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劳技教案
刘仁锬
绪论——劳动创造财富
教学目标:(1课时)
1. 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热爱劳动者。
2. 培养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激发对劳动者的热爱
教学难点:培养劳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猿怎样变成人的?
二、自主学习
1、劳动的含义;
2、劳动的价值;
3、现代人们的劳动观念?
4、如何培养劳动习惯。
三、合作探究
针对自主学习的问题交流探索深化认识。
四、精讲点拨
1、展示生活中的劳动图片,让学生认识劳动的含义;
劳动 ,是人类通过一定方式指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 劳动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展示学生家长一天的劳动场景,以及统计劳动一年来的劳动成果,从而感受劳动报偿。
劳动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是人类幸福的源泉。
现在劳动的观念:诚信观念、责任意识、敬业意识、职业道德
3、谈谈自己对劳动的看法
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了父母不仅干好本职工作,还要照顾我们,非常辛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劳动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
4、展示劳动场景图片,大家议一议,怎样培养劳动习惯?
五、课堂小结
学习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回忆自己的劳动,将来如何积极参加劳动?
七、教学反思:
同学们,以前浪费劳动果实的行为得到了鞭策,通过学习,同学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有所提高。
补充:劳动的意义
以马克思的说法,人之为人,正因为劳动,是劳动创造了人。那么远离劳动,也必然造成人的退化,在下一代身上这种退化已经表现出来,它不止反映在体质上,还反映在品质与意志上。一个没有经过劳动磨炼的人,是难以懂得生活真味的,他也注定无法担当“大任”。劳动使人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儿,劳动培养人的坚韧与毅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不少当年的知青认为尽管耽搁了最好的年华,下乡对他们仍是有价值的。但恰恰是这一代人,对子女的娇惯却比他们的上一辈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显然是非理性的。是一种补偿的心理在作怪?
还是人口结构使然?不论原因如何,我们看到已经出现的局面令人担忧。确切的统计数字未能见到,在印象中,这一代少年人从事家务劳动花费的时间差不多比历史上任何一代都要少,除去必要的卫生工作,现在连学校也取消了学工、学农的安排,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长到十几岁还不知劳动是什么滋味。它的负面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
纸艺——装饰花
一、【教学目标】(9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种纸质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2)了解装饰花的造型与特点。
(3)初步掌握纸质材料的造型方法。
(4)初步掌握折叠、镂刻、弯曲、加皱、染色、捻梗等加工技能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了解纸质装饰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设计需求。
(2)通过学生独立技能体验活动,使学生掌握纸质装饰花制作的加工工艺。
(3)通过对纸质装饰花作品的自评、互评,不断完善、修改自己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装饰花作品美化环境的结果,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
(2)通过用自己的作品布置教师环境的活动,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体验装饰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与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纸质材料的加工技能。
(2)装饰花卉的模板设计及工艺流程。
(3)装饰花卉的组合造型及应用。
2、难点:
(1)装饰花卉的造型设计。
(2)装饰花卉的染色与组装。
三、【教学器材】
1、教具
(1)各种造型的装饰花、各种质地不同的纸张
(2)装饰花模板、实物投影仪
2、学具
(1)各种造型的装饰花图片、各种质地不同的纸张
(2)各种加工工具、胶带纸、铅丝、乳胶
四、【教学过程】
需求与设计(2课时)
1、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导言: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喜欢鲜花,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但是鲜花容易凋谢。如果用装饰花代替鲜花,同样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用装饰花布置教室,这就是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出示各种造型的装饰。
2、收集资料
(课前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收集资料,教师可告诉学生一些寻找资料的途
径与方式)
(1)介绍装饰花的造型及用途 ,重点讲解框架造型的特点及用途。
说明:
学生分小组交流。通过材料的厚度、韧度、强度、颜色的比较,学会识别广告纸、纹理纸、卡纸、手揉纸、色纸、宣纸、牛皮纸。卡纸、宣纸的特点及用途与技能体验、作品制作有关,而且,学生容易找到相关的资料。
(2)介绍材料的特点及用途 ,重点介绍卡纸、宣纸的特点及用途。
3、构思方案 (1课时)
(1)交流每组选择花卉的特点及用途
(2)先指导学生明确设计的主题,然后引导学生从“作品”用于什么场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选择那种造型,选择何种花卉,选择什么材料,是否需要器皿与其他特殊材料等方面考虑。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4、设计表达
指导学生根据构思方案进行设计表达,先画草图,然后画设计图。
5、交流、修改设计的花卉模板。
说明:学生尝试设计花卉模板,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小组其他成员也可以给予帮助。
加工与制作(2课时)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言:花卉模板设计好了,怎样把它制作成装饰花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模板进行加工。加工材料就会使用到工具。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工具。介绍并认识各种加工工具。
2. 工具的使用:重点介绍笔杆的使用方法,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
3. 加工技能:
介绍并演示折叠、镂刻、弯曲、加皱、染色、捻梗等操作方法,重点讲解示范染色、捻梗。
说明:学生掌握染色、捻梗的技能有一定的困难。其他技能,以学生尝试为主,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经过加工的纸张,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如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讲解示范。学生尝试时,加强安全教育及环保教育。
技能体验1 :向日葵(2课时)
1. 制作向日葵
(1)葵花盘制作;
(2)花瓣制作;
(3)设计、制作叶片、花梗;
(4)组装。
说明:
1、通过制作葵花盘、花瓣,学习镂刻、折叠的技能。制作葵,提高学生学习加工技能的兴趣。操作时,教师应加强安全教育及环保教育。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如何选材,先画草图,再画设计图,并让学生尝试画出设计图。
3、根据设计图,完成叶片和花梗制作,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讨论研究并完成组装。
技能体验2 康乃馨(2课时)
1、介绍康乃馨的相关知识,明确学习任务。
2、计康乃馨。
花瓣、花萼、叶子的制作方法可以让学生参照课本的图样进行设计。先画草图,然后画设计图。
3、制作康乃馨
(1)选材;
说明:花瓣的制作是康乃馨制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制作康乃馨,巩固学习加皱、染色、捻梗的技能。制作时,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及环保教育。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怎样的造型,需要几支花,用什么器皿,怎样布置教室。
