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园阅读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个园

  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①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②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③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④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⑤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阳,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

扬州个园取名“个园”的缘由是:________。

(2)

文章介绍个园时,用了哪几个表示位置变化的词句?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

(3)

结合文章,解释文中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1)“秋山……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

泼辣:________

(2)“看此山,山势巍峨……气象果然不同一般。”

气象:________

(3)“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

似与不似:________

(4)

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在文章第2段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________

(5)

根据第4段内容,将第4段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6)

扬州个园的特征是:________。

(7)

全文的结构安排是

[  ]

A.

“总-分-总”式

B.

“总-分”式

C.

“分-总”式

D.

并列式

阅读答案:

答案:5.C;7.B;

解析:

(1)

因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2)

步入“个园”大门;绕过“宜雨轩”;转过“鹤亭”;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这是按行踪(或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3)

(1)很有魄力。(2)情景。(3)既像又不完全相同。

(4)

从下列语句的描摹写出假山堆叠的精巧: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6)

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个园

  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①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②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③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④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⑤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阳,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

扬州个园取名“个园”的缘由是:________。

(2)

文章介绍个园时,用了哪几个表示位置变化的词句?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

(3)

结合文章,解释文中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1)“秋山……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

泼辣:________

(2)“看此山,山势巍峨……气象果然不同一般。”

气象:________

(3)“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

似与不似:________

(4)

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在文章第2段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________

(5)

根据第4段内容,将第4段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6)

扬州个园的特征是:________。

(7)

全文的结构安排是

[  ]

A.

“总-分-总”式

B.

“总-分”式

C.

“分-总”式

D.

并列式

阅读答案:

答案:5.C;7.B;

解析:

(1)

因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2)

步入“个园”大门;绕过“宜雨轩”;转过“鹤亭”;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这是按行踪(或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3)

(1)很有魄力。(2)情景。(3)既像又不完全相同。

(4)

从下列语句的描摹写出假山堆叠的精巧: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6)

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相关文章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附答案(人教)
  • 第一课 散步 散步课内阅读附答案 散步选段阅读 第二课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散文阅读附答案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小学五年级阅读训练附答案 第三课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选段阅读 羚羊木雕节选(1-16?24- ...查看


  • 高柔字文惠,陈留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 高柔字文惠,陈留人也.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家从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为管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高干既降,顷之以 ...查看


  • 白居易[暮江吟]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②瑟瑟:碧绿色. ③怜:爱.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1) 残阳照射在 ...查看


  • 林清玄哲理散文3篇
  • "因为,家里的这一本经和佛堂墙壁上的经是一样深奥.不可思议的呀!" 林清玄哲理散文欣赏 与太阳赛跑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看到天边的夕阳正要沉落,晚霞一道一道从山谷升起. "我要和太阳赛跑,要在 ...查看


  • 二年级奥数题 1
  • 奥数题库 奥数就是奥林匹克数学的简称.适当的学习奥数可以锻炼思维,是大有好处的,万不可把奥数功利化.一般来说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比较合适,四.五年级入手也不算太晚.可以通过系统的奥数学习开发思维. 相关标签 简单行程问题剩余定理几何的五大 ...查看


  • [阿里山纪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 阅读<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10-13题.(共12分) ①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 ...查看


  •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阅读练习及答案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省试①湘灵②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③,常闻帝子④灵. 冯夷⑤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⑥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省试 ...查看


  • 白居易[池上早秋]阅读练习及答案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11分) 池上早秋 [唐]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注]①825年(唐宝历元年),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诗人 ...查看


  • 逐猫文 李渔阅读附答案
  • 文言文,完成9-12题. 逐猫文 [明]李渔 物之畜于人者,同功则并叙.牛司耕,马服御,同功也,称者则曰"牛马":鸡司晨,犬守夜,猫辟鼠,亦同功也,称者则止曰"鸡犬"而不及猫.昔人得道升仙,鸡犬俱而猫 ...查看


  • 2014年北京中考一模名著阅读汇编
  • 2014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期末试题汇编 名著阅读 [2014东城期末]8. 名著阅读(3分) 忠诚信义,劫富济贫等,是<水浒>中英雄们的理想.为此, ① (人名)为救林冲之困,大闹野猪林:吴用.阮小二等人黄泥冈 ② (事件):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