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名将陆逊为何忧愤而亡

东吴名将陆逊为何忧愤而亡

陆逊,本名陆仪,字伯言,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出生于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世代为江东望族。在吴蜀争夺荆州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吴国杰出的后起之秀。

在赤壁之战后,关羽欲攻襄樊,而当时刘备拒不还所借荆州,吴蜀联盟破裂,而魏国趁机插入,劝说孙权抄袭关羽的后方,东吴大将认为关羽野心极大,是东吴的威胁,不如先同意魏国的要求。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准备趁机消灭关羽。

于是吕蒙为了掩盖企图,称病返回建业,在经过芜湖的时候,陆逊前去拜见,与吕蒙详谈,之后吕蒙便向孙权举荐陆逊,陆逊被封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攻袭关羽后方。

而陆逊到地方后,给关羽写信表示很尊敬关羽,不想与关羽为敌,导致关羽轻敌,只一心袭击曹操,军中有所异心均没有发现,之后关羽败走麦城,丢了性命。

再之后,刘备为了报仇,进攻吴国,却被陆逊火烧连营,一举攻破四十余营,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经过几场战役之后,陆逊在东吴的威望很高,但却遭到了孙权的猜忌,因为陆逊出生望族,在官场中可谓是上至太子下至将相都愿意和他交好,而孙权之兄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为妻,在陆逊势大之后,也是隐形的威胁,所以在陆逊成为丞相没多久之后,孙权便借由立太子之名逼死了陆逊,一代名将的下场也是凄惨。

陆逊可谓是三国时期比较年轻的名将,只是仍旧免不了狡兔死走

狗烹的下场。

陆逊北伐

陆逊北伐指的是陆逊四次参与了东吴与曹魏的作战。四次战役的结果是陆逊三胜一平,伤亡情况却没有具体统计,不过曹魏要略大于东吴。而四次作战中,陆逊一方的主要指挥官是陆逊、诸葛瑾、全琮。

四次作战中,只有第一次石亭之战,是陆逊唯一一次奉命率领主力和曹魏作战,虽然战绩和蜀汉的兴势之战,而且只是一场反击战,但是陆逊和诸葛瑾全琮配合默契,大破魏国大司马曹休,并且获得牛马车辆万辆,也逼死了曹休,唯一可惜的是在追击时被贾逵吓退,丢了不少的辎重。

第二次是孙权北伐派陆逊和诸葛瑾进攻襄阳,当时孙权主力战况不好,诸葛瑾又看到水位下降,担忧孤军深入,所以和陆逊商量之后撤退,陆逊虚张声势,撤退非常顺利,但是他撤退之后又派兵马袭击县城,导致百姓血流成河,被后人所诟病。

第三次是进攻庐江,当时庐江虽小,但地理位置可有防守,但是陆逊在听到慢庞带兵进攻之后,慌忙撤退,双方算是平手。

第四次是陆逊占领了一个小镇。

这四次,陆逊大部分是不主张主动进攻,都是消极守城,所以他的战绩已经算是辉煌了。不过四次战役中,可以看出陆逊很少主动进攻,而且陆逊在和刘备对战的时候,也是先避其锋芒,之后寻找机会再火烧连营,由此也不难看出,陆逊此人,主张防守要多于进攻,而且喜欢用计,而不是硬拼。

陆逊怎么死的

陆逊跟随孙权很久,在吴国有很高的声望,孙权甚至将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为妻。而吕蒙死后,陆逊更是成了对抗蜀国、魏国的支柱,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作为支柱存在的人物,孙权却一直没有给陆逊相应的权力,甚至于最后可以说是孙权逼死了陆逊。那么,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呢?