(2)花瓣、花萼、花叶的制作与组装,重点讲解示范花瓣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4、拓展练习——组装插花造型
作品制作
本单元已经学会各种纸花的加工技能,现在请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想象能力,制作了两个花卉小作品,用来布置教室,美化环境。
1、设计装饰花卉的造型
(1) 介绍装饰花的工艺流程
(2)设计花卉造型(可先确定主题,然后从造型、用途等方面进行考虑,学生可以参照课本进行设计,也可以自己设计。)
(3)设计花卉模板(设计模板时,应抓住花卉的特征,先画草图,然后画设计图)。
2、装饰花
(1)选材
(2)花蕊、花瓣、叶片制作、组装,重点讲解示范花蕊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说明:
花蕊的制作,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教师必须进行讲解示范。通过制作作品,学生进一步学习染色、弯曲、捻梗的技能。
3、装裱(可让学生分组从框架大小、选用材料,如何固定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完成制作)。 评价与交流(1课时)。
1、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的寓意与用途。
2、开展自评与互评,通过正确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改进作品。
评价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造型是否新颖;
(2)材料选择是否合理;
(3)色彩搭配是否和谐。
3、修改完善作品。
4、拓展练习——布置教室,推荐优秀作品,布置教室。
布艺手袋的制作
一、教学设计方案:(4课时)
本节课是新授课,是在手缝针针法基础上的拓展课程。学习本节课内容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手缝针法知识,体念手工缝制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布艺手袋的制作。
二、教学重点:识图裁剪与手缝针法的正确运用。
解决办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示范、讲解,强调重点,学生观察、归纳、练习。
三、教学难点:缝制过程中褶皱的处理
解决办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示范。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观摩,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布艺文化与布艺时尚,体验布艺之美。
2、掌握布艺手袋的工艺流程与缝制方法。
3、学会看操作过程的图解。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体念生活中的布艺艺术,丰富视觉审美体念。
2、通过文字、图像、书面语言的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布艺艺术的文化内涵,关注社会时尚,体念手工缝制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五、教具准备:
1、多媒体平台
2、缝制用具:剪刀、划分、手缝针、笔、尺等。
3、材料准备:纯棉布用料36cm ×20cm; 薄棉布用料36cm ×20cm ;1cm 宽的缎带用料100cm ;2.5cm 宽的花边用料90cm; 装饰扣或圆珠两粒;各色绣花线若干。
六、授课类型:新授课
七、课时安排:4课时
八、学生活动安排
1、观看《布艺作品展示》
2、结合实物挂图讲述缝制工艺步骤
3、教师演示
4、学生缝制练习
5、作品交流
九、教学过程
布艺手袋的制作
一、裁剪
1、材料准备:纯棉布用料36cm ×20cm; 薄棉布用料36cm ×20cm ;1cm 宽的缎带用料100cm ;2.5cm 宽的花边用料90cm; 装饰扣两粒;各色绣花线若干。
2、结构图:
结构图见(图一),其为毛样,缝份大小为1cm 。
3、排料裁剪
(1)找到合适的材料排料、绘图并裁剪,注意布料的经纬和正反面。如果是花布,还要注意花纹图案,如果是旧料或起皱的布料,应该用电熨斗熨烫平后再做。排料时提醒学生注意节约,议一议排料注意事项。
(2)裁剪前仔细检查一次排料是否正确,有无遗漏,有没有留缝头,检查无误后再动手。裁剪时合理运用对称性原理进行裁剪,提高准确度。右手握剪刀,把剪刀倚靠在桌面上,从图样的右侧开剪。
(3)请学生做好缝纫准备,加强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洁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规范操作的习惯。
(4)教师要及时注意学生操作时的动向,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属于个案,就地解决,属于倾向性的问题,须动员全体学生一起讨论解决。
二、缝制
1、缝制褶皱:
⏹ 在布的正面按图1-1所示作好点影。
⏹ 准备少许彩色鲜艳的绣花线。
⏹ 手缝针一根。
第一行
第1针从布的反面穿出(见图1-2)第2针从布的正面进针,第3针从反面穿出,第2~第3针缝的距离为0.2~0.3cm,然后稍抽紧。
第二行
缝法与第一行相同(见图1-4),第一针也是从反面穿出,但第1、2针间的缝线应在第3、4针间的下方,第3、4针间的缝线应在第5、6针间的缝线上方。
﹡第三行
缝法与第一行完全相同。
﹡第四行
缝法与第二行完全相同,以后依次类推。
抽褶制作要点:
1)褶皱的缝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2)抽褶松紧适宜,太松了作品完成后弹性差,太紧了就显不出花纹
及彩色线的漂亮,立体感也不强。
3)针迹要均匀,线形要美观。
皱褶样品:
2、 缝合侧缝:将袋布面、袋布里分别正面相叠,针距为0.3cm ,针法采用双线供针。
3、固定袋面与袋里。将袋面两角与袋里两角反面相叠合用缝线固定袋底。
4、袋口装饰花边。将袋面与袋里上口分别折进1cm 缝份,用花边装饰袋口。缝合时用一道明线完成,针法采用双线攻针。
5、缝合穿绳孔。袋布上缝线1.5cm 的间距为穿绳预留空隙,针法采用倒扎针。
6、穿绳。方法如图所示。
7、缝合袋角。袋角向上翻折,要求袋底宽为4cm. ,用装饰扣或圆珠将袋角固定。
11
吉祥结
教学目标:(3课时)
知识与技能:1、知道绳结符号图。
2、理解吉祥结的特征及操作流程图。 3、学会吉祥结的编织。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共同探讨吉祥结操作流程图;
2、通过三环结的模仿操作和吉祥结(四个小耳)的自主实践,掌握吉祥结的编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国结寓意的交流,感受中国结文化之魅力。 教学重点:绳结符号图和吉祥结操作流程图。 教学难点:吉祥结的整形。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中国结的寓意。
教师准备:针织绳、多媒体课件、教室里适当的位置挂上中国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2
13
14
15
盆花栽培——吊兰
一、[教学目标](3课时)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吊兰的形态特征,了解吊兰的一般习性。 (2)认识一些常见的适于室内盆花栽培的花卉。
(3)知道树木花卉对绿化环境的重要作用,知道室内养花的注意事项。 (4)能识读简单的花卉栽培的操作示意图。
(5)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初步学会吊兰的分株繁殖和栽植养护技能。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收集资料、同学互访、去植物园、绿地等途径直接体验和栽培、管理实践,学习有关植物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植物的栽培知识与技能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合作意识、环保
意识。
(2)参加学校和社区的养护绿化的活动,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吊兰的栽植与养护。
难点:(1)吊兰的分株、栽植和养护;(2)绿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器材]
1.多媒体课件,养护良好的吊兰若干盆。
2.工具:小移植铲和枝剪各4人一把。喷雾器4人一只。
3.材料;腐殖土每人500克,珍珠岩和河沙每人各100克,塑料花盆3寸每人一只,吊兰两人一盆。
四、[教学过程]
16
内容:将学生收集的资料用幻灯展示创设情景,并穿插学生知识背景的分析活动。 说明:(1)安排这一活动可以巧使学生新知识的获取不再完全依赖老师传授,而是通过自主搜寻、学生的互动、主动构建。
(2)学生亲临公园、绿地以及阅览书籍获取确凿科学数据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认识到“绿化与环境”的重要关系。 附学生分析: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资之一。通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约为0.03%如果含量超过0.05%,人就会感到郁闷,头晕;达到4%时就会出现心悸、呕吐等症状。达到20%就会使人死亡。
大力植树、种草、种花、保护和发展绿色植被,是消除二氧化碳,保持空气中氧气来源和补充的重要手段。据测定。1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呼吸氧气0.75公斤,排放出0.9公斤二氧化碳。每公顷草坪每天能吸收900公斤二氧化碳,产生600公斤氧气。每公顷阔叶林1天能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730公斤氧气。而树木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比其自身需要吸收的氧气大20倍左右。
