 同一样

品加标回收率的计算, 不管采用哪一种计算方法或公式, 结果都应该相等。 经过分析和实例计算, 文献[ 2 ]中特别强调要求“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 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的含义便更加清晰: 在计算加标试样浓度c2 时, 应尽可能减小标准溶液的取样体积V0. 只有这样, 分别采用公式(3) 和(4) 的计算结果才会相等.由此可见, 采用浓度值法计算加标回收率时, 任意加大加标试样的体积, 将会导致回收率测定结果偏低, 文献[ 2 ]中的有关规定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5 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的注意事项

1、加标物的形态应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

2、加标量应和样品中所含待测物的测量精密度控制在相同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作如下规定:

(1)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并应注意对样品容积的影响;

(2)当样品中待测物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的低浓度范围;

(3)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4)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的90%;

(5)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高于校准曲线的中间浓度时,加标量应控制在待测物浓度的半量。

3、由于加标样和样品的分析条件完全相同,其中干扰物质和不正确操作等因素所导致的效果相等。当以其测定结果的减差计算回收率时,常不能确切反映样品测定结果的实际效果。[1]

6结论

(1) 凡是可以用加标回收率来评价分析方法和测量系统准确度的分析项目, 其加标回收率的计算, 应首先考虑采用以物质的量值法计算。

(2) 凡是可以用分光光度法分析的项目, 当试样与空白样的吸光度之差大于校准曲线的截距时, 可直接用吸光度法来计算。

(3) 在加标体积对加标试样测定值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浓度法计算.

(4) 当加标体积影响试样测定值(浓度值) 时, 应恪守理论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 否则将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参考资料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

加标回收率 目录 有空白加标回收和样品加标回收两种 1.1理论公式的使用条件与不足理论公式使用的前提条件 1.2理论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

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及数学表达式

2.1以浓度值计算加标回收率理论公式可以表示为

3回收率计算结果不受加标体积影响的几种情况

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样品加标回收:相同的样品取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时按相同的分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份所得的结果减去未加标一份所得的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是实验室内经常用以自控的一种质量控制技术. 对于它的计算方法, 给定了一个理论公式:

加标回收率= (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理论公式的使用条件与不足

1.1 理论公式使用的前提条件

文献[1 ]中对加标回收率的解释是:“在测定样品的同时, 于同一样品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 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 以计算回收率. ”因此,使用理论公式时应当满足以下2 个条件:① 同一样品的子样取样体积必须相等; ②各类子样的测定过程必须按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

1.2理论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

文献[2 ]中强调指出: 加标量不能过大,一般为待测物含量的0.5~ 2.0 倍, 且加标后的总含量不应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 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 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一般以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1%为好。 1.3

理论公式的不足之处

( 1) 各文献对公式中“加标量”一词的定义, 均未准确给定, 使其含义不是十分明确. 从公式的分子上分析, 加标量应为浓度单位; 从公式的分母上理解, 应为加入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中所含标准物质的量值, 为质量单位。 (2) 若公式中的加标量为浓度单位, 此时的加标量并不是指标准溶液的浓度, 而应该是加标体积所含标准物质的量值除以试样体积(或除以试样体积与加标体积之和)所得的浓度值. 这里存在着浓度换算, 而在理论公式中并没有明确予以表现出来。 2

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及数学表达式 2.1

以浓度值计算加标回收率理论公式可以表示为

P=(c2-c1)/c3× 100%. ………………(1)

式中: P为加标回收率;

c1 为试样浓度, 即试样测定值, c1 =m1/V1;

c2 为加标试样浓度,即加标试样测定值, c2 =m2/V2;

c3 为加标量, c3 =c0 ×V0/V 2:

m=c0 ×V0;

m1 为试样中的物质含量;

m2 为加标试样中的物质含量;

m为加标体积中的物质含量;

V1 为试样体积;

V2 为加标试样体积, V2 = V1 + V0;

V0 为加标体积;

c0 为加标用标准溶液浓度。

上述符号意义在下文中均相同。

(1) 在加标体积不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 即V2= V1, 当c3 =c0 ×V0/V1时,

P=[(c2 - c1) ×V1]/(c0 ×V0)× 100% ………………(2)

(2) 在加标体积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 即V2= V1+ V0,当c3 =(c0 ×V0)/(V1 + V0)时,

P=[(c2 - c1) × (V1 + V0)]/(c0 ×V0)× 100%.……………… (3)

2.2 以样品中所含物质的量值计算加标回收率

将理论公式中各项均理解为量值时, 则可以避开加标体积带来的麻烦, 简明易懂, 计算方便, 实用性强. 即

P=(m2 - m1)/m× 100%,

或 P=(c2 ×V2 - c1 ×V1)/c0 ×V0× 100%……………… . (4)

2.3 以吸光度值计算加标回收率

本方法仅限于用光度法分析样品时使用. 在光度法分析过程中, 会用到校准曲线 Y= bx+ a, 导出量值公式为: x= Y– a/b,

由2. 2 节可知, 当以物质量值计算加标回收率时, 可导出

P=(Y2 - Y1)/(b× c0 ×V0)× 100%.………………(5)

式中:Y2 为加标试样的吸光度;

Y1 为试样的吸光度;

b为校准曲线的斜率。

但是, 使用公式(5) 的前提条件为(Y1-Y0) > a.