其实,孙权之所以逼死陆逊无非是功高震主。他感觉陆逊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地位。因为陆逊和其他大将不同,他的身份,足以威胁到孙权。

首先,陆逊出生于贵族,姻亲关系更是显赫,所以陆逊权力重之后,也有能力谋反。

其次,陆逊在吴国的声望太高。特别是吕蒙死后,陆逊独挑大梁,更是让吴国的权要上至太子下至将相都与他交好,可谓是功高震主。而且当时三国局势已定,即使没有陆逊,吴国也可以自保,所以孙权没有一定要依靠陆逊,所以在陆逊当了一段时间的丞相之后,孙权就以立太子的事情逼死了陆逊。

再次,陆逊功高,孙权可能还可以暂时压制,但一旦孙权故去,幼子继位,很有可能陆逊变成为摄政大臣,吴国迟早要易主,所以为了后世计,孙权也不可能留下陆逊。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原因。陆逊是孙策的女婿。而孙权的基业可以说是从孙策手中继承过来的,开始是为了拉拢陆逊,但陆逊权势渐长之后,难免孙策的子孙没有其他想法,毕竟他们也是王族。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陆逊不得不死。

在苏州娄门外五里许有个陆墓乡,因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墓埋葬于此而得名。虽然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不过,在赤壁市北边有一个三国陆逊营,在此重修了陆逊墓。

陆逊,生于183年,猝于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约,是吴郡吴县人。曾经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是三国时期孙吴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

陆家在江东是名门大族,陆逊自小失去父亲,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长大,后被送往亲戚家。青年时期曾是江东远近闻名的书生,温文尔雅,才华横溢。

孙策死后,孙权招揽名士,二十一岁的陆逊应召前去,并迅速展露头角,成为孙权极为重视的心腹幕僚。

孙权为了拉拢人心,将自己哥哥的次女许配给陆逊,在吕蒙死后,陆逊成为吴国抵抗魏蜀的支柱力量。在他多年的作战中,不得不提的是夷陵之战,这是第一次积极防御成功的战例。

而陆逊为人小心谨慎,才堪负重,孙权曾多次询问陆逊的意见用于作战。但他也并不是十分的相信陆逊,虽然让他统领军事,却并没有给他军政大全。而在陆逊的晚年时期,更因为力保太子卷入立嗣之争而反复受孙权的责罚,多年郁郁,终于在245年3月19日陆逊忧愤而亡,这样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一生的辉煌从此也长埋地下。

陆逊的本名是陆议,历史的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为何改名,何时改名,最大的猜测只是在他死后,由孙权赐名,改为陆逊,如今的陆

逊墓也正是如此。

东吴名将陆逊为何忧愤而亡

陆逊,本名陆仪,字伯言,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出生于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世代为江东望族。在吴蜀争夺荆州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吴国杰出的后起之秀。

在赤壁之战后,关羽欲攻襄樊,而当时刘备拒不还所借荆州,吴蜀联盟破裂,而魏国趁机插入,劝说孙权抄袭关羽的后方,东吴大将认为关羽野心极大,是东吴的威胁,不如先同意魏国的要求。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准备趁机消灭关羽。

于是吕蒙为了掩盖企图,称病返回建业,在经过芜湖的时候,陆逊前去拜见,与吕蒙详谈,之后吕蒙便向孙权举荐陆逊,陆逊被封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攻袭关羽后方。

而陆逊到地方后,给关羽写信表示很尊敬关羽,不想与关羽为敌,导致关羽轻敌,只一心袭击曹操,军中有所异心均没有发现,之后关羽败走麦城,丢了性命。

再之后,刘备为了报仇,进攻吴国,却被陆逊火烧连营,一举攻破四十余营,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经过几场战役之后,陆逊在东吴的威望很高,但却遭到了孙权的猜忌,因为陆逊出生望族,在官场中可谓是上至太子下至将相都愿意和他交好,而孙权之兄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为妻,在陆逊势大之后,也是隐形的威胁,所以在陆逊成为丞相没多久之后,孙权便借由立太子之名逼死了陆逊,一代名将的下场也是凄惨。