在污染的环境中,空气中散布着多种细菌、病毒。据测定,百货公司、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可达到49700个,相反在人少树多的山区,每立方米空气中细菌的含量只有1046个,二者相比,相差47倍多,在一般情况下,每立方米空气的含菌量,城市要比绿化区大7倍多。城市人均拥有61。5平方米绿地,即可保证人们吸收到新鲜的空气,因而绿地又“城市之肺”之称。 活动2:常见室内盆栽花卉及其养花须知 家庭绿化注意事项
w 最好不要放置容易孳生蚊虫的水性植物 w 选择不需要太多阳光的植物 w 植物最好不要放在睡房内 w 要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17
内容:指导学生将收集资料用幻灯展示创设情景,边展示边进行学生的分析活动。 说明:(1)学生在走访中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的适于室内盆栽花卉”,而又借助交流途径,互补了对室内的盆栽的花卉认识。
(2)在交流中,借助源于学生切身体验知识让学生理解“室内养花注意事项”的要点。
附学生解析活动内容: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家庭绿化,常常会利用植物的自然天性来装饰家居,不但经济实惠,而且对家人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好处,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在阳台上栽种,形成一个绿色的凉棚,可有效地减少阳光辐射,改善空气质量。象仙人掌类花卉,还能释放被人们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离子,它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有庭院的家庭可在院内培植花草和树木,如植草坪、建花圃、栽绿篱,绿化环境。人们在整洁清新的庭院内,可以得到美好的享受,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平衡,有利于慢性疾病的康复。没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用盆花和插花,像桃花、梅花、玫瑰、菊花、百合、水仙、大丽花、桂花、米兰等
您在绿化居室的时候,千万别把" 毒物" 请回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一项研究指出,有52种植物含有促癌物质。常见的观赏花卉和植物有变叶木、凤仙花、铁海棠、红背桂、假连翘、高山积雪、蜂腰榕和麒麟冠等。这些植物也最好不要种在居室内,与人朝夕相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圣诞树上的霉菌能引发过敏喝哮喘。 家庭绿化注意事项
1) 室内空气始终不够流通,所以最好不要放置容易滋生蚊虫的水性植物。 2) 应选择不需要太多阳光的植物。
3) 植物日间会呼出氧气,但在夜间却是呼出二氧化碳,故最好不要在睡房放置植物。 4) 叶片是室内观叶植物的主要观赏器官、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使植株生长不良,更重要的是降低或损失了观赏价值。因而要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活动3:介绍吊兰
内容:指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幻灯展示创设情景,并穿插学生的分析活动。 说明:“分株”繁殖是教学难点,学生在收集资料中初次获得了感性认识,通过吊兰其他的栽培方法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第七单元扦插育苗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效果。
房内养1-2盆,24小时将室内空气中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和过氧化氯等,吸收殆尽。 吊兰又称垂盆草,西欧又叫蜘蛛草,原产非洲南部,属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观叶植物。 喜温暖湿润,半阴半阳的环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不择土壤,在砂质土中生长较佳。生长适温15℃-25℃,越冬温度为5 ℃。
吊兰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3-9月是生长旺期要经常用同室温的水,浇枝叶或喷雾,以增加适度,除去灰尘。秋后减少浇水量。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氮肥。
18
附学生分析内容:
新装修完房间散发出的各种有害气体令人烦恼,可有的花木因为具有吸收这些气体、净化空气的本事而大受欢迎,这类花木也被一些装修者戏称为“装修花”。 常春藤、铁树、菊花能吸收胶合板、壁纸中的甲醛和苯毒素。 吊兰、扶郎花、金绿萝、芦荟、虎尾兰等主要吸收甲醛。
吊兰不仅是居室内极佳的悬垂观叶植物,四季常绿;它既刚且柔,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它那特殊的外形构成了独特的悬挂景观和 立体美感,可起到别致的点缀效果而且也是-种良好 的室内空气净化花卉。吊兰具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一般房间养l 一2盆吊兰,24小时里一氧化碳,过氧化氯等其他挥发性的有毒气体即可被吸收殆尽。所以吊兰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吊兰又称垂盆草、桂兰、钩兰、折鹤兰,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为百合科吊兰届多年生常绿观叶植物。
吊兰原产非洲南部,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不择土壤,有“大叶吊兰、金心吊兰和金边吊兰”三种。其中大叶吊兰的株型较大,叶片较宽大,叶色柔和,属于高雅的室内观叶植物,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吊兰一般多用分株繁殖。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于分株外,其它季节均可进行。吊兰也可利用走茎上的小植株繁殖。此外,还可用种子播种,但一般少用。
吊兰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用同室温相近的水,浇枝叶或喷雾,以冲去枝叶上的灰尘,增加湿度。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为主,但金心和金边品种不宜施氮肥过量,否则叶片的线斑会变得不明显。每年4月进行一次换盆。
一般每周只须光照一天足够了(在盛夏要避免中午的强光照射)。要避免处在0度以下的环境以防冻害发生。吊兰可以水养,但土栽的吊兰要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吊兰不仅是净化空气,美化居间环境的尚佳选择,它的全身都是宝贝。吊兰的全草入药。中医认为吊兰性凉,有清热、解毒、止咳、养阴、润肺、活血、祛痰、凉血、止血等功效。
活动4:吊兰分株
设计与说明:
1、在观察分株法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吊兰分株的亲自实践和体验。如图所示,教师正确示范,轻轻从老株上分离出数丛,然后用枝剪修去老叶、烂根,根须顺其自然放置一边等待栽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怎样将肉制圆柱形根须分离,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株操作练习,并将“分株没有完成”,“分株伤害了小苗”,“分株后没有整理烂根枯叶”等几种有代表性的练习作品,展示集体交流,最后获得正确的分株知识和技能。
2、用幻灯片提供几组吊兰绿饰放置方式(吊兰绿饰的种类) 。通过设问2:“那么你准备将分株后的吊兰栽种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用什么容器?怎样放置花盆漏水?”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概括,吊兰需要透气性好,较肥沃土壤,在排水口倒放置碎盆
19
片并盆底垫上扁盆即可防止漏水;绿饰的防置方式不受局限,注意安全牢靠是关键。从而为绿饰构思方案形成打下了伏笔。
活动5:写一份制作“吊兰绿饰”方案
承接上面讨论,指导学生图文并茂地写下方案,形成个性化的“吊兰绿饰”蓝图。并对两个(一个较合理一个不够合理)的方案,进行点评讨论,进而形成完善的个性化方案。 1、种植吊兰要领
(1)仔细观察教师种植吊兰实况,集体讨论总结出种植吊兰的要领。
(2)吊兰基质按比例配备:四份珍珠岩、四份腐殖土、两份细纱,如图(上排)。 (3)指导学生观察种植要领①排水孔处理;②分层添加基质;③扶正小苗;④分层添加基质至根与茎分界处;⑤震动花盆;⑥浇水至排水口出水;⑦置半阴处5-7天。如图(下排)
2、完成吊兰绿饰流程示意图
指导学生将观察与讨论结果(也可以参阅课本图解)将绿饰流画或写下来,点评个别学生流程图,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活动6:种植吊兰
(1)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流程图来制作吊兰绿饰,注意保持桌面整洁。将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2)通过设问3:“吊兰种植后怎样来养护管理?”组织学生讨论,重温旧知识,概括得出从水、阳光、环境三个方面来掌握养护技能。