其中, Y0 为空白试样的吸光度;

a 为校准曲线的截距;

而当(Y1 - Y0 )

3 回收率计算结果不受加标体积影响的几种情况

下列情况下, 均可以采用公式(2) 计算加标回收率。

(1) 样品分析过程中有蒸发或消解等可使溶液体积缩小的操作技术时, 尽管因加 标而增大了试样体积, 但样品经处理后重新定容并不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比如采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分析水中的硝酸盐氮(GB7480287) , 样品及加标样品经水浴蒸干后, 需要重新定容到50 mL 再行测定。

(2) 样品分析过程中可以预先留出加标体积的项目, 比如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水中的氟化物(GB7484287) , 当样品取样量为35 mL、加标样取5.0mL 以内时, 仍可定容在50 mL , 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3) 当加标体积远小于试样体积时, 可不考虑加标体积的影响. 比如采用4-氨基 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分析水中的挥发酚(GB7490287) , 加标体积若为1.0 mL , 而取样体积为250 mL 时, 加标体积引起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4 理论公式约束条件的含义

在具体实践中, 考虑使用加标体积对回收率测定结果影响的公式(3) 时, 其计算结果常比使用公式(4) 计算的结果偏低, 最大时偏差可超过10%. 一般来讲, 同一样

品加标回收率的计算, 不管采用哪一种计算方法或公式, 结果都应该相等。 经过分析和实例计算, 文献[ 2 ]中特别强调要求“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 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的含义便更加清晰: 在计算加标试样浓度c2 时, 应尽可能减小标准溶液的取样体积V0. 只有这样, 分别采用公式(3) 和(4) 的计算结果才会相等.由此可见, 采用浓度值法计算加标回收率时, 任意加大加标试样的体积, 将会导致回收率测定结果偏低, 文献[ 2 ]中的有关规定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5 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的注意事项

1、加标物的形态应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

2、加标量应和样品中所含待测物的测量精密度控制在相同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作如下规定:

(1)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并应注意对样品容积的影响;

(2)当样品中待测物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的低浓度范围;

(3)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4)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的90%;

(5)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高于校准曲线的中间浓度时,加标量应控制在待测物浓度的半量。

3、由于加标样和样品的分析条件完全相同,其中干扰物质和不正确操作等因素所导致的效果相等。当以其测定结果的减差计算回收率时,常不能确切反映样品测定结果的实际效果。[1]

6结论

(1) 凡是可以用加标回收率来评价分析方法和测量系统准确度的分析项目, 其加标回收率的计算, 应首先考虑采用以物质的量值法计算。

(2) 凡是可以用分光光度法分析的项目, 当试样与空白样的吸光度之差大于校准曲线的截距时, 可直接用吸光度法来计算。

(3) 在加标体积对加标试样测定值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浓度法计算.

(4) 当加标体积影响试样测定值(浓度值) 时, 应恪守理论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 否则将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参考资料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


相关文章

  • 加标回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及回收率计算方法
  • 2010年10月October 2010岩矿测试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Vol.29,No.5 597 600 文章编号:02545357(2010)05059704 加标回收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及回收率计算方法 ...查看


  • 铅银直收率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 铅银回收率直收率的计算方法 1. 回收率的计算 回收率一般应用在整个系统上,表明的是在计算的时间段产品中 金属量的与原料中金属量之比.在近几年的学术论文中,计算回收率的方法不一而足,湿法火法各执一词.以下选用的'平衡-联成'法是近年来有色冶 ...查看


  • 回收率加样回收试验
  • 回收率 回收率包括绝对回收率和相对回收率. 绝对回收率考察的是经过样品处理后能用于分析的药物的比例.因为不论是生物基质还是制剂辅料中的药物,经过样品处理都有一定的损失.做为一个分析方法,绝对回收率一般要求大于50%才行.它是在空白基质中定量 ...查看


  • 加样回收率
  • 加样回收率 液色迷人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加标物的形态应和待测物的形态一致. 2)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近,并注意对样品容积的影响. 3)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过方法 ...查看


  • 电子垃圾何处去? 回收再利用保护环境
  • 凤凰网 2016-03-28 07:38:00 1/19如今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频繁.淘汰迅速,因此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也成了一个在全球蓬勃发展的产业.美国和欧盟都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提出了相关要求,例如欧盟委员会要求在2015年实现75%的回收 ...查看


  • 电商企业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_乐雄平
  • 电商企业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 ■ 乐雄平(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101149) ▲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北京市高校科技创新提升计划项目"国际商贸中 心下通州区商贸业创新发展研究"(PXM2014-014214-0000 ...查看


  • 废催化剂中贵金属钌的回收
  • 第4期 朱微娜等:废催化剂中贵金属钌的回收#31# 废催化剂中贵金属钌的回收 朱微娜,刘寿长 (郑州大学化学系,河南郑州 450052) 摘 要:采用碱熔)氧化蒸馏的方法从废催化剂中回收Ru.工艺路线为:Ruy可溶性钌酸盐yRuO4yRuC ...查看


  • 上海可再生能源管理办法
  • 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2012年9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87号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再生资源的回收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 ...查看


  • 深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报告
  • 深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报告 摘要:2015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47.13Gwh ,其中,动力电池产量16.9Gwh ,占比36.07%:消费锂电池产量23.69Gwh ,占比50.26%:储能锂电池产量1.73Gwh ,占比3.67%.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