陆逊可谓是三国时期比较年轻的名将,只是仍旧免不了狡兔死走

狗烹的下场。

陆逊北伐

陆逊北伐指的是陆逊四次参与了东吴与曹魏的作战。四次战役的结果是陆逊三胜一平,伤亡情况却没有具体统计,不过曹魏要略大于东吴。而四次作战中,陆逊一方的主要指挥官是陆逊、诸葛瑾、全琮。

四次作战中,只有第一次石亭之战,是陆逊唯一一次奉命率领主力和曹魏作战,虽然战绩和蜀汉的兴势之战,而且只是一场反击战,但是陆逊和诸葛瑾全琮配合默契,大破魏国大司马曹休,并且获得牛马车辆万辆,也逼死了曹休,唯一可惜的是在追击时被贾逵吓退,丢了不少的辎重。

第二次是孙权北伐派陆逊和诸葛瑾进攻襄阳,当时孙权主力战况不好,诸葛瑾又看到水位下降,担忧孤军深入,所以和陆逊商量之后撤退,陆逊虚张声势,撤退非常顺利,但是他撤退之后又派兵马袭击县城,导致百姓血流成河,被后人所诟病。

第三次是进攻庐江,当时庐江虽小,但地理位置可有防守,但是陆逊在听到慢庞带兵进攻之后,慌忙撤退,双方算是平手。

第四次是陆逊占领了一个小镇。

这四次,陆逊大部分是不主张主动进攻,都是消极守城,所以他的战绩已经算是辉煌了。不过四次战役中,可以看出陆逊很少主动进攻,而且陆逊在和刘备对战的时候,也是先避其锋芒,之后寻找机会再火烧连营,由此也不难看出,陆逊此人,主张防守要多于进攻,而且喜欢用计,而不是硬拼。

陆逊怎么死的

陆逊跟随孙权很久,在吴国有很高的声望,孙权甚至将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为妻。而吕蒙死后,陆逊更是成了对抗蜀国、魏国的支柱,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作为支柱存在的人物,孙权却一直没有给陆逊相应的权力,甚至于最后可以说是孙权逼死了陆逊。那么,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呢?

其实,孙权之所以逼死陆逊无非是功高震主。他感觉陆逊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地位。因为陆逊和其他大将不同,他的身份,足以威胁到孙权。

首先,陆逊出生于贵族,姻亲关系更是显赫,所以陆逊权力重之后,也有能力谋反。

其次,陆逊在吴国的声望太高。特别是吕蒙死后,陆逊独挑大梁,更是让吴国的权要上至太子下至将相都与他交好,可谓是功高震主。而且当时三国局势已定,即使没有陆逊,吴国也可以自保,所以孙权没有一定要依靠陆逊,所以在陆逊当了一段时间的丞相之后,孙权就以立太子的事情逼死了陆逊。

再次,陆逊功高,孙权可能还可以暂时压制,但一旦孙权故去,幼子继位,很有可能陆逊变成为摄政大臣,吴国迟早要易主,所以为了后世计,孙权也不可能留下陆逊。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原因。陆逊是孙策的女婿。而孙权的基业可以说是从孙策手中继承过来的,开始是为了拉拢陆逊,但陆逊权势渐长之后,难免孙策的子孙没有其他想法,毕竟他们也是王族。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陆逊不得不死。

在苏州娄门外五里许有个陆墓乡,因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墓埋葬于此而得名。虽然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不过,在赤壁市北边有一个三国陆逊营,在此重修了陆逊墓。

陆逊,生于183年,猝于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约,是吴郡吴县人。曾经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是三国时期孙吴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

陆家在江东是名门大族,陆逊自小失去父亲,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长大,后被送往亲戚家。青年时期曾是江东远近闻名的书生,温文尔雅,才华横溢。