(3)在访问中获取的“吊兰养护知识”,通过共同的讨论,使之更具体、更明确,因为我们不能忽略学生中也有养护吊兰的好手。这不失为是教学难点的解决的好途径。
20
盆花栽培——富贵竹
一、[ 教学目标](3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富贵竹扦插教学,认识富贵竹的形态特征和一般习性,了解一些可用于无性繁殖、无土栽培的花卉。
(2)了解和初步学会富贵竹的扦插繁殖、简单的无土栽培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了解推广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对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资料、前往花卉市场、植物园等实践活动,知道哪些适合无性繁殖、无土栽培的苗木,产生制作作品的欲望。
(2)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体验有关植物无性繁殖和无土栽培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表达自己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精心养护能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壮苗率,从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质量效益意识。
(2)了解无土栽培技术对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广泛前景,认识到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富贵竹的扦插繁殖、水培、养护。 难点: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壮苗率。 三、[ 教学器材 ] 教具:演示实验器材准备 学具:枝剪(4人一把)
金边富贵竹(长30厘米,每人一根)
四、[ 教学过程]
(一)扦插繁殖概念
设计(一)
设问1、2创设情境1,过渡到植物无性繁殖概念的学习。通过师生共同收集的植物无性繁殖的信息交流,归纳植物无性繁殖的共同特点及用途;无土栽培与土壤栽培植物有什么明显的不同,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栽培植物有何重要意义。 首先列举有关实例,展示一些扦插繁殖作品,然后设问。
设问1:在日常生活中你了解哪些植物可以采取扦插繁殖?来引导学生分析与想象,在此基础上,推出植物无性繁殖概念。
21
设问2:这些扦插繁殖选用了植物哪一部分的器官,使其生根发芽,成为新的植株?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归纳植物无性繁殖的共同特点及用途。
在学生交流信息与讨论中,重点分析、归纳无土栽培与土壤栽培植物有什么明显的不同,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栽培植物有何重要意义。
准备知识:收集哪些花卉适合无性繁殖与无土栽培,了解无土栽培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植物无性繁殖 植物无性繁殖概念
植物无性繁殖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植物本身的再生能力,用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根、茎、叶)产生新个体的方式。扦插繁殖是植物无性繁殖技术中的一种。它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植物本身的再生能力,取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插入土中或其它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成为新的植株。凡是易生不定根的植物都可用扦插方法繁殖。 植物无性繁殖的方式
(1)扦插;(2)压条;(3)分株;(4)嫁接。
说明: 植物无性繁殖的方式中,以扦插为主,重点讨论、分析、归纳植物无性繁殖的共同特点及用途,以及与植物的有性繁殖的区别。强调插条的再生能力与植物的种类、枝龄、枝段等相关;选择通气性好,清洁无污染,粒径大小适宜的基质,在适宜的季节,运用正确的扦插方法,包括对插条的处理等,都有助于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和质量。
植物的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指用营养液或用各种栽培基质加营养液代替土壤栽培植物的方法。 花卉无土栽培简称水培,就是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来栽培花卉植物。水培方法:是无土栽培中最早采用的方式,是花卉的根系连续或不连续地浸于营养液中的一种栽培方法。营养液在栽培槽内呈流动的状态,以增加空气的含量。一般要有10-15厘米深的营养液。
大多数水培中为固定植物、增加空气含量,又采用沙、砾、泥炭、蛭石、珍珠岩、浮石、玻璃纤维、岩棉、树皮块或锯末等作固体基质,再加入一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故又名沙培、砾培、泥炭培、蛭石培、珍珠岩培、浮石培、锯末培等。无土栽培可以不用土壤,所以扩大了花卉的种植范围,沙漠、石山等不毛之地,窗台、阳台、屋顶等处皆可栽培花卉。如屋顶进行无土栽培,夏天也可使室温度降低2-3度。
说明:
在学生交流与讨论中,重点分析、归纳无土栽培与用土壤栽培植物有什么明显的不同,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栽培植物有何重要意义。
(二)扦插育苗
设计2
通过容器选择与基质配制的活动,过渡到活动3~5,扦插育苗的初步知识的学习。 首先通过对花材、容器与基质的了解、选择与配制,来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在上述的基础,设问3:插条该如何选择与制备?并进行讨论,分析说明原因,然后引导
22
23
生长,使之扶摇直上,可长高1米以上,形成绿色的柱子。
(3)瓶式盆景 截取富贵竹茎尾长约20厘米,扦插在花瓶或挂瓶中,放水深5厘米,数天换水一次,平时放在室内阴凉通风的几案上,经久可保持叶色翠绿,别有情趣。 (4)丛林式盆景 新竹长大后剪除老、弱、密竹,适当修剪整形,制成丛林式;定型后剥除竹干下层干枯干和老叶,可见青翠、明亮、富有光泽的竹节,点缀山石、提高观赏效果。 2、养护管理
(1)调水 插穗必须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在水中扦插的,生根前必须天天换水,清洗器皿,洗掉插穗伤口上的粘液。夏季每天喷水一次,洗净叶面灰尘,提高湿度;富贵竹平时喜湿润,生长季节应保持湿润,并常向叶面喷水,但水多会徒长,影响美观,一般保持湿润。
(2)控光 富贵竹喜半阴,适宜明亮散射光下生长,在强光下叶尖发黄,叶片会被灼伤,尤其在4—9月要避免强光直射、暴晒或过于干旱,否则叶片焦枯、无光,平时喜欢适当的阳光,一般放置背北向阳的阳台较好,每天光照3—4小时,以保持叶色鲜明。 (3)施肥 富贵竹盆栽可用腐叶土、菜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种植,也可用椰糠或米糠和腐叶土加少量干鸡粪、猪粪作培养土;每盆栽3—6株为宜,每2—3年换盆一次,换土施腐熟花生麸肥、鸡粪、猪粪或复合肥,使其生长壮旺,每20—25天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
(4)保温 富贵竹性喜高温、抗寒力强,生长适温20℃—30℃,夏季高温多湿季节,对其生长十分有利,越冬温度8℃以上。
24
菜肴盆饰
一、 [ 教学目标 ](4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菜肴盆饰原料的特性和用途。 (2)初步掌握菜肴盆饰的实际步骤与布局方式。 (3)能识读操作示意图,领会操作的步骤及方法。 (4)初步掌握切、削、刻、戳、旋五种基本刀法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探究等步骤,了解原材料特性并进行作品构思。 (2)在技能体验活动中,通过雕刻技能的学习和工具使用,设计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3)在交流与评价活动中,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并不断修改完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菜肴盆饰给餐桌带来的变化。
(2)体验食品雕刻技术给社会饮食文化带来的影响和价值。 二、[ 教学重点难点 ] 1、教学重点
(1)食品雕刻中常见的五种基本刀法及用途。
(2)基本刀法综合应用及作品造型设计。 2、教学难点
(1)雕品造型的设计。
(2)菜肴盆饰的总体设计与表达。 三、[ 教学器材 ]
学具:V 、U 槽口刀(每人各一把、平口水果刀学生自备) 吹塑纸圆盘(4人一个,当盆使用) 教具:.ppt 课件
四、[ 教学过程 ] (一)原料特性与用途
设计1
设问1、2创设情境1,过渡到师生共同收集的菜肴盆饰的原料信息交流,分析得出原料特性与用途。
25
26
27
28
29
七年级劳技教案
刘仁锬
绪论——劳动创造财富
教学目标:(1课时)
1. 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热爱劳动者。
2. 培养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激发对劳动者的热爱
教学难点:培养劳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猿怎样变成人的?
二、自主学习
1、劳动的含义;
2、劳动的价值;
3、现代人们的劳动观念?
4、如何培养劳动习惯。
三、合作探究
针对自主学习的问题交流探索深化认识。
四、精讲点拨
1、展示生活中的劳动图片,让学生认识劳动的含义;
劳动 ,是人类通过一定方式指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 劳动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展示学生家长一天的劳动场景,以及统计劳动一年来的劳动成果,从而感受劳动报偿。
劳动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是人类幸福的源泉。
现在劳动的观念:诚信观念、责任意识、敬业意识、职业道德
3、谈谈自己对劳动的看法
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了父母不仅干好本职工作,还要照顾我们,非常辛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劳动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
4、展示劳动场景图片,大家议一议,怎样培养劳动习惯?
五、课堂小结
学习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回忆自己的劳动,将来如何积极参加劳动?
七、教学反思:
同学们,以前浪费劳动果实的行为得到了鞭策,通过学习,同学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有所提高。
补充:劳动的意义
以马克思的说法,人之为人,正因为劳动,是劳动创造了人。那么远离劳动,也必然造成人的退化,在下一代身上这种退化已经表现出来,它不止反映在体质上,还反映在品质与意志上。一个没有经过劳动磨炼的人,是难以懂得生活真味的,他也注定无法担当“大任”。劳动使人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儿,劳动培养人的坚韧与毅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不少当年的知青认为尽管耽搁了最好的年华,下乡对他们仍是有价值的。但恰恰是这一代人,对子女的娇惯却比他们的上一辈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显然是非理性的。是一种补偿的心理在作怪?
还是人口结构使然?不论原因如何,我们看到已经出现的局面令人担忧。确切的统计数字未能见到,在印象中,这一代少年人从事家务劳动花费的时间差不多比历史上任何一代都要少,除去必要的卫生工作,现在连学校也取消了学工、学农的安排,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长到十几岁还不知劳动是什么滋味。它的负面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
纸艺——装饰花
一、【教学目标】(9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种纸质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2)了解装饰花的造型与特点。
(3)初步掌握纸质材料的造型方法。
(4)初步掌握折叠、镂刻、弯曲、加皱、染色、捻梗等加工技能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了解纸质装饰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设计需求。
(2)通过学生独立技能体验活动,使学生掌握纸质装饰花制作的加工工艺。
(3)通过对纸质装饰花作品的自评、互评,不断完善、修改自己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装饰花作品美化环境的结果,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
(2)通过用自己的作品布置教师环境的活动,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体验装饰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与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纸质材料的加工技能。
(2)装饰花卉的模板设计及工艺流程。
(3)装饰花卉的组合造型及应用。
2、难点:
(1)装饰花卉的造型设计。
(2)装饰花卉的染色与组装。
三、【教学器材】
1、教具
(1)各种造型的装饰花、各种质地不同的纸张
(2)装饰花模板、实物投影仪
2、学具
(1)各种造型的装饰花图片、各种质地不同的纸张
(2)各种加工工具、胶带纸、铅丝、乳胶
四、【教学过程】
需求与设计(2课时)
1、创设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导言: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喜欢鲜花,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但是鲜花容易凋谢。如果用装饰花代替鲜花,同样也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用装饰花布置教室,这就是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出示各种造型的装饰。
2、收集资料
(课前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收集资料,教师可告诉学生一些寻找资料的途
径与方式)
(1)介绍装饰花的造型及用途 ,重点讲解框架造型的特点及用途。
说明:
学生分小组交流。通过材料的厚度、韧度、强度、颜色的比较,学会识别广告纸、纹理纸、卡纸、手揉纸、色纸、宣纸、牛皮纸。卡纸、宣纸的特点及用途与技能体验、作品制作有关,而且,学生容易找到相关的资料。
(2)介绍材料的特点及用途 ,重点介绍卡纸、宣纸的特点及用途。
3、构思方案 (1课时)
(1)交流每组选择花卉的特点及用途
(2)先指导学生明确设计的主题,然后引导学生从“作品”用于什么场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选择那种造型,选择何种花卉,选择什么材料,是否需要器皿与其他特殊材料等方面考虑。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4、设计表达
指导学生根据构思方案进行设计表达,先画草图,然后画设计图。
5、交流、修改设计的花卉模板。
说明:学生尝试设计花卉模板,如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小组其他成员也可以给予帮助。
加工与制作(2课时)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言:花卉模板设计好了,怎样把它制作成装饰花呢?这就需要我们对模板进行加工。加工材料就会使用到工具。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工具。介绍并认识各种加工工具。
2. 工具的使用:重点介绍笔杆的使用方法,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
3. 加工技能:
介绍并演示折叠、镂刻、弯曲、加皱、染色、捻梗等操作方法,重点讲解示范染色、捻梗。
说明:学生掌握染色、捻梗的技能有一定的困难。其他技能,以学生尝试为主,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经过加工的纸张,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如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讲解示范。学生尝试时,加强安全教育及环保教育。
技能体验1 :向日葵(2课时)
1. 制作向日葵
(1)葵花盘制作;
(2)花瓣制作;
(3)设计、制作叶片、花梗;
(4)组装。
说明:
1、通过制作葵花盘、花瓣,学习镂刻、折叠的技能。制作葵,提高学生学习加工技能的兴趣。操作时,教师应加强安全教育及环保教育。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如何选材,先画草图,再画设计图,并让学生尝试画出设计图。
3、根据设计图,完成叶片和花梗制作,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讨论研究并完成组装。
技能体验2 康乃馨(2课时)
1、介绍康乃馨的相关知识,明确学习任务。
2、计康乃馨。
花瓣、花萼、叶子的制作方法可以让学生参照课本的图样进行设计。先画草图,然后画设计图。
3、制作康乃馨
(1)选材;
说明:花瓣的制作是康乃馨制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制作康乃馨,巩固学习加皱、染色、捻梗的技能。制作时,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及环保教育。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怎样的造型,需要几支花,用什么器皿,怎样布置教室。
(2)花瓣、花萼、花叶的制作与组装,重点讲解示范花瓣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4、拓展练习——组装插花造型
作品制作
本单元已经学会各种纸花的加工技能,现在请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想象能力,制作了两个花卉小作品,用来布置教室,美化环境。
1、设计装饰花卉的造型