孙策死后,孙权招揽名士,二十一岁的陆逊应召前去,并迅速展露头角,成为孙权极为重视的心腹幕僚。

孙权为了拉拢人心,将自己哥哥的次女许配给陆逊,在吕蒙死后,陆逊成为吴国抵抗魏蜀的支柱力量。在他多年的作战中,不得不提的是夷陵之战,这是第一次积极防御成功的战例。

而陆逊为人小心谨慎,才堪负重,孙权曾多次询问陆逊的意见用于作战。但他也并不是十分的相信陆逊,虽然让他统领军事,却并没有给他军政大全。而在陆逊的晚年时期,更因为力保太子卷入立嗣之争而反复受孙权的责罚,多年郁郁,终于在245年3月19日陆逊忧愤而亡,这样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一生的辉煌从此也长埋地下。

陆逊的本名是陆议,历史的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为何改名,何时改名,最大的猜测只是在他死后,由孙权赐名,改为陆逊,如今的陆

逊墓也正是如此。


相关文章

  • 长江上多次战役为何多以弱胜强
  • 长江上多次战役,为何多以弱胜强? 中国历史上,长江流域战争频繁,著名的有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淝水之战和采石之战.还有晋灭东吴之战,隋灭陈之战,宋灭南唐之战,朱陈鄱阳湖之战,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等等. 相比,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淝水之战和采石之战 ...查看


  • 蜀汉后期一位名将,抵御东吴的屏障,因射一只母猿而死
  • 熟读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蜀中无大将"的典故,侧面的反应这蜀汉的人才资源枯竭.然而,在蜀汉后期出现了一位名将,成为蜀汉抵御东吴的屏障,更神奇的是曾传言因射一只母猿而死而知道自己死期将到.那么他到底是谁呢? 这位蜀汉名将, ...查看


  • 书生拜将:破刘胜曹赢关羽,为何最终被孙权逼死?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诗句,表达诗人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战争似乎与书生无关,但历史一次次的证明,书生也能成为一代名将.之前编者独孤雁曾介绍 ...查看


  • 周瑜和我的对话
  • 时间:天堂2012年6月32日 地点:天堂,中历史名人屋 人物:我,[天堂报记者小邱],周瑜,三国名将,字公瑾,死于公210,死去原因,据说是被气死的,也有可能是中毒箭而死. 这次主编派我去采访周瑜.坐了十几个小时的天堂快车,终于见到了三国 ...查看


  • 三国评论精选
  • 目录 经典阅读 诗词鉴赏 世界名著 武侠经典 红学经典 西游专题 水浒世界 三国演义 成功励志 百家讲坛 名人传记 古文观止 四大名著 成功教育 诺奖精选 少儿名著 <三国>武力大排名(连载一吕布) <三国>武力大排 ...查看


  • 感一代名将周公瑾 壮志未酬身先死
  • 周瑜,周公瑾,一代名将,为什么英雄的寿命都如此之短呢?可能他们为国尽忠,抱着必死的信念,所以他把这短短的几十年都献给了东吴,周公瑾他是个大英雄.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公瑾他却哭了,他在回东吴的路上,他说"我要再看荆州最后一眼&qu ...查看


  • 张飞到底是为谁而死
  • 张飞到底是为谁而死 刘备发表的登基诏书,全篇都是声讨魏国曹丕篡夺汉家皇位.但结尾却猛地大转身,落到了讨伐东吴上来.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人,都认可这一转折.东吴孙权杀了关羽,他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当时唯一的反对者只有赵云.赵云说:" ...查看


  • 资料历史上的三国名将赵云
  • 资料:历史上的三国名将赵云 赵云画像 姓名:赵云 字号:字子龙,谥顺平侯. 特征:"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官至:镇东将军,永昌亭侯 生卒:公元?-229年 父亲:不详 母亲:不详 配偶:不详 子女:子赵统赵广 兄弟姐妹: ...查看


  • 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刘备帐下的名将们都是怎么死的?
  •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一直强调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刘备只有四虎大将,而不是五虎.那就是前将军关羽.后将军黄忠.左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请注意没有赵云.除了这几位名将之外,还有著名的魏延.那么,这些名将最后都是怎么死的呢? 一 ...查看


热门内容