(1) 介绍装饰花的工艺流程
(2)设计花卉造型(可先确定主题,然后从造型、用途等方面进行考虑,学生可以参照课本进行设计,也可以自己设计。)
(3)设计花卉模板(设计模板时,应抓住花卉的特征,先画草图,然后画设计图)。
2、装饰花
(1)选材
(2)花蕊、花瓣、叶片制作、组装,重点讲解示范花蕊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说明:
花蕊的制作,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教师必须进行讲解示范。通过制作作品,学生进一步学习染色、弯曲、捻梗的技能。
3、装裱(可让学生分组从框架大小、选用材料,如何固定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完成制作)。 评价与交流(1课时)。
1、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的寓意与用途。
2、开展自评与互评,通过正确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改进作品。
评价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造型是否新颖;
(2)材料选择是否合理;
(3)色彩搭配是否和谐。
3、修改完善作品。
4、拓展练习——布置教室,推荐优秀作品,布置教室。
布艺手袋的制作
一、教学设计方案:(4课时)
本节课是新授课,是在手缝针针法基础上的拓展课程。学习本节课内容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手缝针法知识,体念手工缝制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布艺手袋的制作。
二、教学重点:识图裁剪与手缝针法的正确运用。
解决办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示范、讲解,强调重点,学生观察、归纳、练习。
三、教学难点:缝制过程中褶皱的处理
解决办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示范。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观摩,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布艺文化与布艺时尚,体验布艺之美。
2、掌握布艺手袋的工艺流程与缝制方法。
3、学会看操作过程的图解。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体念生活中的布艺艺术,丰富视觉审美体念。
2、通过文字、图像、书面语言的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布艺艺术的文化内涵,关注社会时尚,体念手工缝制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五、教具准备:
1、多媒体平台
2、缝制用具:剪刀、划分、手缝针、笔、尺等。
3、材料准备:纯棉布用料36cm ×20cm; 薄棉布用料36cm ×20cm ;1cm 宽的缎带用料100cm ;2.5cm 宽的花边用料90cm; 装饰扣或圆珠两粒;各色绣花线若干。
六、授课类型:新授课
七、课时安排:4课时
八、学生活动安排
1、观看《布艺作品展示》
2、结合实物挂图讲述缝制工艺步骤
3、教师演示
4、学生缝制练习
5、作品交流
九、教学过程
布艺手袋的制作
一、裁剪
1、材料准备:纯棉布用料36cm ×20cm; 薄棉布用料36cm ×20cm ;1cm 宽的缎带用料100cm ;2.5cm 宽的花边用料90cm; 装饰扣两粒;各色绣花线若干。
2、结构图:
结构图见(图一),其为毛样,缝份大小为1cm 。
3、排料裁剪
(1)找到合适的材料排料、绘图并裁剪,注意布料的经纬和正反面。如果是花布,还要注意花纹图案,如果是旧料或起皱的布料,应该用电熨斗熨烫平后再做。排料时提醒学生注意节约,议一议排料注意事项。
(2)裁剪前仔细检查一次排料是否正确,有无遗漏,有没有留缝头,检查无误后再动手。裁剪时合理运用对称性原理进行裁剪,提高准确度。右手握剪刀,把剪刀倚靠在桌面上,从图样的右侧开剪。
(3)请学生做好缝纫准备,加强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洁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规范操作的习惯。
(4)教师要及时注意学生操作时的动向,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属于个案,就地解决,属于倾向性的问题,须动员全体学生一起讨论解决。
二、缝制
1、缝制褶皱:
⏹ 在布的正面按图1-1所示作好点影。
⏹ 准备少许彩色鲜艳的绣花线。
⏹ 手缝针一根。
第一行
第1针从布的反面穿出(见图1-2)第2针从布的正面进针,第3针从反面穿出,第2~第3针缝的距离为0.2~0.3cm,然后稍抽紧。
第二行
缝法与第一行相同(见图1-4),第一针也是从反面穿出,但第1、2针间的缝线应在第3、4针间的下方,第3、4针间的缝线应在第5、6针间的缝线上方。
﹡第三行
缝法与第一行完全相同。
﹡第四行
缝法与第二行完全相同,以后依次类推。
抽褶制作要点:
1)褶皱的缝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2)抽褶松紧适宜,太松了作品完成后弹性差,太紧了就显不出花纹
及彩色线的漂亮,立体感也不强。
3)针迹要均匀,线形要美观。
皱褶样品:
2、 缝合侧缝:将袋布面、袋布里分别正面相叠,针距为0.3cm ,针法采用双线供针。
3、固定袋面与袋里。将袋面两角与袋里两角反面相叠合用缝线固定袋底。
4、袋口装饰花边。将袋面与袋里上口分别折进1cm 缝份,用花边装饰袋口。缝合时用一道明线完成,针法采用双线攻针。
5、缝合穿绳孔。袋布上缝线1.5cm 的间距为穿绳预留空隙,针法采用倒扎针。
6、穿绳。方法如图所示。
7、缝合袋角。袋角向上翻折,要求袋底宽为4cm. ,用装饰扣或圆珠将袋角固定。
11
吉祥结
教学目标:(3课时)
知识与技能:1、知道绳结符号图。
2、理解吉祥结的特征及操作流程图。 3、学会吉祥结的编织。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共同探讨吉祥结操作流程图;
2、通过三环结的模仿操作和吉祥结(四个小耳)的自主实践,掌握吉祥结的编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中国结寓意的交流,感受中国结文化之魅力。 教学重点:绳结符号图和吉祥结操作流程图。 教学难点:吉祥结的整形。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中国结的寓意。
教师准备:针织绳、多媒体课件、教室里适当的位置挂上中国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2
13
14
15
盆花栽培——吊兰
一、[教学目标](3课时)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吊兰的形态特征,了解吊兰的一般习性。 (2)认识一些常见的适于室内盆花栽培的花卉。
(3)知道树木花卉对绿化环境的重要作用,知道室内养花的注意事项。 (4)能识读简单的花卉栽培的操作示意图。
(5)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初步学会吊兰的分株繁殖和栽植养护技能。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收集资料、同学互访、去植物园、绿地等途径直接体验和栽培、管理实践,学习有关植物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植物的栽培知识与技能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合作意识、环保
意识。
(2)参加学校和社区的养护绿化的活动,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吊兰的栽植与养护。
难点:(1)吊兰的分株、栽植和养护;(2)绿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器材]
1.多媒体课件,养护良好的吊兰若干盆。
2.工具:小移植铲和枝剪各4人一把。喷雾器4人一只。
3.材料;腐殖土每人500克,珍珠岩和河沙每人各100克,塑料花盆3寸每人一只,吊兰两人一盆。
四、[教学过程]
16
内容:将学生收集的资料用幻灯展示创设情景,并穿插学生知识背景的分析活动。 说明:(1)安排这一活动可以巧使学生新知识的获取不再完全依赖老师传授,而是通过自主搜寻、学生的互动、主动构建。
(2)学生亲临公园、绿地以及阅览书籍获取确凿科学数据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认识到“绿化与环境”的重要关系。 附学生分析: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资之一。通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约为0.03%如果含量超过0.05%,人就会感到郁闷,头晕;达到4%时就会出现心悸、呕吐等症状。达到20%就会使人死亡。
大力植树、种草、种花、保护和发展绿色植被,是消除二氧化碳,保持空气中氧气来源和补充的重要手段。据测定。1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呼吸氧气0.75公斤,排放出0.9公斤二氧化碳。每公顷草坪每天能吸收900公斤二氧化碳,产生600公斤氧气。每公顷阔叶林1天能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730公斤氧气。而树木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比其自身需要吸收的氧气大20倍左右。
在污染的环境中,空气中散布着多种细菌、病毒。据测定,百货公司、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可达到49700个,相反在人少树多的山区,每立方米空气中细菌的含量只有1046个,二者相比,相差47倍多,在一般情况下,每立方米空气的含菌量,城市要比绿化区大7倍多。城市人均拥有61。5平方米绿地,即可保证人们吸收到新鲜的空气,因而绿地又“城市之肺”之称。 活动2:常见室内盆栽花卉及其养花须知 家庭绿化注意事项
w 最好不要放置容易孳生蚊虫的水性植物 w 选择不需要太多阳光的植物 w 植物最好不要放在睡房内 w 要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17
内容:指导学生将收集资料用幻灯展示创设情景,边展示边进行学生的分析活动。 说明:(1)学生在走访中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的适于室内盆栽花卉”,而又借助交流途径,互补了对室内的盆栽的花卉认识。
(2)在交流中,借助源于学生切身体验知识让学生理解“室内养花注意事项”的要点。
附学生解析活动内容: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家庭绿化,常常会利用植物的自然天性来装饰家居,不但经济实惠,而且对家人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好处,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在阳台上栽种,形成一个绿色的凉棚,可有效地减少阳光辐射,改善空气质量。象仙人掌类花卉,还能释放被人们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离子,它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有庭院的家庭可在院内培植花草和树木,如植草坪、建花圃、栽绿篱,绿化环境。人们在整洁清新的庭院内,可以得到美好的享受,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平衡,有利于慢性疾病的康复。没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用盆花和插花,像桃花、梅花、玫瑰、菊花、百合、水仙、大丽花、桂花、米兰等
您在绿化居室的时候,千万别把" 毒物" 请回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一项研究指出,有52种植物含有促癌物质。常见的观赏花卉和植物有变叶木、凤仙花、铁海棠、红背桂、假连翘、高山积雪、蜂腰榕和麒麟冠等。这些植物也最好不要种在居室内,与人朝夕相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圣诞树上的霉菌能引发过敏喝哮喘。 家庭绿化注意事项
1) 室内空气始终不够流通,所以最好不要放置容易滋生蚊虫的水性植物。 2) 应选择不需要太多阳光的植物。
3) 植物日间会呼出氧气,但在夜间却是呼出二氧化碳,故最好不要在睡房放置植物。 4) 叶片是室内观叶植物的主要观赏器官、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使植株生长不良,更重要的是降低或损失了观赏价值。因而要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活动3:介绍吊兰
内容:指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幻灯展示创设情景,并穿插学生的分析活动。 说明:“分株”繁殖是教学难点,学生在收集资料中初次获得了感性认识,通过吊兰其他的栽培方法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第七单元扦插育苗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效果。
房内养1-2盆,24小时将室内空气中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和过氧化氯等,吸收殆尽。 吊兰又称垂盆草,西欧又叫蜘蛛草,原产非洲南部,属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观叶植物。 喜温暖湿润,半阴半阳的环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不择土壤,在砂质土中生长较佳。生长适温15℃-25℃,越冬温度为5 ℃。
吊兰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3-9月是生长旺期要经常用同室温的水,浇枝叶或喷雾,以增加适度,除去灰尘。秋后减少浇水量。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氮肥。
18
附学生分析内容:
新装修完房间散发出的各种有害气体令人烦恼,可有的花木因为具有吸收这些气体、净化空气的本事而大受欢迎,这类花木也被一些装修者戏称为“装修花”。 常春藤、铁树、菊花能吸收胶合板、壁纸中的甲醛和苯毒素。 吊兰、扶郎花、金绿萝、芦荟、虎尾兰等主要吸收甲醛。
吊兰不仅是居室内极佳的悬垂观叶植物,四季常绿;它既刚且柔,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它那特殊的外形构成了独特的悬挂景观和 立体美感,可起到别致的点缀效果而且也是-种良好 的室内空气净化花卉。吊兰具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一般房间养l 一2盆吊兰,24小时里一氧化碳,过氧化氯等其他挥发性的有毒气体即可被吸收殆尽。所以吊兰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吊兰又称垂盆草、桂兰、钩兰、折鹤兰,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为百合科吊兰届多年生常绿观叶植物。
吊兰原产非洲南部,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不择土壤,有“大叶吊兰、金心吊兰和金边吊兰”三种。其中大叶吊兰的株型较大,叶片较宽大,叶色柔和,属于高雅的室内观叶植物,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吊兰一般多用分株繁殖。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于分株外,其它季节均可进行。吊兰也可利用走茎上的小植株繁殖。此外,还可用种子播种,但一般少用。
吊兰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用同室温相近的水,浇枝叶或喷雾,以冲去枝叶上的灰尘,增加湿度。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为主,但金心和金边品种不宜施氮肥过量,否则叶片的线斑会变得不明显。每年4月进行一次换盆。
一般每周只须光照一天足够了(在盛夏要避免中午的强光照射)。要避免处在0度以下的环境以防冻害发生。吊兰可以水养,但土栽的吊兰要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吊兰不仅是净化空气,美化居间环境的尚佳选择,它的全身都是宝贝。吊兰的全草入药。中医认为吊兰性凉,有清热、解毒、止咳、养阴、润肺、活血、祛痰、凉血、止血等功效。
活动4:吊兰分株
设计与说明:
1、在观察分株法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吊兰分株的亲自实践和体验。如图所示,教师正确示范,轻轻从老株上分离出数丛,然后用枝剪修去老叶、烂根,根须顺其自然放置一边等待栽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怎样将肉制圆柱形根须分离,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株操作练习,并将“分株没有完成”,“分株伤害了小苗”,“分株后没有整理烂根枯叶”等几种有代表性的练习作品,展示集体交流,最后获得正确的分株知识和技能。
2、用幻灯片提供几组吊兰绿饰放置方式(吊兰绿饰的种类) 。通过设问2:“那么你准备将分株后的吊兰栽种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用什么容器?怎样放置花盆漏水?”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概括,吊兰需要透气性好,较肥沃土壤,在排水口倒放置碎盆
19
片并盆底垫上扁盆即可防止漏水;绿饰的防置方式不受局限,注意安全牢靠是关键。从而为绿饰构思方案形成打下了伏笔。
活动5:写一份制作“吊兰绿饰”方案
承接上面讨论,指导学生图文并茂地写下方案,形成个性化的“吊兰绿饰”蓝图。并对两个(一个较合理一个不够合理)的方案,进行点评讨论,进而形成完善的个性化方案。 1、种植吊兰要领
(1)仔细观察教师种植吊兰实况,集体讨论总结出种植吊兰的要领。
(2)吊兰基质按比例配备:四份珍珠岩、四份腐殖土、两份细纱,如图(上排)。 (3)指导学生观察种植要领①排水孔处理;②分层添加基质;③扶正小苗;④分层添加基质至根与茎分界处;⑤震动花盆;⑥浇水至排水口出水;⑦置半阴处5-7天。如图(下排)
2、完成吊兰绿饰流程示意图
指导学生将观察与讨论结果(也可以参阅课本图解)将绿饰流画或写下来,点评个别学生流程图,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活动6:种植吊兰
(1)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流程图来制作吊兰绿饰,注意保持桌面整洁。将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2)通过设问3:“吊兰种植后怎样来养护管理?”组织学生讨论,重温旧知识,概括得出从水、阳光、环境三个方面来掌握养护技能。
(3)在访问中获取的“吊兰养护知识”,通过共同的讨论,使之更具体、更明确,因为我们不能忽略学生中也有养护吊兰的好手。这不失为是教学难点的解决的好途径。
20
盆花栽培——富贵竹
一、[ 教学目标](3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富贵竹扦插教学,认识富贵竹的形态特征和一般习性,了解一些可用于无性繁殖、无土栽培的花卉。
(2)了解和初步学会富贵竹的扦插繁殖、简单的无土栽培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了解推广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对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资料、前往花卉市场、植物园等实践活动,知道哪些适合无性繁殖、无土栽培的苗木,产生制作作品的欲望。
(2)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体验有关植物无性繁殖和无土栽培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表达自己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精心养护能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壮苗率,从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质量效益意识。
(2)了解无土栽培技术对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广泛前景,认识到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富贵竹的扦插繁殖、水培、养护。 难点: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壮苗率。 三、[ 教学器材 ] 教具:演示实验器材准备 学具:枝剪(4人一把)
金边富贵竹(长30厘米,每人一根)
四、[ 教学过程]
(一)扦插繁殖概念
设计(一)
设问1、2创设情境1,过渡到植物无性繁殖概念的学习。通过师生共同收集的植物无性繁殖的信息交流,归纳植物无性繁殖的共同特点及用途;无土栽培与土壤栽培植物有什么明显的不同,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栽培植物有何重要意义。 首先列举有关实例,展示一些扦插繁殖作品,然后设问。
设问1:在日常生活中你了解哪些植物可以采取扦插繁殖?来引导学生分析与想象,在此基础上,推出植物无性繁殖概念。
21
设问2:这些扦插繁殖选用了植物哪一部分的器官,使其生根发芽,成为新的植株?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归纳植物无性繁殖的共同特点及用途。
在学生交流信息与讨论中,重点分析、归纳无土栽培与土壤栽培植物有什么明显的不同,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栽培植物有何重要意义。
准备知识:收集哪些花卉适合无性繁殖与无土栽培,了解无土栽培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植物无性繁殖 植物无性繁殖概念
植物无性繁殖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植物本身的再生能力,用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根、茎、叶)产生新个体的方式。扦插繁殖是植物无性繁殖技术中的一种。它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植物本身的再生能力,取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插入土中或其它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成为新的植株。凡是易生不定根的植物都可用扦插方法繁殖。 植物无性繁殖的方式
(1)扦插;(2)压条;(3)分株;(4)嫁接。
说明: 植物无性繁殖的方式中,以扦插为主,重点讨论、分析、归纳植物无性繁殖的共同特点及用途,以及与植物的有性繁殖的区别。强调插条的再生能力与植物的种类、枝龄、枝段等相关;选择通气性好,清洁无污染,粒径大小适宜的基质,在适宜的季节,运用正确的扦插方法,包括对插条的处理等,都有助于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和质量。
植物的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指用营养液或用各种栽培基质加营养液代替土壤栽培植物的方法。 花卉无土栽培简称水培,就是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来栽培花卉植物。水培方法:是无土栽培中最早采用的方式,是花卉的根系连续或不连续地浸于营养液中的一种栽培方法。营养液在栽培槽内呈流动的状态,以增加空气的含量。一般要有10-15厘米深的营养液。
大多数水培中为固定植物、增加空气含量,又采用沙、砾、泥炭、蛭石、珍珠岩、浮石、玻璃纤维、岩棉、树皮块或锯末等作固体基质,再加入一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故又名沙培、砾培、泥炭培、蛭石培、珍珠岩培、浮石培、锯末培等。无土栽培可以不用土壤,所以扩大了花卉的种植范围,沙漠、石山等不毛之地,窗台、阳台、屋顶等处皆可栽培花卉。如屋顶进行无土栽培,夏天也可使室温度降低2-3度。
说明:
在学生交流与讨论中,重点分析、归纳无土栽培与用土壤栽培植物有什么明显的不同,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栽培植物有何重要意义。
(二)扦插育苗
设计2
通过容器选择与基质配制的活动,过渡到活动3~5,扦插育苗的初步知识的学习。 首先通过对花材、容器与基质的了解、选择与配制,来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在上述的基础,设问3:插条该如何选择与制备?并进行讨论,分析说明原因,然后引导
22
23
生长,使之扶摇直上,可长高1米以上,形成绿色的柱子。
(3)瓶式盆景 截取富贵竹茎尾长约20厘米,扦插在花瓶或挂瓶中,放水深5厘米,数天换水一次,平时放在室内阴凉通风的几案上,经久可保持叶色翠绿,别有情趣。 (4)丛林式盆景 新竹长大后剪除老、弱、密竹,适当修剪整形,制成丛林式;定型后剥除竹干下层干枯干和老叶,可见青翠、明亮、富有光泽的竹节,点缀山石、提高观赏效果。 2、养护管理
(1)调水 插穗必须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在水中扦插的,生根前必须天天换水,清洗器皿,洗掉插穗伤口上的粘液。夏季每天喷水一次,洗净叶面灰尘,提高湿度;富贵竹平时喜湿润,生长季节应保持湿润,并常向叶面喷水,但水多会徒长,影响美观,一般保持湿润。
(2)控光 富贵竹喜半阴,适宜明亮散射光下生长,在强光下叶尖发黄,叶片会被灼伤,尤其在4—9月要避免强光直射、暴晒或过于干旱,否则叶片焦枯、无光,平时喜欢适当的阳光,一般放置背北向阳的阳台较好,每天光照3—4小时,以保持叶色鲜明。 (3)施肥 富贵竹盆栽可用腐叶土、菜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种植,也可用椰糠或米糠和腐叶土加少量干鸡粪、猪粪作培养土;每盆栽3—6株为宜,每2—3年换盆一次,换土施腐熟花生麸肥、鸡粪、猪粪或复合肥,使其生长壮旺,每20—25天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
(4)保温 富贵竹性喜高温、抗寒力强,生长适温20℃—30℃,夏季高温多湿季节,对其生长十分有利,越冬温度8℃以上。
24
菜肴盆饰
一、 [ 教学目标 ](4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菜肴盆饰原料的特性和用途。 (2)初步掌握菜肴盆饰的实际步骤与布局方式。 (3)能识读操作示意图,领会操作的步骤及方法。 (4)初步掌握切、削、刻、戳、旋五种基本刀法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探究等步骤,了解原材料特性并进行作品构思。 (2)在技能体验活动中,通过雕刻技能的学习和工具使用,设计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3)在交流与评价活动中,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并不断修改完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菜肴盆饰给餐桌带来的变化。
(2)体验食品雕刻技术给社会饮食文化带来的影响和价值。 二、[ 教学重点难点 ] 1、教学重点
(1)食品雕刻中常见的五种基本刀法及用途。
(2)基本刀法综合应用及作品造型设计。 2、教学难点
(1)雕品造型的设计。
(2)菜肴盆饰的总体设计与表达。 三、[ 教学器材 ]
学具:V 、U 槽口刀(每人各一把、平口水果刀学生自备) 吹塑纸圆盘(4人一个,当盆使用) 教具:.ppt 课件
四、[ 教学过程 ] (一)原料特性与用途
设计1
设问1、2创设情境1,过渡到师生共同收集的菜肴盆饰的原料信息交流,分析得出原料特性与用途。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